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语文的课外阅读方法

2014-07-31李媛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4年9期
关键词:指导课外阅读兴趣

李媛

【摘要】课外阅读历来被中外教育家认为是人一生的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英国哲学家培根也说过:“读书使人愉悦,使人成才,使人博采。”而小学阶段又是学生生涯的起始阶段,有效的指导其进行课外阅读,将对孩子的终身学习起着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但当前小学生对课外阅读缺乏兴趣,不懂有效的阅读方法,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作为教师,应重视这些现象,明确课外阅读的要求,交给学生有效的阅读方法,开展各项阅读活动,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才能真正帮助学生积累尽可能多的语言材料和语言经验,从而不断发展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语文积淀,将课外阅读与全面培养孩子的素质结合起来。

【关键词】课外阅读;兴趣;方法;指导

当前,我国中小学教育正着力于把“应试教育”转移到以提高素质为中心的国民基础教育的轨道上来。各个学科都在探索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教学方法。语文作为中小学各学科中一门基础学科,它的教学方法的改革对整个素质教育改革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为一名一线语文教师,我在平时的教学中认识到,语文作为一门集思想性、艺术性、趣味性为一体的基础学科,学生仅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是非常有限的,应将学生由课内学习发展到课外学习,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增加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这不仅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所提出的要求。

为了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更加全面地了解我们这个世界和社会,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在探索语文课堂素质教育的同时,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指导是非常必要的。结合几年的教学经验,我谈几点认识:

一、上好指导课,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

适时上上阅读指导课,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阅读指导课上,我们可以通过讲述名人专心读书的故事来激发学生读书的热情,也可以向学生讲明课外阅读的好处、要求、方法,还可以介绍如何做摘抄、写读后感。另外,我们还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指导如何提高课外阅读的有效性。例如,我在教六年级学生时就利用读书指导课向学生介绍读书四步法:拿到一本书,第一步是浏览,即先大致浏览一下书的内容提要,看看内容简介和目录,对整个书有个大致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数。第二步是阅读,就是通读全文,做到边读边思考。如果是自己的书,看到精彩的地方可以在文字下面划划或写写批注,达到理解。第三步是摘抄。阅完全书,回过头来把书再翻一遍,并有选择地摘抄文中的名言警句或优美的段落,以巩固加深。最后一步是回顾。把书合起来,想想自己从这本书上学到了什么东西,如果有部分遗忘的话可以再翻阅一下,达到记住并为自己所用的目的。小学生年龄较小,读书步骤不宜太过复杂,事实证明,能够做到这样的四步效果就已很不错了。

二、加强阅读交流,不断提高阅读能力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但如果不给它提供食物(与事实和现象进行生动的接触,体验到认识的欢乐),这种需要就会枯萎,而对知识的兴趣也就随之熄灭。苏霍姆林斯基在这里强调的是知识的运用。课外阅读也是如此,学生只有感到阅读有用,有意义,才会越读越起劲,越读越愿意读。通过一个阶段的阅读,学生有了自己的所得,我们就应该及时创设条件,搭建平台,让学生的成功体验飞扬起来。因此,每个学期,我们都可组织读书交流会,引导学生把读过的好书带到教室进行交流。在读书会上,我们可以让学生向同学推荐自己读过的优秀读物,谈谈自己采用的阅读方法,讲讲阅读到的生动的故事,说说阅读中的收获……但不管是哪一种形式,我们都要让学生谈自己的真实体验。这样,一方面可让学生再次体验到读书的乐趣,感受到读书的意义,从而强化成就感,另一方面也会使其他的同学受到感染,产生我不向前就将落后的想法,从而自发地更积极地参与到阅读中来。

三、开展多种活动,增强阅读兴趣

为了更好的促使学生自觉地进行课外阅读的学习,激发他们课外阅读的兴趣与爱好,我们开展了各种各样的活动。在班中建立了课外阅读兴趣小组,充分利用第二课堂的时间作为课外阅读的时间,并且定期与小组内的同学进行信息交流。此外,还组织了故事会、朗读比赛、读书心得等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同学们将自己在课外阅读中得到的知识拿到课堂上来,同学之间可以取长补短,每人都有一种收获感,从而更加激发了他们课外阅读的兴趣。

得法于课内,发展于课外。这样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学生的学习成绩也大有幅度的提高,促进了课堂教学更好的进行。很多学生由原来的不爱读书变成喜欢读书,一些以前学习较差的学生通过课外阅读活动的开展也开始爱学习了。现在,整个班级的学习气氛非常浓,同学们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

四、结合教材,推荐课外阅读的读物

课外读物丰富多彩,其中也不乏一些无聊乏味的东西,如果不加选择,那读的效果也是一般的。因此,我们在鼓励学生多读课外书的同时,也要经常性地了解学生在读哪些书,并且根据课内阅读适时地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课外读物。比如在教完《卖火柴的小女孩》后可推荐学生阅读《安徒生的童话》;在学习了《少年闰土》后向学生推荐《故乡》;在教学《一夜的工作》后,可推荐学生阅读有关周总理的故事、诗歌;在学习完《宇宙生命之谜》后,可推荐学生阅读一些科普读物……在推荐课外读物的时候,我们老师也要有所选择,要尽可能推荐一些思想内容健康、语言文字规范、写作技巧高超的读物。同时,也要避免单一化,要尽可能地内容广泛、形式多样。不仅推荐寓言故事、童话小说,也要推荐科技知识,政治常识以及其他社会科学知识;除了推荐现代读物外,还要推荐少量的比较通俗的古代读物,甚至可以推荐有关的报刊文章。采过许多花,这样才能酿出蜜来。要让学生在各种不同的读物中汲取丰富的营养。

由于学生年龄较小,阅历不深,原有的知识也不太多,所以课外书的选择上有一定的盲目性,这样还要求老师定期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书刊。

充分利用校内图书馆,我极力地鼓励学生积极借阅图书。除此之外,班级内还集体订购了一些优秀青少年读物,如《第二课堂》、《少年文艺》、《语文学习报》等。在班级内还建立了“图书桌”、“藏书桌”,学生将自己认为优秀的课外读物带到班里,由专人进行保管,这就形成了班内图书室,也加强了同学间知识交流。同学之间还可以进行相互推荐,交换阅读。

五、参加各种比赛,激发阅读的欲望

学生学得或了解的知识,多或少,他们或许不知道。那么,有意识地带他们去参加一些语文活动,一方面是为了应用语文知识;另外,也可以促进学生进一步地多去课外阅读。因为有比才明白自己的差距,就会有一种多读多积累的欲望,就会更加主动地去从事课外阅读。

通过课外阅读教学的开展,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学生的作文水平有了明显改善,课堂教学的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变得更加浓厚,班级内形成了学知识的班风与学风,语文课的成绩大大提高,由此可见,课外阅读不仅不影响学生的学习,而且对学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行之有效的途径。

参考文献:

[1]王亚萍,陈延山.转变教学观念 提高阅读教学效率——新课程下小学阅读教学改革的几点认识[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07)

[2]陈钰枢.小学阅读教学必须凸显“听说读写”——以武凤霞老师执教的《月球之谜》为例[J].江苏教育研究,2011(05)

[3]林润生.有效教学的关注点——第七届阅读教学观摩活动课例的启示[J].小学教学设计,2009(10)

猜你喜欢

指导课外阅读兴趣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浅谈幼儿区域活动的指导与评价
高中历史“自主导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素质教育理念指导下的高校钢琴教学探讨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