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评价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临床疗效

2014-08-11王鸿波李岩裴俏

中医药信息 2014年4期
关键词:天麻白术基底

王鸿波,李岩,裴俏

(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2.中国急救医学编辑部,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后循环缺血是指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引起的病变,因多种病因影响到脑干、小脑、间脑、大脑枕叶和内耳等部位出现的血液供给障碍综合征[1],临床症状上以头昏、眩晕、恶心、呕吐和耳鸣等为主。笔者采用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50例,疗效满意,现总结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50例为2013年1~12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针灸科门诊患者,均符合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诊断标准。按入组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治疗组25例,男14例,女11例;年龄(50.53±9.54)岁;病程(6.47 ±1.71)年;其中伴原发性高血压病并高脂血症12例,单高脂血症6例,单糖尿病4例,其他3例。对照组25例,男12例,女13例;年龄(52.56 ±9.54)岁;病程(7.58 ±1.08)年;其中伴原发性高血压病并高脂血症11例,单高脂血症5例,单糖尿病3例,其他6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伴发疾病等一般情况方面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 >0.05),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眩晕的诊断标准(属痰浊上蒙型,临床表现为头晕目眩,视物运转,头重如裹,胸闷作恶,呕吐痰涎,苔白腻,脉弦滑)。以及“中国后循环缺血的专家共识”、《神经病学》相关部分拟定。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2.1.1 对照组

患者服用盐酸氟桂利嗪10mg,每日1次,睡前口服。疗程为14天。

2.1.2 治疗组

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药物组成:半夏 15g,天麻 10g,茯苓 10g,陈皮10g,白术 15g,石菖蒲 10g,葛根 30g,甘草 5g,生姜1片,大枣2枚。水煎,早晚各150ml口服,连续服用14天。

两组患者伴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疾患(房颤、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等)、高脂血症等疾病者,同时给予对症处理,避免使用扩血管药物以免影响疗效观察。

2.2 观察方法

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TCD检测,采用美国维迪公司CompanionⅢ型TCD诊断仪,以2MHz脉冲探头检测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收缩峰期血流速度(Vs)、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d)。

2.3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制定。显效:治疗后临床症状完全或基本消失,不影响日常生活。有效:治疗后临床症状有不同程度的好转。无效:治疗后临床症状无变化或加重。

2.4 统计学处理

全部数据均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数资料采用(s)表示。

3 结果

3.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比较

由表1可见,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其中显效率40%,有效率52%,而无效率为8%。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0%,其中显效率32%,有效率48%,而无效率为20%。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说明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对痰浊上蒙型眩晕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3.2 治疗前后TCD检查结果比较 见表2

由表2可见,两组患者治疗前TCD基底动脉各项血流速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TCD基底动脉各项血流速度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TCD基底动脉各项血流速度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CD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比较(s,cm/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CD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比较(s,cm/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 <0.05;与对照组比较,※P <0.05。

组别 n 时间41.52 ±6.95 16.89 ±5.01 22.91 ±4.30治疗组 25 治疗后 52.07 ±7.83※#25.09 ±6.98※# 35.88 ±5.93※#差值 12.14 ±8.59 9.81 ±6.73 7.95 ±5.26治疗前 40.87 ±5.68 17.42 ±5.53 28.23 ±5.61对照组 25 治疗后 46.92 ±6.14# 24.15 ±3.76# 31.26 ±3.84#差值Vs Vd Vm治疗前5.75 ±4.61 6.09 ±3.46 4.24 ±4.81

4 讨论

眩晕是以头晕目眩为主的病证,眩即目眩眼花,晕即头晕,统称为眩晕。中医学认为,其病位在脑,与肝、脾、肾三脏密切相关。《玉龙歌》指出:“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朱丹溪认为:“无痰不作眩”。痰饮是导致眩晕的病理性因素之一,痰浊阻遏,清阳不升,浊阴不降,上蒙清窍引起眩晕。也有研究表明[2],按证候分类比较,痰浊上蒙型眩晕占32.6%,故笔者选用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组方取半夏燥湿化痰、天麻平肝熄风止眩,《脾胃论》曰:“足厥阴痰厥头痛,非半夏不能疗,眼黑头眩,……,非天麻不能除”;以白术、茯苓健脾燥湿,治生痰之本;以陈皮理气化痰,甘草调中,姜枣调脾胃;诸药合用,眩晕自愈。

TCD是用超声波的多普勒效应,研究颅内大血管的血流动力学的技术,能无创伤地穿透颅骨,获取颅底主要动脉的多普勒回声信号,具有操作简便、无创伤的特点,可以对患者进行连续长期的动态观察,更重要的是它提供大血管的血液动力学资料。TCD在诊断眩晕方面价值肯定,特别适合动态观察以及指导临床治疗[3]。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的椎基底动脉(VBA)的血流速度及血管收缩期峰速度有明显改善作用。

[1]鄢泽然,王烁,刘金民.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急性发作期证候相关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J].中医药学报,2014,42(1):107-111.

[2]许国敏.眩晕证候分类与风痰虚瘀相关性的临床研究[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2(7):221 -224.

[3]刘勤.眩晕或头晕患者的TCD表现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社区医生,2011,13(5):151.

猜你喜欢

天麻白术基底
《我要我们在一起》主打现实基底 务必更接地气
大跨度多孔箱涵顶进过程基底摩阻力研究
天麻无根无叶也能活
天麻蜂蜜膏,头痛失眠都能用
HPLC-RID法同时测定天麻丸中3种成分
a-C基底对WSx 薄膜组织结构及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RP-HPLC法同时测定7个产地天麻中5种成分
可溶岩隧道基底岩溶水处理方案探讨
相同栽培条件下不同来源白术中5 种有效药用成分测定与比较
王付教授运用白术治疗便秘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