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英语小组合作型教学

2014-07-31龚香珍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4年9期
关键词:评价教师教学

龚香珍

【摘要】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有利于教学的多边互助,使每个学生都获得平等参与的机会,也有利于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使每个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关键词】分组分工;合作学习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和小班化教学的逐步推进,小组合作学习被广泛应用于教学实践中,现已成为当代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与他人合作能力的一种主要形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有了充分表现自我、展示自我的机会;有了评价他人、借鉴他人的机会;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团队精神,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所以小组学习无疑是一种好的、可利用的学习方式。但在具体操作运用的过程中,教师要合理运用,恰当把握时机,不能让小组学习变成一种形式,或为了小组学习而小组学习。以下是我个人的一点看法。

一、开展初中英语“小组合作型”教学的方式、方法

1.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分工

将班级的学生按照一定的规律分成若干小组,可以是班级的自然小组,也可以是按英语教学的需要分成的小组,或是开放式小组——学生自由组合的小组。各小组可给自己小组命名,如“突击队”组、“智多星”组等。每组成员均分配角色、分享领导,如组长、记录员、资料员、汇报员等。分组时应该充分考虑到成员的学习成绩、性别、性格、能力、智力差异等因素,使学生有充分的机会,随时获得教师和同学的协助。

2.选择适当的合作学习时机

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但不是唯一的方式。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精心设计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带有一定挑战性的学习对象或任务,把学生领进“最近发展区”。合作学习的“问题”,可以是教师在教学的重点、难点处设计的探究性、发散性、矛盾性的问题,也可以是学生在质疑问题中主动提出的问题,但一节课中不宜安排过多的小组合作学习次数和时间,防止随意性与形式化。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操作、探究、讨论、交流的时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和相互补充、更正、辩论的时间,使不同层次学生的智慧都得到发挥。在合作学习之前,还要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只有当学生在解决某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时进行合作,学习才更有成效。

3.设立有序的合作常规

学习任务的布置,课前的准备,课堂上的交流,课后的练习,专题性学习等均可以小组为单位。对不同的学习小组可以布置共同的学习任务,也可以布置不同的学习任务。共同学习任务的课堂交流中可以显示各小组不同的理解和做法,不同学习任务的课堂交流则以互补学习为主。要根据中学生的特点,不断向他们灌输“合作教学”的思想,并且向学生传授“合作”的技能,尽量做到要求具体明确,指令清楚,使学生具备“合作”的思想和技能,为充分发挥每一位学生的优势,发挥优化组合的整体功能,开拓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型”教学成效

要提高“小组合作型”教学成效,要求教师在以下几个教育环节上多下工夫。

1.教师的积极参与

教师不能将学生的合作学习完全放手于学生的小组学习活动,而应主动融入到活动中去,观察学情、搜集信息、随机诱导,成为“学习共同体”的重要一员。学生毕竟年龄还小,有效合作的意识和习惯尚未形成,教师“放”得太多,学生小组合作活动多半会无果而终,白白浪费宝贵的学习时间。英语课上经常是老师引领学生操练了句型后,让小组内互相对话、问答,教师要深入到小组中去,对于有些难一点的内容要适当指导,对于一些后进生要鼓励他们敢说、多说。

2.优选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

恰当的学习内容是小组合作学习成功的保证。教师必须先提供具有研讨、交流价值的学习内容,使每个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通过思考、比较乃至争论,最终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答案。这部分内容的精选,既让学生巩固了新知,又从小组内学到了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既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又渗透了思想教育。

3.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是合作学习取得成功的保障

合作学习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教学评价的最终标准,把学生个人记分改为学习小组记分,把小组总成绩作为奖励或认可的依据,形成了“组内相互合作,组间相互竞争”的局面,使得整个评价的重心由鼓励个人竞争达标转向小组合作达标。在小组评价时也要对个人合作学习的参与度、积极性、和独创性等作出恰当的评价,这样可在小组内部树立榜样,激发组内的竞争,以调动每个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打消个别学生依赖别人完成学习任务的思想。

小组合作学习是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之一。它是在班级授课的基础上,把一个教学班的学生按均衡编组的原则,分为若干学生组成的多个学习小组,在课堂教学时,有计划地向这些小组提出一定的学习任务,旨在调动学生群体的学习。通过这一讨论形式不仅激发了每个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提高了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使学生得以充分地合作,形成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从而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评价教师教学
最美教师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圆我教师梦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