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逻辑解析

2014-08-02刘先春王小鹏

贵州省党校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中国梦民生改革

刘先春 王小鹏

摘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新时期全面深化改革绘制了蓝图,全会系统全面地阐述了改革的总目标、总布局和总任务,为改革指明了航向。全面深化改革是促进发展的内在动力,是造福于民的内在要求,是攻坚克难的必然选择,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十八届三中全会;改革;发展;民生;中国梦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81(2014)01-0005-04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新时期全面深化改革作了系统性的战略部署,描绘了改革蓝图。

一、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蓝图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客观冷静地分析了当前的形势,全面、系统地阐明了改革的地位、作用、方向、总目标以及各方面制度改革的具体部署等,吹响了新时期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为改革确立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全会突出强调了改革的重大意义和重要地位,“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1]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1]为此,要紧紧围绕6个方面深入推进体制改革,突破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制度屏障,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使改革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全会全面审视了国内外环境新形势,以及我国当代改革开放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决定》从16个方面阐述了各个领域改革的具体指导,范围之广,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既承接了先前的改革思想和成果,又以大无畏的精神推进新时期的改革。这预示着中国踏上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新阶段,顺应时代和人民的要求,沿着社会主义的道路,新时期的改革必将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永续前进释放新的动力。

二、新时期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依据

改革开放35年以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在很大程度上源于改革开放释放的内在动力。现阶段,我国既处在发展“黄金期”,又处于“矛盾凸显期”,改革进入了攻坚期和深水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只有坚定不移地全面深化改革,才能破除现阶段的体制弊端,为新时期全面发展提供长久动力,为人民幸福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一) 全面深化改革是促进发展的内在动力

发展仍是主题,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立足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坚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始终是改革开放的基本主线,改革的首要目的就是促进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是建立在生产力发达的基础之上的,正如邓小平指出:“根据我们自己的经验,讲社会主义,首先就要使生产力发展,这是主要的。只有这样,才能表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社会主义经济政策对不对,归根到底要看生产力是否发展,人民收入是否增加。[3]314十一届三中全会打破了人们的思想禁区,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帷幕,推动了连续30多年经济高速增长的“奇迹”,实践证明:改革是促进发展的活力之源。

现阶段,由于复杂的国内外因素,使得发展面临滞胀的危险,处于价值链低端,发展所付出的成本过大,发展的结构性矛盾突出、阻力强大,经济增速明显回落,面临着“中等收入陷阱”的危险,发展后续动力不足,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已难以为继。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顺利转型,保持发展的强劲持久力,成为摆在党和政府面前最迫切的任务。改革是改变中国命运的历史抉择,发展中的问题只有进一步深化改革才能解决,所以,改革仍是我们破解发展难题的唯一、最好选择。正如习近平强调,“增长动力从哪里来?我的看法是,只能从改革中来,从调整中来,从创新中来。”[4]发展的不协调性、不稳定性和不可持续性严重地制约着发展的实效性,其背后除了经济因素外,更有深层次的体制根源,一个难以绕开的话题就是市场和政府的关系。某种程度上,正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才带来了中国经济的腾飞。所以,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处理好市场和政府关系这一核心问题,重点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同时发挥好政府的作用。实践永无止境,发展永无止境,改革永无止境,改革是永远的进行时,只有全面深化改革,我国的发展才会有持续推进的内在动力。

(二) 全面深化改革是造福于民的内在要求

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最终实现共同富裕。邓小平指出,“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是要大幅度发展社会生产力,逐步改善、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3]251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越性就是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发展和人民幸福之间的统一,这也是区别于资本主义的根本标志。邓小平指出,“共同富裕,我们从改革一开始就讲,将来总有一天要成为中心课题……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5]364改革是造福于民的内在要求,其最终目的就是要实现共同富裕。所以,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始终要以人民幸福为中心,否则,我们就可能偏离社会主义方向。

客观地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有了很大提高,但贫富差距越来越大,马太效应明显,固有体制机制下,人民获益的空间越来越小,发展的成果不能被大多数人所享受,人们对社会公平正义的呼声比任何时候都要迫切。如何缩小贫富差距成为了改革不得不面临的问题,绕开这个问题,改革就难以推进,发展会受到制约,之前的改革成果也可能丧失。社会主义改革就是让人民共享发展红利,就是不断地向“共同富裕”这个终极目标趋近,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过程中我们允许合理的差距,但不能纵容这种差距超出公正的范围,超出人民的承受底线,超出社会主义改革的“红线”。邓小平指出:“如果导致两极分化,改革就算失败了”。[5]139我们必须理性、辩证地审视这一问题,在充分肯定改革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应该清楚,现阶段的社会不公和两极分化的危险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而是社会主义还不完善的结果。只有继续全面深化改革,才能最终使发展成果惠及于全体人民,才能真正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改革势在必行,停滞和倒退没有出路,这不是要求 “劫富济贫”,而是要求我们要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破除不合理的体制弊端,加大调节,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营造平等、公平和正义的环境,真正使发展成果惠及人民。正如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2]

(三) 全面深化改革是攻坚克难的必然选择

如果说先前的改革从较为简单的方面着手,那么现在单方面地改进已难以奏效;如果说先前的改革主要是突破“思想禁区”,那么现在的改革则遇到了“利益禁区”;如果说先前的改革是“帕累托改进”,那么现在的改进可能就是“卡尔多改进”,改革既面临着利益的增量提高,又面临着深层的利益调整,渐进式的、由易到难的改革已经到了最艰难的时刻。正如习近平强调,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既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又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6]冲破利益藩篱成为我们二次改革成功的关键,简单应急已难以推动,只有全面深化改革方能攻坚克难。

“硬骨头”预示着改革之难,“险滩”意味着改革之险,改革的障碍和阻力比任何时候都大,我们不仅遇到了思想的阻力,更遇到了人的阻力、体制机制的阻力,正如吴敬琏深刻地指出,“转方式已提出了近20年时间,至今未能取得显著成效,问题的根子在于遇到了‘体制性障碍”。[7]26体制机制背后涉及的是利益关系,邓小平提到体制改革时说,“这个问题太困难,每项改革涉及的人和事都很广泛,很深刻,触及许多人的利益,会遇到很多的障碍,需要审慎从事”。[5]176改革处于生死存亡的“关键期”,不改革才是最大的风险,如果说现在是改革最艰难时期,那么也将是改革最佳时期。在这场利益博弈的革命中,利益既得者不会轻易放弃手中的权力和利益,必然会通过各种方式来阻挠改革的推进,原有的体制机制弊端也不会自动消除,“触动利益比触动灵魂还难”,狭路相逢勇者胜,我们要秣兵厉马,全盘考虑,全面深化地推进改革,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唯有这样,才能革除“体制性障碍”,才能突破利益藩篱,改革才能取得成效。十八届三中全会最大的特点就是指出新时期改革的整体性和全面性,更是为改革规划了时间表,“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2]《决定》框架明确,思路清晰,向“利益藩篱”发起了“进攻”,为人民群众带来了新希望。

(四)全面深化改革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

中国梦就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我们现在比任何时候都迫近梦想,剩下几步,更为艰险,“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唯有全面深化改革,攻坚克难,方能夺取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新胜利,不断趋近“中国梦”。正如习近平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名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7]4

35年前,我们踏上了改革历程,中国社会从此翻开了一页页新的篇章,35年后,改革已站在了历史的新起点,没有改革,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也不会有中国的明天,创造新的伟大奇迹,必然要求继续深化改革。中国梦是对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进一步总结深化,目的在于指明道路,整合矛盾,凝结共识,无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中等收入发达国家,还是实现中国民族的伟大复兴,都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延续性、永恒性。“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前进的动力”,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只有紧紧依靠人民,发挥人民的积极性和首创精神,中国梦才有巨大的前进动力,正如列宁所说,“只有当群众知道一切,能判断一切,并自觉地从事一切的时候,国家才有力量”。[8]认识、实践上的每一次突破和前进,每一个新生事物的诞生和发展,每一方面经验的总结和积累,无不来自于人民的实践和智慧。正是小岗村的包产到户,才开启了中国农村改革的起点。必须解放思想,全面深化改革,重视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凝聚民力民智,为人民的自由劳动和创造提供良好的环境,“中国梦”才能最终实现。

三、新时期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思路

(一)确保改革有效领导——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

“解决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这毫无疑问,“打铁还需自身硬”,没有一个坚强有力团结的党,全面深化改革就难以推进,越是艰难困苦,越要改善和加强党的领导。正如习近平强调,“改革开放任务越繁重,越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越要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9]作为国家建设的航向盘、各项事业发展的推进器、全面深化改革的舵手,党自身的改革和建设至关重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用制度管好党权、人权和事权,把权力装进“笼子”,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让党有活力、有动力,使党真正发挥好关键核心作用。十八届三中全会突出强调了党的建设的重要性,提出,“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2]这体现了党领导全面深化改革的坚定决心和信心,更加突出了党的核心协调作用。

(二)坚定改革前进方向——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

“遥望前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依然是推进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引航之灯。”[10]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动力和特征,是我国一切经济活动开展的“场域”,是对接全球化、利用外国资源和市场发展自身的根本方式,要不断地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使其真正成为发展的 “引擎”。如果说资本主义国家陷入经济发展和贫富差距矛盾的泥潭难以自拔,那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将是一个全新的方式,因为,它既强调市场经济的激励性作用,又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原则,把市场优势和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解决了发展和剥削之间的矛盾。之所以我们的发展成果没有更多、更公平地落到人民手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不完善,市场和政府之间的界限不明确,缺乏有效的机制体制。为此,正如三中全会指出,要处理好市场和政府关系这一核心问题,把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和政府的作用结合起来,承认公有制和非公有之间的平等地位,理顺市场和政府之间的关系,深化政府自身改革,营造平等、自由、公正的环境空间,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活力充分涌现。

(三)探索改革推进方法——坚持摸着石头过河和顶层设计相结合

改革开放时至今日,道路越来越明朗,阻力越来越大,单靠自上而下的做法已难以继续推进改革,改革已涉及到了深层次体制因素,“谁来改?改什么?谁阻挠?谁受益?谁损益?”,如何由“做大蛋糕”到“分好蛋糕”,如何处理好发展和环境的关系,如何缓解社会的“公平焦虑”,如何寻求改革的“最大公约数”,诸如此类问题,如果没有一个全面通盘的顶层设计,都难以解决。习近平强调,改革由问题倒逼产生,是一项系统工程。所以,要坚持摸着石头过河和顶层设计相结合,凝聚改革共识和合力,使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智慧和力量贯通起来,真正做到全国一盘棋,“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促进,提高改革决策科学性,广泛凝聚共识,形成改革合力”。[2]改革所面临的矛盾盘根错节,各种体制机制弊端纠结在一起,利益固化藩篱千丝万缕,突破“利益雷区”,不仅需要勇气和智慧,更需要顶层整体性的判断和规划。

(四)明确改革衡量标准——坚持衡量改革成败的民生“标尺”

“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11]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改革的力量之源,民生是新一轮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无论怎么改,都为了最大限度地让改革红利惠及到老百姓头上,让美好生活之光照进现实。正如胡锦涛强调,“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目的”。[12]民生改善是共产党人的永恒追求,如果用民生这把“尺子”去丈量现实与梦想之间的差距,我们需要做的还很多,只有让民生串起改革的“点”和“面”,我们才能真正地实现发展的“以民为本”。民生是我们衡量改革成效的“标尺”,“改革能否得到人民的认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改革能否使人民基本生活状态得到明显的改善,能否使人民切身利益得到明显增进”,[13]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站在改革的新起点,要做好做足民生工程,使人民真正享有富足而又尊严的生活、享有美好的环境。“以人为本”、“民生为基”,我们的改革才会真真落到实处,我们的发展才会有动力,我们的梦想才会最终实现。

参考文献:

[1]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在京举行[N].人民日报,2013-11-13(01).

[2]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3-11-16.

[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4]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演讲[EB/OL].新华网,2013-10-08. 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3-10/08/c_125490697.htm.

[5]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6]改革闯关,凝聚共识再进发(全面深化改革·共识篇)[N].人民日报,2013-11-12(02).

[7]新华社中央新闻采编中心.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8]列宁.列宁选集: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47.

[9]加强对改革重大问题调查研究 提高全面深化改革决策科学性[N].人民日报,2013-07-25(01).

[10]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N].人民日报,2013-11-20(01).

[11]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535.

[1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论群众路线:重要论述摘编[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3:114-115.

[13]吴忠民.让改革红利惠及全体人民[J].求是,2013(21).

责任编辑:王敏

猜你喜欢

中国梦民生改革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上海民生轮船有限公司船期表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2016年我国民生发展重点
“改革”就是涨价吗?
民生寄语
美媒:非洲人欲在华追求“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