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企改革的红线、底线和方向等7则

2014-07-31

企业文明 2014年7期
关键词:国有企业责任企业

国企改革的红线、底线和方向

2014年6月,清华大学高校德育研究中心研究员、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常务理事、国家文化安全与意识形态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朱继东发表文章说:深化国企改革是篇大文章,也是一个备受关注和争议的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2014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国企不仅不能削弱,而且要加强;要吸取过去国企改革的经验和教训,不能在一片改革声浪中把国有资产变成谋取暴利的机会。这一讲话精神,为进一步推进国企改革划定了红线、明确了底线、指明了方向。

红线:不能借国企改革之名谋取暴利。《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要坚持公开透明的原则;尽快设立全国统一的国企产权或资产转让平台,强制要求无论哪一家国企转让产权或资产,都必须在这个大平台上公开、公平、公正进行,决不允许任何企业私自转让或者委托某个机构转让。同时,要把这个平台打造得像玻璃窗那样透明,从而杜绝任何暗箱操作行为。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需要防止外资控制我国经济命脉。警惕外资借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之际进一步控制中国经济命脉,危害中国经济安全。尤其是要严防外资借机渗入国防、铁路、能源、电信、公用事业等涉及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

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需要让人民群众参与监督。要警惕有人打着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旗号内部瓜分国有资产。

底线:国企不仅不能削弱,而且要加强。我们一定要明确,国企改革绝不是削弱国企,更不是私有化。国有经济通过控制国民经济命脉,成为国家整体经济运行和发展的引擎,是政府有效实施宏观调控、纠治市场失效和实现国家发展战略的先决条件。因此,无论如何改革,我们都不能突破这个底线,否则就会走上邪路。

方向: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要按照中央制定的路线、政策、法规,有序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防止一哄而上。必须始终坚持、加强和改善党对国有企业改革的领导,必须强化工人阶级的主人翁地位,必须要求国有企业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使那些企图把国有资产变成谋取暴利机会的人成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真正坚持好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国企改革应与推动社会责任相结合

6月18日,第二届中荷企业社会责任国际高层论坛在北京召开。国资委研究局研究一处处长陈锋在演讲时说:“十八届三中全会将社会责任提升为国有企业改革的六大重点之一,体现了中央对于国企履行社会责任的高度重视。这要求国有企业必须坚持社会责任与企业发展相结合,坚持社会责任与企业运营相结合,并将社会责任融入到国企管理的每一个方面。”

陈锋表示,这是中央首次将国有企业社会责任提升到改革的高度。据此,国资委已经在进行国企改革的顶层设计,企业社会责任的相关内容已融入其中,包括建立并完善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确保企业发展与社会责任相结合。

陈锋提出,中国国企应思考如何从“应付”社会责任工作向“追求”社会责任工作转变。“世界很多企业已经将社会责任视作推动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中国国企应以这些一流企业为标杆,对自己的理念、方法进行重新梳理和优化。同时加强品牌建设,将社会责任融入品牌战略之中,提升国际竞争力。”

论坛当天同时发布了由国家信息中心和GRI联合开发的企业社会责任监测和评价系统。该系统可通过互联网收集企业社会责任信息,并用图和表的形式对企业社会责任数据进行分析,提供企业在社会责任绩效方面与行业水平的比较,并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公众口碑进行监测与分析展示。

江西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意见》

江西省委、省政府日前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意见》指出,江西将经过5年左右的努力,基本完成公司制股份制改革,70%左右的国企发展成为混合所有制经济,80%左右国有资本集中到关键领域和优势产业,实现省属国有资产总量、营业收入双超“万亿”。

《意见》指出,江西将加大集团公司层面股权多元化改革力度,加快推进国企特别是竞争性领域企业改制上市,使上市公司成为国企的重要组织形态。经过5年左右努力,省属国有资本证券化率提高到60%。允许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

江西将按照不同功能定位,通过改组或新设,逐步形成基础设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金融控股、创业投资、自然资源等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促进国有资本向价值链、产业链高端延伸。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经过5年左右努力,国有重点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占销售收入比例达3%左右。逐步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比例,到2018年提高到30%左右。

同时,江西省将积极推进开放性市场化战略重组,强强联合打造一批千亿元企业。支持江铜集团、新钢集团、江铃集团和昌河汽车等企业,加大改制重组力度。

湖北出台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意见

近期,《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意见》正式印发实施。总体要求是通过深化改革,把国有企业打造成独立、合格的市场竞争主体,到2020年,形成更加符合基本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国有经济实现形式、国有资本运营方式、国有企业运行机制、国有资产监管体制,使国有经济、国有企业的活力得到显著增强。主要有六个方面措施:

一是多种途径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大力推进国有企业产权多元化,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股权置换、项目合作、改制上市等多种形式,实现国有企业投资主体多元化。

二是大力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对公共服务类企业,保持国有资本控股地位;对其他企业,可灵活掌握国有股比例,根据需要适时进退,不要求国有控股,有的甚至可以全部退出。积极支持国有资本参股产业前景好、盈利能力强、管理水平高的民营或外资控股项目,鼓励国有资本主动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进入科技型中小企业和创投领域。全面放开处于竞争性领域、发展后劲不足的国有企业,加快国有资本退出步伐,抓紧盘活低效资产。endprint

三是着力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全面推进规范董事会建设,确立董事会、企业法定代表人在公司治理中的核心地位,对验收合格的规范董事会,依法落实董事会选聘经理层、业绩考核和薪酬管理等职权。

四是创新选人用人和激励约束机制。完善企业领导人员管理体制,对国有企业领导人员进行分层分类管理,按照现代企业制度选聘企业相关管理人员,尊重企业选人用人自主权。

五是以管资本为主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切实推进政企分开,限期完成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除政府授权的国资监管机构外,地方党委和政府的其他部门不得作为国有企业的出资人代表。

六是创新国有企业党的建设。

审计爆出11家央企三大“顽疾”

6月20日,国家审计署发布11家中央企业2012年度财务收支审计结果公告,爆出这些央企在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执行国家经济政策和企业重大决策、内部管理等方面存在一系列问题,有的管理人员还涉嫌违法违纪。主要是三大“顽疾”:

滥发福利

审计报告显示,11家央企均存在违规发放职工福利问题。违规发放福利的主要手段包括,虚列支出或巧立劳防用品、健身费等名义为职工发奖金或购物卡。如航天科工集团下属河南航天工业总公司利用虚假发票套取300万元,其中141.1万元用于给中层领导发放“重点工作完成考核奖”,中船工业套取421.54万元用于购买消费卡、华润集团虚列原材料费套取854万元为职工发购物卡。

少报利润

审计报告显示,11家央企均不同程度存在财务报表不规范,导致多计成本少报利润的问题。如中石油集团少计利润6.03亿元,大唐集团多计收入25.98亿元、多计成本26.04亿元,导致少计利润0.06亿元。这些集团在整改公告中称已调整财务报表并进一步规范账务管理。

审计报告显示,偷税漏税也是这些央企存在的问题。兵装集团被审计出2012年少缴纳营业税387.07万元、城建税及教育附加费46.45万元。该集团表示433.52万元税款已上缴国库。审计署称,这些企业共补缴各项税款1.78亿元人民币。

投资亏损

审计报告显示,部分央企管理不善、风控意识薄弱。中核建集团被审计出两个境外项目存在未经集体研究决策、未评估海外分公司损益、债权债务情况下支付海外分公司承包人补偿费用等管理不规范问题,涉及金额5 131.18万元。该集团表示已制定了提升境外项目、境外投资管理的具体方案,将加强对境外项目风险的管控。

审计报告显示,国内经营方面,多家央企存在未批先建、违规投资、违规招标等问题。中石油下属9家单位未按规定公开招标涉及260.35亿元。大唐集团投资的多伦煤化工项目实际投资额超概算61.79亿元,项目延期投产后未达预期指标,且存在采购原料闲置过期导致增加成本等问题。该集团表示正在补办相关手续,完善相关制度,减少经济损失,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中铝公司正式启动建设规范董事会工作

2014年6月19日,国务院国资委召开中铝公司建设规范董事会工作会议,标志着中铝公司建设规范董事会工作正式启动。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孟建民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吕黄生,中组部干部五局二处、国务院国资委企业改组局、企业领导人员管理一局、监事会08办相关领导,中铝公司领导班子全体成员出席会议。

会议宣读了国务院国资委关于任命和聘任张富生、孙又奇、张晓鲁、赵小刚担任中铝公司董事的通知,向外部董事颁发了证书,中铝公司董事长熊维平与外部董事签订了服务合约,并代表首届董事会作了表态发言。

2014年前5月国企实现利润9 425.9亿元

2014年1月至5月,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累计实现利润总额9 425.9亿元,同比增长6.9%。其中,财务费用居高不下,成为当前企业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前5个月,国有企业财务费用达4 531.9亿元,占企业利润总额的48.1%,同比增长22.1%,侵蚀国有企业近一半的利润,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国有企业利润增长空间。

本期文摘供稿:崔小花 责任编辑:胡 正endprint

猜你喜欢

国有企业责任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使命在心 责任在肩
国有企业加强预算管理探讨
每个人都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