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剂量沙美特罗替卡松对哮喘稳定期的疗效观察

2014-08-07张廷锐

当代医学 2014年32期
关键词:卡松沙美特罗

张廷锐

不同剂量沙美特罗替卡松对哮喘稳定期的疗效观察

张廷锐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的沙美特罗替卡松对哮喘稳定期的疗效。方法 将2009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486例哮喘稳定器患者随机分为A组(沙美特罗替卡松50μg/250μg)及B组(沙美特罗替卡松50μg/100μg),并联合给予茶碱缓释片。比较2组在治疗前和治疗10d后日间哮喘症状评分及夜间哮喘症状评分以及治疗前,治疗后10d、30d2组患者肺功能情况。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在一般情况及其他治疗方面无统计学差异,经过10d的相关治疗后A组患者日间哮喘症状评分(1.351±0.568)分及夜间哮喘症状评分(0.982±0.213)分,对照组分别是(1.826±0.645)分和(1.465±0.253)分,A组均优于B组(P<0.05),治疗后10d及30d时,A组在肺功能的改善程度也要优于B组(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3.11%,B组为11.98%,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沙美特罗替卡松(50μg/250μg)对治疗支气管哮喘稳定期有较好的效果,而沙美特罗替卡松对于相关症状及肺功能的改善更有意义。

沙美特罗替卡松;不同剂量;哮喘稳定期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以慢性呼吸道炎症及气道高反应性为主要特点的常见疾病[1]。近年来,全球哮喘防治倡议(GINA)经广泛研究后认为联合吸入长效β2受体激动剂及糖皮质激素是针对哮喘稳定期的最佳方案[2]。沙美特罗替卡松(Salmeterol/ Flutieasone,SM/FP)干粉剂含有沙美特罗与丙酸氟替卡松两种不同药物,前者能控制哮喘症状的发生,后者对改善肺功能和预防疾病进一步恶化有重要意义。本次研究针对上述两种不同剂量的沙美特罗替卡松对哮喘稳定期的疗效进行相关数据的对比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1月~2013年12月宁夏固原市原州区人民医院分院收治的48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组标准:(1)所有患者诊断均符合哮喘防治指南的诊断标准[3];(2)患者无其他肺部疾病及严重心血管病史;(3)试验前3d停用短效支气管扩张剂;(4)患者病情稳定,已基本得到控制。排除标准:(1)患者2个月内有急性发作病史;(2)患者有相关药物吸入过敏病史;(3)既往有神经系统及其他系统的严重疾病。将所有入组患者随机分为A组(n=244)及B组(n=242)。A组中男120例,女124例,年龄24~65岁,平均年龄(44.74±9.87)岁,病程8.12~14.96年,平均(10.68±1.84)年。B组中男119例,女123例,年龄22~67岁,平均年龄(45.13±8.96)岁,病程7.86~15.43年,平均(11.12±2.09)年。2组患者在一般情况、吸烟史及病史方面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A组使用沙美特罗替卡松50μg/250μg(50μg SM+250μgFP)治疗,B组使用沙美特罗替卡松50μg/100μg(50μgSM+100μgFP)治疗,2组药物治疗均为1吸/次,早晚各1次。同时A、B 2组患者均给予茶碱缓释片0.2g/次,2次/d。其他相关治疗包括:(1)戒烟;(2)常规化呼吸训练;(3)均衡饮食营养;(4)必要时家庭氧疗。

1.3 观察指标 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0d)分别统计2组患者日间哮喘症状及夜间哮喘症状评分,并且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10d/30d)分别检测A、B 2组患者肺功能情况,并进行数据对比。

1.4 评价方法和标准 (1)A、B 2组患者的症状评分[4]:日间哮喘症状评分:日间无明显的喘息症状,患者状态平稳0分;日间有1次短暂的喘息症状1分;日间短暂的喘息症状有2次或以上者2分;日间大部分时间会有喘息症状,但未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3分;日间大部分时间会有喘息症状,并且已经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4分;患者由于喘息症状严重而导致无法进行正常的社会活动5分。夜间哮喘症状评分:夜间无喘息症状0分;夜间由于喘息症状憋醒1次或者早晨被憋醒1分;夜间由于喘息症状憋醒次数2次或以上者(包括早晨被憋醒)2分;夜间由于多次憋醒而导致绝大部分时间无法正常入眠3分;喘息症状严重,导致患者完全无法正常入眠4分。(2)A、B 2组患者肺功能测定[5]:在治疗前,治疗后10d及治疗后30d分别记录2组患者的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FEV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的比值及最大呼气流量(personal effects floater,PEF)等3项有关的肺功能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正态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和配对t检验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日间、夜间症状评分比较 治疗前,2组患者日间及夜间哮喘症状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经过10d的SM/FP治疗后A组日间及夜间哮喘症状评分均较B组有明显提高(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症状评分对比(分)

2.2 2组患者肺功能情况对比 治疗前,2组肺功能情况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经SM/FP治疗10d之后,2组患者的肺功能评分较治疗前有了明显的提高(P<0.05),且A组优于B组(P<0.05)。经SM/FP治疗30d之后,2组患者肺功能均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而A组较B组改善情况依然有明显优势(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肺功能情况对比

2.3 不良反应 A组有32名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13.11%,其中鹅口疮9例,心率失常11例,关节疼痛6例,声嘶2例,口咽部干燥4例。B组有29名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11.98%,其中鹅口疮7例,心率失常9例,关节疼痛5例,声嘶4例,口咽部干燥2例,青光眼2例。经比较2组患者在不良反应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42,P=0.707)。

3 讨论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于儿童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虽然病变呈可逆性,但是本疾病的反复发作依然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支气管哮喘不但给患者带来了躯体及精神上的痛苦,同时也给患者的家庭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与负担[6]。近些年来,世界各地的哮喘发病率依然呈上升趋势[7]。而随着我国的环境问题日益恶化,哮喘发病率与日俱增,成为了我国卫生部门所面临的一道难题。

目前,长期并且规律地吸入激素药物是控制哮喘发作的较为积极有效的措施,而其中沙美特罗替卡松干粉剂是其代表药物。沙美特罗替卡松干粉剂是沙美特罗与丙酸氟替卡松的联合制剂,两种药物的作用效果不同,沙美特罗为长效β2受体激动剂,即可扩张支气管,并能预先激活糖皮质激素受体,对增加丙酸氟替卡松的敏感性有一定意义[8-9]。丙酸氟替卡松能对炎症细胞活化进行系统性的抑制并控制各类炎症因子的生成,同时还能提高肺平滑肌细胞的反应性,增强沙美特罗的药效。上述两种药物具有较强的互补及协同作用,可形成有效的良性循环[10]。由于哮喘的治疗期相对较长并且药物具有特殊性,在开始相关治疗之前应明确哮喘的诊断及其严重程度。

本次研究中采用日、夜间哮喘症状评分和肺功能情况联合评估两种不同剂量的沙美特罗替卡松对哮喘稳定期的疗效。从前者的试验结果来看,A组无论在日间哮喘症状评分还是夜间哮喘症状评分,较B组而言有较为明显的改善(P<0.05)。而在患者吸入不同剂量的美沙特罗替卡松10天后肺功能(FEV1、FEV1/FVC、PEF)比较中可观察到A组及B组较治疗之前肺功能有明显改善,且A组的改善程度要优于B组(P<0.05)。30天后的数据亦显示2组患者的肺功能均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但是在A组与B组的疗效对比中,改善情况依然有明显优势(P<0.05)。故可得结论:沙美特罗替卡松(50μg/250μg)在治疗哮喘稳定期患者的过程中要优于低剂量组,长期、规律使用可改善患者的症状及肺功能情况。沙美特罗替卡松在临床用于从国内杨子妮等[11]的研究结果中也可发现,沙美特罗替卡松(50μg/250μg)的治疗效果要优于(50μg/100μg)。说明该计量在临床上效果具有普遍性。

综上所述,沙美特罗替卡松对治疗支气管哮喘有较好的效果,而50μg/250μg的剂量对于相关症状及肺功能的改善更有意义。但本次试验的样本量具有一定局限性,仍需通过对更大的样本量进行研究进而得出更科学、更可靠的结论。

[1] 中国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基层版)——支气管哮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25):3030.

[2] Koolen BB,Pijnenburg MW,Brackel HJ,et al.Comparing 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 (GINA)criteria with the Childhood Asthma Control Test (C-ACT) and Asthma Control Test(ACT)[J].Eur Respir J,2011,38(3):561-566.

[3] 林江涛.我国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解读[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2011,8(3):131-135.

[4] 杨牧祥,于文涛,杨洁文,等.自拟方咳喘宁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观察[J].中国全科医学,2008,11(24):2268-2269.

[5] 吴雪郡,黄英,王莹,等.619例儿童哮喘肺功能FEV1和PEF与小气道的关系[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1,31(11):1900-1902,1906.

[6] 李国宁,王国军,冯保廷,等.健康教育对成人支气管哮喘患者吸入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3,35(2):204-206.

[7] Gold LS,Thompson P,Salvi S,et al.Level of asthma control and health care utilization in Asia-Pacific countries[J].Respir Med,2013(13):490-493.

[8] 曹綮,米佳.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中、重度哮喘患儿疗效分析[J].山东医药,2011,51(49):44-45.

[9] 张萍,聂红峰,孙武装,等.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轻中度支气管哮喘56例[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5):3281-3282.

[10] 胡琴,吕玉兰.通过BODE评分探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疗效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4):50-51.

[11] 杨子妮,濮海平,吴茵,等.复方舒利迭治疗儿童重度哮喘的剂量及安全性[J].实用医药杂志,2008,25(1):25-27.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icacy of different doses of Salmeterol and fluticasone propionate on the patients of stable asthma. Methods From January 2009 to December 2013, 486 cases of patients of stable asthma were divided into group A (salmeterol and fluticasone propionate 50μg/250μg) 244 cases and group B (salmeterol and fluticasone propionate 50μg/100μg) 242 cases. The two groups were also accepted the Theophylline sustained release tablet. Results Before treatmen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in the general case and other therapeutic area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fter 10 days of treatment-related, the daytime asthma symptom scores and nighttime asthma symptom scores of group A were (1.351±0.568)points and (0.982±0.213)points, they were all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group B which were(1.826±0.645)points and (1.465±0.253)points (P<0.05). After 10 days and 30 days of treatment-related, the degree of improvement in lung function of group A were better than group B (P<0.05).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of group A was 13.11%, it was 11.98% in group B, the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Conclusion Salmeterol and fluticasone propionate has better effect on the stable asthma patients, the dose of 50μg/250μg has a better meaningful for improving symptoms and lung function.

Salmeterol and fluticasone propionate; Different doses; Stable asthma

10.3969/j.issn.1009-4393.2014.32.105

宁夏 756003 宁夏固原市原州区人民医院分院内科 (张廷锐)

猜你喜欢

卡松沙美特罗
丙酸氟替卡松、孟鲁司特、地氯雷他定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研究
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慢阻肺稳定期的疗效观察
美丽乡村—“红色沙美”景观设计初探
动物界的“春运”大片
异噻唑啉酮对土壤微生物杀灭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初探①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使用沙美特罗氟替卡松粉吸入剂的临床护理干预
我画的不是胖子
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儿童哮喘疗效分析
欧洲药品评审局批准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新复方制剂茚达特罗-格隆溴铵上市
卡松防腐体系液体洗涤剂中的耐药菌系统发育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