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思政理论课教学存在误区的探析
2014-08-08刘玖玲
刘玖玲
摘 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概论”课、“基础”课)和《形势与政策》课是我国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中规定高职院校必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方案颁布实施后各高职院校在这些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已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但也存在不少误区。从教学理念、内容设计、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四个方面入手,对目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普遍存在的误区进行分析,旨在改进教学,提高实效。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误区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8-0222-02
高职学生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日趋形成的重要年龄阶段,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剧和改革开放程度的提高,他们的心灵在不同程度上受到重物质追求、轻理想信念等思想观念的影响,部分学生政治信仰缺失、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不明,他们对社会发展甚至对自身的认识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误区,有些学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甚至是错误的或部分错误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学生,用社会的主流思想来影响、改造其思想,把他们培养成为真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具体而言,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肩负着两大重任: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使学生具备一定的理论素养,提高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二是要教会学生运用基本理论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领会做人的道理,树立起强烈的责任意识、奉献意识。为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务必要深刻领会“教书育人”这四个字的深刻内涵,切实把育人看成自己一生的职业追求。然而,據我们调查发现,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和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不同程度上违背了这个原则,不仅没有完成自身肩负的重任,而且还陷入了没能引起足够重视的认识误区,这些误区不尽快加以厘清,势必会影响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进而影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一、在教学理念上,重课程的价值性,轻课程的真理性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进步的历史活动以追求真理和创造价值为主题,在人们的行动和观念中,包含人类活动所特有的作为其实质内容和最高目的普遍原则,即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所谓真理原则,是指人类必须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认识和改造世界,追求和服从真理。所谓价值原则,就是人类必须按照自己的尺度和需要去认识和改造世界,使世界适合人的生存和发展。真理和价值在人类实践和认识的发展中,不仅彼此对立,而且相互统一[1]。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一项成果,本身就是蕴涵着真理性和价值性的统一体。“概论”课不仅很好地突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而且还能随着时代发展及时囊括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党的理论创新,这是众多有识之士经过努力探索而得出的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及我们党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它是既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又是按照人类自身的尺度去认识世界所达成的成果。“基础”课着眼于对大学生思想道德规范、法律规范及其基础上的行为规范的综合教育,把道德教育和法律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顺应了新时期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全面发展规律,同样是真理性和价值性的统一体。《形势与政策》课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形势观及其认识分析形势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国内外热点问题做出分析,使学生较为全面系统地掌握有关形势与政策的基本概念、正确分析形势的方法,理解政策的途径及我国的基本国情、党和政府的基本治国方略,形成正确的政治观,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形势,理解和执行政策。这三门课程内容不仅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发展、基本原理运用的逻辑演进思路,而且从课程体系上理顺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化理论的关系,使大学生既能从源头上掌握基本原理,又能立足于中国实际把握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学会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认识和改造主客观世界。
我们认为,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实现其与专业教学目标有机结合的要求是合理的,但部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片面强调为专业服务的价值性,“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忽视指导学生人生道路的真理性,庸俗化理解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恪守本职工作,看到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学生就业的作用的同时,更要认识到其对学生整个人生的正确引导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要为专业培育目标服务,更要为学生的人生服务。
二、内容设计上,热点问题探讨多,基本理论灌输少
就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身的特点来讲,理论灌输是必要的、基本的,否定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进行理论灌输的重要性,就等于否定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本身。列宁在《怎么办》中指出,灌输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向工人群众灌输他们原本不了解或不具有的先进的无产阶级意识,二是引导工人群众善于从工人阶级的角度去认识问题,认清社会生活中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对立,不忘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2]。高职院校大部分学生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停留在表面,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存在感性、模糊甚至错误的认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缺乏深入理解,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不够坚定,更谈不上信仰。受严峻的就业形势、强大的生存压力、学院“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的影响,学生们很容易产生急功近利的思想,凡事都希望立竿见影,虽然也有学生能认识到理论学习的重要性,但绝大部分学生不会主动去学习相关政治理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旷课情况比较严重,部分学生甚至课程还没结束,教材已丢失。部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迫于职称评定、学生评教、学生学习积极性等方面的压力,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存在片面强调迎合学生口味、注重对热点问题、学生感兴趣的问题的探讨,忽视理论灌输对学生成长作用的错误倾向。
我们认为,高职院校一定要加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管理,强调理论灌输的重要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一方面要努力加强自身理论修养,同时更要充分认识到高职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要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堂努力加强对学生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尤其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灌输,明白就人才培养而言,培养他们的专业知识、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固然重要,但最根本的还是正确政治方向、理想信念的培育。
三、教学方法上,教师的主导性彰显多,学生主体性体现少
诚然,我们强调要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理论“灌输”的作用,并不意味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可以是抽象说教,只强调教师教学的主导性,忽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思想政治理论课自身特点和高职学院的办学要求以及高职学生的思想认识状况,决定了一定要坚持主体性原则才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所谓主体原则,实际上就是主体转化原则,指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教育者,将教育对象视为实现教育目标的主体,充分尊重其主体地位,通过调动教育对象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原则[3]。部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不同程度上存在教学方法单一的现象,虽然很多高职院校都配备了一些先进的教学设备,但不少教师课件制作相当简单,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形式上取代过去的板书,把过去的照本宣科换成照屏宣科,大大降低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其次,实际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歪曲对理论教学的理解,本着从理论到理论、从书本到书本的貌似认真的态度,重理论条目的教学而轻品德修养的养成。若任课教师不能积极解答学生在人生观、价值观中存在的困惑,那势必会使课程的部分内容脱离实际而缺乏可接受性,使学生不仅不乐于接受理论教育,甚至还滋长出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毛泽东曾说过:“盲目地表面上完全无异议地执行上级的指示,这不是真正在执行上级的指示,这是反对上级指示或者对上级指示怠工的最妙方法”[4]因此,我们要坚决反对部分教师打着理论灌输的幌子而行消极应付之实的做法。再次,目前许多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都合班授课,这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教师中心、学生被动的局面,课程实效性大打折扣。
我们认为,提高学生的主体性是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关键所在,而要提高学生的主体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需要做到自身不断加强理论修养,提高教学能力,学会充分、有效利用好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学院应适当控制理论课班级学生人数,方便教师灵活采用教学方法以加强教学的针对性。
四、考核方式上,重调理论考试结果,轻养成教育过程
高职教育应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职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各课程的考核都应注重过程,着重强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适应学生知识水平提升、能力增强、素质进步等全面协调发展的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深入研究和改革考核方式,充分利用好考核這一杠杆加强对学生培养。然而,受教学成本、工作量计算、考核标准缺失、操作难易程度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很多高职院校虽在不同侧重点上做了改革尝试,但仍存在重理论考核,轻养成教育的现象。我们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重视理论灌输,没有灌输,学生就没有很好理论内化素材,然而,理论灌输的落脚点还是在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如果不能让学生将所学理论外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那教学就不能称之为成功的教学。
我们认为,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势在必行:首先,批判继承传统方式,坚定不移采取期末开卷考试成绩与平时成绩相结合的方式,重视学生平时表现,如学习态度、作业完成、出勤等情况,避免了一纸定乾坤。其次,推行学生自我测评,作为学生平时成绩的重要参考,提高学生平时成绩判断的客观性。再次,改革考核内容,突出案例分析,注重学生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避免学生不认真听课和关心时事也能得高分的情况。最后,强调考试诚信。很多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都为考核课程,考核时间为随堂,加之学生重视程度不高,这对任课教师的监考工作也带来挑战。我们认为,加大诚信考试宣传力度和对考试舞弊的惩罚力度,严格执行对考试舞弊进行严格扣分甚至取消考试资格的规定,这样可以大大提高成绩考核的客观性、公正性。
总之,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职院校实现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课程,是真理性和价值性的统一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理论修养,重视理论灌输的同时,不断改进教学方式,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勇于改革考核方式。只有这样,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才能走出误区,收到更好的实效。
参考文献:
[1]李秀林,王于,李淮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368-371.
[2]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27-337.
[3]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18.
[4]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11.
[5]石云霞.新中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和改革六十年回眸[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29).
[6]佘双好.思想政治理论变化发展的晴雨表——新中国六十年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发展轨迹[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