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加强行政学院学科体系建设
2014-08-02周文彰
周文彰
摘要:加强学科体系建设对于提高行政学院教学培训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文章对行政学院学科的特殊性、行政学院的当家学科及学科体系层次进行深入分析,认为行政学院学科体系应围绕政府管理,并通过一定的载体或抓手来打造,同时对如何进行行政学院学科体系建设提出具体可行的思路和建议。
关键词:行政学院; 学科建设
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81(2014)01-0100-06
一、行政学院学科体系建设对于提高教学培训质量的意义
教学培训质量是行政学院的生命,也是各项工作所围绕的轴心。国务院颁布的《行政学院工作条例》指出,“学院的一切工作都要为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服务”。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委员、国务院秘书长兼国家行政学院院长杨晶今年5月到国家行政学院强调,“抓特色、抓品牌、抓质量,通过质量建设提升绝对优势”。而加强学科体系建设对于提高行政学院教学培训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学科体系是“四大体系”的重要支撑
行政学院有三项主要职能,我们通常称之为“三位一体”,这就是教学培训、科学研究和决策咨询。其中,教学培训是中心工作,培训对象为三类:一是公务员,二是公共管理人员,三是政策研究人员。最重要、最大量的是培训公务员。党校、行政学院合为一体的培训机构,如果能够成系统地培训公务员,就是履行了行政学院的主要职责,如果做不到这样,行政学院这块牌子就算闲置。所以,行政学院的中心工作就是围绕政府管理培训公务员。
如果把围绕政府管理培训公务员工作具体化,行政学院的中心工作主要就是四件:第一,围绕政府工作设置班次;第二,围绕政府工作配备课程;第三,围绕政府工作编写教材;第四,围绕政府工作建设学科。这是大家一致认可的“四大体系建设”,即班次体系、课程体系、教材体系和学科体系建设。这个不是随意排列的,而是经过精心考虑的。行政学院履行职责的第一件工作,就是举办培训班,培训班成体系了,就形成了班次体系。班次体系是其他三大体系的载体和基础,课程配备、教材选择是按照班次的培训目的进行的。学科体系是“四大体系”的支撑,或者说是“引领”。很显然,如果没有学科体系,这“四大体系”就不成体系,就没有引领,没有支撑,没有高度。所以,行政学院要十分重视学科体系建设。
(二)学科建设水平决定教学培训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就要加强学科体系建设。为什么?因为学科水平关系到培训内容的高度和深度。行政学院教学培训能不能有一定的高度和深度,这是由学科建设水平决定的。很难设想,学科水平不高,却能够出很好的教学质量。所以,要想提高教学培训质量,就一定要在学科建设上下功夫。承担授课任务的同志都有体会,凡是我们在本专业、本领域有深入研究的,课就能讲得比较深、比较透;凡是在本学科、本领域有自己独到研究的,这个课就能给学员新信息、新思想、新观念、新思路、新办法。所以,学科建设水平决定教学培训质量,这是毫无疑问的。
(三)学科建设水平影响行政学院的学术地位
行政学院的中心任务是公务员培训,但是,行政学院却不单纯是培训机构,《行政学院工作条例》要求行政学院还要成为科学研究的基地、决策咨询的思想库。所以,行政学院还必须具备一定的学术水平。没有一定的学术水平,很难完成科学研究和决策咨询任务。评价一家行政学院,一要看培训,二要看学术,而学科建设是学术水平的重要支撑。在各类高校、研究机构、培训机构林立的今天,行政学院要想获得一定地位,仅开展培训是不够的,还必须有自己的学术地位。学术地位哪里来?那就一定要狠抓学科建设,努力提高学科建设水平。
通过以上三点,我们足以看出,没有高水平的学科建设,就很难打造有特色、高水平的行政学院。很多地方都提出要建设一流行政学院,包括一流省级行政学院、一流地市级行政学院,而一流的行政学院,必须有一流的教学、科研、咨询;一流的教学、科研、咨询,必须依托一流的学科体系。
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对学科体系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2010年底,习近平同志到国家行政学院考察时指出:“行政学院区别于其他干部教育机构的最大特色是‘行政,要创新培训内容体现学科特色。”《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国家行政学院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我们,要“紧紧围绕国家事业发展需要,建设特色鲜明、结构合理的学科体系;突出重点学科,强化优势学科,拓展相关学科,形成充分体现学院发展方向、特色鲜明、结构合理、适应性强的学科体系”。所以,全国行政学院,特别是省、自治区、直辖市、副省级城市一级的行政学院,更应当高度重视学科体系建设,把它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
二、围绕政府管理打造行政学院的学科特色
学科建设是各类教育、培训机构的共同任务,党校要抓学科建设,高等院校也重视学科建设。行政学院要建设什么样的学科呢?
(一)认识行政学院学科的特殊性
上世纪70年代,美国教育家伯顿·克拉克教授提出,“当我们把目光投向高等教育的‘生产车间时,所看到的是一群群研究一门门知识的专家。这一门门的知识称作‘学科”。这里谈的是一般意义上的学科,特别是高等教育层面的学科。在教育部的学科划分当中,按照层级,自上而下,第一级叫“门”,一共有13个门,第二级叫“类”,共71个类,再向下是258个“专业”。这是国民教育系统的学科划分,为行政学院的学科体系建设提供了指导,但我们不会也不可能完全照搬,行政学院有自己的学科特色。
笔者认为,行政学院的“学科”有两层含义:一层含义,是指作为知识理论体系的科目和分支,它偏重知识理论体系,专业是偏重政府管理领域;另一层含义,是对教学、科研、咨询业务隶属范围的相对界定。行政学院的教学工作,教师不像学历教育那样独立、系统地讲一门课,而大多是上专题课。每一门专题课归属于哪一个学科?属于哪一类知识理论体系?这就是学科问题。
行政学院学科与高校学科不同。行政学院从事的是干部培训,干部培训不同于高等教育。从事干部培训的还有党校,行政学院学科与党校学科又有所不同。行政学院的最大特色是“行政”,偏重于政府管理;党校偏重于理论知识、党性修养。国家行政学院摸索出了“一个核心、三个重点”的教学培训布局,“一个核心”就是以提高公务员的素质和能力为中心,“三个重点”就是公仆意识、政府管理、依法行政。行政学院一要避免简单克隆高校的学科建设,二要避免用党校的学科建设代替或挤兑行政学院的学科建设。
(二)行政学院的当家学科
行政学院的“当家学科”是围绕政府工作确定的,《行政学院工作条例》对行政学院学科有明确规定,强调行政学院要“立足政府工作需要,注重建设行政管理、经济管理、行政法学、领导科学、社会管理以及应急管理等学科体系”。经过几年来的摸索思考,我认为,行政学院的当家学科应该根据政府工作来确定。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一直在研究政府的职责,从文明的角度讲,最初强调“两手抓”,即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后来还有政治文明、生态文明;从建设的角度讲,我们从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政府的第一个职责就是抓好经济建设和经济管理,行政学院就有了“政府经济管理”这个学科;政府的政治建设和政治管理职责使行政学院有了“政府政治管理”这个学科;以此类推,还有“政府文化管理”、“政府社会管理”学科。这四大管理有常态的也有非常态的,非常态的就是“政府应急管理”,这是行政学院的第五大学科。第六大学科“政府公共管理”是行政学院的理论学科。政府各项管理都需要依法行政,“政府依法行政”是行政学院的第七门学科;还有“政府领导科学”。这样,行政学院有八个当家学科。
在这八个学科中,由于政府政治管理还在探索之中,目前建设这一学科还有难度,先放一放,我们暂先明确行政学院的当家学科就是七个。如果还有,可以加上“政府生态文明管理”。十分明显,行政学院的学科属于应用性的,不是理论性的,更不是基础性的。所以,行政学院的学科,一定要贴近政府管理,名称如此,内容更如此,要以应用为导向。行政学院的学科如果不围绕政府工作来确定,仅凭自己的兴趣爱好自说自话,那就离谱了,既不可能站稳课堂,也不会受到政府的欢迎。
总之,行政学院教学培训的一切,都要围绕政府工作来进行,当家学科也要围绕政府工作来确定。
(三)行政学院的学科体系
行政学院的学科体系可从三个层次来构建。第一个层次就是当家学科,即政府公共管理、政府经济管理、政府社会管理、政府文化管理、政府应急管理、政府依法行政和政府领导科学,这七个当家学科是行政学院的主干学科体系。第二个层次的学科体系范围扩大了,就是主干学科的上一级学科或者与它们相关联的学科,它们构成了主干学科的支撑学科。再往下是基础学科,基础学科是主干学科的源头学科。这个层次的学科体系图示如下:
在这个学科体系图示上,越是向上的学科,越具有行政学院学科特色;越是向下,越具有把行政学院和党校、高校联系起来的学科共性。换言之,越向上,越具有个性;越向下,越具有共性。以政府文化管理学科为例,它是刚才列举的七个主干学科之一,它的下一级学科是公共管理,再往下是管理学。所以,就政府文化管理来讲,行政学院的基础学科就应该是管理学。管理学几乎是行政学院其他学科的共同学科。
行政学院要下功夫的是“向上走”,不是“向下走”。换言之,行政学院要致力于建设的,不是向管理学的方向走,而是往上走,即首先要把主干学科建设好。笔者向来认为,理论研究工作者、教学培训工作者,不要迷信、追求一级学科,甚至也不必迷信、追求二级学科,不要因为自己从事的不是一级学科而感到羞愧,重要的是要有行政学院特色。因为,行政学院要下功夫的就是“行政”特色,这是个性而不是共性。
三、行政学院学科建设要有载体或抓手
行政学院的学科建设怎么抓?我认为需要有载体和抓手。多年来,我们一直强调建设学科,都知道学科建设重要,但又总感到抓学科建设很难,难在不知从哪下手。现在,我逐渐有了一个认识,即行政学院的学科建设起码要有三个载体或抓手。
(一)学科论文
学科建设同样要从一块块“砖头”来垒砌。论文不可能面面俱到,一篇论文总是抓住学科中的一个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这一个一个的问题,就好比是学科大厦的一块一块的砖头或元素。行政学院的学科建设,就要从一个一个的元素、一块一块的砖头、一个一个的问题去着手,去探讨。没有这一砖一瓦,不可能凭空建起一座学科大厦。所以,抓学科建设,首先要鼓励教研人员多研究、多写,形成论文进行交流和发表。所以,教研人员在行政学院特色的学科范围里,一年写若干篇学科论文,实际上就是在进行学科建设。我们不要轻视这样的“零打碎敲”,只要教研人员能够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去攻克,那么最终就能达到在学科内无论讲什么课都能信手拈来,无论写什么教材也很容易融会贯通,指导研究生自然也就有了章法。所以,学科论文很重要。
对此,我自己深有体会。从2009年12月开始,我尝试在国家行政学院创新结业式。过去,结业式通常安排学员交流学习体会,学院作培训班总结,发结业证书,最后有关领导讲话,提提希望。我感到,结业式应该创新完善,把结业式变成学员培训期间的“最后一课”,让他们带着思考、带着震撼离开学院,达到使整个培训升华的效果。另外,行政学院也特别强调公仆意识教育、党性教育,习近平同志说,无论党校、行政学院还是干部学院,都要加强党性教育。结业式不正是一个很好的党性教育机会吗?所以在结业式上,我代表国家行政学院送学员一句话,每次送的话不同。比如,我第一次送的是“做官做事与做人”,后来相继送了“以责任感做事”、“把群众当亲人”、“缺什么都不能缺精神”、“要继续艰苦奋斗”、“要务实”、“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做人不忘立身之本”、“用权不谋一己之私”等等,共近80句话,涉及党性修养的方方面面,这给我后来讲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课积累了一批砖瓦或元素,使我无论是讲从政道德、为民务实清廉,还是讲世界观权力观等,都能信手拈来,因为这些问题我都通过所送的每一句话而认真思考过,需要时构造一个框架串起来就行了。抓学科建设要特别重视学科论文是同样的道理,要鼓励教研人员在自己的学科范围里一个题目一个题目去钻研,这是学科建设的第一个有效载体和重要抓手。
(二)学科著作
论文不论怎么样,毕竟是元素或砖头,不成体系、大厦。所以,抓学科建设不能停留在学科论文上,还要从行政学院的高度,把一个一个的学科作为一个一个的项目,为教研人员创造条件、提供支持,把学科建设成果汇集成学科著作。近年来,国家行政学院要求各教研部分别写出学科著作,这项工作正在进行。学科著作在强调应用性的同时,还要突出学术性,要能够站在学科同行的高度,甚至需要世界眼光,在国际上与同类学科著作比肩。
多年来,国家行政学院一直把学科著作叫做学科教材,我认为这种叫法不恰当。学科著作跟学科教材不一样,它强调理论性、学术性、前沿性、系统性,是把个人或教研部集体的智慧、多年的研究形成一部书,这本书甚至可以分上中下三卷,一定要高精尖。而教材有两种,一种是发给学员看的参考书,一种是讲课的讲义。关于教材建设,我曾经多次讲过,第一不要面面俱到,要突出重点;第二不要煌煌巨著,要短小精炼;第三不要太理论化,要强调实践性;第四不追求一劳永逸,干部培训机构的教材不管长远,要年年修改,比如十八大召开之后,那么之前的培训教材就要修订。
(三)学科谱系及其著作
这个抓手是我这几年悟出的新道道,就是每一门学科都要理出它的谱系。学科谱系到底是什么?比如说政府文化管理属于主干学科,那么它向上还有没有分支学科?或者说,它怀抱里还有哪些子学科?向下是支撑学科,不要对支撑学科要求太死,某一个支撑学科的“相邻学科”,也可能成为主干学科的支撑学科。比如,文化学、艺术学、文化政治学、文化经济学、文化社会学等,都可以作为政府文化管理的支撑学科。再向下,就是基础学科。
现在,要进一步细化主干学科。所谓“细化”就是挖掘主干学科“怀里抱的东西”。像政府文化管理,它怀里抱的是什么呢?按工作门类分,包括核心价值体系、公共文化管理、文化产业管理、文化市场管理、媒体传播管理、文化体制改革、文化政策法规;按区域分,有政府城市文化管理、农村文化管理、社区文化管理;按人口分,有少儿文化管理、老人文化管理、流动人口文化管理,等等。这不一定准确,这不是说列一个就要建一个学科,而是为了说明问题。作为行政学院一个完整的学科,政府文化管理光是一门课、一本书是不够的,研究也是不可能到位的,应进一步细化,专门有研究公共文化管理、文化产业管理、文化市场管理的,等等。所有这些,就成了政府文化管理“怀里抱着的东西”。如果行政学院的学科体系还有第三层,这就是我理解的第三层。基础学科研究不用学院去抓,教研人员可根据个人兴趣、专长去研究,我们要抓的最主要的是主干学科及其“怀里抱着的”学科。主干学科及其分支学科就构成了行政学院的学科谱系,图示如下:
因此,我们不要惭愧于从事的不是一级学科,越是研究得细,越是到位,越有我们的特色!我们最应重视的是主干学科及其子学科。
国家行政学院目前是这样抓学科建设的:第一鼓励写论文;第二组织撰写学科著作;第三,教研部列出学科谱系后,教务部每年资助一个教研部写两本学科谱系中的著作。政府应急管理学科也有自己的学科谱系,比如应急指挥部推演、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等。每个教研部每年写两本著作,五年下来,学科建设就相当可观。这里,容易发生一个偏向,就是把每一个论文题目当成一个学科谱系,实际上不是。比如城镇化,可以安排许多题目,如城镇化进程中的人口管理、城镇化与产业体系,等等。实际上,类似题目可以合成作为政府经济管理的一个学科,如“中国城镇化的理论和实践”,把有关城镇化的小题目都归进去。另外,主体功能区建设也是政府经济管理的重要内容,可以专门写一本书,这是一个非常严肃且需要科学对待的事。
四、加强行政学院学科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要清晰估价,理清思路,制定规划
清晰估价,就是要正确估价行政学院学科建设的现状,清楚学科建设所取得的成绩、所达到的高度及现在的缺憾、空白、薄弱环节等,然后把今后学科建设的思路理出来。没有思路,就容易形成学科建设年年讲、年年抓但没有进展的状况,处在各自为政的研究状态,无法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推进,更无法在有思路的基础上制定规划。学科建设要有规划,以上讲的基本上是规划的内容。
首先,确定重点学科。这里,重点学科指的是现在那些比较薄弱又非常重要的学科,需要重点建设、扶持,这个“重点”是“工作重点”。所以,重点学科不一定是主干学科,更不一定是优势学科。比如,很多行政学院是在党校的基础上办起来的,可能就没有应急管理学科,现在还是薄弱环节,就可以作为重点,即把应急管理作为学科建设的重点工作;再比如,社会管理也是这几年才提出的,过去党校没有相应的教研部门,就可以把它作为重点学科来扶持和支持。
其次,培植优势学科。优势学科就是通常讲的在本院“冒尖”的学科,应进一步给力,把它们培植成优势学科甚至在全国有影响的优势学科,如果有条件,培植成在国际上也有一定地位的优势学科。所以,优势学科分为四个层次的“优势”:本院的优势,本地区的优势,国内的优势,国际的优势。可根据现状、潜力来确定培植哪方面、哪层次的优势。像“优势”、“重点”这样的提法,国家行政学院最近规范了一下,分别叫做品牌班次、精品课程、优秀教材、优势学科,以前什么说法都有。实际上,全国行政学院系统可以统一一下叫法。
再次,突出特色学科。特色学科,就是本地、本院独具特色的学科。比如民族文化管理,江苏省就不突出,不需要去打造,但对青海、西藏、内蒙、新疆就应作为一个特色学科来做;还有区域经济管理、荒漠化的治理,水资源、矿藏的开发与管理,都可能成为某个地方的特色学科,这需要各家行政学院根据本地实际去谋划。特色学科没有共性,别的省市区没有,是独特的、需要主攻的学科,而且是党委、政府最关心的东西。具有地方特色的东西,外地的学者名气再大也讲不清楚,就得靠行政学院自己的队伍去建设自己的特色学科,也就是特有的政府管理。对于特色学科建设,各家行政学院都应当在经费上予以支持、时间上予以保障。
(二)要建立在教学科研咨询工作的基础上
学科建设不是一项单一的工作,一定要建立在行政学院教学、科研、咨询“三位一体”职能的基础之上,而且学科建设自身也要“三位一体”,不能脱离这三项基本职能去搞单一的学科建设。脱离了这三项职能的支持,学科建设不现实,也不可能成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要做好以下三点:
第一,鼓励教师开发课程。行政学院有两个原因需要每年不断更新课程,一是形势变化、政府工作任务翻新,二是同样一门课,政府有新思路、新思想,我们要及时吸收。比如,关于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这一次国务院出台的改革方案都是新思路,我们先前的研究显然要加快更新。我们主要依靠本院的老师去开发新课,目前,很多行政学院年度课程的更新率在30%以上。国家行政学院在过去很多年,依托学科建设支持开发新课,把开发新课作为学科建设的一个抓手来做。从今年开始,国家行政学院另外挖掘资源,为学科著作编写等提供资助。所以,开发课程是和教学培训联系在一起的。
第二,支持科研。学科建设不是单纯地空喊口号,是要大力支持科研,鼓励教研人员写书、写论文。
第三,鼓励咨询。在咨询这个问题上,各个学院抓得很不平衡,有的相当重视,且咨询成果多,有的刚起步,还没有多少成果,有的甚至还没有发挥行政学院的咨政作用,体现专家学者的价值。咨询服务就是要不断地给政府提交对策建议,这是我们本职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拳拳爱国心、报效国家的重要手段。咨询服务是发挥行政学院作用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科建设的重要基础。
(三)要与教研队伍建设同步
世界各地行政学院教学培训队伍建设的做法不同,例如,法国行政学院没有专职教师,所有教师都是外聘的政府官员;国家行政学院强调专兼结合、以兼为主,所以在十多年的办院时间内,国家行政学院这么大个机构,专职教师只有八十几个人,多聘用社会上的专家作为兼职教师。但这有其局限性,一是外聘教师答应了但到时有事又来不了,二是如果没有自己的专职队伍,学院在社会上没有学术地位。所以,现在我们的教师队伍还在扩大,准备扩大到200人的规模。教学培训可以有专职队伍,也可以全部依靠院外力量,这就看各家学院的实际运作了。但学科建设只能依靠自己的队伍,虽然可以借用院外力量,请他们参与研究,但全部靠院外力量来建设学科是不现实的。所以,学科建设必须跟教研队伍建设同步进行,在某种意义上,学科建设也就是教研队伍的建设。
这里为什么讲“教研队伍”而不是讲“教师队伍”?因为就一个学院的学科建设来讲,首先是专职教师,但能够进行学科建设的不仅是专职教师,还有在行政管理方面的教学科研人才,目前行政管理岗位上的很多领导干部,都是教师队伍里的拔尖人才。我们说人尽其才,就是要把学院的人才全部用到位,首先是专职教师人才,二是行政管理岗位上的具有教学科研能力的人才,二者构成了完整的教研队伍。在这个问题上,行政学院要在导向上把它科学化、规范化,因为教师队伍跟行政管理领域,有时会有不协调,我们要把这两支队伍统筹好、用好、团结好。学科建设和教师成长是相关联的,学科建设要依靠相应的教师梯队的支撑,教师成长要依托成熟、规范的学科体系。因此,既要依靠教师加强学科建设,又要通过学科建设促进教师成长。
(四)要系统协作,共同推进
行政学院是一个大系统,这个系统有四级——国家、省市区、地市、县,加强行政学院建设就要系统推进、整体提高。上一级政府设立的行政学院有责任有义务承担起对下一级政府设立的行政学院的指导协调责任,学科建设也是如此,各级行政学院都要承担起系统推进的重担,不能只是自顾自。相对来说,上一级行政学院条件总要好一点,比如师资、资金相对雄厚,教学条件、硬件设施相对不错,我们有责任关怀、支持、帮助本地区的全系统行政学院。
第一,加强交流,相互借鉴。各级行政学院结合自身的办学特色,围绕地方党委政府工作,在学科建设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比如,北京行政学院早在2005年制定了《关于做好学科规划工作的意见》,每年划拨50万元学科建设基金,“建立健全一批学院发展急需但现在又很薄弱甚至短缺的学科,形成一个兼有党校、行政学院特色的立足于21世纪的新的学科体系”;再比如,江苏行政学院连续多年坚持召开学科建设研讨会,探讨学科建设规律,在2012年印发了《“十二五”科研(含学科建设)规划》,提出着力实施优势学科建设、思想库建设、教研咨一体化和人才建设四项工程。很多学院都在抓自己的学科建设,而且都有新招数,大家要加强交流、相互借鉴。
第二,加强指导、督促和检查。研讨会是一种指导、督促和检查的方式,能够在全国行政学院学科体系建设方面产生一定影响和作用,大家要以适当方式去推进本地区行政学院系统的学科建设。
第三,加强合作,共同推进。各个学院有自己的学科建设优势,需要整合优势,互相帮助。去年,国家行政学院在全系统招标,编写了七本供全系统使用的培训用书:《政府公共管理》、《政府经济管理》、《政府社会管理》、《政府文化管理》、《政府应急管理》、《政府领导科学》、《政府依法行政》,很多学院正在大规模使用。这是我们行政学院自己的力量编的教材,希望大家积极使用。这套教材特别强调实用性、针对性、实践性,普遍反映很好。国家行政学院党委书记陈宝生参加了首发式,对这套书高度评价,他在讲话中指出:“这是一个动用全系统的力量合作攻关的成功范例。”学科建设同样可以动用全系统的力量,我举这套书的例子,就想说明我们已经有过这样的合作范例。国家行政学院的各级教学科研基地,更要发挥交流合作的示范作用。
责任编辑:孔九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