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结核蛋白芯片检测在结核病诊断中的价值

2014-08-06吴友根杨兴萍罗菊华刘红兵李朝金肖舒元

现代临床医学 2014年6期
关键词:结核抗原结核病

吴友根,杨兴萍,王 军,罗菊华,刘红兵,张 丽,李朝金,余 碧,肖舒元

(攀枝花市第六人民医院,四川 攀枝花 617023)

结核病是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感染引起的一种感染性疾病,部分确诊困难。结核病也是不明原因发热性疾病的主要疾病之一。全球有约17亿人感染结核菌;在我国一些地区结核病已在感染性长期发热的病因中上升至首位,其中肺外结核远较肺内结核为多[1]。目前结核蛋白芯片检测MTB-IgG抗体在结核病诊断应用较多而疗效观察较少。我们应用蛋白芯片技术检测MTB-IgG抗体,对结核感染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作用,但发现无动态检测治疗效果的作用。2009年12月至2014年2月,我们利用该方法进行临床检测,现总结分析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标本来源 ①结核组:选取我院感染科临床表现、细菌学、影像学或抗结核治疗有效而明确诊断的结核病例464 例,其中:结核性胸膜炎35例,淋巴结结核20例,骨结核19例,肾泌尿系结核9例,其他肺外结核16例,余为肺结核。肺外结核的部分患者合并有肺结核。患者中男309例,女155例;年龄1~84岁,平均48.39岁。②非结核病组:选取我院非结核病例4 038例(且以出院诊断为准),其中:男2 396例,女1 642例;年龄1个月至94岁,平均58.12岁。均抽取空腹血液5 mL。所有研究对象均无HIV感染、妊娠、使用免疫抑制剂或增强剂。采用5种MTB复合群特异性的抗原来检测待检血清中的抗体,如果任一抗体检测阳性则结果可判定为阳性,5种抗体检测均为阴性则结果可判定为阴性。

1.2 仪器及试剂 西安联尔科技有限公司的配套仪器及相应试剂盒。

1.3 检测方法 严格依照配套说明书进行操作,结果由仪器自动判读。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χ2检验。

2 结 果

2.1 2组结核蛋白芯片法检测情况 结核病组464例患者中结核蛋白芯片法检测阳性323例,阳性率69.61%;非结核病组4 038例患者中结核蛋白芯片法检测阳性788例,阳性率19.51%。2组抗体阳性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

2.2 2组多项指标的检出率情况 结果详见表1。

表1 2组多项指标的检出率情况

2.3 2组各项指标的检出情况 结果详见表2。

表2 2组各项指标的检出率情况

在4 502例血清标本MTB-IgG抗体检测中,5项MTB-IgG抗体的敏感性为69.61%(323/464),特异性为80.49%(3 250/4 038)。

3 讨 论

蛋白芯片作为一种新近发展起来的微量分析技术,以其良好的稳定性、高通量和高度敏感性等优点,在疾病诊断领域受到越来越多的青睐[2-4]。许多研究显示活动性结核患者的抗LAM抗体阳性率为60%~70%,特异性达到95%;检测具有很好的重复性。本文研究也支持以上观点,灵敏度、特异性低于预计值,可能为多因素所致;我院感染科所收治的结核病患者大多由内外科转诊而来,非结核病患者中存在部分漏诊可能;过去由于我国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NTM)病发病较少,故检出抗酸杆菌对诊断结核病有极重要的意义[5];近年来NTM肺病疫情呈上升趋势[6],NTM肺病容易被误诊为肺结核病。以上2点是灵敏度、特异性低于预计值的主要原因。 ESAT-6即早期分泌性低分子量抗原6 000融合蛋白抗原靶、CFP10(培养滤液蛋白10)、38 000融合蛋白、16 000融合蛋白等4项抗体,许多同行研究显示有很好的特异性,但敏感性太差,本研究也显示以上4项抗体的阳性率均低于17%;其中CFP10的阳性率仅为4.53%。5种抗体联合检测较单个抗体检测提高了检测的阳性率。当患者经过1个疗程治疗2个月后复查时LAM或38 000融合蛋白仍阳性反应,表示治疗效果不佳,需要调整治疗方案并持续治疗;如果呈阴性反应,表示治疗达到效果[7]。但本文研究显示随着治疗的好转,蛋白芯片结核抗体阳性率并未出现明显下降,笔者分析MTB-IgG抗体如其他IgG抗体一样可通过胎盘,在新生儿的抗感染中起重要作用,6个月后才逐渐降解;其半衰期长,为23 d;而治疗好转中,杀灭的MTB仍可继续刺激机体继续产生IgG抗体。故笔者认为MTB-IgG抗体阳性对判断疗效无意义,本研究也支持这一理论推断。综上所述,蛋白芯片法检测结核患者血清抗体作为临床辅助诊断结核病具有一定的价值。对结核病的疗效监测无实用价值。本芯片仅能检测MTB-IgG抗体,若能同时检测IgM抗体或抗原,对于MTB感染的临床辅助诊断则更有意义。有关结核抗原的检测,国内外均有人进行该方面的研究[8-9]。本研究也有待于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及同行的佐证。

参考文献:

[1]王吉耀,廖二元,黄从新,等.内科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06-112.

[2]Poetz O, Schwenk JM, Kramer S, et al. Protein microarrays: catching the proteome[J]. Mech Ageing Dev, 2005, 126(1): 161-170.

[3]WANG Yefu, GAO Wenjuan, WANG Huaquan, et al. Preparation of a visual protein chip for detection of IgG against Treponema pallidum[J]. Mol Biotechnol, 2005, 31(2): 121-128.

[4]LIU Huihui, CAO Xuan, YANG Yong, et al. Array-based nano-amplification technique was applied in detection of hepatitis E virus[J]. J Biochem Mol Biol, 2006, 39(3): 247-252.

[5]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肺结核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1,24(2):5-9.

[6]马玙,王敬.重视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与肺结核的鉴别[J].临床肺科杂志,2010,15(3):301-302.

[7]李影,张东浩.蛋白芯片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IgG抗体的诊断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65-66.

[8]Munk ME, Arend SM, Brock I, et al. Use of ESAT-6 and CFP-10 antigens for diagnosis of extrapulmonary tuberculosis[J]. J Infect Dis, 2001, 183(1): 175-176.

[9]唐宇龙,杨华,刘湘新,等.三种结核分枝杆菌分泌蛋白的抗体制备及其在抗原检测中的应用[J].中华传染病杂志,2007,25(10):597-600.

猜你喜欢

结核抗原结核病
警惕卷土重来的结核病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诊断和治疗
特殊部位结核影像学表现
一度浪漫的结核
层次分析模型在结核疾病预防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算好结核病防治经济账
梅毒螺旋体TpN17抗原的表达及纯化
结核分枝杆菌抗原Lppx和MT0322人T细胞抗原表位的多态性研究
355例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的护理
中枢神经系统结核感染的中医辨治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