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心理资本 让员工更有活力

2014-07-31王丽娟

企业文明 2014年7期
关键词:冥想绘画

王丽娟

这是一个经典的心理学实验:

研究者将一只小白鼠丢入一个装满水的杯子里,一般来说,它只能维持8分钟左右的生命。而如果在小白鼠挣扎5分钟左右时,放入一个可以让它爬出杯子的跳板,使之存活下来。若干天后,再将这只大难不死的小白鼠放入同样的杯子,它竟然可以坚持24分钟,3倍于一般情况下能够坚持的时间。

基于此,心理学家认为,没有逃生经验的小白鼠,只能凭自己本来的体力来挣扎求生;而有过逃生经验的小白鼠却多了一种精神的力量,它相信在某一个时刻,会有一个跳板出现救自己出去,这使得它能够坚持更长的时间。这种精神力量,就是积极的心态,或者说是小白鼠在前一次的成功逃生中积累起来的“希望”心理资本。

心理资本之追踪溯源

心理资本并不是一个新兴的词汇,最早出现于经济学、投资学和社会学等文献中。经济学家Goldsmith等人认为,心理资本是指能够影响个体的生产率的一些个性特征,这些特征反映了一个人的自我观点或自尊感,支配着一个人的动机和对工作的一般态度。

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心理学家Luthans从积极心理学和积极组织行为学的角度,主张心理资本是指人的积极心理状态,主要包括自信或自我效能感(confidence or self-efficacy)、希望(hope)、乐观(optimism)和坚韧性(resilience)四个方面,并在2005年、2007年两次对心理资本的概念进行修订,认为心理资本是指“个体的积极心理发展状态,其特点是:(1)拥有表现和付出必要努力、成功完成具有挑战性的任务的自信(自我效能感);(2)对当前和将来的成功做积极归因(乐观);(3)坚持目标,为了取得成功,在必要时能够重新选择实现目标的路线(希望);(4)当遇到问题和困境时,能够坚持、很快恢复和采取迂回途径来取得成功”。

就个体而言,人力资本具有一定的“外显性”,容易发现、测量和掌握,而心理资本则具有更多的“潜在性”,相对难于观察、测量和开发。相关研究也发现,心理资本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像储蓄资金一样,在生活和工作中一点一滴地不断积累起来的。

心理资本为何能与EAP结合

随着全球经济竞争的日趋激烈和技术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人们已经深刻认识到,要持续改善企业绩效、提升和长久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单靠传统意义上的经济资本(economic capital),如资金、厂房、设备、专利、数据等有形的、容易模仿和复制的物质资源显然不够,必须重视对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社会资本(social capital)等人力资源的投资和开发。

人力资本是指个体通过接受教育或经验积累而逐步掌握的知识、技能、认知能力或胜任特征等,而社会资本指人的关系、信任和经常接触的工作关系网等资源。二者对个人和企业的绩效、发展和成功的积极作用已经得到一些研究结果的支持。

易普斯对多年的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心理资本高的人对工作的满意度基本上是心理资本低的人对工作满意度的2倍,活力是后者的5倍,忠诚是后者的9倍左右。心理资本的高回报可见一斑。当人心理资本很高的时候,就会有积极的创造性,做事情思路会更开阔,行为更灵活,于是成功的可能性就会更大。这种情况下的自我评价更高,进而又产生积极的心理体验,就会用更好的状态来面对工作。因此,这种良性循环下的高心理资本自然会获得高回报。

积极心理学之父Luthans在分析经济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特点和区别后,提出了以强调人的积极心理力量为核心的“积极心理资本(positive psychological capital)”概念,使人们开始关注心理资本(psychological capital)及其对领导和员工的影响作用的研究。也正是由于心理资本对员工有如此积极的影响,企业对提升员工心理资本的需求增加,EAP服务中逐渐增加了相关服务。

EAP如何提升员工的心理资本

水平

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经验都表明,心理资本不是与生俱来的,可以通过刻意的训练进行提升。

让我们先看一下学术界对提升员工心理资本的研究吧。

《铁路员工的干预研究》

岭南大学的萧爱玲教授对铁路系统的普通员工进行培训干预,以提升他们的心理资本。培训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教授对付疲劳的方法;

2.学习如何管理自己的能量;

3.掌握自我催眠的方法提升睡眠质量;

4.了解如何更好地应对“蓝色星期一”;

5.体验从挫折中复原的经历;

6.利用空隙小睡一会儿。

通过对员工在培训前和培训后的数据进行分析,员工在积极影响、乐观、自我效能、自我奉献、专注度、能量管理策略上都有显著的提升。

作为提升员工心理资本的一种重要途径,培训是不可或缺的。相对于知识宣传的润心无声,培训既可以更好地激发员工主动学习的热情,还可以让员工通过与培训师的面对面沟通有更加深刻的体会,促进培训知识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的运用,提升他们的心理资本水平。当然,企业还可以通过开展“心理资本”主题的心理咨询活动,让员工获得一对一的指导和帮助。心理咨询的形式,看似没有造成全员轰动的效果,但对个人来说却是最有效的方法,当一个员工拥有积极心态后,他会传递给其他人更多的正能量,对企业的整体氛围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本期将为你专门介绍心理资本的培训,主要分四个阶段(相关材料取自北京易普斯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第一阶段:了解自己

本阶段目标:使员工能够增强自我觉察能力,开阔思路,找到更多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员工探索自己的心理世界时,培训师会根据每个人的反应给予不同的反馈,以期让员工有更多的启发和收获,提升心理健康水平。endprint

关键词:了解自我、积极力量、冥想、绘画

主要活动:

1.了解自我,与自我的心灵对话。通过绘画、舞蹈或一些小测试,让学员增进对自我的了解,重新发现自己身上的积极力量。

2.沉淀与分享。分享作品,感悟你我他;可以通过冥想的方式,让学员在宁静中学会沉淀与成长。

3.表达性艺术体验:我所不知道的自己。通过绘画,图片解读方式接通意识和潜意识,发现未知的自己。

第二阶段:悦纳自我

本阶段目标:首先帮助员工释放身心压力,梳理自我价值观,让员工更加客观、清晰地认识自己。然后从心理资本的四个因素出发,让员工认知更深层次的自我,提升自信心与工作效能,促进和谐的工作关系及幸福的家庭关系的建立,构建内心和谐,享受美好人生。

关键词:自我探索、自信、尊重内心、爱

主要活动:

1.自我探索,重新认识自己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通过生存选择、社会计量、魔法商店等有趣的活动,让员工了解建设事业成功、家庭幸福的价值观,并引导员工关注自己的长处,和同事一起营造合作与创造支持性氛围。

2.自信心开发,让员工更加肯定自己,获得成长。通过观察学习、说服与积极反馈、心理、生理觉醒等活动,让员工重新体验工作中的冲突与妥协,学会在保留自己个性的前提下更好地融入工作当中,与同事创造爱的关系。

第三阶段:自我管理

本阶段目标:让员工掌握判断心理健康的标准,更加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初步掌握情绪管理的方法和技巧,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

关键词:心理健康、情绪、管理、自我形象

主要活动:

1.做一个能与自己相处的人。主要介绍心理健康的标准、心理不健康的特征,以及如何提升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方法和技巧。

2.如何塑造健康的自我形象。主要是通过介绍自我形象的作用,了解哪些是自我形象有偏差,帮助员工知晓自我形象成长的关键,并传授建立健康自我形象的方法。

3.更好地进行情绪管理。通过冰山理论、艾利斯ABC理论等心理治疗法,让员工在专业的理论背景中,对自己的情绪有更加全面的了解。

第四阶段:找到你内在的动力

本阶段目标:引导员工了解职业枯竭现象,理解职业枯竭产生的原因;让员工了解评价系统形成的机制及其作用;帮助员工重建自己的内在评价体系,找到自己的内在动力。

关键词:职业枯竭、评价系统、动力、性格

主要活动:

1.了解职业枯竭的迹象和原因。主要通过介绍职业枯竭的现象让员工判断自己是否已经枯竭;通过工作动力的寓言故事,引导员工发现工作动力的“漏斗”所在,进而引出外在评价和内在评价的概念。

2.让员工知道自己的评价系统是如何形成的。

3.重建员工内在的评价体系。通过重新评估自己的认知,放下脑中的教条,让已有的评价体系开始松动。然后通过与自己的身体对话,抛弃那些错误的评价体系。最后,通过未完成的梦想,重建内在的评价体系。

通过四个阶段的培训,员工在自信、希望、乐观、韧性等四个维度上都会得到相应的提升,能够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工作中去,提升工作的效率和动力。

(作者单位:北京易普斯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责任编辑:郝幸田)endprint

猜你喜欢

冥想绘画
蓝的冥想
《冥想》
冥想
冥想
冥想治疗对抑郁症患者的影响分析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