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话语变迁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2014-08-02刘朋
刘朋
摘要:话语作为一种政治分析和政治实践的方式,在本质上体现了政治理论、学说由思想理论形态向实践形态转化的具体过程。90多年来党的话语的变迁历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不断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过程。分析和解构党的话语的发展变迁,可以从一个侧面展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历史进程。
关键词:政治话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口号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政治理论史应当被写成政治话语史。”[1]政治话语作为一种政治分析和政治实践的方式,在本质上体现了政治理论、学说由思想向现实转化的具体过程。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革命及现代化建设的理论指导,无论在战争时期还是在和平年代,都是一种占主流地位的政党话语。90余年来党的话语的变迁历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不断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过程。
一、中国“场域”中的政治话语
伽达默尔很好的揭示了话语对于事物的特殊价值和意义,“词语和事物之间的内在统一性对于一切远古的时代是这样的理所当然,以致某个真正的名称即使不被认为是这个名称的承载者的代表的话,它也至少被认为是这个名称的承载者的一个部分。”[2]话语一词源自拉丁文“discourse”,意为人们说出来或写出来的语言。在福柯看来,话语是“隶属于同一的形成系统的陈述整体”[3],是与社会权力关系相互缠绕的具体言语方式,它“意味着一个社会团体依据某些成规将其意义传播于社会之中,以此确立其社会地位,并为其他团体所认识的过程”[4]。作为一种“权力秩序”的表达,“话语天然地是政治的”[5]。变化着的话语实践是社会变革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某种意义上说,话语表达和实践是一个从一套完备的政治理论与学说向现实社会实践运动,并由此对现实社会形态、政治制度发挥作用并引发转变、发展的过程。
话语是一个非常重要而又复杂的系统。“对于政治精英们而言,主要使用独白式的话语,通过各种话语操纵技术,表达政治霸权的命令,以不容辩解的姿态宣布和维护自身的权威。”[6]政党领袖必须考虑和提供一种方式,使主流话语能够完成自身的叙事而默会知识也能找到自己的位置,这直接关系到话语以何种方式影响社会权力。马克思主义这一普遍真理只有放至具体的中国“场域”之中,才能与特定历史时期的中国实践相结合,这对于话语的构建以及“权力秩序”的表达至关重要。它“不仅反映和描述社会实体与社会关系,话语还建造或‘构成社会实体与社会关系;不同的话语以不同的方式构建各种至关重要的实体,并以不同的方式将人们置于社会主体的地位”。[7]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宏大叙事的话语,“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才是问题的关键。因此,如何实现这个结合,并发挥其影响社会权力,变应然话语为实然实践,是政党领袖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政党精英们就出色的完成了这个任务,创造性的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于毛泽东等在理论中的主导地位和独特贡献,他们的话语在某种程度上主导了一个时期主流政治话语的走向。也可以说,没有这些话语的构建,就没有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离不开话语的表达与实践。
在中国的政治生态中,政党话语源于历史和现实的客观存在,这种客观存在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它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践相结合过程中达成的共识和均衡。党的政治话语的构建,主要通过两个方面来进行,一是理论层面上的话语体系,二是实践层面的文本话语、话语权力等。理论解释和文本研究是话语构建和发展的两个重要范畴,经验形态的理论化和实践形态的经验化实质上是通过话语来建构。政党领袖关于话语理论的系统和文本解释,往往需要一定的社会环境。“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8]也就是说,只有了解话语产生背景和过程,才能真正领悟话语的意蕴。
在当代中国,党的话语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外在形式,同时也是其理论构成的重要因子。党的话语在阐释马克思主义理论真谛的同时,其话语逻辑和特质也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深入发展框定了轨迹。
二、从革命到建设:政治话语主题变迁
话语是一个历史范畴,在话语主题、内容、结构形式上,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征。政治社会是话语的作用方式和基础文本,政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政治话语的实践,在政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话语以不同的参与方式发挥出重要的作用。话语权赋予了话语主体向客体单向表达的力量。话语由其主题导出,革命和建设统一构成马克思主义的完整主题。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党的话语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体现出不同的价值逻辑,体现了从革命到建设的谱系流变。党的话语的变化,一方面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作出令人信服的科学描述,同时也明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核心术语的演进逻辑。
1.革命话语:毛泽东思想的逻辑指向
在革命年代,主体话语无疑充满阶级斗争的革命斗争逻辑。通过阶级斗争夺取政权并上升为统治阶级,然后利用国家机器变私有制为公有制,“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9],就是经典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结论以及全部论述所围之旋转的轴心。毛泽东思想作为经典马克思主义的代表,其绝大部分话语也是围绕着革命者这个轴心展开的。
20世纪,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之后,以阶级斗争为代表的革命理论对中国共产党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为那个时代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代表,这些时代主题给毛泽东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共产党宣言》指出,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阶级斗争是历史的直接前进动力的思想,是现代社会变革的阿基米德支点。毛泽东思想继承了马克思将阶级斗争视为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的思想,对此,毛泽东曾回忆说:“记得我在一九二〇年,第一次看了考茨基著的《阶级斗争》,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和一个英国人作的《社会主义史》,我才知道人类自有史以来就有阶级斗争……我只取了它四个字:‘阶级斗争”[10]。革命话语是那个时代革命理想和原则的充分体现,为了革命的目的,整个话语都指向了革命主题,字里行间都埋藏着鼓动斗争和革命力量的种子,正如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指出的那样:“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农村革命是农民阶级推翻封建地主阶级的权力的革命。农民若不用极大的力量,决不能推翻几千年根深蒂固的地主权力。”[11]在整个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的重要讲话都围绕着革命的主题进行,这是为中国共产党当时的主要任务服务的。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谈到肃反问题时指出,同时也还必须懂得,必须继续和反革命分子进行斗争。直到1957年,毛泽东还以革命党自称:“革命党嘛,以饿不死人为原则。人没有饿死,就要做革命工作,就要奋斗。”[12]并且毛泽东一系列的建设话语,其出发点也是为革命服务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保卫革命果实。
毛泽东思想的革命话语,是源于马克思、列宁等经典作家对矛盾斗争性问题与社会历史中阶级斗争的地位与作用问题相关论述的理解,在毛泽东看来,革命只是一个工具,是达到其理想状态社会主义社会的唯一路径和通道。这也是毛泽东思想话语背后所隐藏的意识形态根源。
2.建设话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价值旨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现代马克思主义取代经典马克思主义的产物,这是马克思主义再次中国化的产物,标志着作为执政的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心由革命转移到建设任务上来。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政治生活领域逐渐形成了一套新的话语体系,即建设或是发展。而建设或发展的理论坚守应该是马克思主义的建设话语而非其革命话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系统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实际问题。科学地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发展战略、依靠力量、国际战略、领导力量等重大问题,其主题就是发展。邓小平是在实现革命到建设的转换上发挥了关键作用的重要人物,其话语体系的转换是从文革的整顿开始的,《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主要是从文革结束前后邓小平同志的讲话开始收录的,其中前面9篇的内容中有5篇是关于整顿社会经济工作的相关问题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在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建设和政治建设方面提出了一些新的话语,指出,工业发展要“确立以农业为基础,为农业服务的思想”,要“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扩大出口”,要“实行按劳分配原则”,“增加农民收入”。[13]邓小平理论把社会主义社会改变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基础需要的部分的改革,看作是一场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革命,指出:“不开放不改革没有出路,国家现代化建设没有希望。”[14]并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退休后主导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同时通过党的建设来推动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发展,其话语虽然围绕党建进行阐释,但是其最终的目标仍是发展,确切的讲是通过阐释党“代表了中国最先进的生产力发展方向”等话语加强党的建设,从而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和发展。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就是用来指导发展的,社会主义不能离开发展这个主题,要牢牢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具体而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话语层面反映出三大基本价值,一是世界眼光,二是时代潮流,三是中国特色。
三、政治话语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以口号为例
口号是中国共产党有效的宣传动员手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重要实现形式和载体。口号是话语的基本型构,隐含着特殊的政治意蕴。口号具有很强的倾向性,是指用于口头呼喊的、带有纲领性和鼓动作用的简短句子,是以意识形态推动社会动员的运动文化的器物性承载者。口号是一个时代意识形态的浓缩和凝练,是政治鼓动的重要手段。什么时代呼喊什么样的口号,从短短的口号变迁中,可以发现隐含在口号背后的话语形态,可窥见时代主题的变迁。口号,作为一种话语形式,在政治实践中有其存在的客观意义,因为“某种话语类型与现实政治权力的结合”,是“话语本身的一种生存论规定”[15]。口号蕴含和体现政治权力构建权威和合法话语体系的本质工作。用简单化的口号代替具体政策,用以指导现实工作,并解决各种内容和性质不同的问题,是中国共产党在执政实践中总结出的成功经验和做法,这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重要途径。口号是意识形态的物质承载者。在党成立后90余年的口号发展史中,无论其来自于领导讲话还是施政纲领,都具有比较强的理念性,价值取向也不同时期表现出不同的主体和特点。和国民党相比,中共最大的特点就是善于用简短的口号,通过这个口号所蕴含的党的主旨任务,在宣传党的理论、政策和路线,激励官兵,发动群众方面表现出强大的政治力量。口号话语“对意识的规范力量是超强的,即使不考虑其他为其所用的政治强制手段”[16]。
在党的政治实践中,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话语主体和范畴。9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阶段提出了许多的口号。本文选择不同理论阶段的口号为例,分析其在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进程中的作用。
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主要形成于中国革命的实践。在其话语体系中有许多响亮的革命口号,这些口号对动员民众参加革命具有不可替代的神奇作用。如“枪杆子里出政权”,是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湖北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对大革命失败的原因进行总结时,毛泽东对党中央所犯不认识军队的极端重要性的错误的批评中提出来的。他强调全党“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17]。毛泽东的这个意见切中要害地指明了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也为中国革命的基本方式指明了正确的方向。这段话后来成为党创建、领导和掌握人民武装并进行革命武装斗争的行动口号,为党领导武装斗争、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同时也让更多的中国共产党人、红军战士和普通大众了解、认同和接纳这一思想。在解放战争即将取得胜利的前夕,针对蒋介石被迫发表“求和”声明,一些中间派人士为假象所迷惑,劝说共产党“立即停下来”。为此,毛泽东为新华社撰写了题为《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新年献词。号召全党、全军、全国人民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消灭一切反动势力,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绝不能使革命半途而废。由此,“将革命进行到底”成为革命人民和军队继续斗争的行动口号。革命胜利后,它又成了不少革命家矢志为共产主义伟大事业奋斗不息的座右铭。 建国后美国出兵侵略朝鲜,并派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面对美军对中国东北近邻的入侵和对我国安全的威胁,中共中央作出出兵朝鲜的重大战略决策。毛泽东在《给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命令》中指出:“为了援助朝鲜人民解放战争,反对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们的进攻,借以保卫朝鲜人民、中国人民及东方各国人民的利益,着将东北边防军改为中国人民志愿军,迅即向朝鲜境内出动,协同朝鲜同志向侵略者作战并争取光荣的胜利。”[18]这表明了中国出兵朝鲜的性质、目的以及对取得胜利的信心。随后,举国上下兴起了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运动。“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也成了50年代前期中国最为流行的口号之一。这些口号是毛泽东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思想的重要体现,带有明显的革命思潮,更多是包含坚定信念和明确目标的战斗精神,这些充满革命气息的文字将口号的战斗性发挥的淋漓尽致,被群众迅速接纳并传诵,极大激励了人民群众的斗争热情。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话语体系与毛泽东时期响亮的革命口号相比,主要着眼于国家建设和发展的执政任务,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发展是硬道理”等,这些口号对动员民众进行建设和改革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于世纪之交重要战略机遇期,对如何通过搞好党的建设,保持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兴旺发达,作了重要论述。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围绕 “什么是发展”、“靠谁发展”和“为谁发展”、“怎样发展”等发展观的基本问题,作了回答,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口号。胡锦涛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19]的要求,科学发展观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的一种方法论,不仅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也成为新时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响亮口号。
参考文献:
[1]尼古拉斯·菲利普森,昆廷·斯金纳.近代英国政治话语[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3.
[2]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下卷[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524.
[3]米歇尔·福柯.知识考古学[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136.
[4]王治柯.福柯[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159.
[5]福克斯,米勒.后现代公共行政:话语指向[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0.
[6]王海洲.合法性的争夺[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125.
[7]诺曼·费尔克拉夫.话语与社会变迁[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3.
[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31.
[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3.
[10]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2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8.
[1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7.
[12]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7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85.
[1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8-31.
[14]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19.
[15]刘小枫.这一代人的怕和爱[M]. 北京:三联出版社,2008:42.
[16]张凤阳.政治哲学关键词[M].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350.
[17]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47.
[18]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6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00.
[1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465.
责任编辑:陈文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