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的中西医联合治疗分析

2014-08-07冯念涛

当代医学 2014年32期
关键词:结肠炎灌肠特异性

冯念涛

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的中西医联合治疗分析

冯念涛

目的 分析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患者60例,按信封法随机均分为实验组(中西医联合治疗)和对照组(西医治疗)(n=30),统计临床效果。结果 实验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93.3% vs 73.3%,P<0.05)。结论 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可缓解腹泻、脓血便、腹痛等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中西医;联合治疗;临床效果

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又称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认为与免疫、环境、感染、遗传等因素相关,给予安全、有效的临床药物,可提高患者生理舒适度[1-2]。本研究中,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案(口服柳氮磺胺吡啶片的基础上应用海蛸紫丁清肠汤灌肠)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6月~2012年1月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患者60例,平均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n=30)。实验组男15例,女15例,年龄25~57岁,平均(40.2±0.3)岁;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27~57岁,平均(39.2±0.5)岁,2组均无肠道结核、肿瘤、慢性痢疾,经纤维结肠镜检查,全部患者病变部位位于直肠、降结肠、乙状结肠,比较2组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一般方法 2组均给予基础治疗,控制饮食(食用刺激性小、易消化、清淡食物),戒烟酒,叮嘱患者按时起居,适当活动。

1.2.1 对照组 口服柳氮磺胺吡啶(山西三九同达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00091),剂量为1g,3次/d,治疗15d,停药10d,15d为1个疗程,坚持治疗3个疗程。

1.2.2 实验组 口服柳氮磺胺吡啶的同时应用海蛸紫丁清肠汤灌肠治疗,药剂主药为紫花地丁、海螵蛸,配药为蒲公英、苦参、葛根、胡黄连,水煎100mL,借助纱布滤过,待夜半患者大便排空后灌肠。灌肠前患者屈膝,保持左侧卧位体态,借助石蜡油润滑肛管、肛周,以上步骤完善后,插入钢管,若患者病变部位位于乙状结肠以上,取肛管插入长度为20cm,若患者病变部位为乙状结肠或结肠,取肛管插入长度10~15cm,后借助50mL注射器抽取海蛸紫丁清肠汤,并通过肛管缓慢注入,1晚/次,治疗15d,停药10d,15d为1个疗程,坚持治疗3个疗程。

1.3 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3-4]:呕吐、腹泻、腹痛等症状消失,大便性状正常;显效:肠镜检查结果显示肠粘膜炎症反应小,呕吐、腹泻、腹痛等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好转:呕吐、腹泻、腹痛等临床症状改善明显,肠镜检查病变部位缩小;无效:均不符合以上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正态计量资料结果用“x±s”表示,治疗前后及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构成比表示,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组患者均成功接受3疗程治疗,治疗过程中2组均未见不良反应,实验组有效率93.3%高于对照组73.3%,经统计学处理,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为结肠病变综合症侯群,其临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祖国医学认为,脾胃气虚、湿热内盛、湿热壅盛是该病症的发病原因。

表1 2组患者临床有效率比较[n(%)]

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的临床特点主要为病程长、易反复发作,为肠炎患者单纯应用西药治疗,临床效果欠佳,复发率高,彭双凤、冯念涛[5-6]为40例患者应用海蛸紫丁清肠汤结合西医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本研究中,除临床基本治疗外,实验组口服柳氮磺胺吡啶的同时应用海蛸紫丁清肠汤灌肠治疗,结果显示,实验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93.3% vs73.3%,P<0.05),提示中西联合治疗法可有效缓解患者腹痛、腹泻、粘液血便、腹胀、或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的临床症状。

海螵蛸、紫花地丁是海蛸紫丁清肠汤的主药,现代药理研究显示[7]:紫花地丁可促进肉芽生长、疮面愈合,改善血液循环,抑制细菌,海螵蛸可制酸、调节免疫功能、调节肠道运动功能,故海蛸紫丁清肠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可缩短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增强患者生理及心理舒适度,提高患者生存质量[8]。

综上所述,西医联合治疗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腹痛、腹泻、粘液血便、腹胀等临床症状,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广大医师进一步应用、推广。

[1] 孙显军.中药内服加保留灌肠治疗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33例疗效观察[J].河北医学,2013,1(9):147-148.

[2] 何平.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芍药汤与痛泻要方联用的临床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3,19(11):146.

[3] 龚阿芳,张建锋.灭滴灵与硫酸镁联合治疗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2(9):97-97.

[4] 刘宗亮,锦巧梅.思密达灌肠治疗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60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1,6(15):153-154

[5] 彭双凤,冯念涛.海蛸紫丁清肠汤结合西医治疗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的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13(9):140-141.

[6] 刘锦龙,郑丽华,白松.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对微生态平衡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0,19(16):88

[7] 黄永炼.中西医结合对溃疡性结肠炎治疗研究进展[J].当代医学, 2012,18(18):25-26.

[8] 高峰.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3, 19(23):144-145.

10.3969/j.issn.1009-4393.2014.32.114

江西 335400 江西贵溪市人民医院 (冯念涛)

猜你喜欢

结肠炎灌肠特异性
“结肠炎”背后的亲子关系问题
管家基因突变导致面部特异性出生缺陷的原因
精确制导 特异性溶栓
藏药灌肠治疗不完全性肠梗阻的护理
一例空气灌肠法治疗犬肠套叠
重复周围磁刺激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的临床效果
儿童非特异性ST-T改变
热敏灸结合中药灌肠缓解慢性盆腔痛的作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40例
辨证论治慢性腹泻型结肠炎4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