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对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疗效的影响

2014-08-10李雪清朱伟雄刘秀云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年2期
关键词:先天性舒适度结肠

李雪清,朱伟雄,肖 勇,刘秀云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平湖人民医院,广东 深圳 518111)

护理研究

护理干预对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疗效的影响

李雪清,朱伟雄,肖 勇,刘秀云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平湖人民医院,广东 深圳 518111)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 106例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患儿在家长知情同意基础上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53例,分别给予干预性护理和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儿生理、心理、环境舒适度及患儿治愈率情况。结果 干预组舒适度及知识掌握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应用护理干预可降低相关并发症、提高患儿住院期间的舒适度和知识掌握度。

护理干预;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

先天性巨结肠又称先天性无神经节细胞症,是由于直肠或结肠远端的肠管持续痉挛,粪便瘀滞在近端结肠,使该肠管肥厚、扩张。本病是小儿时期较常见的先天性胃肠道发育畸形,发病率约为1/2 000~1/5 000,男性显著高于女性,其比例为3∶1~4∶1。本病有家族发病倾向,其遗产方式可能为多基因遗传[1]。现代临床认为,对于小儿全身情况较好者,均应尽早实施根治术[2],即切除无神经节细胞肠段和部分扩张结肠。随着近年来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术方式得到有效改进,而围术期有效护理措施则是确保手术治疗效果的关键。护理模式转变也促使患者越来越注重护理质量水平。我院近年来对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患儿采用干预性护理措施取得了不错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2年8月收治的106例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患儿,均经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且排除全身感染性疾病、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肿瘤、血液系统疾病、先心病等患儿。在家长知情同意基础上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干预组53例,男41例,女12例;年龄5个月~4岁(2.8±1.2)岁;类型包括普通型39例,长段型6例,短段型5例,全结肠型3例。对照组53例,男43例,女10例;年龄4个月~5岁(2.7±1.1)岁;类型包括普通型37例,长段型7例,短段型4例,全结肠型5例。2组患儿年龄、性别、疾病类型等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围术期护理,干预组患儿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干预性护理措施,具体方法如下。

1.2.1 环境护理干预 良好的住院环境对改善患儿心境、提高对手术耐受性有一定价值。护理人员根据患儿喜好为其营造一个温馨、舒适、整洁的住院环境。首先要保证适宜健康的温度和湿度,一般室温控制在22~25℃,湿度控制在50%~60%,有利于患儿的呼吸道通畅、减少因生理性不适引起的心理紧张感。其次为患儿创造理想的居家式环境,如在屋顶上悬挂玩具、气球,墙壁上贴上色彩鲜艳的壁纸、鲜花,桌子上放置患儿喜好的玩具、儿童读物等,让患儿有一种亲切感,减轻因手术引起的心理压力。最后要限制日常探视,保持室内清静,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医疗操作,必须进行操作时应尽量一次性完成,避免反复打扰患儿;对于有特殊要求的患儿给予单独病房,以保持病室安静。

1.2.2 心理护理干预 住院及手术治疗对于小儿来说是一种应激事件,在住院期间除病痛外,陌生的环境和人、有限的活动空间与实践、服药注射等一系列的活动,都会使患儿产生恐惧和焦虑,可能对小儿的心理及生理造成一定不良影响,直接影响患儿的治疗效果[3]。因此护理人员应针对患儿心理状态进行必要的纠正行为,以减少应激反应的发生。具体方法为:①对于小于1岁的婴儿期患儿,应瞩家长多与患儿接触,通过轻拍、抚摸、搂抱、按摩等耐心、细致的关怀,以满足婴儿的“皮肤饥饿感”的需求。同时给予适宜的环境刺激如通过颜色、运动的物体、微笑的面部表情,轻柔、快活、悦耳的语言,轻快、悦耳的音乐,安全、环保的玩具等来满足患儿的心理需求,维持患儿正常的发育。②对于大于1岁的幼儿期患儿,由于受语言表达与理解能力限制,在表达需要、与他人交往时出现困难,感到苦恼,同时对医院环境、生活等各方面均不熟悉,表现出焦虑、担忧、不安全感等不良心理。护理人员应使用患儿能够理解的语言介绍医院环境、作息时间,运用语言与非语言沟通技巧与患儿交流,了解患儿的需求,固定人员,全面、连续地护理,以消除陌生感和心理恐惧,用适合幼儿的爱好、语言、生活习惯、周围环境安全,鼓励和发展幼儿自主性、独立性、好奇心、求知欲,以减少疾病和痛苦对幼儿带来的心理影响。

1.2.3 健康教育 对患儿进行适当的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治疗依从性、改善预后。向患儿及家长介绍先天性巨结肠的发病原因及治疗方法,告知患儿积极配合治疗的重要性,对于年龄较大、理解能力较强的患儿采用各种方法以深化其对相关治疗事项的认识,具体方法为:①直观形象法。护理人员充分利用医院的各种信息来源,如图片、计算机软件、图像和CD、VCD等视听方式,激发小儿对需要知识的兴趣。②提问法。为了让患儿遵守治疗注意事项及提高治疗配合度,可向患儿提问让其回答。提出的问题应具体明确,语言通俗易懂,便于小儿回答,问题应由浅至深,不要超过小儿的理解限度和知识范围。回答正确时应及时表扬,激发其积极性,如回答错误,则要注意纠正,并委婉地指出错误的地方,态度应诚恳和蔼,以免挫伤其积极性和自尊心[4]。③游戏法。游戏是小儿的天性,护理人员可通过游戏的方法对小儿进行健康教育,以提高小儿的学习兴趣。常用的游戏种类有角色扮演、表演、体育及音乐游戏等。任何一种游戏都有自身的特点和作用,护理人员应根据患儿特点及病情选择使用。

1.2.4 术后护理干预 手术完毕后将患儿护送回病室休息,告知患儿及家长手术很成功,增加其治疗信心、减轻心理压力,并为家长讲解术后相关注意事项。术后密切观察患儿的各项生命指征,如术后仍有腹胀,并且无排气、排便,可能与病变肠段切除不彻底,或吻合口狭窄有关。术后2周左右开始每天扩肛1次,坚持3~6个月[5]。指导患儿术后进行排便训练,针对不同排便功能障碍患儿采取不同训练方式。根据不同年龄和智力发育情况给予教育和指导,包括用泻剂、肠蠕动抑制剂、粪便成形剂或调整食谱,改变大便性状等。指导患儿餐后时间或每天定时排便、蹲便盆、用开塞露等。为患儿设计增强括约肌力量、缩短括约肌反应时间和建立括约肌收缩反射训练,并教会其合理扩肛或洗肠。此外,术后还应积极预防感染,如发现体温升高、大便次数增多,肛门处有脓液流出、直肠指检可扪得吻合口裂隙,表示盆腔感染,在联合应用抗生素治疗同时,行局部切开引流治疗[6]。

1.2.5 随访干预 患儿出院并不意味着治疗的结束。护理人员应针对疾病的不同程度、手术情况以及不同年龄段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对可能出现的问题采取相应措施,及时解决,以免延误治疗,出现严重并发症,导致病情难以逆转。同时指导患儿家长如何观察护理不同年龄段的患儿,尽可能减少排便功能障碍,对患儿生活质量的影响。长期规律随访是提高先天性巨结肠患儿生活质量的前提和基础。

1.3 观察指标 ①采用Kolcabal量表[7]对患儿住院期间的生理、心理及环境舒适度进行评价,总分值为100分,分值越高说明舒适度越高;②对患儿术后治愈率及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主要包括吻合口出血、感染、便秘及小肠结肠炎等;③采用我院自拟调查问卷对患儿及家长的疾病相关知识掌握度进行评价,问卷内容主要包括治疗注意事项、术前准备、术后康复、饮食、体位及相关并发症预防等,按照得分值分为掌握、基本掌握和未掌握3个等级。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护理前后舒适度比较 2组患儿护理前各项舒适度比较无明显差异(P均>0.05),护理后各项舒适度均较护理前有明显改善(P均<0.05),同期比较干预组改善程度更加明显(P均<0.05)。见表1。

表1 2组患儿护理前后舒适度比较±s,分)

注:①与护理前比较,P<0.05;②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治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干预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2=2.046,P>0.05);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5.187,P<0.05)。见表2。

表2 2组患儿治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例/例)

注:①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 知识掌握度比较 干预组知识掌握度明显高于对照组(2=6.257,P<0.05)。见表3。

表3 2组患儿及家长知识掌握度比较 例(%)

3 讨 论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人们的健康意识不断深化。早在1947年世界卫生组织就提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病痛,而且还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完好状态”。这种积极的健康观已经或正在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收。传统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逐渐过渡,促进社会心理因素、生活与行为方式对健康的影响日益受到重视。对于婴幼儿而言,其仍然适合这种新型的医学模式。在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过程中,不但要给予符合生理需要的常规护理措施,还应该包括符合心理及社会需要的干预性护理措施。对于具备一定理解能力的幼儿来说,心理及社会需要更加突出。以往研究表明,躯体疾患可导致儿童心理行为异常。调查发现[8],排便功能障碍使患儿社会活动受到限制,并可出现心理障碍、身体、社会心理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即排便功能障碍-社会活动受到限制-心理行为异常。不良的心理及行为状态对患儿的康复十分不利,同时也对手术治疗产生一定负面影响。

本研究干预组患儿主要从心理干预、环境干预、健康教育及术后干预、随访观察5个方面对患儿的身心健康进行针对性护理。结果表明,干预组患儿不论从住院期间的身心舒适度、知识掌握度,还是从降低术后相关并发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显示干预性护理措施对于提高患儿心理适应性、改善生理状况、减少术后并发症是十分必要的,而这些措施均有利于提高手术疗效。笔者相信,婴幼儿也有一定的身心需要,对其进行必要的干预性护理不但能够满足各方面生理和心理需求,还能够促进其身心的健康发展,这不仅有利于疾病的康复,还对婴幼儿的长远发展起到一定作用。

[1] 王美珍,张烨. 腹腔镜辅助下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的配合[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24):3870-3872

[2] 丁燕红. 婴儿先天性巨结肠肠造瘘术的围手术期护理[J]. 当代护士:学术版,2013,15(2):58-59

[3] 李梅,汪淑娟. 先天性巨结肠经肛门改良Soave术后吻合口负压引流的应用与护理[J]. 护士进修杂志,2012,27(24):2266-2268

[4] 王磊. 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的围术期护理体会[J].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3):665-667

[5] 曹淑荣,李素贤. Ⅰ期经肛门巨结肠根治术患儿家长的健康教育[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3(9):1228-1229

[6] 李爱军,樊娟. 经肛门直肠内拖出术与Ikeda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症的对比观察[J]. 河北医药,2012,34(22):3457-3459

[7] 陈汉锦. 婴幼儿巨结肠患儿清洁灌肠的护理技术探索及发展[J]. 医学信息,2012,25(9):388-389

[8] 王可为,蒋璐杏. 随访干预对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后患儿排便功能的影响[J]. 护理研究,2012,26(9):2564-2567

2012年深圳市龙岗区指导性科技计划项目(YS2012054)

10.3969/j.issn.1008-8849.2014.02.037

R473.72

B

1008-8849(2014)02-0195-03

2013-05-30

猜你喜欢

先天性舒适度结肠
纤维砂场地的性能及舒适度影响研究
基于用户内衣穿着舒适度的弹性需求探讨
微小RNA在先天性巨结肠中的研究进展
重视先天性心脏病再次开胸手术
提壶揭盖法论治热结肠腑所致咳嗽
改善地铁列车运行舒适度方案探讨
某异形拱人行桥通行舒适度及其控制研究
成人先天性小肠旋转不良长期误诊1例
经肛门结肠拖出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护理体会
“泻剂结肠”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