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培养
2014-08-02冯天云
冯天云
【摘要】一些新的教育思想,都很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而开展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培养,就得唤醒学生的自我评价意识,明确自我评价的目标,遵循自我评价的原则,学会自我评价的方法。
【关键词】自我评价能力;评价目标;评价原则;评价方式
在语文课程评价的改革中,学生的自我评价显得十分重要。《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相互评价相结合。由学生根据评价的内容和标准对自我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的总结、分析和评价是十分重要的,不仅有利于发扬评价的民主精神、激励学生的参与意识,而且有利于使学生在评价中发现自己的长处与不足,明白今后的努力方向。不断提高语文学习能力,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从而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学生自我评价能力有如此深远的意义,由此本文就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培养问题浅谈了几点看法。
一、唤醒自我评价的意识
要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首先必须唤醒学生自我评价的意识,让学生明白自己才是自己的主人。在生活和学习中,不要总是生活在他你中而迷失自我,应该找回自我,对自己的性格、情感、意志、能力、发展方向等都有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在学习生活中,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别人、环境、情绪等的影响,如果缺乏对自己的正确认识,就容易迷失自我,或自以为是、不可一世,或自卑自贱、怨天尤人,或缺乏自信、谨小慎微,从而使自己的潜力不能得以更好地发挥。这就要教给学生自我评价的方法,提供锻炼的机会。在自我评价的过程中唤醒评价意识,让自我评价成为生活和学习的需要,从而不断地成熟和完善。
二、自我评价的目标要明确
学生有了自我评价的意识后,就可以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并经常评价自己。如果目标太难,一旦学生达不到,就会对自己失去信心,但也不能太简单,唾手可得。学生制定的目标应该是看得见,感受得到,通过自己艰苦努力能够达到的。为了帮助学生养成自我评价的习惯,教师必须将教学目标告诉学生,学生有了明确的教学目标,才能根据目标去做,做完后才能对自己的行为作出正确的评价。学生在自我教育中发挥着主体作用。不仅每学期结束时指导学生对自己的表现进行评价,总结自己的成功之处,分析自己的薄弱环节,制定改进办法,就是在教育教学当中,也要及时地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平时的表现进行评价。这样就可以测查出学生的认知和动机过程,以及学生学习的结果。经常评价自己还可以促进学生思考和管理自己的学习。当学生把教师的知识和责任内化的时候,他们就学会了如何自我评价。
三、遵循自我评价的原则
有了评价目标并经常评价自己时,须遵循自我评价的原则,从而培养学生自我评价的能力。
首先是指导性原则。虽然新课程要求把评价的权利还给学生,但这并不意味着完全放手让学生独自进行。学生毕竟是学生,他们自我调节、自我教育的能力还十分薄弱,看待事物具有主观性和片面性,分析事物较情绪化,同时他们还缺乏自我评价的手段和合适的方法,因此学生的自我评价需要教师的指导。教师的指导是对评价的目的、意义、方法、内容、步骤、结果、分析评价后行为的调节等进行全过程的指导。
其次是主体性原则。主体性原则是指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学会根据评价的目的、要求、标准、主动选择评价的形式和方法,最终达到能恰如其分地评价自己的目的。主体性原则就是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成为评价的真正主人。尽量避免教师包办代替以及将教师的个人意志强加给学生的现象。
再次是过程性原则。学习过程是学生情感、行为、能力变化发展的过程,其价值并不在于学习结束后的某种有形的结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感受、体验的成功或失败以及对于问题的解决本身,是更具实质性意义的学习成果。学生的自我评价不仅关注结果,更要注重学生的成长过程,尤其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最后是激励性原则。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认为,“多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自我效能感,是学生乐于评价的关键。”新课程强调,教学评价的目的不仅仅在于选拔和鉴定,而在于通过评价获得更多更全面的有助于调节教学的信息,同时强化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但长期以来,只有少数学生能通过评价获得成就感,为了发挥评价激励学生参与学习、获得自我肯定的功能,学生的自我评价要以个人进步程度的纵向比较为主。学生能通过自我评价认识到自己的进步,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学习过程中任何一点进步都应得到积极的鼓励和强化。
四、学会自我评价的方式
要让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得到培养和提升,就必须使他们学会和掌握一些自我评价的方式。
第一,自我整理式评价。每个学生都要建立语文学习档案,将自己日常语文学习活动情况记入档案。档案的内容包括语文学习计划、语文学习阶段总结、日常习作、读书笔记、单元测试卷、期中和期末测试试卷等日常语文学习记录。要指导学生进行学习资料的汇集,经常整理自己的语文学习档案,随时增添内容。学生整理和汇编的过程就是学生收获的过程,就是对自己的学習不断进行评定的过程,就是学生不断获得成功的过程。自我整理会增强学生对语文学习的信心和兴趣,使评价真正发挥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
第二,自我总结式评价。自我总结式评价可以分为自我诊断、自我比较反思和自我提高三个阶段。语文学习到一定程度后,要组织学生对自己的语文学习状况和学习水平进行诊断。诊断要以阶段测试成绩、自己的学习计划和教师的语文学习要求为依据,认真检查自己预习、上课、作业、复习、课外学习等各个学习环节。自我诊断标准要严格,内容要全面细致,要包括语文知识、阅读分析能力、听说能力、写作能力等各个方面。自我诊断是对自己语文学习状况和学习水平的一个自查过程和原因分析,是以后提高语文水平的基础。自我比较反思是在完成自我诊断之后的深入总结。具体方法是将自己现在的学习水平、状况与前一阶段进行比较,看看自己哪些方面有了进步,哪些方面不足,应如何改进;与班内其他同学比较,看看自己有哪些优点,别人有哪些优点,该如何利用自己的优点和借鉴他人的优点。自我比较反思是一个对比总结的过程,重在找到改进提高的具体办法。自我提高是在自我比较反思的基础上,针对自我诊断书,借鉴他人学习的优点,发扬自己学习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制定细致的语文学习自我提高计划。计划安排要科学,要切实可行,要具体、全面。计划制定后要严格去执行,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
“对自己的愿望、动机、行为和个性品质的评价,关系到个人参与社会的积极性,也影响到协调社会中的人际关系。”形成良好的自我评价能力是促进学生发展、形成自我教育能力的重要手段。事实证明,那些具有良好自我评价能力的人,他们的发展水平往往高于同龄的学生。正如柏拉图所说,“最先和最后的胜利是征服自我,只有科学地认识自我,正确地设计自我,严格地管理自我,才能站在历史的潮头去开创崭新的人生。”
【参考文献】
[1]ScottG.Paris,LindaR.Ayres. 培养反思力通过学习档案和真实性评估学会反思[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 高玉祥. 个性心理学[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