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胃食管反流病50例行为干预治疗临床分析

2014-08-01汪金贵刘正辉

当代医学 2014年27期
关键词:流病多潘立酮胃酸

汪金贵 刘正辉

胃食管反流病50例行为干预治疗临床分析

汪金贵 刘正辉

目的 分析采用行为干预治疗方式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江西省万年县中医院100例胃食管反流患者,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50),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给予行为干预治疗,观察组2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对比2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行为干预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胃食管反流;行为干预;临床;疗效

胃食管反流病是消化内科常见疾病,主要由于胃内容物反流进食管引起,是一种并发症,临床表现为上消化道动力障碍,主要症状为胃部反酸、烧心、胃物质反流等。胃食管反流病可分为Barrett食管、非糜烂性反流病以及糜士兰性食管炎3种类型,诱发病因较为复杂,不良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LES松弛过度、食管下括约肌压力降低等均可导致食管清除酸功能降低,引起胃食管反流发生。有报道指出,胃食管反流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已上升至5%[1-2]。对胃食管反流患者,临床多采用促动力药或质子泵抑制药治疗,由于少数患者对此类药物耐药,治疗效果欠佳。有研究发现,胃食管反流患者的生活行为与疗效密切相关,本研究以100例胃食管反流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实施行为干预,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2年4月~2013年8月在江西省万年县中医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胃食管反流患者,其中,男42例,女58例,年龄23~65岁,平均年龄(42.3±2.7)岁。所有患者均经24h食管pH监测、食管测压以及胃镜检查等确诊为胃食管反流,均存在胃反酸、烧心等症状,胃镜检查结果显示多数患者为糜烂性食管炎,Barrett食管4例,糜烂性食管炎67例,其余29例未发现食管粘膜破损,pH监测结果呈阳性。所有患者均排除肾、脑、心、肝、肺等脏器性疾病,排除恶性肿瘤、精神病,无多潘立酮及奥美拉唑药物禁忌,无哺乳期或妊娠期妇女。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药物常规治疗,采用40mg bid奥美拉唑+10mg rid多潘立酮口服治疗,早晚各一次。观察组在对照组的用药基础上,采用行为干预治疗,对于有吸烟习惯的患者,规劝其戒烟,按时休息,避免疲劳,保持规律的作息和饮食,避免暴饮暴食,禁止饮酒,避免进食巧克力、饼干、蛋糕等甜食,以及大蒜、辣椒等刺激性食物,避免饮用可乐、碳酸饮料、茶以及咖啡,晚餐尽量选择一些脂肪含量较低的食物,餐后避免卧床和弯腰,睡觉前避免进食,睡觉时将床抬高20~30cm[3-5]。2组患者均连续治疗8周。

1.3 观察指标 观察2组患者胸痛、泛酸、反流等症状改善情况,并进行详细记录,包括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患者体征变化情况,以及心电图、肝肾功能、血常规等检查指标变化情况。

1.4 疗效评价 2组患者治疗8周后,进行疗效统计,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程度分为3个等级: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若患者烧心、反酸、反流等临床症状全部消失,体征正常,则为显效;若患者烧心、反酸、反流临床症状有所改善但并未消失,体征正常,则为有效;若患者烧心、反酸、反流临床症状无变化,甚至加重,则为无效[6-9]。

1.5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选择SPSS13.0统计软件统计数据,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 观察组患者经药物治疗及行为干预治疗后,显效率为40%,有效率为54%,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显效率为34%,有效率为50%,总有效率为84%,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儿治疗效果对比(n)

2.2 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2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并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治疗8周后,观察组与对照组各有1例不良反应,肝功能AST出现轻度升高现象,心电图、肝肾功能以及血常规等检查结果均显示为正常,2组不良反应一致为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生活压力也越来越大,不良饮食习惯及不良生活习惯导致胃食管反流疾病发病率逐渐增加。胰液、胆汁以及胃酸等反流进入胃食管后可导致食管粘膜发生损伤,胆汁以及胃酸中含有的胆汁酸对胃黏膜和食管中的脂蛋白产生破坏作用,对胃酸分泌具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因此,当人体内的胆汁酸含量过多,则会导致胃黏膜损伤情况发生[10-11]。胃酸与胆盐相互作用后,酸性水解酶活性会逐渐提高,导致脂蛋白溶解速度加快,使消化道粘膜发生损伤,并对粘膜产生刺激作用,加速胃蛋白酶与胃酸分泌,从而导致胃食管黏膜出血和糜烂。

有研究表明,进食刺激性食物、甜食以及高脂肪食物,可导致LES压力降低,胃酸分泌增多,从而出现胃食管反流现象。通过睡觉前将床头抬高、睡前3h避免进食、忌烟忌酒、避免高脂肪和刺激性饮食、控制体重等方式,可有效改善胃食管反流症状,良好的饮食习惯及生活习惯,也可以有效降低胃食管反流发生率。因此,对胃食管反流患者实施行为干预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烧心、反流等症状,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12]。奥美拉唑是一种质子泵抑制剂,当其处于活化的状态时,可有效抑制胃酸分泌,使胃酸分泌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保护胃黏膜组织,对于胃食管反流患者进餐胃酸分泌、五肽胃泌素、夜间胃酸分泌等具有良好的抑制效果,可有效增加患者胃窦外粘膜、胃体黏膜、贲门等血容量,抑制幽门螺旋杆菌繁殖,改善胃食管反流症状,从而达到治疗效果[13-15]。多潘立酮是胃食管反流常见治疗药物,对于胃酸过多、反流等症状有一定疗效,两者联合疗效更佳。但有少数患者奥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后,病情仍无明显改善,相关研究发现,对于此类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后,再进行行为干预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使患者更快恢复。

在本研究中,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均采用奥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结合行为干预治疗,治疗总有效率为9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方面,2组各有1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一致为2%,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本研究表明,胃食管反流患者采用奥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后,再实施行为干预治疗,疗效明显优于单独奥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综上所述,由于胃食管反流患者的饮食习惯及生活习惯等,对治疗效果影响较大,因此,在治疗时,可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行为干预治疗,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1] 杨晓伟,毋英.胃食管反流病37例行为干预治疗临床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0,29(17):51-52.

[2] 陈小燕,闫峻,王文星,等.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行为干预治疗[J].胃肠病学,2010,15(2):99-101.

[3] 徐奎诰,王春丽.胃食管反流病的行为干预及药物治疗[J].中国疗养医学,2011,20(5):430-432.

[4] 刘有山.胃食管反流病的药物治疗[J].中外健康文摘,2010,7(19):195.

[5] 董彦荣.胃食管反流病的药物治疗与分析[J].当代医学,2011,17(18):43-44.

[6] 黎世尧,杨杰.胃食管反流病的药物治疗[J].临床内科杂志,2005,22(1):68-69.

[7] 于爱兰.药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体会[J].中外健康文摘, 2009,6(20):199-200.

[8] 李岩.胃食管反流病的药物治疗[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1,16(1):45-47.

[9] 冯桂建,胡伏莲.胃食管反流病的内科治疗进展[J].中国新药杂志,2003,12(6):410-415.

[10] 顾法欣.胃食管反流病的药物治疗及进展[J].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05,17(2):82-84.

[11] 王少峰,周春华.胃食管反流病的药物治疗策略[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09,7(4):18-21.

[12] 周鸿,陈鸣艳,吕宾.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中西医治疗现状[J].环球中医药,2011,4(1):16-19.

[13] 陈姗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治[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3,22(10):1051-1054.

[14] 郑林福,王雯.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进展[J].国际消化病杂志,2013,33(2):109-111,114.

[15] 陈鸣艳,吕宾.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J].胃肠病学,2010,15(1):57-59.

Objective Analysis of clinical efficacy of behavioral intervention therapy treatment of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Methods GERD patients were randomly selected 100 cases,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nd the control group, 50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omeprazole domperidone treatment, observation group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behavioral interventions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observation group patients were symptom improvement, compared to two groups.Results Treatment observation group,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4%,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84%, of which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Conclusion On the basis of drug therapy on the treatment of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using behavioral interventions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patient outcomes.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Behavioral intervention; Clinical; Efficacy

10.3969/j.issn.1009-4393.2014.27.015

江西 335500 江西省万年县中医院内科(汪金贵 刘正辉)

猜你喜欢

流病多潘立酮胃酸
雷尼替丁与多潘立酮联合用药在慢性胃炎治疗中的应用评价
多潘立酮联合复方消化酶治疗老年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
8个月的胃酸反流经历 苦难终于熬出头了!
常觉得胃酸烧心,五种食物可以调理
雌激素水平与胃食管反流病的关系
经口不切开胃底折叠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
Stretta射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
胃食管反流病与牙周病的相关性
胃溃疡不宜少食多餐
雷尼替丁与多潘立酮联合用药在慢性胃炎治疗中的应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