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区际产业转移粘性影响因素分析
2014-08-10袁洪飞
○袁洪飞
(上海社会科学院 上海 200235)
一、理论研究
美国经济学家弗农提出的工业生产生命循环阶段论认为,工业发展均要经历创新、发展、成熟、衰老四个阶段。发展经济学家把这种工业生产生命循环阶段理论引伸到区域发展研究,产生了区域经济梯度转移论,他们认为区域经济的梯度转移主要取决于产业结构优劣,创新多发于高梯度地区并逐步向低梯度地区转移。冈纳·缪尔达尔的循环累积因果理论认为,经济发展过程在空间上并不是同时产生和均匀扩散的,而是从一些条件较好的地区开始的,由于既得优势,这些区域通过累积因果过程,不断积累有利因素继续超前发展,从而进一步强化和加剧区域间的不平衡,导致增长区域和滞后区域之间发生空间相互作用,由此产生两种相反的效应:一是回流效应,表现为各生产要素从不发达区域向发达区域流动,使区域经济差异不断扩大;二是扩散效应,表现为各生产要素从发达区域向不发达区域流动,使区域发展差异得到缩小。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回流效应远大于扩散效应,即发达区域更发达,落后区域更落后。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理论界提出“梯度转移”理论,认为我国地域空间经济发展水平可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地带,中、西部地区虽然自然资源丰富,但技术力量薄弱,资金不足,多数地区处于“中间技术”甚至传统技术地带;而沿海和部分中部地区则具有“先进技术”和雄厚的经济力量。根据梯度转移理论,发达地区的产业可通过梯度转移转移至欠发达地区,从而缩小东西部地区差距,实现经济均衡发展。但从当前现实情况看,发达地区依然发达,落后地区依然落后,东、西部地区人均GDP差距持续扩大,显然传统的产业梯度转移理论无法解释这种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在一个像我国这样充满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区域系统内,存在着诸多延缓区域梯度转移进程的因素,从而形成区域梯度转移粘性。
表1 2002—2011年各地区GDP总量占全国的比重 单位:百亿,%
二、东、西部地区经济差异分析
1、人均GDP的差异
本文以2002—2011年的人均GDP数据(见图1)为例,分析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前后我国地区经济变化状况。无论在我国东部、西部还是在全国范围内,人均GDP都在增加,但在实施西部大开发策略之后,西部地区人均GDP仍然远远低于东部地区,并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西部地区从2002—2011年的GDP年均增长率为12.7%,东部地区则为11.3%,西部地区经济增长虽略快于东部,但由于基数差异,使得东西部人均GDP的差距在过去十年中仍以平均每年10.7%的速度在扩大。
图1 东、西部地区人均GDP变化一览图
2、GDP比重的地区差异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西部地区GDP在全国占比多年来几乎没有上升,如表1所示,2002年为13.3%,到2011年仅为13.2%,在2005—2009年期间甚至降低到13%以下。而中部地区GDP总量所占比重在最近五年则一直呈上升趋势。
3、固定资产投资的地区差异
为便于量化分析,本文以固定资产投资为衡量标准来比较地区差距。从表2可知,2005年以来,东、西部地区的固定资产投资总体上升,东部地区的固定资产投资由2005年的45626亿元上升到2011年的130263亿元,西部地区则由17645亿元上升至72104亿元;西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在这七年内年增长率为26%,大于东部地区同期19%的平均增长率,尽管如此,由于西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基数小,使得东、西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绝对值差距仍继续扩大。
表2 东、西部地区各年固定资产投资 单位:百亿,%
4、财政能力的地区差异
从财政能力方面看,西部地区财政收入自2005年以来有较大的增长(由2005年的2464.8亿元升至2011年的10819.0亿元),但与东部地区相比(由2005年的8955.0亿元升至2011年的28741.1亿元)仍有很大的差距。财政力量不足必然会削弱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从而影响到西部地区的发展潜力,最终不仅不能缩小在经济水平上与东部地区的差距,甚至还会扩大化。
5、对外贸易的地区差异
长期以来,受到自给自足经济的影响,西部地区对外贸易方面发展缓慢。如表3所示,东部地区的进出口额由2005年的12782亿美元上升至2011年的31387亿美元,而同期西部地区仅由451亿美元上升至1839亿美元。西部地区进出口额占全国的比重仅仅只有5%左右。可见,在对外贸易方面,东、西部地区的差距比较大,并有继续扩大的趋势。
表3 东、西部地区各年进出口额及占全国的比重 单位:百亿,%
三、产业梯度转移粘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1、生产要素的非均衡(极化)聚集
(1)劳动力的极化聚集。改革开放初始,国内外投资优先集聚在区位条件优越、市场环境良好、同海外联系较为密切的东部沿海和大中城市的现代工业部门,客观上形成了日趋扩大的城乡收入差距。一方面是城乡间、地区间收入差距的吸引形成拉力,另一方面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不创造边际农业产出,即其从农业中撤出的机会成本为零,形成推力,共同促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尤其是90年代以后源源不断地向东部沿海和大中城市流动。
此外,东部地区依靠自身优越的区位优势,吸引了大量资本的流入,从而给从业人员提供优厚的报酬、舒适的就业环境和良好的发展前景带来了可能。而不发达地区吸纳人才的条件较差,加之工业化难以提速,城市化进程缓慢,使得大量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才源源不断地外流。据统计,每年从外省毕业的西部地区的大学生回本地区就业的不到五分之一。西部地区每一万名就业人员中仅有16名科学和综合技术服务业人员,只为上海的12%,简单劳动力流失的同时也有人力资本的流失;而对于先发区域情况则相反,简单劳动力和人力资本都由于劳动力的跨区流动而增加,受益的不仅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对于整体产业结构优化也有很大帮助。因而人才的流失以及高素质人才的短缺成为西部地区经济动力源泉不足的又一决定性因素。
综上所述,二元经济结构带来的劳动力向沿海地区聚集,一方面减少了西部地区必要的劳动供应,另一方面劳动力和高素质人才的外流抑制了资本丰裕地区的资本外流,在这两方面的作用下形成了产业梯度转移粘性,这也是我国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迟迟未能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重要原因。
(2)资本的极化聚集。我国东、西部地区在经济实力与基础设施方面有很大的差距:一方面,西部地区经济实力薄弱,难以消化吸收东部地区先进的生产力。即便有东部资本流向西部,也只能获得较小的资金回报率,这样不仅外资青睐于东部,东部资金主要用于东部,甚至中西部的部分资金也流向东部。另一方面,西部地区基础设施落后,公路、铁路路网单薄,密度分别只有东部地区的19%、22%;城市基础设施欠账较多,公共服务能力严重不足,这些都影响着外部资金的流入。
根据世界银行2008年的调查显示,由于各地港口便利、劳动力技能等自然禀赋不同,西部的投资环境比沿海地区落后,尤其表现在金融环境和基础设施水平较差、进出国内市场的障碍多、税收负担较重、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不足等方面。中部地区的投资环境介于东部和西部之间,但其金融运行效率明显偏低。投资环境总体排名前四位的分别是杭州、上海、广州和深圳,而中西部地区只有重庆进入前十位。
尽管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家开始采取优惠措施引导投资向中西部地区流动,但并未取得明显的效果,究其原因是因为我国不同梯度地区存在资本区位引力场,高梯度地区的资本区位引力要比低梯度地区的资本区位引力大。可见在资本区位引力场存在的情况下,由于西部地区缺乏交通条件、投资环境,东部剩余资本的预期收益低于机会成本,使得西部无法集聚、吸引东部的资本,这种引力场阻碍着资本由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从而形成区域梯度转移粘性。
(3)技术创新的极化聚集。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科学技术日渐成为国家加快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要依靠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但西部地区由于现实竞争力低,其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也受到制约。同时,受到各项政策制度和环境等因素的制约,西部地区潜在竞争力也显得落后。
此外,科技研发支出的外溢效应具有局部化、地方化特征,资源禀赋的影响仍是决定地区差异的一个重要因素。而我国西部地区在生产要素与科技资源禀赋方面处于劣势,由于潜在竞争力的差异,科技创新会在东部地区聚集,西部地区难以获得技术扩散带来的好处,从而使得两地科技创新的差距继续存在。西部地区在技术创新方面依然落后,这必然制约着东部高新产业向西部扩散,梯度转移粘性也就不可避免了。
2、产业集聚的经济效益
(1)提高要素使用效率,降低企业成本。相关产业在东部区域的聚集本身就是资源聚集的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由于相关企业的增加和基础配套设施的不断完善,使企业更容易以较低的成本获得所需的资源。并且,随着集群企业间分工协作水平的提高,资源使用效率也在不断提高。在产业集群竞争机制和学习机制的作用下,企业不断学习、模仿、创新,使区域资源素质不断提高。
(2)产业群的生产协作网络提升竞争优势。我国发达的东部地区建立起许多具有产业特色的工业园区,或者叫专业化的中小企业集群,这些地区大量的中小企业彼此之间建立起了高效的竞争和合作关系,形成高度灵活专业化的生产协作网络,具有极强的内生发展力,依靠不断的创新能力保持了地方产业的竞争优势。例如,宁波的很多区域都是由中小企业集聚形成的,企业之间既竞争又合作,其相互合作不仅有正式的战略联盟、经济合同、投入产出联系,还包括非正式的交流、沟通、接触、面对面的对话,使得中小企业不一定依赖于大企业,而是在平等的竞争的同时又共同面对国际市场。恰恰是这种有效的合作网络产生了一种内力,使当地经济迅速增长,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新产业区。而处于低梯度的西部地区,尚未形成这种模式,如果将这些产业转移到西部低梯度地区,就会失去已经建成的生产协作网络,且难以在当地建成这样的协作网络。
(3)产业集聚有利于加快技术与制度创新。产业集群形成的网状组织结构,为创新提供了新的模式,更有利于创新。一方面,由于相关企业在某一区域聚集,使企业之间形成了竞争协作的关系,无形之中加大了企业的竞争压力,促使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以期在集群中处于有利地位。另一方面,企业在某一区域内的聚集,不仅带动了相关生产企业的发展,同时也带动了中介服务型企业的发展,包括一些科技服务型中介公司的发展,为创新营造了更好的环境,有利于创新活动的开展。此外,企业的聚集使企业间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有了更多的接触机会,技术、知识的溢出效应使创新在企业间扩散速度加快,专业技术人员交流与合作的增多也有利于提高创新水平。
3、区域经济发展的路径依赖
(1)沉没成本。沉没成本是企业退出某一产业发生一些无法转为它用的投入(包括厂房、设备和专有人员等),或一些成本与收益不对称的策略性投入行为的代价。当一项资产的“资产专用性”较强,特别是地理专用性和物理专用性较强时,则比较容易形成沉没成本。沉没成本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产业转移的动机,沉没成本越大,产业转移的动机就越小。
区域经济越发达,产业分工越精细,资产专用性越强,这些产业发生转移时的退出粘性就越大。既使在经济发达区域产业竞争已经相当激烈的情况下,沉没成本也会导致产业转移粘性的产生。
(2)初始投资地的人缘地缘关系。对于企业来说,已经在东部地区拥有了较为固定的客户群体、协作伙伴,这种人缘地缘关系就会成为企业存在的重要条件。企业迁移,必然会失去支撑企业的客户和协作伙伴,付出极大的代价。因此,初始投资地的人缘地缘关系,也是阻碍产业区域转移的重要因素。
4、高梯度地区地方政府的行政原因
在我国,地方政府是经济发展的积极推动者,发达地区地方政府的一些行政决策,也会造成产业转移的粘性。比如,发达地区的地方政府出于社会就业、财政收入和经济发展的考虑,往往会对那些应该并也愿意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企业给予种种行政挽留,尤其是在2008年发生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发达地区地方政府的这种行政挽留行为更加普遍。
另外,发达省区也存在着省内发展的区域差距,地方政府出于缩小区域差距的战略考虑,积极支持和鼓励省内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浙江省提出走重化工业化道路,鼓励浙商在本省投资制造业;江苏很早就提出苏南支持苏北的区域发展战略,尤其是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于2009年6月被国务院批准,苏北发展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苏南发达地区在政府的支持下将会大规模地向苏北地区转移产业。发达地区地方政府的上述行政行为具有其合理性和长期性,同时也会从多方面造成产业转移的粘性。
5、低梯度地区产业承接能力不足
(1)基础设施薄弱,配套能力低。近年来,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在规模、技术等级、服务水平等方面的显著提高或改善,大大缓解了其对西部发展的限制作用,但仍不能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整体发展水平落后,还不能有效支撑整个西部尤其是重点地区和城市经济快速发展,还不能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对社会性基础设施的要求。第二,没有形成一个高效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体制,投融资能力不强,投资的效率不高。第三,基础设施综合优势没有形成,还不能为西部地区产业群的形成起到多大的作用。第四,社会公益性的基础设施更为落后,投资少,发展缓慢。以上的缺陷(尤其是第二、三两个方面)直接制约着区域外资金的流入。
(2)市场容量小,市场化程度低带来效率损失。西部低梯度地区地广人稀,人口密度小,在全球需求不足的情况下,更是难以形成有效的需求动力。此外,西部低梯度地区的商品经济发展水平低、人均收入不高、流动人口少所导致的购买力低,也决定了其市场容量有限。
此外,西部地区市场化程度低,市场发育不完善,交易成本急剧增加,社会分工受阻。投资要付出更多的劳动力搜寻成本、培训成本和监督成本,而且还可能面临更高的劳动效率风险和人才流失风险。由于改革滞后、体制惯性和特殊区情,西部地区经济运行和管理带有更多的旧体制痕迹,如行政干预过多等。非市场化运作过多,大大加大了企业的交易成本,限制了东部资本的进入。
(3)制度落后造成资源配置缺乏效率。一是计划经济体制。在经济管理方式上,西部地区习惯于用管理计划经济的办法管理国有经济,用管理国有企业的办法管理民营经济,用管理内资企业的方式管理外资企业,政府往往直接插手要素配置、企业经营和资产重组及各种投资建设项目。在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过程中,政府培育调控市场体系的办法不多,地方性法制法规政策体系建设落后,地方保护主义盛行,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环境尚未建立起来。东部地区企业往往难以适应西部的计划经济管理模式,这也造成了产业转移的粘性。
二是产权制度。西部地区企业制度创新滞后,国有企业投资主体多元化、社会化程度不高,在企业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上,具体措施不够得力,政策落实不够具体,突破性、创新性改革办法不多。国有企业退出机制不健全,对长期亏损、资不抵债、扭亏无望的企业实行重组、兼并破产的有效方式和途径不多。中小企业制度改革进程不快。整个区域缺乏一整套政策体系和宽松环境来支持、扶持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西部地区产权制度的缺陷也限制了东部地区企业往西部的转移。
三是投融资体制不畅。由于西部地区经济体系中金融资产总量不足,金融比率低,资本市场小,股票、债券的发行规模小,无论是上市数量还是从证券市场募集的金额都远远落后于中部和东部地区,加之资本市场体系不健全、资本市场组织机能不完善、资本内生形成能力差、市场本身的融资能力不强,约束了整个资本市场的发展。西部地区在建立投融资机制方面不够灵活,不利于吸引东部地区各类商业性资金,甚至通过研究分析中央政策从各种渠道争取到的各类政策性资金,由于区域内投融资渠道不畅通也有相当一般分重新回流到了东部。
四是思想观念落后。由于地理位置的相对封闭和思想观念的落后,西部区域对外开放也相对滞后,区内经济和社会发展接受外来先进文化和技术的冲击力度较小,对外开放的全社会认同感不强,市场观念不普及,与国际接轨的市场经济观念还没有成为西部经济改革和发展的主导型观念,法制观念、效率观念、开放观念及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忧患意识、危机意识普遍落后。
综上所述,产业转移难主要在于制度的落后,不合理的制度环境致使资源配置力低下,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东部地区西移的难度。因此,西部地区应积极研究有利于产业转移通道建设的政策,重点可放在以下几个方面:营造有利于产业转移的制度环境,降低落户企业制度成本、减少企业落户阻力;树立积极进取的市场意识,努力创造条件利用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契机;完善交通、通讯、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在基础设施的投资上应参考发展中国家经验,投资应该占社会公共投资的40%~60%,占社会总投资的20%,占GDP的2%~8%。
[1]张继焦:中国东部与中西部之间的产业转移:影响因素分析[J].贵州社会科学,2011(1).
[2]魏后凯:现代区域经济学(修订版)[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1.
[3]马子红:中国区际产业转移与地方政府的政策选择[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4]付保宗:中国产业区域转移机制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08.
[5]魏后凯:产业转移的发展趋势及其对竞争力的影响[J].福建论坛,2003(4).
[6]张健: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分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7]陈斐、张新芝:中西部承接区域产业转移的竞争力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2(2).
[8]魏敏、李国平等:我国区域梯度推移粘性因素分析[J].人文杂志,2004(1).
[9]刘艳:论东部产业集群对西部开发的影响——对传统“梯度转移”理论的一种质疑[J].经济问题探索,2004(1).
[10]白小明:我国产业区域转移粘性问题研究[J].北方论丛,2007(1).
[11]彭秀丽:论落后地区的工业化道路与后发优势的发挥[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7(4).
[12]冈纳·缪尔达尔:世界反贫困的挑战[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1.
[13]李强、徐康宁:产业转移:承接地之间竞争的博弈研究——以皖江城市带为例[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
[14]Lew is,Arthur.:The Evolu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ic Order[M].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78.
[15]Porter M E.:Clusters and New Economics of Competition[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8(11).
[16]Loseh.A.:The Economics of Location[M].Yale University Press,1954.
[17]Weber,A.:Theory of the Location of Industries[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