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倾听”陪伴学生顺利度过青春期

2014-07-31朱伟华

职业·下旬 2014年6期
关键词:青春期倾听

朱伟华

摘 要:针对青春期学生的主要心理特征,要注重把握好用“耳朵”倾听、用“眼睛”倾听和用“心灵”倾听的方法,从多个角度了解学生表露的信息,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陪伴他们顺利度过青春期。

关键词:青春期 倾听 非语言交流

如何面对青春期学生的教育一直是很多人关注的话题。众所周知,教育的目标是为了培养人,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主要起到引导作用。教师能否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是其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要学会倾听学生的心声。在倾听的时候,如何把握倾听的关键之处,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用“耳朵”倾听

伏尔泰说:“耳朵是通向心灵的道路。”如果我们真正去了解青春期的学生就会发现,其实叛逆的他们并不是那样不可以亲近。他们虽然不喜欢别人的唠叨,但是他们却非常渴望向人倾吐自己的心事,寻求心理上的平衡和归属感。

1.全神贯注地倾听是了解学生心理活动、发现问题所在的基本方法

歌德说:对别人述说自己,这是一种天性;认真对待别人叙说他自己的事,这是一种教养。作为老师,要善于倾听学生心灵的声音,重视他们的喜怒哀乐,关注他们的情感倾向。老师不能以自己的情感强加于学生,一定要从学生的情感、兴趣出发,全神贯注地倾听他们的表达,学生才有兴趣讲述自己生活中的重要事件,才愿意表露真实的自我。

2.耐心细致地倾听比说教更重要

教师在工作中经常遇到一些学生不愿意与家长交流的情况,父母总觉得“为了他好”但孩子就是不理解。其实正是这个“为了他好”的做法恰恰伤害了孩子,因为青春期的学生已经有了独立的思想、意识、渴望,而父母对孩子的想法、做法每每报以不尊重、轻视甚至呵斥,都会深深地刺伤学生那正在长大、渴望成熟的心。青春期正在经历成长磨难的心灵对于父母无意间的不屑、耻笑都十分敏感,所以渐渐地,孩子干脆不再表露心迹,与父母之间的沟通也会越来越少。当教师面对这些远离父母却更渴望有人能接受他们的倾诉的孩子,我们不妨先停止说教,耐心听听他们想说什么。因为耐心细致地听孩子们讲述心中的苦闷和烦恼,本身就是对他们的安慰和鼓励。不管遇到什么事情,教师要平心静气的当个听众,鼓励学生坦诚交流,在倾听中疏导他们的心理压力,才能正确引导他们对问题的正确认识。

二、用“眼睛”倾听

心理学家对人的人际交往过程中信息的传递的总效果分解为“信息的总效果=7%的书面语言+38%的音调+55%的面部表情”,可见非语言交流对信息表达的重要性。在教师与学生交谈之中,学会用眼睛“倾听”是理解学生内心世界的另一个有力工具。与语言信息相比,非语言的信息较少受到意识的监督和检查,因此往往更能提示言语信息背后所隐藏的信息,它常常为我们指出探索学生内心真实想法和感受的正确途径。

以笔者班上的小良为例。小良是独生子,平时表现一般,喜欢上网游戏,父亲常年在外打工,母亲对其非常溺爱。一个周末,小良以借打电话为由向同学借用手机,却一直未还,同学要其归还时,他却说手机被他丢了,同学遂将此事诉至老师处。

第二天,笔者把小良请来,说想请他帮我一起处理这件事,先请他回忆一下事情经过并记录下来。一开始,他草草写了一下就交了回来。笔者又请他坐下,递给他一杯水并对他说:“别急,你再好好想想,把详细的情况说给我听听。”他坐下了,在座位上神情恍惚,双手一会儿拿起一会儿放下,有些不知所措。5分钟后,我们的谈话开始了。他一边描述,一边双手不停地动来动去,像是坐得很不自如的样子,当笔者看他时,他眼睛很快躲开了。虽然叙述的过程还算通顺,但每当笔者追问的时候,他的神色就显得很紧张。他的种种非言语表现让笔者感觉这件事并不像他说得那么简单——“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带着这样的疑问,笔者和他聊起了家常。“小良,周末你一般都在学校不回家?”“嗯,我爸不在家,我妈说让我两周回家一次。”(说这话的时候,他表情很坦荡)“那你平时不回家时在学校怎么打发时间呢?”“我在学校外边转转,逛逛超市什么的。”“那这两天有没有去网吧玩啊?”这一问,他就条件反射起来,刚才的坦荡的表情荡然无存,眼睛马上就低了下去,说话的声音也小了:“去了一会儿……”“什么时候?”……原来,小良周末去游戏厅玩,用同学的手机抵押向店家借了钱,后来无法交代才谎称手机丢了。

从这个案例中不难看出,学生们的很多心理活动都是从他们不经意的非语言表现中流露出来的,教师如果能够善于用眼睛去捕捉这些细节的画面,并且愿意努力去探究,就可以获得大量的信息。这对帮助老师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将起到很大的作用,从而赢得教育的契机。

三、用“心灵”倾听

所谓用心灵倾听,就是要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尊重和真诚。尊重和真诚意味着把学生作为有思想感情、内心体验、生活追求和独特性与自主性的活生生的人去对待,对其现状、情感、价值观、人格和权益的接纳、关注和爱护。尊重的意义在于可以给学生创造一个安全、温暖的氛围,使其感到自己受尊重、被接纳,最大程度地表达自己。尊重意味着接纳一个人的优点和缺点,尊重也意味着接纳一个人的价值观和自己不同甚至差距很大的学生,并与之平等交流。不管学生性别为何、脾气好坏、表现怎样,老师都应一视同仁予以尊重,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学生对老师的信任,让他们愿意表露内心真实的想法。

在笔者带的学生中,有一名女生小曼,她性格内向,为人懂事明理,学习也很认真。因为离家远,为了节省路费她一般去阿姨家中度周末。在一次与宿舍管理员的交谈中,得知其连续两周末都未回家,但回校都延迟了约两小时,有学生透露其有网恋的倾向。

带着疑问,笔者中午把她约到了操场一角散步。先问了她晚回校的原因,她说出去玩,忘了时间,回来没赶上公交车所以迟到了。“怎么最近不去阿姨家呢?”笔者笑着问她。“我跟阿姨说好了下周再去。”她的回答有点在回避问题。“那有没有和家里打电话呀?”她沉默了一会儿说:“没有,我爸妈不在家,他们不会惦记我的……”她的话有些让笔者意外,突然笔者觉得问题的原因找到了。“怎么了小曼,能和老师说说家里的情况吗?”笔者边说边搂住了她的肩膀。小曼的心底仿佛被什么触碰到了,眼睛红了,慢慢地讲述了他们家的一些往事:家境贫寒,父母重男轻女,从弟弟出生后父母对其一直不管不问,从初中时小曼就一直寄宿在校,父母亲对她冷漠的态度让她感到她是这家里多余的人。“小曼,别难过,老师明白你的处境。但你阿姨对你这么好,你怎么就不去她那里呢?是不是你有什么重要的事?”小曼哽咽了:“老师,是这样的……”她像一个饱含委屈的小孩子似地,一股脑儿把她在网上认识一个男孩,对方如何关心她,经常约好了时间在网上见面等等的事都娓娓道来……

时隔4年,小曼现已毕业工作,她回校来看笔者时说:“老师,谢谢你,我总记得那时候只有你愿意听我讲,要不是你和我说的那番话,就不会有现在的我了。”

总而言之,倾听是一种容纳、尊重;倾听是一种认同、欣赏;倾听更是一把钥匙,一把打开学生心扉的钥匙,这把钥匙能沟通师生间的思想感情,消除相互之间的隔阂,让我们为人师者能真正走进青春期孩子的心灵,陪伴他们顺利度过成长中的叛逆时期。

参考文献:

[1]徐建成.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1.

(作者单位:无锡工业高级技工学校)

endprint

猜你喜欢

青春期倾听
生命的勇敢与脆弱:对《五个女子和一根绳子》和《折翼天使》的比较研究
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经达英—35及妈富隆治疗的效果观察
学会倾听,追求课堂实效
青少年如何合理度过青春期
小学数学教学中倾听能力的培养
微信也会走过“青春期”吗
公共外交主场也要学会“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