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州区乡镇中学体育教学的 现状及对策分析
2014-08-02万琼英
万琼英
【摘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访问调查等方法对万州区部分乡镇中学体育教学的现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受种种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学校体育教学存在体育师资不足、教学观念陈旧、应试教育、场地器材匮乏等多方面的问题。为了促进乡镇中学体育教学能健康快速地发展起来,本文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具体措施和对策。
【关键词】乡镇中学;体育教学;现状;对策分析
随着国家九年义务教育制度的推出,农村部分中学通过合理的整合形成了以乡镇为主的集中办学模式,体育师资、设备较以前有所提高,但在有些方面仍然存在诸多的不足。体育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养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以外,同时还肩负着培养全面、健康发展的社会合格人才的重任。然而从调查情况看,我区部分乡镇中学的体育教育现状却不容乐观。
一、研究的对象及其方法
(一)研究对象
万州区部分乡镇中学、体育教师、学生、体育教学现状
(二)研究方法
1. 文献资料法:查阅体育教学的相关文献和资料。
2. 考察法:深入乡镇中学实地考察。
3. 访谈法:走访了多位不同学历、不同职称的中学体育教师,着重了解本地区乡镇中学体育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场地器材以及学校管理等方面的情况,并广泛听取他们的意见。
二、结果及分析
据调查显示,我区部分乡镇中学体育教育工作重视度不够,学校体育师资配备不力,部分学校还存在非专业教师兼课的现象,同时也存有体育课被语数外学科老师占用的普遍现象,实际开课时数达不到每周2学时的基本要求。另外,由于场地器材配备不足,学生活动空间、场所十分有限,根本达不到学生的锻炼需求。
(一)体育师资不足
近年来,在我区部分乡镇中学专职体育教师的配备达不到国家规定的要求:每6个教学班级配备1名专业的体育教师,并且有的乡镇中学体育教师的专业还不对口,体育教师队伍远远满足不了现代体育教育教学的需求,这种现象偏远地区中学尤为明显。
(二)观念陈旧,对体育教育认识力度不够
少数乡镇中学对学校开展体育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力度不够,认为体育教学可有可无,虽然有的学校也做了相应的成文规定,但管理者在实际执行过程中重视程度不够,片面追求自己学校的升学率,出现重视文化教育而忽视体育教育的现象:有的不遵照执行教学计划,随意缩减体育教学规定课时,学生课程表上安排的体育课时得不到基本保障,体育课经常被挪为他用,或被班主任用以开会、讲事,或被其他文化课老师用以补课,或用以来排练节目等;甚至有的学校毕业年级干脆取消学生体育课,体育课成了“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学科课程,导致体育教学不能很好地开展,严重阻碍了“素质教育”“阳光体育”的落实。
(三)应试教育普遍存在
1. 体育教学为了中考成绩
我区的体育中考每年都会在4月份如期举行。体育中考成绩成为升学成绩的一部分,其成绩的高低成为了学生是否顺利升入“重点高中”的关键因素之一。鉴于以上原因,部分学校为了片面追求升学率,曲解国家把体育中考成绩纳入升学成绩的真正含义,在体育教学内容选择上表现出以考试项目作为教材。由于教材的单一,体育教师也懒于创新,教学形式枯燥乏味,极大地削弱了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对体育课产生排斥心理,进而形成喜欢体育活动却不愿意上体育课的怪现象,严重影响到学生对学校体育的正确认识。
2. 以学生体质测试为教学目标
部分学校为了应付国家学生体质测试项目,体育课就以体质测试项目作为指导内容。这种情况主要存在于一些中心学校和可能抽查达标率的学校。在指导思想上,这些学校的老师们认为体育教学的任务就是使学生能在一年一度的“达标”测试中完成上级规定指标,使学校的上报数据不至于太差,于是“达标”就成为体育教学的主要任务。
(四)场地器材匮乏
首先,学校体育资金的缺乏严重制约着学校体育工作的正常开展。学校的活动场地面积和在校学生人数比重失衡,学校无法保障学生足够的活动空间;另外,体育场地的匮乏导致雨雪天气学生根本无法参与锻炼,只能呆在教室。其次,部分学校体育器材不完备,集中体现在体操﹑足球等项目器材的缺乏,体育活动集中在田径、篮球等项目上。器材的不完备给学生的锻炼带来诸多的不便,造成学生活动的单一,导致学生对体育活动失去兴趣。如体操是最能锻炼学生灵敏性、柔韧性素质的项目,但由于没有设施,学生无法得到很好的锻炼,致使一些体育苗子“夭折”。再次,体育器材管理不到位,一些学校常用的体育器材残缺不全,田径场跑道坑坑洼洼;有些器械长期闲置不用,严重影响到学生的正常锻炼。
三、对策与建议
(一)学校贯彻落实素质教育,重视体育教育工作
周济同志指出:在素质教育当中,体育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要把体育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和切入点,作为学校工作的主要方面。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学校作为学校体育组织管理的直接机构,学校领导要充分认识到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性,及时落实国家和教育行政部门的体育工作指示,真正意义上实行素质教育。
1. 肯定体育教师的辛勤付出,注重业务素质的培养
体育教师作为学校体育工作的直接执行者,其工作的热情、积极性对学校体育工作开展的质量起着不可小觑的作用。部分学校学科制度认为体育是一门“豆芽学科”,不及语文数学等文字科目重要,因而在报酬、评优评先等方面政策有所倾斜,这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了体育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体育教师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在有些公众眼里无疑是拿着国家工资的农民,风吹日晒在所难免,因此需要学校领导肯定体育教师的辛勤付出,认真听取体育教师对改进和搞好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关注体育教师的身心健康,关心他们的生活;注重体育教师的学习培养;积极支持教师钻研业务,提高素质。
2. 重视师资力量的配备
为了顺应经济时代的发展,推进国家教育制度的改革,学校要逐步配备具有體育专业知识的人才,力图学校的体育教育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专职化。
3. 加强体育基础设施的建设,整合场地器材
学校要提供一定的体育经费,购置必备的体育用品和器材,保证体育教学的顺利进行;扩建体育场地,完善体育设施;重视场地、器材的使用、维修、保养。在充分保障学生安全的前提下,合理利用学校周边环境,带领学生到校外活动,如越野跑、爬山、远足等,这样既能扩大学生的活动场所,拓展学生的社会关系,又能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4. 完善学校体育管理制度,充分调动全体成员的工作热情
学校体育管理工作主要体现在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体育科研、场地器材等方面的管理。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因此体育教学的管理成为学校体育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学校要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检查评比体育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完善科研激励机制等等。
(二)注重个人素养,提高教学质量
经济在发展,时代在变迁。身为体育工作者,要有一种“危机意识”,在竞争激烈的现实社会中,“不进则退”,因而我们体育教师要加强自身素质的培养与提高。
1. 潜心钻研教学,遴选教学内容
体育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丰富教学内容。一是简化教材中竞技性极强、专业性极高的技术结构,例如中学的跨越式跳高,我们就可以简化其动作结构,使学生更易理解、掌握;球类教材选择些难度低、学生感兴趣的入门内容,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还可以增加一些趣味性强、学生乐于接受的项目,如健美操、街舞、体操、武术等;并可根据当地地域特征增设陀螺、毽球、铁环等民间活动项目。总之,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选择教学内容,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学生的需求。
2. 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参与激情
据了解,乡镇中学的体育教学模式绝大部分仍然是教师一味地示范讲解,学生观摩学习的传统模式,长此以往,学生学习兴趣降低,出现爱好体育却不愿上体育课的怪现象。因此,我们体育教师要创新一下自己的教学模式:培养体育骨干,让体育骨干教学其他学生。如课间操的推行,我们体育教师可以先培养几个班级骨干,然后让他们实施教学,最后根据其教学效果及时给予肯定和奖励。又如在教学篮球原地和行进间运球时,我们可以让学生先自行尝试练习,然后在学生的实践经验基础上进行教学。这样可以让学生体验成功,激发参与激情,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3. 用心教学,构建和谐的教学氛围
体育工作者对待自己的事业要用心。首先要参透新的体育课程标准,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教学实践中融入“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反思,勇于挑战,接受新思想,创新教学方式。体育教师对学生除了身体素质方面的训练外,同时还应注重德智方面的教育,尤其是德方面,如在队列队形练习中可以培养学生严明的纪律观念,在耐力训练中培养学生顽强拼搏的意志等。体育教师应当注重课堂教学方式的选择及创新,对单调、枯燥的身体素质练习可以采用游戏、比赛等有趣的、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构建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有良好的心理体验,进而更主动地投入到体育活动之中,并能建立良好的参与动机,养成自我锻炼的好习惯,从而有效完成学校体育教学的本质任务。
总之,为了青少年的长远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确保健康体育、阳光体育的蓬勃发展,学校应当从根本上认识体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学生实际出发,完善体育工作管理制度,解决师资配备、体育经费、场地匮乏等问题,关注体育教师身心,调动体育工作的积极性,力争达到学校人人参与、人人管理体育活动的和谐境界。
【参考文献】
[1] 应培培.德州市普通高中体育现状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J].科技信息,2010(10).
[2] 李志杰. 农村中小学体育教育的现状及其对策[J]. 神州,2012(12).
[3] 林杰. 對陕西省乡镇中学体育教学内容改革的思考[J]. 陕西教育,2013(Z1).
[4]张明瑛,林凤美. 福建莆田市农村小学体育教学初探[J].体育时空,2011(12).
[5] 张旋. 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的建议[J].河北教育(综合版),2009(2).
[6] 胡余兆. 浅析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宁波大学学报,2005(1).
[7] 唐统领. 浅析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现状与发展方向[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