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科研究影响因素的概念模型
2014-08-06金子祺
金子祺, 赵 宇
(1.苏州大学 机电工程学院, 江苏 苏州 215021; 2.黑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呈现出两个重要的特征,一是科学知识经过学科深化、综合基础上的学科交叉研究;二是个体研究基础上的团队合作创新,这使跨学科研究应运而生。美国研究委员会定义“跨学科研究是把来自两个以上学科或专业知识的观点、概念、信息、数据、技术和理论等综合起来,认识或解决那些不能用单一学科或研究领域知识来解决问题的一种研究模式”[1]。跨学科研究以创新性任务为目标,把不同学科领域的人才会聚起来合作创新,提供复杂性创新活动所需要的理论、技能、人才和设备,通过整合异质性知识和认知风格,共同解决复杂性问题。它能够保证多元价值、多维创新、多重目标的成功实现,是解决现实复杂社会问题必不可少的研究形式。在跨学科研究过程中,对知识资源的创造、占有和运用已经成为各国取得竞争优势和提升综合国力的根本所在[2]。因此,从分析跨学科研究系统的结构出发,将跨学科研究各子系统与影响因素相结合,构建一个跨学科研究影响因素的概念模型,阐明跨学科研究系统内部影响因素之间的作用关系,有利于对跨学科研究组织进行创新管理。
一、跨学科研究系统的结构分析
大多数学者对跨学科研究的思考是从其自然科学逻辑范式出发,将学科交叉的可能性作为跨学科研究的前提假设,忽视了跨学科研究本身的科学知识演进属性和思维融合特性,尤其忽视了跨学科研究产生新知识的偶然性与必然性的统一性。Boix Mansilla和Duraising注意到跨学科研究是不断融合知识与思维进行知识创新的过程。他们基于实证研究结果,指出不同学科人员通过相互学习促进跨学科的过程,主要含有三个重要的核心维度:1.学科背景,组成学科的适当挑选和仔细选择的程度;2.整合提升,学科视野清晰整合以便提升成员相互理解的程度;3.批判意识,工作展示出的目标、思考和自我修正的程度[3]。他们提出的核心维度涵盖了跨学科研究系统的主要构成内容,学科背景提供跨学科研究的知识来源。批判意识维度体现成员面对新问题、新挑战的动态调节与学习。整合提升维度体现跨学科研究系统的内部协同合作特性。三个核心维度既提供了跨学科研究必需的有形知识资产,又提供必要的无形创新资源,同时体现了组织内部成员自我学习、管理的动态特性。这三个维度不断反馈、促进跨学科研究目标的成功实现。
在跨学科研究过程中,自始至终贯穿着知识创新活动,因此知识创新是跨学科研究的本质。跨学科研究就是有目的的整合知识与思维的知识创新活动,也就是说,跨学科研究人员携带不同学科知识合作创新,这个过程的本质是学科知识系统与成员自我学习系统的动态整合,这一过程始终伴随着知识共享和创新,激发思维融合,构建知识整合。在Boix Mansilla和Duraising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认为跨学科研究系统包括学科知识子系统、成员学习子系统、整合提升子系统以及这三个系统在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的循环反馈子系统。这四个子系统构成跨学科研究的系统框架,子系统间的连续、促进与反馈活动,提升跨学科研究组织的知识创新能力不断跃进、知识网络不断扩张、创新成果不断累加、创新优势不断壮大。如图1全面而形象地刻画了两个视角下的跨学科研究系统的结构。宏观观点强调了跨学科研究系统扩大知识边界和组织边界的知识整合特性,微观观点强调通过成员有意识地学习,不断整合不同学科知识单元的动态思维融合机理。
图1 跨学科研究系统结构
二、跨学科研究影响因素的概念模型
(一)跨学科研究的主要影响因素
跨学科研究系统是一个具有多层次、多目标特点的知识创新系统,因此不同学科知识单元的相互作用过程受到系统内外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宏观层面的学科知识子系统主要受到组织知识性因素的影响,而微观层面的成员学习子系统受到主体性因素的影响。整合提升子系统和循环反馈子系统受到管理性因素的影响,其中,软环境管理因素主要作用于整合提升子系统,强调通过协调团队成员间关系,促进思维整合及文化协同的管理。硬环境管理因素主要作用于循环反馈子系统,强调利于团队创新的制度和环境。综合已有的因素研究,总结出跨学科研究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知识结构和类型,学科组织制度、文化和惯例,个体的人格取向、思维风格,以及跨学科研究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等。
(二)跨学科研究影响因素的概念模型
概念模型(Conceptual Models)是对真实世界中问题域内的事物的描述。由于跨学科研究的影响因素来自多个方面,所以本文将影响跨学科研究的各种因素归为三类,即知识性因素、主体性因素和管理性因素,由此建立起跨学科研究影响因素的概念模型。
1.知识性因素
知识性因素包含三个子因素,即知识内隐性、异质性和复杂性。该类因素是最为客观的因素,也是跨学科组织成员无法掌控的因素。跨学科组织由多种相关学科组织构成,新的知识创新目标使得成员感受到知识变革的压力和机会,进而动态的调节成员辨识知识创新机会,满足知识需求。同时,知识的内隐性限定和减少了管理性因素可能采取的手段,知识异质性和复杂性增加了参与者沟通和交流的难度。知识性因素既支持跨学科研究所需的多种学科知识,也约束了知识交流与沟通的手段和方法。它通过影响跨学科研究的管理性因素,间接影响组织知识创新。
2.主体性因素
主体性因素包括知识积累与知识结构、创造性思维以及人格取向等。该类因素具有主观性,能够对参与者的知识创新行为施加影响。它反映了组织内部成员面对知识创新目标时,自我思考与学习的动态应变能力。参与者的个人知识积累和结构决定了接受异质性知识的高度和程度,创造性思维和人格取向支持或限制了知识的运用、理解和交流活动。主体性因素影响团队成员的知识共享意愿和创新效率,决定知识整合的深度或效度,能够促进或限制知识管理活动,进而影响组织知识创新的绩效。
3.管理性因素
管理性因素包含管理“软环境”因素和管理“硬环境”因素的两个主要方面。它涵盖了整合与调控整合提升子系统和循环反馈子系统的管理思想。软环境因素主要包括文化差异、创新氛围和信任程度。硬环境因素主要包括监督和测评机制、激励机制。管理性因素联系与调控知识性因素和主体性因素,是可被人为控制的主观性因素。它通过营造组织环境、创设研发氛围、提供制度保障和监督控制等手段,直接作用于跨学科研究的知识创新活动,是概念模型的核心。跨学科组织为了成功实现知识创新目标,必须在现有的知识因素和主体因素的条件下去操控管理性因素,进而影响组织知识创新的成效。图2揭示了跨学科研究系统内部影响因素的作用关系。
图2 跨学科研究影响因素的作用关系
综上,跨学科研究系统的知识性因素、主体性因素共同约束和支持管理性因素,是间接影响跨学科研究组织知识创新的因素,而管理性因素是直接影响或决定知识创新活动的因素,能够通过一系列相关的制度或范例整合或达成知识创新的目标。
三、跨学科研究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
跨学科研究涉及多个创新主体、多种学科知识理论及技术的合作,各类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如下。
(一)知识性因素的作用机理
作为知识创新的客体,知识性质影响创新的难易程度、创新效率和效果,主要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1.内隐性
现实世界中不同学科的知识虽然表现为多种多样,但按照可表达性可以分为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两类。显性知识能够以语言、文字、图形和符号等编码化的形式进行传递。参与者可以借助跨学科研究组织,把不同学科的知识进行转移、共享、转化与创新应用,克服了在原有单一学科中的知识限制,提高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隐性知识根植于特殊情境下,具有高度个性化、难以编码和形式化的特点,是个人经验、技巧和能力的综合体现。因此,建立跨学科组织进行知识创新是解决隐性知识难以有效传递的重要形式,但这种模式跨越学科管理体制的束缚,增加了同一环境下有效沟通的机会,提高知识创新的可能性,增加了组织管理难度。
2.异质性
知识都是局部、具体的知识。知识的形成环境、过程和方式的差异会导致不同的学术传统和学科规训,催生了“异质性”知识。同样的事物或概念,不同的个体或学科团队对它会有不同的认知与诠释。所以随着对科学知识和工程技术的探索与发现,人们习惯按照学科知识的异质性对具有不同研究对象或领域、应用不同研究视角、方法和技术的研究群体进行分类划分,从而形成了不同专业的培养格局。学科知识的异质性主要体现为学科语言、研究工具以及理论一体化水平三个因素的互不相同[4]。这里的理论一体化水平反映了学科知识的发展成熟程度,即不同学科知识成熟程度上存在的距离,“知识距离”的大小影响成员间的认知距离,知识距离越大、成员越具有认知临近优势,增加学科间协同创新的动力。但另一方面,成员异质性知识联系与耦合所带来的智力交换、碰撞与激活,是群体创新能力升级的源泉,导致知识创新的效果和效率不同。
3.复杂性
跨学科研究过程中具有的跨学科性、知识综合创造性决定了知识管理的复杂性特点。首先,跨学科研究需要不同学科的技术、规则、资源的整合,这决定了组织所有知识具备高度的复杂性。其次,知识的复杂性和内隐性增加了知识管理的难度。跨学科组织具有的知识由多种异质性学科知识组成,能否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规划、知识识别、知识存储、加工创造和利用,充分发挥其存在的价值,是跨学科的研究和组织管理面临的重要问题。否则跨学科研究只是不同学科知识杂乱无章的“碎片”拼盘,无法产生可以利用的创新点。
(二)主体性因素的作用机理
个人是知识创新的主体。个人的知识积累与结构、创造性思维和人格取向是知识创新的基础,决定了团队知识创新的起点高度和发展方向。
1.知识积累与知识结构
知识创新建立在良好的知识积累和知识结构之上,个体拥有高、精、深的知识积累与知识结构才能形成优势的系统知识链条,完成新知识的接收与累加。已知的知识越多,累加延伸的范围越深广,因此知识积累是创新的基础和关键。同时知识结构层级较高且宽泛是实现重大知识创新的可能,学科多样或团队中个人知识背景多样使创新性思维转化的可能性增加,有利于新知识的网络化发展与传递形成团队层次的知识创新。
2.创造性思维
知识积累和知识结构仅仅为知识创新提供了必要的基础和可能,创造性思维才是知识创新活动中的催化剂,真正促使创新性活动发生。创造性思维是指思维主体打破思维定式,把信息、知识加工处理变成思想、行动,实现创造性成果的意识活动。跨学科研究面临的问题经常是超出单一学科所能解决范围的复杂问题,因此打破自身学科规训中形成的思维定式,对问题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转换思考,令发散思维与集中思维辩证统一,是跨学科团队知识创新的关键。
3.人格取向
创新活动作为一个合作过程,具有严谨性、复杂性、偶然性和艰难性,需要个体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急躁、不友善、对知识所有权不认同等冲突,都会影响合作创新过程。同时,富有成效的合作也需要给予每个参与者一定的心理自由和控制感。理想的自治就是将灵活的自我带入合作中,既不具有压倒性也不被别人控制,每个创造者对合作过程都有心理自由感,能够成就其独特的创新贡献。因此,良好的人格取向包括:要有克服科研过程中可能的挫败与风险的信心和勇气,对枯燥的科学探索过程坚韧精神、具有超越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理想追求,个人行动力与合作力量平衡的自治能力,把握机会和解决问题的应变能力,愿意交流、分享研究成果的开放胸怀。这些是跨学科研究的基础和精神保障。
(三)管理性因素的作用机理
管理性因素涵盖了整合提升子系统和循环反馈子系统的整合与调控的管理思想。包含管理“软环境”和“硬环境”两种因素。
1.软环境因素
软环境因素指在组织研发过程中,影响沟通和理解的因素。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
(1)文化差异。学科文化是指在学科体系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价值取向、学科语言、学科方法以及学科行为规范的总和,是学科领域知识文化与组织文化的社会性统一。例如在学科语言方面,不同的学科形成了一套自身的学科符号系统和话语体系,管理学中有“计划、组织、领导”等,物理学中有“磁场、加速度、引力”等术语。学科作为一种知识体系有着自身内在的核心文化与传统惯例。当学科之间彼此不发生关系时,学科文化可能只是以静态差异形式独立存在着,但是一旦不同组织和知识交织合作时,这种文化之间的差异往往突显出来。协调这种文化差异的关键就是建立具有“同一性”的文化。同一性是个体合作创造的基础,合作也反过来促进个体同一性的发展。合作创造时,合作会促使个体进一步思考其真正的同一性所在,提供了一个高于个体同一性的群体同一性[5]。在充分尊重各种文化的基础上,如何有效地协调这些文化间的差异,形成一种“个体与团队同一性”的文化是跨学科组织发展的重要问题。
(2)创新氛围。不同学科组织的规范化训练养成了一种独有的学习文化和创新氛围,异质性学科知识、组织、文化的“精、气、神”能否有效合作影响跨学科研究效果。团队知识创新是集体行为,创新氛围就是形成这种集体行为的加速器。跨学科组织内部学科之间有学术性目标冲突和组织性目标冲突,因此一个共同的目标或愿景是跨学科研究的主要动力,良好的合作、交流氛围是激励创新的重要保障。开放的气氛有利于合作者安全感和信任感的建立[6],是不同领域和部门中合作创新成功的一个主要因素。跨学科研究要求成员具有强烈的知识交流与沟通的意识或意愿,只有成员创新动力和意识统一,才能形成一股强大的创新力量和氛围。因此创设一种具有共同目标、价值观、责任感、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的环境,鼓励成员之间相互学习交流、合作研究,才能消除长期存在的学科“门户”之见、学派壁垒,使一些科研工作者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合作交流。
(3)信任程度。信任是合作的基础。建立一个易于分享的社会空间并且做到相互理解可以促进彼此之间的合作。宏观上,信任缺失影响跨学科研究的规模与范围。微观上,信任不足阻碍团队内部知识传递和转化,降低知识创新的速度和效率。学科信任不足造成学科之间存在“文化距离”,导致了“文人相轻”、降低了学科交叉创新的规模和范围[7]。团队中拥有知识的个体担心知识流出后丧失竞争优势,出现知识的个人垄断或同行封闭性研究,减少知识创新的可能,也易造成重复性科研劳动。因此,建立良好的成员信任关系才能避免知识断层与流失,促进成员合作创新。另外,通才型人物起领导或骨干作用,把握团队知识创新的前进方向与最终目标,协调成员之间沟通、信任关系利于促进成员合作创新。
2.硬环境因素
硬环境因素是支持组织知识创新活动的环境、设施等外部因素,主要包括公平合理的评价体系作为监督机制,有利于发展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作为人员、技术和资源的保证,这些是跨学科组织成功运转的物质基础。
(1)监督和测评机制。合理的监督和测评机制不仅能够形成积极的知识创新氛围,还会对今后的合作产生积极影响,促进知识创新。以问题为导向的跨学科研究与传统的学科组织管理和评价体系不相符合,因此有效的考评制度是激励不同学科成员积极参与到知识创新活动的制度保障。如何进行合作度测度、如何评价个人对原学术组织所作的贡献以及对跨学科研究的学术贡献,直接影响个人进行跨学科研究的积极性和态度,关系到跨学科研究成败与否。启动金制度、人员自由流动制度、申请进驻制度、不同院系的评价机制、物质或经济奖励等激励机制的执行会促进跨学科研究的有效开展[8],否则不但影响知识创新的效率,还会降低跨学科研究的积极性,制约跨学科研究组织的发展。
(2)激励机制。跨学科研究人员以解决复杂、尖端的科技问题为任务走到一起协同攻关,无论是“自下而上”为探索未知科学而形成的团队,还是“自上而下”以解决社会现实问题而形成的团队,跨学科研究组织的健康发展都离不开国家和所在机构的政策和场地支持。在设备资源和科研经费的分配投入,引进、培训、晋升和奖励等人力资源政策等方面,推进跨学科组织建设都需要国家的制度支持和资金保证。缺少对跨学科研究的激励制度和政策支持,直接制约与束缚人员合作和资源共享,阻碍各学科人员进行知识共享、交流,导致跨学科研究很难做到深层次的知识交叉与融合。
四、结语
从分析跨学科研究系统的结构出发,通过阐明跨学科系统的结构特征和组成部分,明晰了系统内部元素的结构关系,进而理清了知识、主体和管理三方面关键因素对跨学科系统内部的作用路径与关系,这既展现了跨学科研究的复杂性,又体现了跨学科研究的系统性,有利于管理者据此制定管理措施。研究结果表明,促进跨学科研究的有效开展应着重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考虑:首先,要建立一种统一团队目标与愿景的跨学科研究观,扩大学科交叉规模与范围,集合不同学科的知识优势,降低学科优势整合的难度,实现跨学科研究的持续性发展;其次,要以共同的目标为基础,加强团队合作与信任,鼓励团队成员通过沟通学习增强信任感和安全感;最后,要建立和完善跨学科研究的配套设施与政策,促进跨学科研究的知识创新。
参考文献:
[1] The National Academies. Facilitating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M]. Washington: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U.S.),2005:16-25.
[2] Sakakibara M. Knowledge sharing in cooperativ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J]. Managerial and Decision Economics,2003(3):73-81.
[3] Boix Mansilla,V. Duraising,E. D. Targeted assessment of students’ interdisciplinary work:an empirically grounded framework proposed [J]. The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2007(2):215-237.
[4] 李春景,刘仲林. 现代科学发展学科交叉模式探析:一种学科交叉模式的分析框架 [J]. 科学学研究,2004(3):244-248.
[5] Clinchy B. M. Connected and separate knowing:toward a marriage of two minds [M]. New York:Basic Books,1996:205-247.
[6] Jelinek M.,Schoonhaven C. B. Strong culture and its consequences [M]. London:Managing Innovation,1991: 123-135.
[7] 龙献忠,王静. 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组织运行的保障体系 [J]. 高等教育研究,2010(2):32-36.
[8] 水超,孙智信. 跨学科研究组织管理与运行机制的探析 [J]. 科技管理研究,2010(9):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