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性化护理在玻璃体切割联合眼内硅油注气术中的应用

2014-08-06

现代临床医学 2014年6期
关键词:硅油裂孔玻璃体

吴 虹

(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江西 赣州 341000)

为进一步探讨人性化护理在玻璃体切割联合眼内硅油注气手术中的应用价值,选取我院近期所收治的部分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作对比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视网膜脱离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玻璃体切割联合眼内硅油注气手术治疗。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中:男15例,女10例;平均年龄51.3±2.6岁。观察组中:男13例,女12例;平均年龄54.2±3.5岁。2组患者基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包括术前适当心理护理、遵医嘱给药、术前准备、术中配合以及术后环境、饮食干预措施。

1.2.2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给予人性化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包括:①术前护理。要求护理人员以热情的态度、严谨的作风以及温和的语言,做好对本手术价值的解释工作,促使患者认同本手术意义,消除对手术潜在风险的恐惧,提高患者对术前准备以及术中术后各项治疗的配合度。同时,术前要求患者多卧床休息,避免脱离范围扩大,根据患者裂孔位置的表现,采取不同体位。一般建议上方裂孔患者采取仰卧头低位,下方裂孔患者采取半卧位,尽量降低裂孔位置。同时做好生活护理,术前24 h内就餐以流食为主。为提高手术干预效果,术前24 h内需使用生理盐水对眼结膜囊进行冲洗,保障泪囊畅通。②术中护理。术中低流量吸氧,持续性心电监护,避免因憋气而出现的眼压升高问题,领会患者需求,及时与医师进行沟通。③术后护理。术后48 h内双眼以绷带包扎,控制病房噪声,关心患者术后感受,做好心理疏导。同时,术后引导患者保持俯卧体位,限制活动范围。为防止患者因长期保持固定体位而出现肢体酸痛等,术后每隔6~8 h为患者做肩颈部按摩,并及时处理并发症,建议患者摄入易消化食物,多饮水,给予新鲜果蔬,避免出现便秘。

1.3 观察指标 对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进行评估。护理工作满意度通过自拟问卷调查方式评估,评分在80~100分视为满意,评分为60~79分视为一般,评分在0~59分视为不满意。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7.0进行分析与计算,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 果

2.1 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结果详见表1。

表1 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2.2 2组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比较 结果详见表2。

表2 2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比较

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3 讨 论

玻璃体切割与眼内硅油注气是治疗视网膜脱落、严重眼部外伤等相关疾病的关键手术方案[1]。两种手术方案的联合有助于患者眼部解剖结构的复位,长期干预下达到改善患者视力水平的目的[2-3]。除掌握关键的手术操作技巧与要点以外,人性化护理措施的落实效果同样显著。

本次研究中,由于人性化护理充分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思想,将人性化的护理服务理念落实于整个围手术期过程当中,从而使患者在术前、术中、术后均保持良好的生理状态,避免出现心理压力。由此,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配合度显著提高,避免了各种应激反应,且有助于各项生命体征的平稳,对于促进患者预后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人性化护理措施的落实可降低玻璃体切割联合眼内硅油注气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重视。

参考文献:

[1]蔡兴怡,张娜.1例视网膜脱离修复术后自发性眼球破裂患者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6):1535-1536.

[2]汪春归,贺竹宁.独眼视网膜脱离围手术期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22):2074-2075.

[3]梁国丽,连玉,左雅静.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手术患者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z1):110-111.

猜你喜欢

硅油裂孔玻璃体
高频超声在玻璃体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硅油“谋杀”发际线?
二甲基硅油结构及热稳定性
裂孔在黄斑
玻璃体切除联合晶状体超声粉碎在合并晶状体脱位眼外伤中的应用
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后复发嵌顿再手术一例报告
腹腔镜联合胃镜引导下治疗食管裂孔疝合并胃间质瘤的临床应用
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联合胃底折叠术治疗食管裂孔疝三例术中测压
玻璃体切割眼内填充术后被动体位的舒适护理
硅油及钛白粉在聚丙烯膨胀阻燃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