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原县临径乡青春前期留守女童生理卫生知识需求调查
2014-08-03万志娜张万存
姚 力,金 措,万志娜,张万存
(1.甘肃省第三人民医院,兰州 730020;2.甘肃省镇原县临径乡卫生院,镇原 744521)
近年来,随着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日益增多,农村留守儿童的数目也越来越庞大。据统计,当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已有六千万,其中留守女童超过一半[1]。镇原县临径乡是我院联村联户的对口支援乡,位于镇原县城东北部,距县城15 km,共辖14个行政村,114个村民小组,8 368户,35 390人,共有小学及中学24所,在校学生6 048人,在今年的双联蹲点工作中,发现留守女童生理健康知识及性安全防范意识教育非常匮乏。为此,我们开展了留守女童生理卫生及性安全防范意识教育需求调查,旨在了解留守女童生理卫生知识需求状况,探究相应的宣教方法。
1 对象和方法
1.1 调查对象 在临径乡中小学就读的11~14岁青春前期女童284例,双亲均在的87例,留守女童197例。197例留守女童中,双亲均外出打工的73例,父亲外出打工的70例,母亲外出打工的54例。双亲均外出打工的73例留守女童中,由老人抚养的60例,由姨妈、舅妈、姐姐抚养的13例。本研究主要对197例青春前期留守女童的生理卫生知识作一调查。
1.2 调查内容 根据农村生活条件和女童年龄等实际情况,内容包括青春前期留守女童生理卫生知识需求调查、希望获得生理卫生知识的形式和方法调查、性安全知识问卷三方面。
1.3 调查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进行调查,由专人指导女童如实填写问卷,问卷回收率100%,所得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
2 结 果
2.1 留守女童生理卫生知识需求 由表1可见,85.2%以上女童关注自我发现疾病指导、何时戴胸罩、经期保健等各类生理卫生知识,而关注生殖系统卫生保健的女童达到了90.2%。
表1 留守女童生理卫生知识需求 [n(%)]
2.2 留守女童希望获得生理卫生知识的形式和方法 由表2可见,各种宣教方式的需求率都达到了80%以上,其中最受欢迎的宣教形式和方法是专题讲座(91.4%)和宣传手册(87.8%)。
表2 留守女童希望获得生理卫生知识的形式和方法 [n(%)]
2.3 留守女童性安全知识问卷回答知晓率 由表3可见,197例留守女童性安全的知晓率普遍较低,如何防范性侵害的知晓率最低,仅29.9%。
表3 留守女童性安全知识问卷回答知晓率 [n(%)]
3 讨 论
在农业落后地区,与非留守儿童和留守男童相比,留守女童是“被忽视”甚至“被歧视”的典型群体,她们处于传统观念中的弱势地位,而寄养在家乡的留守女童情况更为严重。留守女童由于缺少母亲的陪伴与关爱,普遍缺乏青春期生理卫生知识,同时正是由于生理卫生知识的缺乏,使得部分的留守女童缺乏自我保护意识,许多农村留守女童已经或正在遭受着性侵犯的伤害,而这些伤害一旦发生就无法弥补[2]。2009年,四川省宜宾市检察机关共起诉83件农村留守女童遭受性侵犯案,占所起诉性侵犯案的41.9%[3]。通过对类似性侵案件资料的综合分析发现:在性侵案件中,农村留守女童已成为数量最大的受害群体。留守女童遭性侵的地点主要是在家外的农村社区中;性侵留守女童的主要是农村社区的邻里,值得注意的是,单身无偶的“光棍”、青春期的男生和老年男性已成为主要的侵犯者。
由于历史和社会的因素,地处偏僻山区的农村女童尤其是留守女童对青春前期的生理卫生知识及性安全防范知识严重匮乏。本次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孩子比较愿意接受学校通过举行专题讲座及宣传手册的途径获得该方面知识,也希望主要由母亲及女老师在日常生活中对她们进行这方面的指导。同时,女童们对于青春期的相关保健知识及性安全防范知识了解严重缺失,许多该方面知识回答不是不知道就是理解错误,因此寻觅或者编写一系列相关的通俗易懂的教材及宣传册,并在本地区开展青春期生理卫生知识讲座,已经迫在眉睫。另外,对于教师及农村卫生院医务人员配套培训也同等重要。定期为女童们进行相关知识的授课及培训指导,对于改善农村女童,尤其是农村留守女童的现状,有着积极的作用[4]。增强留守女童的生理知识,不仅有利于其生理健康,也可以提高其对侵害的警惕,预防侵害事件的发生,并且可以促使其受到侵害时及时寻求帮助。家庭、学校和社会要联合起来,链接社会资源,营造良好的社会支持环境,协助留守女童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姜 超. 论构建农村留守女童有效预防性侵害的切近途径[J]. 继续教育研究, 2012, (11): 33-34.
[2]龙 玲, 陈世海. 农村留守女童性侵害的社会工作服务[J]. 宜宾学院学报, 2013, 13(8): 64-67.
[3]吕艾晋. 农村留守女童遭受性侵现状及成因分析[J]. 青年与社会, 2013,529(19): 90.
[4]胡艳霞. 青春期留守女童生理卫生知识需求调查与宣教[J]. 中国民康医学, 2011, 23(1): 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