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旅游吸引物研究综述*
2014-08-06杨晓婷俞金国
杨晓婷,俞金国,b
(辽宁师范大学 a.城市与环境学院;b.海洋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辽宁 大连 116029)
旅游吸引物是开展旅游活动的前提基础,亦是旅游研究中的重要内容。国外对其的研究起步较早,我国从上世纪90年代引入这一名词以来,亦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研究早期多集中在与旅游资源等概念辨析的文章中,近期则涉及旅游吸引物的开发、管理、空间结构及城市吸引力等多个层面。但目前,仍有一些学者将旅游吸引物与旅游景点或景区相混淆,甚至把其等同于旅游资源,这还有待商榷,旅游吸引物的含义要更为广泛。本文以国内外相关文献为依据,综述了旅游吸引物的研究进展。
一、相关文献的统计分析
旅游吸引物是旅游地开展旅游活动最重要的资源,旅游离开了吸引物就不能存在[1]。随着旅游业的繁荣,有关旅游吸引物的研究呈现出上升的趋势(表1)。通过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期刊全文、硕士论文、博士论文、会议论文”检索,以及对Science direct中外文期刊的检索,结果显示:至2012年底与旅游吸引物相关的中文文献达到558篇,其中硕士论文127篇,博士论文15篇,会议论文38篇;外文文献达到309篇。外文期刊在2008年之前,期刊刊载论文数量多于中文期刊的论文数量,但在2008年至2012年期间,中文期刊载文数量增幅较快,这反映了我国学者开始重视该领域的研究;统计还表明,国外关于旅游吸引物的研究从未间断。
表1 旅游吸引物相关文献统计表
从论文分布的期刊来看,旅游吸引物的研究多分布于旅游类的期刊(表2),其中外文文献主要载于Tourism Management 和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两本杂志,分别为113篇和91篇,其占外文期刊载文总数(表1所统计)的66%;中文期刊中,以旅游学刊的论文数量最多,达到42篇,其次是旅游论坛19篇,其占中文期刊载文总数的16%。相比较而言,中文文献分布相对分散,旅游类期刊(表2中的旅游类期刊)的载文数占期刊总载文数(表1中国内外期刊载文总数)的40%。
表2 期刊载文统计
注:主要选取载文数量较多的期刊作为统计对象
通过检索文献关键词及文献内容比较分析发现,载文内容主要集中于旅游吸引物的开发与利用研究,旅游吸引物与旅游资源、旅游产品等概念的辨析,旅游吸引物系统研究,旅游吸引物空间结构的研究和不同类型旅游吸引物的吸引力研究等方面(表3)。国外对旅游吸引物的研究开始较早,且有关概念混淆的问题少。在国内,由于旅游吸引物概念的外来性,有关其概念界定和辨析方面的研究较为丰富。之后,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吸引物越来越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对其的研究也愈多样和深入。
表3 期刊载文内容统计
注:载文内容来自表2所选期刊
二、旅游吸引物的界定
(一) 旅游吸引物的概念
国内外学者对旅游吸引物的研究由来已久,但由于旅游吸引物的外延十分广泛,对其概念的界定至今也没有统一的定论。从构成要素的角度,Lew认为旅游吸引物是吸引游客离开家乡到其他地方的所有要素[2]。Leiper则认为游客或人的要素、核心或中心的要素、信息或标识的要素这3种要素相结合形成了旅游吸引物[3]368。Holloway认为,吸引人们作为目的地开展旅游的事物,都可以称为旅游吸引物(转引自[4])。同样是从旅游吸引物的构成要素角度进行研究,Leiper的表述是将Lew的定义细化到了3个方面,Lew对旅游吸引物的定义太过宽泛。而Holloway则在Lew的基础上指出只有“开展旅游”的事物或要素才能成为旅游吸引物,这就把单纯的探亲访友排除在外了。另一方面,从旅游吸引物特征的角度,Pearce和Lawton也给出了不同的定义,前者认为旅游吸引物是吸引旅游者和经营管理者注意力的,有特殊的人类和自然界特征的知名地方[5];而后者则认为旅游吸引物是吸引管理者和旅游者注意力的,有特殊的人类或自然界特征的知名事件、遗址、区域或相关现象[6]。比较二者对旅游吸引物的定义不难看出,Lawton是在Pearce的基础上把旅游吸引物所包含的范围扩大了,不仅仅局限于“知名地方”,也包括事件、现象等。由此可以看出国外有关旅游吸引物概念的界定经历了从抽象到具体、从简单到系统的过程,对旅游吸引物的界定日趋准确和完善。
从表4中可以看到,国内学者对旅游吸引物的定义与国外学者有相似之处,从旅游构成要素方面来看,保继刚、毛彦斌等与Lew对旅游吸引物的定义较为类似,都认为旅游吸引物是一系列吸引人们开展旅游活动的因素的总和。从旅游资源的角度,吴必虎、罗明义和林振华等学者认为旅游吸引物既可以是物质实体,也可以是事件和现象,这与国外学者Lawton的研究相一致。另一方面,国内对旅游吸引物的定义相对于国外也存在一些不同,如保继刚、毛彦斌在指出旅游吸引物是一些因素的总和的同时,还进一步指出了旅游吸引物所包含的具体要素包括旅游资源、交通和服务等。吴必虎、罗明义和林振华等学者将旅游吸引物定义为一种特殊的旅游资源。
表4 国内旅游吸引物的概念表
综合以上定义不难发现,国内外学者对旅游吸引物的界定虽然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但其间存在许多相同点,如都强调旅游吸引物与游客之间存在关联关系;都认为旅游吸引物是开展旅游活动的前提基础,包括具体的物质实体和事件、现象等多种形式;以及旅游吸引物对人或游客具有吸引力等。上述进展为学者们进一步界定旅游吸引物提供了依据。
(二) 旅游吸引物与旅游资源、旅游产品之间的关系
旅游资源,保继刚认为是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自然存在和历史文化遗产,以及直接用于旅游目的的人工创造物[8]52。杨振之认为,对于旅游者来说,旅游资源就是旅游目的地及有关旅游的一切服务和设施;对于旅游地来说,旅游资源就是客观存在着的客源市场[12]。谢彦君认为,旅游资源是客观存在于一定地域空间并因其所具有的愉悦价值而使旅游者为之向往的自然存在、历史文化遗产或社会现象[13]100。从管理者的角度来看,旅游资源其实是一种资源,可以产生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而对于游客或潜在游客来说,其是一种吸引物。
旅游产品,从旅游目的地的角度看,是旅游经营者凭借着旅游吸引物、交通和旅游设施,向旅游者提供的用于满足其旅游活动需求的全部服务,而从旅游者的角度看,是指旅游者花费了一定的时间、费用和精力所换取的一种经历[14]。谢彦君认为,其是指为满足旅游者的愉悦需要而在一定地域上被生产或开发出来以供销售的物象与劳务的总和[13]114。由此可以看出,旅游产品是由经营者经营、旅游者参与、存在交换活动的一个经济学概念。而旅游吸引物与旅游产品不同,是一个典型的旅游学名词。
旅游吸引物、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3个概念并存是国内外学术交流的结果。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国内旅游地理学者就从资源开发的角度提出了旅游资源的概念,而旅游经济学者从经济学的角度提出了旅游产品的概念。后随着国际学术交流的加强,旅游吸引物一词进入国内研究领域,并被视为外延较广的旅游专属名词,开始用于旅游研究。而三者之间存在的相似之处,就造成了概念混淆以及旅游资源和旅游吸引物二者循环定义①的现状。作为旅游学者,应逐步形成一个统一的认识,根据不同的情况、不同的场合有选择性地使用这些名词。
三、旅游吸引物系统
在国外的旅游研究中,学者们提出旅游吸引物不仅是一个客观的具有“吸引力”的要素总和,它更是一个吸引物系统,它是从属于整个旅游系统之下的一个子系统[15]。如Leiper曾指出,旅游者并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旅游吸引物”的消费者或使用者,他还是旅游吸引物系统的一部分[3]379。Verbeke研究了城市内部旅游系统,认为城市旅游吸引物系统由城市旅游资源、旅游者、广告商和开发商组成[16]。在国内有关旅游吸引物系统的研究大都集中在城市旅游系统方面。谢维新以上海市旅游吸引物系统优化为例提出:“注意力经济”和“体验经济”这两种颇为特殊的经济形态恰好形成我们旅游吸引物系统的本质[17]。杨欣认为,城市旅游吸引体系是城市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的各种资源和要素的总和,其主体内容为旅游体系结构中旅游目的地吸引力子系统的主要内容[18]13。
综上,根据国内外学者对旅游吸引物系统的研究可以发现,这个系统包含了旅游者、开发商、旅游资源和旅游服务设施等重要部分。其中国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系统的宏观研究,即研究旅游吸引物系统本身的特点,而国内的学者对旅游吸引物系统的研究大多依附于城市旅游,缺少对旅游吸引物系统中各要素关联关系的研究。
四、旅游吸引物的分类研究
由于旅游吸引物的外延十分广阔,这就给其分类带来一定的困难。国内对旅游吸引物的分类,常以其属性为标准,较早的是两分法和三分法。两分法一般是将旅游吸引物划分为人文和自然两大类。后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不再仅依据属性来划分旅游吸引物的类型,如王大悟、魏小安等从吸引性质上把旅游吸引物分为场所吸引物和事件吸引物[19],罗明义根据旅游吸引物是否消耗分为消耗性和非消耗性两类[9]29。三分法则是在二分法的基础上增加了人造型,这种分类方法更为人们所认可,被引用较多。此外,还有根据旅游活动性质分类的三分法:观光型、游戏娱乐型和运动休闲型[20]。罗明义把旅游吸引物按属性分为自然、人文和特产吸引物三大类;按吸引力大小分为“热点”、“温点”和“冷点”三类[9]28。另外还有一些学者认为三分法不足以包含所有的旅游吸引物,或一些特殊的旅游吸引物应从这些大的类型中提取出来,由此出现了四分法、五分法及其他分类方法。如国外学者约翰·斯沃布鲁克将旅游吸引物分为4种类型:(1)具有特色的自然环境;(2)最初并非为吸引游客而建造的人造景观;(3)专门为吸引游客而建造的人造旅游区(点)等;(4)特殊活动(转引自[21])。国内学者罗明义依据其开发程度,把旅游吸引物分成了早期开发的、近期开发的、正在开发的和尚未开发的4类[9]28。戈尔德耐等人把旅游吸引物分为五大类,即文化吸引物、自然吸引物、重大事件、休闲、娱乐吸引物,其中休闲包括:观光、高尔夫球、游泳、远足等;娱乐吸引物包括:主题公园、赌场、电影院、购物设施等(转引自[22])。而苏平在研究北京环城游憩带中旅游吸引物时,依据早先的三分法提出了复合分类法,将旅游吸引物分为了九类[23](表5)。
对比上述分类可以发现,从不同的角度对旅游吸引物进行划分,会得到不同的划分结果,但单从旅游吸引物属性的角度来看,无外乎是分为自然、人文两大类,其中把旅游吸引物分为自然和人文两大类,这种分类较为宽泛,一些吸引物既具有自然属性也具有人文属性,很难对其做出明确的区分;而分为场所和事件吸引物也不妥,一些事件吸引物是依附于场所吸引物的;消耗性与非消耗性吸引物则不能囊括所有的旅游吸引物。三分法是在二分法的基础上增加了人造旅游吸引物,现被人们普遍认可,但是人造吸引物和人文吸引物之间在很多情况下难以区分。罗明义的三分法和四分法较为合理,但具有不稳定性致使其实际意义被减弱。相比之下约翰·斯沃布鲁克的四分法较为合理,其依据建造目的将人造旅游吸引物进行了细分,并把特殊活动作为一个单独的类型,基本包括了所有的旅游吸引物。五分法中休闲和文化两类的外延很大,与其他三类并列稍显不妥。而复合分类法较适用于个别案列。综上,在旅游吸引物的分类上国内多采用三分法,但作者认为约翰.斯沃布鲁克的四分法较为合理,此间还存在诸多争议,有待进一步探讨。
五、旅游吸引力要素评估研究
提高旅游吸引物的吸引力,吸引更多的旅游者,是旅游业和学术界都比较重视的。在此所研究的旅游吸引力是指旅游吸引物对游客或潜在游客的吸引力强度,通常用吸引物本身价值、其配套的服务水平、交通、环境等指标来评估旅游吸引物的吸引力。其受两个因素的影响,一是旅游吸引物本身所含有的吸引力,另一方面是游客对旅游吸引物的评价。由于每个人所感兴趣的旅游吸引物不同,在旅游吸引物自身的吸引力评定时也有不同的标准。如张蕾在研究长三角优秀旅游城市吸引力强度计算时,根据旅游资源的等级附以高低不等分值,得出上海远超于苏州、南京、杭州居于第一位[24]。这种吸引力强度计算方法没有进行分类讨论,单从一方面反映出旅游吸引物的吸引力强度。其他学者也指出旅游地吸引力的形成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它不但取决于旅游地的资源魅力,而且还和旅游地的服务水平、交通、文化内涵、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由此而形成的综合吸引力其实质上是一种结构性的吸引力[25]。胡抚生指出,游客的评价代表旅游吸引物的吸引力强弱及游客游后的实际感知印象[26]。杨欣指出,旅游吸引力产生的基础是时空差异,时间差异表现为古今不同,空间差异表现为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城市与乡村、污染环境与风景环境等,时空差异引起不同时空中人的好奇与兴趣,形成人的时空流动,促进旅游业的发展[18]20。田洪、邹再进认为,城市旅游形象是城市旅游吸引力强弱的重要体现(转引自[27])。由此表明国内对旅游吸引力评估的研究日趋系统化和综合化,不仅强调旅游吸引物本身的吸引力,还综合考虑旅游吸引物系统的各个方面,进而评估其吸引力。
而国外学者多从分类和游客的角度对旅游吸引力进行研究。Bob从供给的角度对香港的文化吸引物作了研究,认为文化吸引物必须充分发挥旅游吸引物的功能才能增强其吸引力[28]。Cave指出,建设商业文化中心对太平洋岛屿社区有较强吸引力,但是对占主导地位的欧洲移民社区吸引力有限[29]。国外对旅游吸引物及游客分类评估的方法多样,研究更为深入,值得借鉴。
综上,旅游吸引力是旅游吸引物的核心部分,没有吸引力的旅游吸引物将失去活力,因此如何提高旅游吸引物的吸引力成为研究的重点。在研究过程中需借鉴国外的经验,针对不同类型的旅游吸引物、不同客源地的游客分别进行评估。
六、旅游吸引物的合理利用研究
从国内外旅游吸引物利用的角度看,大体经历了早期开发、中期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探索3个阶段。
在旅游吸引物利用的早期研究中,为带动地方经济,各地大力发展旅游业,重视旅游吸引物的开发。如加拿大为增加就业和带动地方经济增长,一度致力于城市旅游吸引物的开发[30]。黄成林指出,在黄山的开发中应加强黄山风景区外围、黄山市境内的人文旅游吸引物的开发利用[31]。涂汉明等学者就湖北省旅游吸引物的开发,提出了旅游金三角、T型旅游区和网形旅游线的三级开发战略[32]。这些研究无疑促进了早期旅游吸引物的开发和利用,为旅游业的繁荣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后随着旅游吸引物开发过程中出现的过度开发、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现象,多数学者提出了保护为主、开发为辅的利用模式,研究的重心也随即转向了吸引物的保护。在国内,陶伟以丽江古城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古城类文化遗产保护的研究方法[33]。阮仪三、孙萌以历史街区为例,探索了旅游景观保护的方法、可持续发展机制与动力[34]。赵红红以苏州园林为研究对象提出的环境容量概念,对解决今天的古城保护与旅游开发的矛盾提供了很好的思路[35]。国外,Kotler在对遗址旅游吸引物利用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保护和利用并存的思想[36],Yuksel明确提出遗址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之间的辩证关系,以及在遗址类旅游吸引物开发过程中对遗址资源的保护产生一些负面影响[37]。学者们认为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给旅游吸引物及社会环境都会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而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这些影响成为这一阶段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目前,旅游吸引物利用的研究,除了要求经济利益和保护性利用外,还要追求环境利益、社会利益和文化利益,即旅游吸引物可持续利用的探索研究。恩斯等对西班牙内陆传统古镇古莱亚的调查表明,政府对新兴旅游地、旅游活动开发的引导有利于传统古镇旅游的可持续发展[38]。张耀武指出,保护、开发乡村旅游吸引物,要遵循客观规律和伦理价值,通过建立长效的开发管理机制,提高保护意识,大力倡导生态旅游,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39]。刘肖梅指出,结合旅游吸引物的利用特点,利用经济学专业知识,对旅游吸引物可持续开发的管理政策进行深入分析,设计出合适的市场类型、确定产权归属、建立新型管理模式[40]。孙忠指出,旅游吸引物的可持续利用要求在开发时坚持“寓保护于发展、以发展求保护”的思想,在严格保护环境及景观资源的前提下,努力做到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步提高[41]。由此可见,坚持旅游吸引物的可持续利用是实现其合理利用的前提,遵循旅游吸引物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利用各学科专长探究旅游吸引物的持续利用正在成为研究前沿主题。
综上,旅游吸引物合理利用的研究重心经历了从开发、保护到可持续利用的转移,这与旅游业的发展步调相一致。早期掠夺性的开发给旅游吸引物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有些甚至是毁灭性的,因此对旅游吸引物的保护显得迫在眉睫,但如何既保护旅游吸引物不受损害,又发挥其潜在价值,成为目前学者们研究的重点,也是今后旅游吸引物合理利用研究的重点。
七、启示与展望
综上分析,对于旅游吸引物的研究,国内外都取得了一些突破性的进展。对于旅游吸引物的分类,虽没有得出统一的定论,但一些学者提出的三分法、四分法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值得借鉴。关于旅游吸引物的合理利用,大体上经过了开发、保护和可持续利用3个阶段,从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阶段到保护为主、开发为辅的阶段,再到现在可持续发展的探索阶段,是旅游吸引物合理利用方式的进步,也为今后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对旅游吸引物的研究还需做好以下工作:1.应将旅游吸引物作为旅游学科研究的核心概念和重要对象,开展相应研究;在对旅游吸引物概念的界定时,应明确其内涵及外延,避免发生循环定义的逻辑错误;在明确旅游吸引物概念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明晰旅游吸引物分类。2.制定使用规范,规范使用“旅游吸引物”及相关名词。3.在旅游吸引物分类的基础上建立系统的旅游吸引物吸引力评估理论及方法,需要根据不同的类型建立不同的评估方法。4.探索旅游吸引物价格形成机制,以及吸引物的定价方法,使旅游吸引物的价格能够灵敏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及其稀缺程度,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其价格形成中的基础性作用。5.借鉴国际学术成果和旅游吸引物合理利用的成功案例,加强对国内旅游吸引物合理利用的研究,形成系统的研究成果。
注释:
①循环定义:用A定义B,再用B定义A或者用A定义B,用B定义C,用C定义A
参考文献:
[1] Pigram J. Outdoor recreation and resource management [M]. New York: Croom Helm: 1983:74-88.
[2] Lew A. A framework of tourist attraction research[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87,14(3):553-575.
[3] Leiper N. Tourist attraction systems [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0,17(5):367-384.
[4] 邵祎. 旅游产品、资源及吸引物的概念辨析[J].经济论坛,2006(9):63-65.
[5] Pearce P. Analyzing tourist attractions [J].Journal of Tourism Studies, 1991, 2(1):46-55.
[6] Lawton L J. Resident perceptions of tourist attractions on the Gold coast of Australia [J].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2005, 44(2):188-200.
[7] 吴必虎. 旅游系统:对旅游活动与旅游科学的一种解释[J].旅游学刊,1998,14(1):21-25.
[8] 保继刚,楚义芳. 旅游地理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35-55.
[9] 罗明义. 旅游经济学[M].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15-21.
[10] 毛彦斌,贾文毓,张爱国. 山西旅游吸引物空间结构的初步分析[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0(3):84-87.
[11] 林振华. 旅游吸引物形态与旅游形象策划[J].林业调查规划,2006(1):120-124.
[12] 杨振之. 旅游资源开发[M].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20-35.
[13] 谢彦君. 基础旅游学[M]. 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41-56.
[14] 林南枝,陶汉君. 旅游经济学[M].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8-24.
[15] 马凌. 社会学视角下的旅游吸引物及其建构[J].旅游学刊,2009,24(3):69-74.
[16] Verbeke M J. Inner-city tourism: Resources, tourists and promoters [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86 (1):367-380.
[17] 谢维新. 注意——体验视角下上海都市旅游吸引物系统优化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
[18] 杨欣. 鞍山城市旅游吸引体系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2008.
[19] 王大悟,魏小安. 新编旅游经济学[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23-38.
[20] 保继刚,楚义芳.旅游地理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1-34.
[21] 廖卫华,梁明珠. 旅游区(点)分类体系研究:兼析对旅游资源与产品开发管理的意义[J].南方经济,2005(6):32-34.
[22] 张玲. 广交会对广州城市旅游的影响研究[D].广州:中山大学,2007.
[23] 苏平,党宁,吴必虎. 北京环城游憩带旅游地类型与空间结构特征[J].地理研究,2004,23(3):403-410.
[24] 张蕾. 长三角优秀旅游城市一些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25] 杨玲,胡小纯,冯学. 旅游地吸引力因子分析法及其数学模型[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66-69.
[26] 胡抚生. 国外旅游吸引物理论研究综述[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30(3):31-37.
[27] 钟诚. 杭州城市旅游产品结构优化研究[D].成都:成都理工大学,2010.
[28] Mckercher B. Attributes of popular cultural attractions in HongKong[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4,31(2):393-407.
[29] Cave J, Ryan C,Panakera C. Resident’s perceptions,migrant groups and culture as an attraction the case of a proposed pacific Island cultural centre in New Zealan[J].Tourism Management,2003,24(3):371-385.
[30] 杨新军,崔凤军,佟玉权. 加拿大的城市旅游开发评述[J].世界地理研究,1998,7(2):89-94.
[31] 黄成林. 黄山市人文旅游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研究[J].经济地理,1995,15(3):101-106.
[32] 涂汉明,方辉亚,郭建武. 湖北省旅游资源开发战略[J].经济地理,1990,10(4):88-92.
[33] 陶伟. 中国“世界遗产”的可持续旅游发展研究[J].旅游学刊,2000(5):35-41.
[34] 阮仪三,孙萌. 我国历史街区保护与规划的若干问题研究[J].城市规划,2001(10):49-56.
[35] 赵红红. 苏州园林的造园艺术[J].平顶山工学院学报,2008(6):79-81.
[36] 许峰. 城市产品理论与旅游市场营销[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5-33.
[37] Yuksel F, Bramwell B,A Y. Stakeholder interviews and tourism planning at Pamukkale,Turkey[J].Tourism Management,1999,20(3):351-360.
[38] Burns P M,S M M. Local perceptions of tourism planning:The case of Cuéllar,Spain[J].Tourism Management,2003,24(3):331-339.
[39] 张耀武. 文化视野中的乡村旅游吸引物研究[C]//第十六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荆门: 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区域旅游开发专业委员会,2012:1-6.
[40] 刘肖梅. 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经济学分析[D].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07.
[41] 孙忠. 遗址类旅游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研究以长安区为例[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