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氯化碳致小鼠肝纤维化形成中脾肾形态学动态改变

2014-08-08高,刘霞,王昆,徐照,付

吉林中医药 2014年6期
关键词:四氯化碳脾脏造模

黄 高,刘 霞,王 昆,徐 照,付 强

(贵阳中医学院,贵阳 550002)

《难经·四十二难》第二段除了记述五脏的生理活动外,首次对五脏的重量、形态及容量作了解剖测量。“肝重四斤四两,左三叶,右四叶,凡七叶”“脾重二斤三两,扁广三寸,长五寸,有散膏半斤。”[1]指明了脾脏的宽度是“三寸”,长度是“五寸”,则知脾脏宽与长的比例是3∶5,这与今日解剖所见也基本符合;“肾有两枚,重一斤一两。”《难经》人体解剖学,是东方医学对世界医学作出的杰出贡献。《素问·太阴阳明论》“脾与胃以膜相连”的描述,藏象学说在此解剖学的基础上同功能相结合最终形成[2]。故中医的“肝、脾、肾”应有形态学基础,中医的“肝、脾、肾”在形态上应包含解剖学的“肝、脾、肾”,两者既相区别,又相联系。本项研究主要通过观察四氯化碳致小鼠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脾、肾形态结构的动态变化,从形态结构上说明四氯化碳致小鼠肝纤维化过程中对脾、肾所产生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昆明种小鼠,雌雄各半,80只,体质量20~25 g,由贵阳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随机分为5组。四氯化碳为上海山浦化工有限公司产品,批号20040227;显微镜摄像CCD照相系统(日本DP73+standard 1.6);图像分析仪(日本尼康)。

小鼠常规饲养1周后,模型1、2、3、4组:每周皮下注射40% CCl4花生油2次0.3 mL/100 g体质量[3],正常对照组给予相应花生油注射,常规饲养。分别于造模后3、6、9、12周剖杀,取出肝脏、脾脏、肾脏观察其体积、重量、颜色及表面形态,并取肝组织、脾组织、肾组织于10%中性甲醛中充分固定后,脱水、包埋、切片,用HE染色。

光镜下观察肝组织、脾组织、肾组织的改变。计算脾指数:脾指数=脾重(mg)/体质量(g)。在40倍镜下,观察8个视野,计算白髓占总面积百分比。

2 结果

2.1 大体观察 正常对照组的肝脏、脾脏、肾脏体积、重量、颜色、质地正常,模型组小鼠第3周肝脏、脾脏、肾脏体积及重量无明显变化,肝脏表面颜色较正常组深、易碎,质地仍然柔软;脾脏、肾脏颜色、质地变化不明显。第6周可见部分肝脏重量有少许减轻,表面有较少浅色花纹,不易碎,质地软;脾脏和肾脏重量有少许增加,表面颜色较第3周模型组深。第9周所取肝组织都有重量减轻,表面也都有不同程度的浅色花纹,质地变硬;脾脏重量增加,脾脏增大,颜色较前加深;肾脏重量轻微增加,颜色质地改变不明显。第12周肝组织重量减轻及体积缩小,且表面都有浅色花纹出现,肝脏颜色总体变浅,质地较第9周硬;脾脏重量有明显增加,体积增大,颜色深紫;肾脏重量较前增加,颜色加深。

2.2 光镜下观察 正常对照组小鼠肝小叶结构完整;肾小球及肾小管形态结构无异常。模型组小鼠在第3周可见肝细胞胞浆疏松化,炎细胞浸润,肝血窦及中央静脉瘀血;脾组织白髓面积和脾血窦正常,脾细胞改变不明显;肾组织结构变化不明显,能发现少量上皮细胞微绒毛脱失。第6周见肝组织有红色纤维条索形成,肝细胞出现气球样变、脂肪变性及坏死,炎细胞浸润较多,而瘀血现象不如前;脾组织白髓面积增加,脾细胞坏死现象增多,白髓和红髓中可发现明显多核巨细胞,脾血窦有瘀血现象;肾小球结构变化不明显,但发现大量肾小管管腔变窄,管壁上皮细胞浊肿,小部分细胞出现变性坏死。第9周均可见不同程度纤维条索出现,肝细胞气球样变、脂肪变性及坏死较前加重,较多炎细胞浸润;脾索结构排列改变,脾细胞坏死和多核巨细胞增多较前加重,脾血窦瘀血较前加重;肾小球结构不完整,发现大量肾小管管壁破坏,管腔变窄,部分细胞出现变性坏死。细胞核出现浓缩现象。第12周见肝细胞索排列紊乱,纤维组织增生明显,部分肝小叶被纤维组织重新分割形成假小叶,大量炎细胞渗出。脾索结构排列不规则,脾细胞坏死和多核巨细胞增多明显,脾血窦瘀血明显;肾小囊空隙变窄,大量肾小管管腔变窄,管壁不完整,部分细胞出现变性坏死。细胞核浓缩现象,部分细胞与基底膜脱离。

2.3 各组大鼠脾指数及脾脏白髓面积占总面积百分比的比较结果 见表1。

组 别白髓占总面积百分比/%脾指数(mg/g)正常对照组24.67±2.32 4.21±0.25 模型1组 23.51±3.49 4.52±0.17 模型2组 21.73±2.67#5.63±0.19#模型3组 19.58±2.24#6.41±0.23#模型4组 17.64±3.53#7.22±0.14#

注: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5。

正常对照组脾脏中白髓占总面积百分比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5)。模型1、2、3和4组中白髓占总面积百分比依次降低(P<0.05),模型4组最低。说明随着四氯化碳腹腔注射周期的延长,白髓中淋巴组织减少。与之相反,正常对照组脾指数明显低于其他各组(P<0.05)。模型1、2、3和4组中脾指数依次升高(P<0.05),模型4组最高。说明随着四氯化碳腹腔注射周期的延长,脾脏重量增加。

3 讨论

从中医五行角度来说,肝与脾的关系:肝脏五行属木,脾脏五行属土;若肝病犯脾,木强乘土,如仲景曰“见肝之病,知肝传脾”。肝与肾的关系:肝脏五行属木,肾脏五行属水,两者的关系是水生木;若肝行亢盛,损伤肾行,以致子病及母。肝纤维化是现代病理学概念,中医根据其临床表现特征,常将其归入“积聚”“臌胀”“黄疸”“胁痛”等病范畴。对肝纤维化病因

A为正常小鼠脾脏结构;B为模型组小鼠造模第3周脾脏结构;C为模型组小鼠造模第6周脾脏结构;D为模型组小鼠造模第9周脾脏结构;E为模型组小鼠造模第12周脾脏结构(40×10倍)图1 小鼠脾脏结构

A为正常小鼠肾脏结构;B为模型组小鼠造模第3周肾脏结构;C为模型组小鼠造模第6周肾脏结构;D为模型组小鼠造模第9周肾脏结构;E为模型组小鼠造模第12周肾脏结构(40×10倍)图2 小鼠肾脏结构

病机的认识,现代中医在继承基础之上各有所侧重,但现代医家却有一点认识是共同的:本病初期多湿热蕴结,早中期多气滞血瘀,中后期多肝脾肾虚,晚期多阳虚水聚。中西医结合消化委员会为使辨证分型规范化,于1993年制定了肝硬化的临床诊断、中医辨证和疗效评定标准(试行)[4],将中医辨证标准分为肝气郁结证(含肝胃不和,肝脾不调)、脾虚湿盛证、湿热内蕴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及血瘀证6型,并各证可以相兼。

祖国医学认为,“肾”与机体抵抗力有密切的关系,同时临床所见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可形成“肾虚”证候。70年代初王灵台教授在国内首先提出应用补肾为主,清化为辅的方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5]。目前通过实脾补肾治疗肝纤维化的研究很多[6-8],显示实脾补肾柔肝方对肝纤维化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四氯化碳作为肝脏毒物曾有大量研究,对肝脏的毒性作用是通过其代谢产生的,在线粒体混合功能氧化酶的作用下,四氯化碳可产生游离基,从而启动脂质过氧化作用,破坏肝细胞器,最终导致肝细胞坏死[9]。四氯化碳中毒在不同属动物中可有不同结果,主要引起肝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用于医学方面有关四氯化碳致小鼠肝纤维化中脾、肾形态学改变的研究未曾发现。

本项研究主要通过观察四氯化碳致小鼠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脾、肾形态结构的动态变化,从形态结构上说明四氯化碳致小鼠肝纤维化过程中对脾、肾所产生的影响。

[1]刘渊,吴潜智.难经[M].成都:四川科技出版社,2008:53.

[2]王庆其,王键,迟华基,等.内经选读[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67.

[3]王昆,吴红,黄高,等.网状纤维在实验性肝纤维化中的动态变化[J].辽宁医学院学报,2010,31(3):197-198.

[4]张育轩,危北海.肝硬化的临床诊断、中医辨证和疗效评定标准(试行)[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4,14(4):237.

[5]赵钢,陈建杰.王灵台教授论补肾法为主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机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25(1):78-79.

[6]谢晶日,刘洋,梁国英,等.柔肝煎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肝功能及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J].吉林中医药,2012,32(7):688-689.

[7]陈希.卢秉久教授实脾柔肝法治疗肝纤维化理论探析[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1,25(6):10-11.

[8]张晓斌.柔肝补肾健脾活血法治疗肝纤维化72例分析[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3,17(5):406-407.

[9]宁康健,吕锦芳,姜锦鹏,等.黄芩苷对小鼠四氯化碳肝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1,18(2):120.

猜你喜欢

四氯化碳脾脏造模
杜仲对四氯化碳诱导的肝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研究
肾阳虚证动物模型建立方法及评定标准研究进展
脾肾阳虚型骨质疏松症动物模型造模方法及模型评价
湿热证动物模型造模方法及评价研究
2个产地赶黄草对四氯化碳致大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在胰体尾占位性病变中的应用
对诊断脾脏妊娠方法的研究
腹腔镜脾切除术与开腹脾切除术治疗脾脏占位的比较
润肠通便功能试验中造模剂的选择
注射用丹酚酸A抗四氯化碳致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