APP下载

文本类型学视角下的多模态语篇翻译

2014-08-11胡永近

宿州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类型学语篇原文

胡永近

宿州学院外国语学院,安徽宿州,234000



文本类型学视角下的多模态语篇翻译

胡永近

宿州学院外国语学院,安徽宿州,234000

从文本类型学的角度探索多模态语篇的可译性,为该类语篇的翻译提供理论框架和实践范例。对该类型语篇进行分类,结合语篇功能和类型的相互关系,提出多模态语篇翻译的两条原则:最高原则为实现语言功能和文本功能的“功能对等”;最低原则为实现占主导地位的文本“功能对等”。结合实例,提出几种具体的翻译策略:保留原文多模态手段,实现双重“功能对等”;保留原文多模态手段,利用辅助手段实现双重“功能对等”;保留原文多模态手段,传递语篇主导功能;变换模态,传递语篇主导功能;发挥译语优势,挑战“不可译”,传递语篇主导功能。根据文本不同类型,选择不同的翻译原则和策略,可以在译文中成功传递原文的真实意图。

文本类型学;多模态语篇;翻译原则;翻译策略

1 问题的提出

多模态语篇指运用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感觉,通过语言、图像、声音、动作等多种手段和符号资源进行交际的现象[1]。该理论认为意义是由多种模态来实现的,所有的模态都通过社会使用变成符号资源,所有的语篇都是多模态的[2-3]。多模态语篇的出现与盛行给翻译研究带来挑战。理论上,在传统的观念中,翻译只是两种语言文化之间的一种转换活动。翻译首先要传达的是原作的意义、形式及风格。而涉及到多种模态的语篇翻译是否是真正意义上的翻译,在翻译领域尚无定论。实践上,多模态不仅在科技语篇,而且在文学语篇尤其是文学经典作品中的出现,是翻译研究不可回避的难点。翻译,尤其是文学翻译,要求译者不仅要准确传达原文内容,更要忠实地再现原文风格。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对于很多译者来说,理解原文中的多模态意义本身就很困难,在译文中准确传达其语篇功能则更难。

本文以文本类型学为视角,提出多模态语篇翻译的最高原则和最低原则(以下简称为两项原则),在两项原则指导下,结合实例,提出几种具体的翻译策略。

2 多模态语篇翻译

自从人类开始研究翻译以来,重点几乎全部集中于两种或多种语言之间的翻译活动。而对于语篇中其他模态符号的翻译,国内外学者鲜有论述。布拉格学派翻译理论家雅各布森提出翻译可以分为三类:语内翻译、语际翻译和符际翻译[4]。其中,语内翻译指某种语言内部为某种目的进行的词句之间意义的转换。语际翻译指两种(或多种)语言在它们共同构成的跨语言语境中进行的意义交流[5]。符际翻译主要指通过非语言的符号系统解释语言符号,或用语言符号解释非语言符号。然而,此类翻译现象虽然早已存在,却并未引起翻译领域的重视。德国学者莱斯把语篇分为四类:重内容的语篇(即传递事实的文本,例如科技文本)、重形式的语篇(创作文学:内容靠艺术来表现,重形式,主要指文学文本)、重感染的语篇(引发行为反应的文本,可以看作是为了刺激接受者采取某种行动,例如广告文本)和以听觉等为媒体的语篇(例如多模态语篇),并分析了第四类语篇对非语言性的技术手段如图表、音响和视觉效果的依赖。然而,作者谈论的重点仍然是前三类语篇的翻译及其质量评估,对第四类语篇并未展开论述[6]。

3 文本类型学视角下的翻译原则

3.1 文本功能、类型和翻译策略

语篇由一系列的语言符号组成,用来完成交际功能,语篇具有多种功能已成为语言学界的共识。布勒认为,语言功能可分为三种类型:“再现”、“表达”和“感染”[7]。在此基础上,赖斯将语篇文本也分为三种类型:“信息文本”、“表情文本”和“感染文本”[8]。文本类型的划分,并不意味着某种类型的文本只能体现一种功能。相反,在任何文本里总有某一种功能占主导地位。学界把文本的这种主导功能称作文本类型学意义上的文本功能[9]。

文本类型的不同分类,为翻译策略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野。翻译策略的选择取决于能否实现原文的主要功能,而对译文的评估也应以译文是否实现了对原文主要功能的准确传达为准则。翻译的目的根本上还是为了在译文中传递原文的主要功能,因此语篇类型是制约翻译策略的最重要因素。

3.2 多模态语篇功能及其翻译原则

语篇中存在的各种模态,都是原文作者表达语篇意义的需要,其体现的语篇意义不同,在语篇中的作用与地位也各不相同。各种模态都有自身独特的语法结构,例如视觉性的表意形体和视觉语法系统、听觉性的表意形体和听觉语法系统、触觉性的表意形体和触觉语法系统等。各个模态的语法之间的关系,分为互补性的和非互补性的两大类。互补包括强化和非强化两类;非互补包括内包、交叠、增减、情景交互[1]。多模态语篇中,各种模态由自身语法结构体现各种语篇功能,这些功能又相互作用,共同构建语篇的整体功能。多模态语篇类型仍符合赖斯对文本三种类型的划分,多模态语篇功能中,根据文本类型不同,同样有某种功能占主导地位。

根据文本类型学翻译策略,本文提出多模态语篇翻译需要的最高原则为实现包括语言功能和文本功能在内的“功能对等”;最低原则为根据多模态语篇的文本类型及其功能,实现占主导地位的文本“功能对等”。

在上述两项原则指导下,多模态语篇翻译策略的制定,首先,要分析该语篇的功能由何种模态体现以及如何体现,追求实现语篇中语言功能和文本功能的“功能对等”;其次,在无法实现双重对等条件下,要追求在译文中利用何种模态以及何种方式来实现文本主导功能对等。

4 多模态语篇翻译策略

4.1 保留原文多模态手段,实现双重“功能对等”

全球化浪潮的迅速蔓延,驱使跨文化交际成为全世界人们必须掌握的交流手段。在此背景下,各国文化也越来越得到其他国家人们的了解与尊重。另外,人类文化具有相通的一面,某种非语言模态在多种文化中得到共识,例如,全球各地大部分文化中都利用点头表示同意,摇头表示相反意思。这时,原文中的各种模态在译文语境中发挥相同或相似的功能,语篇中语言功能和文本功能都可以得到传递,译文可以保留原文中的各种模态。

图1 全球暖化下的北极熊

图1刊登在英国《泰晤士报》2006年12月28日的头版,图像和文字两种模态共同构成语篇。通过多模态理论可以看出,图像体现的概念意义为:北极熊希望能向人类表达某种愿望;人际意义为:描述北极熊孤独无助、处境艰难;谋篇意义:图像和文字通过信息和颜色两种手段实现了语篇的衔接,从而使整个语篇连贯[10]。

图1中的图像模态在汉语语境中可以体现相同的意义,所以在译文中可以全部保留,只需要译出文字部分“北极熊促使美国承认全球暖化”,语言功能和文本功能得到全部传递。

4.2 保留原文多模态手段,利用辅助手段实现双重“功能对等”

由于各种不同文化存在差异性,一种文化中的非语言模态在另一种文化中会引起误解或不解,原封不动地在译文中出现会给译文读者带来不便,而各种模态在译文中又必须保留。这时,采用其他手段辅助,可以保留原文中各种模态,成功传递原文语篇功能。

图2 上海世博会会徽

图2由语言、图像、颜色、印刷体等多种模态共同构建。绿色为图像主色调,黑色为英语文字主色调,红色为点缀。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红色代表热烈、庄严、喜庆等情感,可以象征吉祥、成功、喜庆、相思、爱情等人际意义[11]。而英语中的“red”一词却蕴涵着暴力、血腥、危险,体现着不同的人际意义。译文保留了图像模态,只翻译了文字模态的语篇意义,使原文由图像表达的人际意义在译文中无法体现,甚至被曲解(篇幅所限,译文省略,详见世博会官方网站)。在此,如果译者用注释的方法,在译文中用文字予以解释,可以在保持原文模态的同时,传递与原文相同的语篇意义。

4.3 保留原文多模态手段,传递语篇主导功能

由于原文与译文语言、文化之间存在差异性,原文情景语境中某种模态体现的意义在译文情景语境中无法传递出来,为了保持该语篇主导功能,译者必须损失其他功能,这也是翻译的无奈之处。

A Christmas Tree

Star

If you are

A love compassionate,

You will walk with us this year.

We face a glacial distance, who are here

Huddld

At your feet.

译文(黄杲火斤):

星啊

如果你那

爱中满含怜悯,

来年就和我们同行。

我们面对冰河的距离,如今

拥挤

在你脚底

该语篇为William Shelly Burford的形体诗《A Christmas Tree》,整首诗的形状就像一棵圣诞树,倒数第二行的“Huddld”一词,从形状看是五个带长柄的字母,仿佛五个人卷曲在圣诞树下做祈祷,祈求星星能给他们带来幸福和快乐[12]。在原文情景语境中,“Huddld”一词并非是拼写错误,而是作者有意为之,暗含深意。这种视觉符号所传达的人际意义,是语言符号无法体现的。根据文本类型学分析,该语篇属于“重形式”文本。从某种意义上说,该诗的形式比内容更为重要。译文实现了形式这一主导功能对等,却无法传递原文所体现的人际意义,这也是翻译时的无奈之处。

4.4 变换模态,传递语篇主导功能

有时原文某种模态所体现的意义在译文语境中无法体现相同或相似的语篇意义,译者可以根据译文语境,选择适合译文的模态来传递原文主导功能。

例如:Halliday,M.A.K.AnIntroductiontoFunctionalGrammar,2000.

译文:韩礼德.《功能语法导论》,2000

英语中,书名常用印刷体中的斜体字表示,在原文语境中,此模态表示韩礼德著作。而在译文语境中,该模态无法体现相同意义,译者可以利用符号模态来传递相同意义,实现主导功能对等。

4.5 发挥译语优势,挑战“不可译”,传递语篇主导功能

由于原文与译文两种语言、文化之间的差异,原文中的某种模态有时在译文中无法理解,而该模态实现的功能是语篇主导功能,造成翻译中的“不可译”现象。这时,发挥译语优势,保留原文模态,可以传递语篇的主导功能。

例如:

r-p-o-p-h-e-s-s-a-g-r

who

a)s w)e loo)k

upnowgath

PPEGORHRASS

eringint(o-

AThe):l

eA

! p:

S a

(r

rlvInG .gRrEaPsPhOs)

to

rea(be)rrang(com)gi(e)ngly

.grasshopper:

—e.e. cummins

本诗的意境很简单:一只蚱蜢,本不被注意,存在于朦胧中,最后终于被看清确是一只蚱蜢,表达的是有关蚱蜢这一“知觉”形成的过程[13]。在诗歌翻译中,有的学者认为“绝对不可译的各种具体诗更主要是诉诸视觉的文字、字母和图形游戏,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更倚重于形象、想象、联想、象征和精炼的语言的诗”[14]。有些学者将这类诗歌归为“不可译”范围。然而,发挥汉语优势,译文同样可以保留其主导因素。例如钟良明的翻译:

乍-虫-虫-孟

当我(们抬头)看

时聚

孟乍虫虫

集(成

一只/我们熟悉的):蹦

!起:

来 进

(入

重新(成)组合(了)

,蚱蜢;

与上例形体诗《A Christmas Tree》相比,此例中的语言功能更难在译文中体现。译文不惜以支离破碎的汉语语言形式,发挥汉语优势,保留原文形式,成功传递了其主导功能。

通过上述实例可以发现,尽管多模态语篇的翻译比传统意义上的语篇翻译更为复杂,有时甚至遇到“不可译”现象。但是,根据原文语篇的类型,发挥译入语优势,在两项翻译原则的指导下,还是可以做到双重“对等”,至少是占主导地位的文本“功能对等”。

5 结束语

从语篇类型学角度分析了多模态语篇翻译现象,提出了多模态语篇翻译的两项原则及其指导下的翻译策略。总的说来,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该根据原文文本类型与功能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多模态语篇的普遍存在,需要翻译界作出积极回应。只有建立在多模态语篇视角下的翻译理论才具有普遍意义,只有可以对多模态语篇的翻译提供理论支持的翻译理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翻译理论,才可以更好地指导翻译实践。

[1]张德禄.多模态话语分析综合理论框架探索[J].中国外语,2009(1):24-30

[2]Kress G,van Leeuwen T.Multimodal Discourse-The Modes and Media of Contemporary Communication[M].London:Arnold,2001:11

[3]Levine P,Scollon R.Discourse and Technology:Multimodal Discourse Analysis[M].Washington,D C:Georgetown University Press,2004:25

[4]Jakobson Roman.On Linguistic Aspects of Translation[M].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00:102

[5]蔡新乐.语内翻译与语际翻译的比较[J].外国语,2000(2):55-59

[6]司显柱.功能语言学语与翻译研究: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建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34

[7]Bühler K.Theory of Language:the Representational Function of Language[M].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1990:98

[8]朱志瑜.类型与策略:功能主义的翻译类型学[J].中国翻译,2004(3):3-9

[9]司显柱.从功能语言学的语言功能观论翻译实质、翻译策略与翻译标准:兼与朱志瑜博士商榷[J].中国翻译,2005(3):61-65

[10]韦琴红.论多模态话语的整体意义构建:基于一个多模态媒体语篇的话语分析[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6):16-21

[11]田璐,刘泽权.社会符号学视角下的多模态话语分析[J].燕山大学学报,2008(1):23-26

[12]徐畔.多模态话语分析视角下的形体诗研究[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9(2):56-59

[13]钟良明.新思想拒绝文化属性:一个文学的教训[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2002(2):59-64

[14]许钧.文学翻译的理论与实践:翻译对话录[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0:41

(责任编辑:李力)

On the Translation of Multimodal Text Based on the Theory of Text Typology

HU Yong-jin

The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 Studies, Suzhou University,Suzhou Anhui,234000,China

The present paper aims to explore the translatability of multimodal text based on the theory of Text Typology and provide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and practical example for the translation of this type of texts.Classifying this type of texts and based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xtual function and typology,the research proposes two principles of translating multimodal text:one is to realize the “functional equivalence” of linguistic function and textural function;the other is to realize the “functional equivalence” of the textual dominant function.Then the research analyzes the following translating strategies via examples:to keep multimodalities;to make use of assisting methods;to utilize other multimdolities;to make full use of the advantages of the target language.

Text Typology;Multimodal Text;Translation Principle;Translation Strategy

2013-12-21

安徽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项目“系统功能语言学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及发展”(2010SQRW146);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基于语料库的英美主流媒体对华新闻报道的多模态隐喻研究”(SK2013B519)。

胡永近(1979-),安徽萧县人,在读博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翻译、外语教学。

10.3969/j.issn.1673-2006.2014.04.015

H315.9

A

1673-2006(2014)04-0052-04

猜你喜欢

类型学语篇原文
以考古类型学视角观察南宋、金境内出土瓷器的互动关系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论音乐考古学研究中类型学方法的应用
汉英倍数表达形式比较及其类型学考察
类型学视角下的维吾尔语情态表达
Performance of a double-layer BAF using zeolite and ceramic as media under ammonium shock load condition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
语篇特征探析
语篇填空训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