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变迁与文化转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的内在动因
2014-08-06孙泽平赵立兵周洪亮
孙泽平,赵立兵,周洪亮
(重庆文理学院, 重庆 永川 402160)
“制度”和“文化”是社会结构的重要构件,也是研究高等教育的主要变量和核心话语。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由于其特殊的内外部环境,发生着深刻的制度变迁和文化转型,为高等教育领域最具发展活力和研究价值的样本。
一、研究基础:制度变迁和文化转型概念的界定及互动理论的提出
制度是什么?新制度经济学的代表人物诺斯说,“制度是社会博弈的规则,是人所创造的用以限制人们相互交往的行为的框架。”为了便于研究,本文所指的制度均指正式制度,即人们有意识地制定的政策、法规、规章等,而作为非正式制度的习惯、道德、风俗等我们将其放于文化范畴。制度一经产生,就不断进行着更替、转换与创新的过程,即制度变迁。诺斯说,“制度变迁是指制度创立、变更及随着时间变化而被打破的方式。”[1]按照制度经济学的观点,它指一种先进制度替代落后制度的过程。制度安排、创新和移植需要根据历史和现实选择适宜的方式和道路,协调好制度和文化、制度内部各种具体制度安排等相互之间的关系。只有当制度创新的目标及形式与文化积淀亲和力较强,与制度传统距离较近时,其变迁成本才较低,制度的目标也才容易实现。
“文化”是什么?英国著名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曾说,“文化是一个复合整体,它包含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个人作为社会成员必需的其他能力及习惯。”[2]同样,文化自产生以来,也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演变和迁移,待量变达到一定程度,自然发生质的转型。“文化转型指一种文化形态转变为另一种文化形态的过程。”[3]它既包含了固有文化形态自我更新的过程,其诸要素发生了显著的结构重组和性质变异;同时,也包含了固有文化形态对外来文化进行创造性整合,批判性吸收,并最终融合成新的文化形态的过程。转型前后的文化在外在形式和表现风格上是迥然不同的,在核心内涵和本质属性上也存在着根本区别。
可见,文化与制度具有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在概念上,二者相互包含:一方面,制度属于广义上文化概念的范畴,器物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构成了文化三个层次;另一方面,文化也属于制度的概念范畴,属于非正式制度。制度变迁和文化转型也彼此影响,相互制约。根据文化与制度的相互影响和制约关系,我们制定了“文化与制度互动模型”。
图1 文化与制度互动模型
这一理论模型是一个动态、开放的循环,遵循着特定的运动轨迹,如图1:文化影响制约着制度的形成,是制度形成的思想源泉和理论依据。制度本身也已承载着文化,是文化的载体,决定着文化的类型、性质和发展方向,并对文化起着选择性传播和强化作用。尤其是组织领导者吸纳时代文化背景中的积极因素,加以总结、归纳和提升,凝练为精英意志,并通过权力运行机制和内设组织机构,直接作用于新制度的形成。
二、类型鉴定: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制度变迁和文化转型的性质研判
美国教育理事会根据院校改革的深度和广度,将改革划分为4类:改良型、单一型、广泛型和变革型[4]。基于这一理论,我们将制度变迁和文化转型划分为4种类型(见图2):“改良型”发生范围较窄,程度较浅,变革的力度较温和,对院校发展影响甚微;“单一型”涉及领域较窄,但对院校某一部门或特定领域有深刻影响;“广泛型”涉及面较宽,但程度较浅,不会对院校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变革型”发生领域较宽,影响程度较深,触及了院校发展多数核心要素,决定了院校前进的方向。那么,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制度变迁和文化转型具备什么样的特征呢,我们可以从其发展历程寻找答案。
一是由专科向本科转型。许多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是在我国大学扩招之际,由一所或几所专科院校升格、合并而来。由于专科院校和本科院校存在很大的不同,由专科升格为本科,不仅仅是学校名字的变更,由之前的“某某学校”改称为“某某学院”甚至“某某大学”,也不仅仅是办学规模的扩大,而是从人才培养模式、学生教育管理、课程结构设置,到学科专业建设、师资队伍结构、组织机构体系,再到办学目标定位、发展理念模式、管理体制机制等深层次、全方位质的飞跃。
图2 基于“改革类型”模型的制度变迁/文化转型类型分析
二是由传统本科向应用本科转型。一方面,由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本科办学时间短,发展基础弱,为了在激烈的院校竞争中求生存,避开老牌大学传统强势领域;另一方面,为了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要,近年来许多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明确提出,将应用型普通本科高等院校作为自己的发展目标定位[5]。在办学定位上,多以开展应用型、地方性、区域性和行业性的本科教育为主体;在培养目标上,强调培养适应生产一线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人才,而有别于传统的学术型人才;在培养模式上,强调以适应实际生产需要为目标,以培养实践技能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制定培养方案,设置课程结构。
三是由封闭发展向开放办学的转型。许多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一改过去相对封闭发展、单一办学的老路,积极“走出去”开拓办学新天地。一方面,它们把国内外先进的发展经验引进、改造、融合到学校办学实践中,以缩短探索时间,降低改革成本,推动学校发展;另一方面,它们大胆探索与国内外高校、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教育资源共享的新模式、新机制,建立了共生共长、互利共赢的新型伙伴关系。特别是在“校地合作”良性互动中,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为地方建设与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源和智力支撑,也从地方获取了充足的办学资源。
可见,多数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生的制度变迁和文化转型属于“变革型”。它们自成立以来,一直处于剧烈的变迁中,发生着一系列体制、机制变革,经历了由制度规约和文化心理上的不适应到适应,消极被动到积极主动的过程。
三、路径选择: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制度变迁和文化转型的模式探究
笔者发现,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实现制度变迁和文化转型的模式,除了制度、文化自身的积累,不断发生量变——质变这一运动过程外,普遍具有一种特征,即组织领导者通过权力运行机制使自己的主观意图上升为组织意志,对组织成员施加积极影响,并根据其反馈情况进行策略调整,最终达到改变其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及彼此间的关系,实现组织制度变迁和文化转型的目的。这一过程呈现由上而下的运动结构(见图3)。
图3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制度变迁和文化转型路径模型
1.议程设置。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领导者需要根据内、外部环境,并依据自身的知识、经验和情感、态度进行研判,择定学校制度变迁和文化转型的时机,制定科学的方案,选择恰当的路径,明确前进的方向,并细化相应组织机构及工作人员的分工,做好变迁转型的宽度、深度、力度及进度的安排。只有当组织制度变迁和文化转型的目标及形式与组织的现有制度基础及历史文化传统较契合,时机考量、路径选择和方案制定较科学、合理时,组织的制度变迁成本才会最低,文化转型成功的几率才会最大。
2.运行机制。制度变迁和文化转型的成功实现,往往通过权力运行机制,使学校领导者的意志上升、内化为学校制度建构和文化发展的方向。这需要高效的领导和实施机构,通过系统策划、科学实施、统筹协调,减少不必要的组织内争论,避免师生思想混乱,杜绝组织内耗的产生。同样,也需要由校内外专家,校内教学、科研管理人员等组成的研究机构、跨部门工作小组,鼓励它们为学校改革发展提供全面决策参考,有效调整变迁和转型的宽度、深度和强度,避免学校改革工作走入误区。
3.传播策略。制度变迁和文化转型发挥对组织发展的促进作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促进组织成员的理解和支持,这就离不开高效的组织内传播。如通过广泛开展校园对话,进行有关思想大讨论,最大程度消除因个体差异造成的概念误读,在组织内形成共识;通过引智于校外,借助资深专家、权威人士的思想,运用他们的评估和建议,拓宽发展思路,明确发展方向,引导师生的思想观念;还常常通过借助指导性意见、规范化文本,用以引导学校制度变迁和文化转型的方向,规约校内二级部门和全体师生的言行,使其与学校的主流价值理念相契合。
四、内容分析: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制度变迁和文化转型的表征描述
笔者通过对部分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升本以来的发展路径进行了梳理分析,发现其制度变迁和文化转型表征清晰可辨:一方面体现为机构设置、系(院)重组、政策变革、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绩效评价、后勤保障等显性制度变迁指标;另一方面体现为办学理念、自我认知、服务意识、人际关系、校风学风等隐性文化转型指标。
(一)显性制度变迁指标
1.机构设置的改革。为理顺内部管理体制,各院校深入开展机构设置改革,推进了“扁平化”管理,以求构建“小机关、大服务”的管理格局,提高教学服务水平,其表征在于机构名称的改变,党政机关数目和领导干部职数的减少。同时,为了推进改革工作,不少院校还设立了新的决策和执行机构,作为学校一段时期的工作核心,如“院校发展研究中心”等。这些组织机构的设立,往往是院校制度变迁的前兆和标志。
2.系(院)布局的调整。由于各院校大多由“师专+教院”发展而来,教师教育专业仍占有较大比重,学科综合竞争力不强,存在着系(院)布局条块分割,师资力量、实验室、发展预算等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学科交叉、融合力度不够,与地方产业发展隔离等不足。为了克服这些缺陷,很多院校以学科群为划分基础、以地方产业发展为参照标准,积极开展系(院)布局调整,新设了若干二级教学系(院),一些充分反映社会经济热点和发展潮流的新名词被大胆运用到二级系(院)的命名中。
3.学科建设的强化。这些年,鉴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大趋势,学科建设已被多数院校所重视,各院校纷纷成立学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密集出台了系列学科建设制度,编制了学科建设专项发展规划,完善了学术评价体系、科研分配制度和量化考核办法,并持续加大学科建设投入,遴选各级重点学科,推进学术团队建设,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评选各学科带头人,鼓励学科交叉融合,拓展校地合作,并在全校开展学科建设大讨论,以提升教职工学科意识。
4.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为了加快应用型转型步伐,各院校多次修订了人才培养方案,并深入推行了涉及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评价方式、公共理论课、毕业论文(设计)等综合配套教学改革。如教学内容上,使课程内容更加丰富多元,课程结构日益系统整合;教学方式上,采用自主式、合作式、探究式等学习新理念,实行“订单培养”“课程植入”“工学交替”等实践教学新模式;评价方式上,推行多元化、过程性考核,实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结果的统一,并且开展了社会调查、作品创作等毕业论文(设计)形式多样化改革。
(二)隐性文化转型指标
1.学校办学理念的更新。新的制度设计必然促进新办学理念的生成,集中体现在对办学传统的重新审视,对教育本质的全新认识,以及对学校目标定位、办学方针、服务对象、发展重心、前进路径等顶层设计的崭新表述上。透过这些表述,我们不难看出这些院校应用型高校的办学定位已经确立,教学质量意识更加强化,学科建设观念不断增强,学术科研氛围日益浓厚,学科交叉、文理交融、产学研结合发展路径日益清晰,紧密联系、彼此支撑、共生共长的新型校地关系得以形成。
2.师生自我认知的变化。在全面制度变迁的背景下,学校出现了很多自我描述的新词汇,如一些院校将教学系(院)称为“教学执行部门”,其他所有机构都称为“教学服务部门”。这表明其教学中心地位逐步彰显,教学服务意识得以确立,党政机关文化实现了由管理型到服务型的转型。而且由于制度设计对实践技能的强调,学生效仿、参照的标杆由学习考试的“高手”转移到实践技能的“行家”;学生的就业观也从先前的“非国家企事业单位不去”“非白领不当”到主动下基层,进工厂,甘当蓝领工人。
3.教育教学方式的转型。在新的教育教学评价机制下,教师课堂、实践教学及学生学习的规范意识得以强化,“双能型”教师地位不断提升,教师的个人发展由单纯注重教学转化为教学和科研并重、理论与实践并行,学生的努力方向由单一掌握理论知识到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有机融合;先前“教师—课堂—学生”教学方式被团队攻关、师生合作、网络学习、虚拟交流等新型教学方法逐渐代替;传统的师生、生生伦理关系开始松动,平等、互动、伙伴型的新型生生、师生关系得以生成。
4.新型关系格局的形成。制度变迁,还伴随着人际关系、利益格局的调整。比如,随着新的制度体系对学科交叉的强调,传统系(院)分割和学科边界意识开始淡化,系(院)合作、团队攻关、学科对话的意识不断加强。由于新的管理体制的推行,师生民主法治意识、学术自由意识得以强化。由于新的分配制度的导向,一线教师的地位身份大大提升,工作压力不断加大,竞争型人际关系开始形成;做好日常工作的同时,通过搞科研、提学历、评职称,提升自己的待遇水平和社会地位成为教职工普遍的追求。
总之,制度变迁和文化转型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快速发展的重要动因,充分代表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和改革路径,集中体现了中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逐步走向大众化教育的历史进程,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R·科斯.《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
[2] 泰勒.原始文化[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 李怀.制度变迁:文化转型的内在动力机制[J].甘肃理论学刊,2003(1):23-25.
[4] 美国教育理事会.驾驭改革的浪潮:来自变革型院校的启示[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4(7):66-68.
[5] 本刊记者.探索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新模式——应用型本科教育学术研讨会综述[J].教育发展研究,2007(7-8A):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