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没有认识,就没有发言权

2014-08-04艾莉

中国西部 2014年3期
关键词:科学考察南极洲科考

艾莉

在南极冰原勇救俄罗斯科考船的中国极地考察船“雪龙号”已經脱困,但对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以下简称极地办)而言,科考还在继续。

初识南极,纷争四起

这块最晚被人类发现的大陆,在18世纪迎来了人类的脚步后,也迎来了人类新的争端。历史上,曾经有7个国家(英国、新西兰、澳大利亚、法国、挪威、智利和阿根廷)对占南极洲面积85%的地区提出过主权要求,但没有得到国际社会的承认。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各国纷纷对南极领土提出主权要求。在1908年,英国政府就第一个提出对南极洲拥有主权。随后,新西兰、澳大利亚、法国、挪威、智利、阿根廷也纷纷提出对南极的主权要求。而美国和前苏联也再三表示保留对南极提出领土要求的权利。

在这些国家中,新西兰、澳大利亚、法国、挪威四国相互承认各自在南极的领土要求,而英国、智利、阿根廷三国各自划定的领土相互重叠,三方坚持各自的主权要求,矛盾与冲突大有一触即发之势。

1959年签订、1961年正式生效的《南极条约》,将南极洲的主权归属问题“冻结”起来。从此,南极洲成为各国进行科学考察的“世界特区”。1993年,中国加入了该条约。

该条约禁止提出新的领土要求,保证“为了全人类的利益,南极应永远专为和平目的而使用,不应成为国际纷争的场所和对象。同时,《南极条约》框架下《关于环境保护的南极条约议定书》也明确规定,2041年前,任何国家都不能对南极的矿产资源进行开发。

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南极条约》仅仅冻结了各国的领土要求,附属于领土的大陆架等方面的权利则没有界定。南极是地球上最后一块没有公认主权归属的大陆。

中国科考起步晚、发展快

到20世纪80年代初,已经有18个国家在南极洲建立了40多个常年科学考察基地,还有100多个夏季站,而拥有世界四分之一的人口的中国,始终没有踏足过南极。作为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中国也是唯一一个在南极问题上没有发言权的国家。

中国首次南极考察队长郭琨,现在近80岁了,回忆说,当时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在讨论南极问题的时候,中国没有表决权。

中国的南极考察始于1984年,今年正好三十年。

作为我国第一个在南极设立的科考站,长城站处在亚南极的海岛上,重点开展南极生态环境对气候变化的监测与研究,并没有进入南极圈。此后的中山站和昆仑站,则逐步向南极内陆挺进。

2014年,步入而立之年,中国南极科考“一船四站”,奠定了未来科考推进的基础。

在南极,运输能力决定了活动范围。现在,我国只有“雪龙”号搭载的直升机,没有固定翼飞机。而明年,中国南极科考将结束没有固定翼飞机的历史。据报答,我国已经和美国签订了合同,选购了他们生产的Basler BT-67固定翼飞机,计划明年五六月份交接。Basler BT-67能在地面环境温度零下50℃以下飞行,主要用于中山站和昆仑站两站之间的运输。“一船”也将成为历史。

徐世杰表示,在亚洲,日本在南极科考最早,实力也最强。韩国、中国、印度都可以说是新起之秀。就连过去对南极管理事务持有不同意见的马来西亚,也转变了原来的立场,积极地投身到南极科考中。中国虽然起步晚,但进步大。

科研竞逐替代“圈地运动”

但是,竞争并没有停止,只不过从之前的圈地运动变成了科研的竞赛。

极地办政策规划处处长徐世杰指出,现在的南极,科学考察是最大的活动。包括中国在内,美国、俄罗斯、德国等大国都是南极科考赛道上的佼佼者。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性的重点领域,可以从科考站点的布设、空中力量、海上力量以及在南极大陆本身的活动能力等指标,来考察各国的实力。

加入南极科研竞赛的国家越来越多了。《南极条约》的成员国,从最初的12个增加到现在的50个。

目前在南极,已经约有30个国家设立了科考站(包括常年站和夏季站)。就数量而言,智利、阿根廷等离南极大陆比较近的国家,以及俄罗斯、美国、中国、日本等国在南极的科考站数量较多,其中最多的是俄罗斯,一共有8个。美国不仅在南极点上建有阿蒙森-斯科特站,而且还建设了号称“南极第一城”、容纳规模达数千人的麦克默多站。麦克默多站还有通往新西兰的固定航班。

2009年,德国新建的诺伊迈尔III科考站,总重2500吨,建在16根大型支柱上,通过液压提升系统,在积雪太厚时可以抬高整个科考站,从而使科考站避免被逐年增高的积雪所掩埋。其先进功能曾震惊世界。

几十年的科学考察证明,南极大陆及其大陆架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及油气。一些地质学家认为,南极蕴藏着世界上最大的铁矿。此外,这里还有世界上最大的煤田,估计储量超过5000亿吨。这也是各个国家竞逐去南极科考的原因之一。南极还拥有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有数字称其现存量为6.5亿至10亿吨, 这相当于目前全世界渔获量的总和,被认为是地球上最后一个动物蛋白库。

现年72岁的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位梦华是把五星红旗插上北极点的第一人,他说,没有科考站、没有认识,也就没有什么发言权。所以,南极考察也可以说是一个针对未来的竞争。

猜你喜欢

科学考察南极洲科考
恐龙跑得快吗
Explore Antarctica with the photographer 与摄影师一起探索南极洲
南极洲无人干扰区缩至不到32%
井冈山市大鲵自然保护区综合考察及其驯养保护工作探讨
广开渠道,加强科学课的实践活动
中国南极科考30年历程
关于徐霞客对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经济学考察的讨论
论徐霞客对西南地区的社会学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