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细祭火民俗文化场域中的壁画艺术研究
——以云南省弥勒市西一镇红万村为例
2014-08-06王永军
王永军
(云南民族大学 人文学院, 云南 昆明 650031)
阿细祭火是流行于云南省弥勒市西山区彝族支系阿细人的一种重要祭祀活动。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阿细祭火仪式被作为一项重要的旅游资源得到开发,以支撑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壁画艺术作为阿细祭火仪式再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再生产不断调适的结果。红万村的壁画艺术是在政府的引导下按照文化再生产理念,聘请专家打造民族文化产业的结果,是民族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现象。到目前为止,对于壁画艺术的一般关注较多(拍照留念),开展学术性研究的较少。红万村的壁画艺术直到最近才受到关注,究其原因,笔者认为:除了发展旅游产业的大背景外,更重要的是壁画艺术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强化了民众的族群记忆与历史认同,壁画艺术受到重视更是弘扬传统民族文化的重要体现。笔者在红万村田野调查时收集到壁画60多幅,并且通过访谈各方对壁画艺术的认同态度等,探析壁画艺术在阿细祭火民俗文化场域中的作用,从而深化对阿细祭火这一民俗文化事象的认识,以期为当地旅游经济服务,实现传统民族文化与经济的快速融合发展。
一、对阿细祭火民俗文化场域中壁画艺术的认同态度
西一镇政府对阿细祭火民俗文化场域中的壁画艺术持积极的认同态度,“他们在阿细祭火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中不断表现出了强大的凝聚力以及充当组织者的角色”[1]。为了发展民俗文化旅游,增加阿细祭火旅游资源的文化性,他们结合市场需要和文化审美的特点等组织了壁画艺术的绘制。在壁画艺术的制作中,西一镇政府聘请弥勒市里的美术专家,结合当地民间传说、历史记忆、日常生活等绘制了一系列的壁画。据西一镇文化站的潘峰老师介绍,他们之所以选择壁画艺术,一是因为壁画艺术有着强烈的视觉(色彩)效果,只要游客一走进阿细祭火民俗文化场域(红万村),他们马上就能够被壁画艺术的鲜明色彩所吸引,只因阿细祭火壁画的美丽和神秘感让游客产生了兴趣;二是因为壁画艺术在发展民俗文化旅游方面已经有了成功的先例(西三镇可邑村),他们是想通过壁画艺术的宣传来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三是因为壁画艺术是民族文化(阿细祭火仪式)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壁画艺术的绘制展示了阿细优秀的民族文化,增强了人们之间的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当问到这些壁画艺术的来源是,他们的回答是主要根据当地的口头传说,以及已经出版的书籍中关于“阿细祭火”、“阿猜*阿猜,又称为阿才、阿细、阿戏、阿系、阿西等,是阿细人的民族英雄,曾带领人民起义,反抗明朝政权的压迫等。的故事”、“阿细跳月”等图片资料进行的加工,再加上美术老师自己的灵感,共同构成了阿细祭火民俗文化场域中的壁画艺术的来源。当问到他们对壁画艺术的设计以后有什么规划时,他们的回答是要按照政府的要求来绘制,要结合当地民族文化的特点,不能随便的制作壁画艺术。红万村的大部分壁画是在2013年3月份绘制的,由于要赶在阿细祭火之前完成(2013年阿细祭火为3月13-14日),他们6个人共同工作了一个星期左右才赶制完成。由于时间比较紧,主要绘制了一些突出阿细民族文化的壁画,包括“阿细祭火”(图1)、“阿细跳月”(图2)、“阿细部落”(图3)、“阿猜的故事”(图4)等,还有一些还没来得及画上,像阿细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的壁画绘制的较少,以后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材料是笔者根据西一镇文化站潘峰老师的讲述整理而成,访谈时间:2013年10月。
图1 祭拜龙树 图2 阿细跳月
图3 阿细部落 图4 阿猜的故事
当地群众对阿细祭火民俗文化场域中的壁画艺术也表现出了极大的认同态度。当问到他们能否说出壁画的主要内容时,大多数人都能说出画的是阿细祭火和阿猜的故事。当在详细询问能否说出每幅壁画的主要内容时,他们都表示不是很清楚,要想详细了解可以去询问毕摩,他们(毕摩)什么都知道。当问到壁画艺术是否画出了他们心中的形象时,他们的回答基本上都是一样,画出了他们心目中的形象。当问到为什么时,他们的回答令笔者惊诧,因为壁画艺术的绘制者是专业的美术老师,画出来的人物形象等比较逼真,所以画出了他们心目中的形象。当问到每一幅壁画的主要内容时,何毕摩都能对答如流,当问到壁画艺术是否画出了他心中的阿猜等人物形象时,何毕摩也表示出了很大的认同态度,他认为弥勒市里的美术老师画的还是很好的。*材料是笔者根据红万村何汝贵毕摩的讲述整理而成,访谈时间:2013年10月。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虽然当地的人们群众对壁画艺术的认同程度较高,但是对壁画艺术内容的认知程度较低,而且受到了权威人士的影响(毕摩和专业的美术老师),这也可以从彝族历史上反映出来。所以,通过壁画艺术来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增加人们的族群记忆与历史认同还是很有必要的。
二、壁画艺术在阿细祭火民俗文化场域中的表现内容
壁画艺术是一种社会叙事,它“羼入了某一民族或族群的意识,是一种族群认同的策略性表达”[2]。阿细祭火民俗文化场域中的壁画艺术按照其叙事内容来分,主要可以分为三类,民间传说、历史记忆和日常生活。壁画艺术的叙事内容加强了人们的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弘扬了阿细优秀的民族文化。
(一)民间传说
在阿细祭火民俗文化场域中,以民间传说为主要内容的壁画占了很大的比重,占45%左右,主要包括两类:一是解释了传说的来源,如阿细祭火传说和阿细跳月传说的来源等。“相传,在远古的时候,人们还不知道用火,过着茹毛饮血的生活。人们外出打猎时,偶尔拾到一些被火烧死的野物,其味道鲜美。但是自然火难以保存,一旦保存不善,人们就要挨饿受冻。有一次下大雨,把火种给浇灭了,人们又冷又饿,相互靠在一起就觉得暖和了。有一个名叫木邓的后生,受到启发,坐在一根枯木上,边休息边拿起一根细木棍使劲地在枯木上旋转(图5),这样钻了三天三夜,终于在枯木上钻出了火星。人们欣喜若狂,大家纷纷拿来枯枝败叶,架起火堆,围着篝火边跳边唱,火中不停地爆出啪啦、啪啦的响声。一簇簇火星溅在人们的身上、腿上,烫得人们不停地围绕着篝火跳跃,这就是最初的阿细跳月的由来。”*材料是笔者根据原西一镇火文化开发管理中心副总经理李正德的讲述整理而成,访谈时间:2012年8月;关于阿细祭火和阿细跳月(图6)的另一种传说请参见拙文《阿细祭火仪式与生态和谐——以云南省弥勒市西一镇红万村为例》.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第8期.在这里,人们将阿细祭火和阿细跳月联系在了一起,共同解释了传说的来源。二是解释了传说时期阿细先祖的神灵崇拜、生殖崇拜(图7)、狩猎生活等。在远古时候,阿细先祖生活的“自然条件相对恶劣,生产力低下,缺乏与大自然斗争的有力的工具,又无其它的保护方式和力量,他们便希望通过祈祷、祭祀诸神等来达到生存的目的”[3]。因为个人的力量在大自然面前是渺小的,集体的力量增强了人们与大自然斗争的能力,所以,人们希望通过生殖崇拜来达到人丁兴旺的目的。人们通过共同的集体劳动(采集、狩猎活动等,图8),来获取人们生存的基本物质,促进了人们之间的集体认同感。
图5 祭火传说来源 图6 跳月传说来源
图7 生殖崇拜 图8 集体劳动
在阿细祭火民俗文化场域中,壁画艺术所表现的民间传说的内容“不仅成为一面旗帜,成为一种祖灵的象征,成为同一人群体所确认的符号体系,成为凝聚内部力量的方式,成为同族内部的行为准则,也在确定“族”的边界范畴”[2]。在当地阿细人当中,壁画艺术所展示的内容成为人们族群认同的符号体系,它将整个阿细族群联合在同一种信仰或世界图景之中。人们在壁画艺术当中找到了共同的祖灵,这不仅规范了人们的行为准则,而且也在与它族的交往中确定了自己的族群边界。
(二)历史记忆
壁画艺术“属于一种‘历史容器’,可以装载变迁的历史内容”[2]。在阿细祭火民俗文化场域中,以历史记忆为主要内容的壁画占了很大的比重,占45%左右,主要包括阿猜的故事和阿细部落活动的历史等。阿猜的故事又和阿细部落的活动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据说,“阿猜是个龙种,在他8岁的时候,他父母因受不了土司的折磨去世了。在他母亲去世的时候,告诉他西山下波乃村有个大户人家,是他舅舅家,他舅舅心很毒辣,叫他千万不要去找他舅舅。后来因种种原因,阿猜来到了他舅舅家放马。阿猜15岁时离开了他舅舅家,临走时他要了一匹小马(图9),后来才知道这是一匹神马,又因偶然的机会在红万坡得到了一把仙刀(图10)。阿猜带领人们反抗当时明朝政权的压迫,凭借着仙刀和飞马屡战屡胜。明朝政权为了镇压起义,勾结阿猜他舅舅来设计陷害阿猜。他们先将阿猜表妹嫁给了阿猜,然后又从阿猜那里骗取了仙刀和飞马的秘密(图11),最后将阿猜抓住(图12)。可是怎么也杀不死阿猜,最后是阿猜的妻子告密,用当地山上一种叫做尖刀草的植物将阿猜杀死,据说尖刀草的红色是阿猜的鲜血染红的。阿猜死后,西山的人们为了纪念这位英雄,都自称是阿细的子民。”*材料是笔者根据红万村何汝贵毕摩讲述整理而成,访谈时间:2012年8月。
图9 阿猜悬赏 图10 仙刀锋芒初露
图11 天机泄露 图12 阿猜被抓
在一个族群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英雄始祖的主题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因为英雄祖先反映了自己族群的历史纽带关系,并且英雄始祖的主题大多又与族群的起源联系在了一起。可以说,关于英雄祖先的共同历史记忆,是一个民族族群认同的策略性表达。在阿细祭火民俗文化场域中,壁画艺术表现的历史记忆的内容,主要通过阿细部落的由来来表现了阿细的英雄始祖阿猜形象,并且将纪念阿猜的英雄主题与阿细部落的族源联系在了一起。任何民族的历史记忆都是由某一民族的人民根据自己的族源和背景自己来确认,是一个人群共同体内部的共同生命体貌和集体价值的反映。[3]红万村壁画内容所表现的历史记忆,是阿细人们根据自己的族源和背景来确认的,是阿细民族人们共同生命体貌和集体价值的反映。
(三)日常生活
壁画艺术作为一种社会叙事,一方面在“制造”和“解释”特定的“历史记忆”,另一方面,它更在解释着人们在社会中的“日常生活”。在阿细祭火民俗文化场域中,以日常生活为主要内容的壁画占的比重很小,占10%左右,主要包括阿细人们日常的生产、生活劳动等,如打柴、纺棉(图13)、剥玉米、编织(图14),“闲时一锅烟”(图15)、喝酒等。壁画艺术所展示的日常生活,是阿细人们代代传承下来的生活模式和标准。正如本尼迪克特所言,“当他长大成人并能参与这种文化的活动时,其文化的习惯就是他的习惯,其文化的信仰就是他的信仰,其文化的不可能性亦就是他的不可能性”[4]。
图13 纺棉 图14 编织
图15 闲时一锅烟 图16 阿细摔跤
在阿细祭火民俗文化场域中,以日常生活为主要内容的壁画艺术表现了“阿细人的独特的心理素质和伦理道德观念,并且融入到生产生活和文化活动的各个方面”[5],如勤劳勇敢、团结互助,热情奔放、刚强豪爽,诚实守信、和睦相处,尊老爱幼、热情好客等心理素质和伦理道德。阿细人勤劳勇敢,他们每天早出晚归,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创造了许多独具特色的文化艺术和生产生活经验,如阿细谚语所说的“地里出金子也要人忙到”等。在生产生活劳动中,相互照应,互帮互助是很平常的事情,如收获季节时的换工互助、一家有丧事,全村来帮忙等。摔跤(图16)是阿细人热情奔放、刚强豪爽性格的集中体现,他们光着身子,赤膊上阵,擦破皮是常有的事情,谁也不见怪。阿细族在和其他民族的交往过程中,形成了诚实守信、和睦相处的处事原则,在阿细人之间,商定的事情都要遵守,否则就会失去人们的信任。尊老爱幼、热情好客也是阿细人的优秀品质,“吃饭要让长辈坐上席”、“路上遇见了长辈要让路”等谚语体现了尊老爱幼的美德。在阿细人中,他们热情好客、礼貌待人,即使是不相识的人也会主动递上香烟、瓜子、核桃等,热情接待,这是笔者在田野调查时的亲切感受。壁画艺术将阿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艺术融为一体,艺术化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使得人们的日常生活得以艺术地展示出来。
三、阿细祭火民俗文化场域中壁画艺术的功能探讨
壁画艺术不仅构成了阿细祭火仪式再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拓展了公共空间的艺术环境。壁画艺术“作为一种强烈的视觉艺术,以潜在的影响力改变并整理着空间,成为人与建筑和空间环境情感交流的媒介”[6]。在阿细祭火民俗文化场域中,壁画艺术作为建筑与公共环境情感交流的媒介,具有审美功能、文化功能和教育功能。
(一)审美功能
阿细祭火民俗文化场域中的壁画艺术是政府聘请美术专家,结合市场需要及文化审美的特点创造出来的艺术品,因而具有审美功能。红万村的壁画艺术作为建筑物的附饰部分,通过建筑形式与自然和谐统一,美化和装饰了建筑物,使建筑物有了灵性,给人以美的享受。当外来游客来到红万村时,首先被壁画艺术强烈的色彩所吸引,他们纷纷拿出相机拍照留念,这是壁画艺术带给人们审美愉悦的结果。壁画艺术的审美功能“也向人们展示了一种精神空间,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世界、提高修养、陶冶审美情趣”[7]。在阿细祭火民俗文化场域中,壁画艺术以其鲜明的色彩配合了建筑墙体而形成了协调的公共环境空间,把建筑的物质世界引向了精神世界,向人们展示了一种精神的空间,改善人们的心态感受,起到点缀美化环境的作用,而且也提升了公共空间环境的总体氛围,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文化功能
在阿细祭火民俗文化场域中,壁画艺术不仅装饰了建筑,美化了公共空间环境,而且还能将功能空间转化为文化空间。因而,红万村的壁画艺术又具有了文化传承功能。壁画艺术“包含了千载文化历史的精神内涵,是传统文化与现实社会、传统精神与现代意识的一种默契的结合”[9]。壁画艺术作为文化展示的平台,它汇集了阿细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以其鲜明的色彩,生动的故事情节,向人们传达着阿细民族发展变迁的历史。壁画艺术是阿细祭火民俗文化场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个场域里,人们以自觉不自觉的方式接受着阿细文化的传播。“由于壁画艺术形象的外延较大,观者会自觉不自觉的把主观性联想渗入,这使壁画艺术形象在观者的头脑中形成了再创造,从而会使壁画艺术的主题得以更高地升华。”[9]当外来游客看到壁画艺术时,他们会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结构,将自己的主观感受融入到壁画艺术当中,从而使得壁画艺术在他们的头脑中形成了再创造,提升了壁画艺术的文化内涵。总之,在阿细祭火民俗文化场域中,壁画艺术不仅成为外界与当地文化交流的媒介,也成为了当地文化传播的工具,从而展示了红万村深厚的文化积淀,提升了红万村的文化氛围和艺术品位。
(三)教育功能
在阿细祭火民俗文化场域中,壁画艺术还具有教育功能,尤其是对于青少年的教育。历史教育和道德教育是其主要的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青少年进入了学校或者外出打工,受到汉族文化的影响,对于本民族的文化了解较少或者对本民族的文化已经不感兴趣。壁画艺术的历史教育功能,主要通过壁画艺术鲜明的色彩,生动的故事情节,在代际之间传承文化功能的同时,对下一代阿细儿女进行了历史教育。壁画艺术的社会叙事性,使得每一个共同体成员参观壁画艺术时,仿佛在进行历史教育,在聆听先祖的英雄故事。在这种情况下,壁画艺术中的“历史记忆-族源叙事-英雄缅怀-历史教育”都混杂在一起。壁画艺术所展示的内容,是他们先祖在历史上创造的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唤起了他们之间的共同的族源记忆,在他们之间产生了深深的自豪感,激励着青少年奋发向上,给人们以精神的启迪。这是因为“壁画艺术是人类精神世界的独特表现形式,它所产生的视觉感染力和对人们精神的启示是其它艺术语言所无法给予的。”[10]
壁画艺术所表现出来的道德教育功能,对于阿细民族品格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道德教育功能的传达主要是通过壁画艺术内容表现的故事来完成的。在阿细祭火民俗文化场域中,壁画中所反映出的故事内容,被看做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这些事件不是发生在别处或者他人身上,而是发生在自己身上。正如麦地娜·萨丽芭所说,善良和邪恶是我们每个人身上都存在的潜能,故事中的每一个角色都体现了完整人们的某一部分。[11]在壁画艺术所表现的阿猜的故事中,阿猜舅舅的心狠恶毒与阿猜的善良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人们在观看完壁画艺术之后产生了情感的交流。“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尤其是年轻人)认识到道德的生命意义,从而使人们的行为都符合道德规范。”[12]
四、结 语
“壁画艺术是人类历史长河的产物,是最具有实据力量的一部伟大史书,它记载着人类从远古到今天以至到未来的发展史。”[6]阿细祭火民俗文化场域中的壁画艺术记载了阿细民族从古至今的变迁的历史,展示了优秀的阿细民族文化,它加强了人们之间的集体道德感,强化了人们之间的历史记忆,是阿细族群认同的策略性表达。但是阿细祭火民俗文化场域中的壁画艺术,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值得思考:红万村壁画艺术还不是很完整,有待继续开发,能够很好的表现当地特色民族文化的“密祭摩”形象以及阿细婚姻等都没有展示出来。在壁画艺术的开发过程中,人们完全按照当地政府的要求来办,没有结合当地的实际。当政府有了新想法、新观点之后,有一些地方连阿细人也不懂,他们就按照上级的命令来绘制壁画,这种违背历史真实的态度有待改进。在红万村壁画艺术的绘制中,由于时间仓促,美术老师竟然将木邓、阿娥阿者、阿猜等的先后顺序搞错了,并且将阿猜和阿细当做了两个人物形象,直到阿细祭火之后才将这个问题解决。
阿细祭火民俗文化场域中的壁画艺术是阿细祭火仪式再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阿细祭火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形成的,正在形成中的壁画艺术深化了阿细祭火这一古老的民俗文化事象。阿细祭火民俗文化场域中的壁画艺术,“这些符号性结构所组成的世界,维持着社会中的个人同社会整体的关系、个人同其他个人的关系以及个人同个人本身的关系。象征性和符号性的世界,把各种不同意义领域统一起来,并把各种制度化的秩序归并到一个符号化总体”[13],诸如族群认同总体等。阿细祭火民俗文化场域中的壁画艺术与社会文化和公共环境密切相连,在美化了公共空间环境的同时,也向人们展示了阿细民族的族群认同和历史记忆。通过人们共同的族源记忆,弘扬了阿细优秀的民族文化,带动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
[1] 王永军.民俗旅游视域下的阿细祭火——以云南省弥勒市西一镇红万村为例[J].红河学院学报,2014.(1).
[2] 彭兆荣.人类学仪式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244.94-95.237.103.
[3] 王永军.阿细祭火仪式与生态和谐——以云南省弥勒市西一镇红万村为例[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3.(8).
[4] [美].露丝·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M].何锡章,黄欢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2.
[5] 昭乌初札,莱密波诺.火一样的激情:阿细人及其阿细跳月[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152.
[6] 曹献馥.公共空间中的壁画艺术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11):45.55.
[7] 石钧,哈纳斯.谈壁画艺术的审美与功能[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06).
[8] 罗焱.浅谈现代公共艺术中的壁画艺术[D].湖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05):32.
[9] 张茹茹.基于环境美学的城市公共空间环境壁画艺术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06):30-31.
[10] 于晨.壁画艺术与公共艺术[J].艺海. 2013(07).
[11] [美].麦地娜·萨丽芭.故事语言:一种神圣的治疗空间[J].叶舒宪,黄悦译.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3(5).
[12] 万建中.民间文学的现实意义[J].社会科学战线,2006.(1).
[13] 高宣扬.布迪厄的社会理论[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