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静摩擦力

2014-08-02代德勇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14年7期
关键词:摩擦力趋势物体

代德勇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知道静摩擦力概念及产生的条件,會判决静摩擦力的方向,知道最大静摩擦力的概念。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利用物理语言分析、思考、描述摩擦力概念和规律的能力;培养学生进行交流与反思的习惯。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利用实验和生活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正确理解最大静摩擦力的概念。

【教学难点】 静摩擦力有无、大小的判定。

【教法】 实验法与启发式等综合法。

【学法】 自主学习与合作对话。

【课时数】 1课时

【教具】 多媒体教学课件、小木块、长木板、演示弹簧秤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前面学习了重力、弹力,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三种性质力——摩擦力。

回顾初中所学摩擦力的定义:两个相互接触,相互挤压的物体,当它们发生相对运动或具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这种力叫做摩擦力。

演示1:让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后停下来,请关注运动后停下来的原因是什么?(摩擦力)

演示2:让物体静止在斜面上,请关注物体能静止在斜面上的原因是什么?(摩擦力)

提问:同学们,用初中所学知识可以知道,第一种情况出现的摩擦力叫滑动摩擦力,第二种摩擦力叫做静摩擦力。

指出:在高中物理中将进一步学习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这节课先学习静摩擦力。

二、新课教学

(一)静摩擦力的产生条件

同学们,下面我们一起寻找出现静摩擦力的条件。

问题一:你们认为产生静摩擦力最基本的条件是什么?

提示从定义中寻找:1. 直接接触;2. 挤压;3. 接触面粗糙。

问题二:你们认为产生静摩擦力关键的条件是什么?

相对运动趋势(关键条件)。

讲解1:对“相对”的理解

研究物体“相对于”与它接触的物体是否有运动趋势,而不一定是相对于地面。

讲解2:对“相对运动趋势”的理解

两物体相对静止,但是有产生相对运动的“动机”。

(二)静摩擦力的方向

问题3:你认为静摩擦力的方向指向哪里?

引导:静摩擦力的作用效果是什么?(在接触面上阻碍相对运动趋势)

由作用效果和(结合实验和二力平衡条件)得出。

方向:沿着接触面,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三)静摩擦力的大小

演示3:用演示弹簧测力计拉物体,其读书逐渐增大,但杯子一直未动,引导分析得出静摩擦力大小因谁而变化?(因相对运动方向上的外力而变化)

[F]

提问:由此得出什么认识?

(1)F静随拉力的变化而变化。

(2)F静与F相等。

追问:再增大拉力,结果物体运动了,让它匀速运动,观察读数情况。(不再增大)这说明静摩擦力在增大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个什么问题?(存在一个最大值)

1. 最大静摩擦力(Fmax):物体刚要发生相对时,在接触面间产生的摩擦力即最大静摩擦力。

2. 大小:两物体间实际发生的静摩擦力F在零和最大静摩擦力Fmax之间0

三、思考和讨论

静摩擦力在生活中有哪些用处,请大家从生活中举例说明。如人行路、爬铁杆、皮带传输等。

四、小结(深化归纳)

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内容?你认为重点在哪里?难点是什么?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让更多的学生谈谈他们的感受)

五、作业布置

课本P61“问题与练习”第1题。

猜你喜欢

摩擦力趋势物体
『摩擦力』知识巩固
理顺摩擦力
透析摩擦力
趋势
深刻理解物体的平衡
我们是怎样看到物体的
初秋唇妆趋势
神奇的摩擦力
SPINEXPO™2017春夏流行趋势
为什么同一物体在世界各地重量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