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晚唐五代至明初汉语事态助词的历时嬗变*

2014-07-31

关键词:句末助词语义

王 华

(泰州学院 文学院,江苏 泰州 225300;苏州大学 文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6)

一、事态助词的界定

“事态助词”是汉语史研究者提出的一个概念,以曹广顺(1995)为代表。通常认为在近代汉语中发展起来的事态助词有三种:“来”、“去”、“了”。而在这之前,有认为事态助词是由动态助词发展而来的一个小类的,也有因为它们的句法位置(多处于句末)而认为其是语气词的。以“了”为例,过去、直至现在的不少汉语教材中,都仅把“了”从传统语法的角度将其划分为“了1”(动态助词)和“了2”(语气词)两块①。随着助词研究的不断深入,学者们越来越意识到,部分句末助词“了”与动态助词“了”虽然所处的句法结构相似,但语义功能是非常不同的,其来源也并非是由动态向事态的转化关系。石锓(2000)由语料分析出,在晚唐五代时事态助词“了”(我们以下在以示区别时称为“了S”)就已经产生,而当时动态助词“了1”还未出现。蒋绍愚(2005)认可此观点并进一步提出,“了S”和“了1”是同一来源,都是由“V+O+了”和“V+了”格式中充当谓语的“了”分化而成的②。另外,近年来还有学者从类型学的视角出发,把词尾“了”和句尾“了”对应于完整体(perfective)和完成体(perfect)③。

以上每一种切分方法其实是着眼点不同,其目的均在于试图解释出现在各种句法结构中、且明显迥异于动词词缀的“了”(包括“来”、“去”)的语义功能模式。我们认为,仅凭出现位置将这类助词作“动态”与“语气”之分稍嫌粗糙,理由上文已述;而从时体范畴出发的解释虽长于分析其共时层面句法功能,却难以解释其历时层面的演变规律。因此,对于近代汉语中出现的部分“了”、“来”和“去”,我们还是认可其“事态助词”的性质。

那么,究竟什么是事态助词,也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可供参照。曹广顺在讨论助词“来”时曾指出:“事态助词的语法意义,是指明一个事件、一个过程所处的状态。”[1]98蒋绍愚(2005)在讨论“了1”和“了S”的区别时曾明确:“动态助词‘了’表示动作的完成,它紧贴在动词后面,如果有宾语时总在宾语前面(除极少数例外)。事态助词‘了’表示事件的完成,它总是处于句尾,如果有宾语时总在宾语后面。”[2]蒋的理论在意义上其实已经说得很清楚了,但在操作时还存在难度,因为有时候一个“事件”也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动作,此时如何区分动词后的“了”(或“来”、“去”)是表示动作的完成还是事件的完成?当“了”(或“来”、“去”)处于分句句末时,如何判定它是表示“做完一件事再做另一件事”还是表示“一个事件完成后下一件事接着发生”?试看《水浒传》(以下《祖堂集》简称“祖”;《新校元刊杂剧三十种》简称“元刊”或“元”;《水浒传》简称“水”)中的这三个例子。

(1)王进谢了,挑那担儿到客房里来。

(水·第二回)

(2)只见罗真人道:“我教你三人片时便到高唐州如何?”三个谢了。

(水·第五十三回)

(3)既然如此,便叫庄客拣两头肥水牛来杀了,庄内自有造下的好酒,先烧了一陌顺溜纸,便叫庄客去请这当村里三四百史家庄户,都到家中草堂上,序齿坐下。

(水·第二回)

从结构上看,例(1)和例(2)的“了”都是直接跟在动词“谢”的后面,但是从语意上看,例(1)的“了”是动态助词,例(2)的“谢了”可以表示“致谢”这件“事件”的完成。例(3)的“了”和例(1)的“了”一样,是直接处于分句末的动词后,且后面还有小句,但是这个“了”明显是表示前面“杀肥水牛”这一事件的完成,后面的小句主语已换。因此这个“了”是事态助词。

所以,结合句法语义我们认为,在以下几种情况中出现的“了”(包括“来”、“去”)是为事态助词:

1.当句中无动词,助词“了”、“来”、“去”紧跟于非动作动词(如形容词、名词、代词)之后;或这三种助词跟在动补结构(包括“V+补”和“V+补+宾”)之后的,是事态助词。因为上述结构之后都不能再带补语,排除了“了”、“来”、“去”处于动词——趋向动词——动态助词的这一演化路径。如:

(4)是他变却相貌,怎生饶,五蕴山当下通红了。狮蛮带上提起锦征袍,把龙泉扯离沙鱼鞘。

(元刊·赵氏孤儿)

2.当助词“了”、“来”、“去”处于有动词出现的分句句末,但此句的谓语成分是由兼语句、主谓句或并列结构充当时,“了”、“来”、“去”其实不是修饰的句中的某一个谓语动词,而是叙述整个小句的一个情状或变化,是事态助词。如:

(5)只见慕容知府立在城上女墙边,大喝道:“……已自差人奏闻朝廷去了,早晚拿住你时,把你这厮碎尸万段!”

(水·第三十四回)

3.当助词“了”、“来”、“去”处于非顺承关系的复句前一句分句句末时,无论语法结构如何,“了”、“来”、“去”之前表示的都是一种“情状”的完成或将要完成,它们是事态助词。如:

(6)赵员外道:“若是留提辖在此,诚恐有此山高水低,教提辖怨怅;若不留提辖来,许多面皮都不好看。”

(水浒传·第四回)

4.当句中出现表示过去的时间状语“早”、“在先”、“那时”、“先前”等或出现表“曾然”的标志如 “曾”、“多曾”等时,说明这句话叙述的是已经发生过的事情,句末的“了”、“来”、“去”是为事态助词。如:

(7)宋江告道:“恭人差矣。那时小人不对恭人说来:小人自是郓城县客人,亦被掳掠在此间,不能够下山去。”

(水·第三十三回)

5.当助词“了”、“来”、“去”处于全句的句末时,无论它们之前的语法结构如何,均是表示一个“简单(仅出现动词)”或“复杂(其他结构)”“事件”的完成或完结,可视为事态助词④。如上文例(2)。

二、关于“去来”

《祖堂集》中共有27例句末出现“去来”合用的句子,《元刊杂剧三十种》22例,《水浒传》仅4例。整体数量虽不是很多,但其性质却是一个不容绕过的问题,因为这直接关系到我们对其中“去”和“来”语法功能的界定。

对于这个“去来”的性质,学术界早有不少学者予以了关注并展开讨论。有学者认为两者都是实词(袁宾2001),“去+来”结合了“到哪儿去?”和“从哪儿来?”之意;有学者认为这里的“去”是趋向动词,而“来”是事态助词,相当于“来着”(太田辰夫1991;孙锡信1999)。从而形成了截然相反的两派:将“去来”中的“来”统一认定为实词,或统一归为事态助词。纵观全文的27个例句,我们发现“去来”的功能多样,并不可一概而论,而且,正因为“去来”中的“来”出现一种实词与虚化不彻底、事态助词性质并存的局面,更加反映了“来”从动词逐步虚化为事态助词的轨迹。

1.《祖堂集》中的“去来”

纵观《祖》中这27个句子,我们认为,有4例“去来”中的“去”和“来”均是动词性质。它们均出现于韵文中。

有17例“去来”是为“语助词‘去’+动词‘来’”的结构,且其中有11例都处于“什摩处去来?”这样的固定结构问句中。我们看一个例子:

(1)师问云居:“什摩处去来?”对曰:“踏山去来。”

(祖·卷第六·洞山和尚)

单纯地看这一问一答貌似用“双实词”论和“趋向动词+事态助词”论都说得通。但我们再把它还原到原文中去就会发现其实不然。这段文字中的几个连续性问答是很能说明问题的:

(2)有一僧到参,师见异,起来受礼了,问:“从何方而来?”对曰:“从西天来。”师曰:“什摩时离西天?”曰:“斋后离。”师曰:“太迟生。”对曰:“迆逦游山玩水来。”师曰:“即今作摩生?”其僧进前,叉手而立,师乃祗揖云:“吃茶去。”师问僧:“什摩处来?”僧云:“游山来。”师曰:“还到顶上不?”曰:“到。”师曰:“顶上还有人不?”对曰:“无人。”师曰:“与摩则阇梨不到顶上也。”对曰:“若不到,争知无人?”师曰:“阇梨何不且住?”对曰:“某甲不辞住,西天有人不肯。”师问云居:“什摩处去来?”对曰:“踏山去来。”师曰:“阿那个山敢住?”对曰:“阿那个山不敢住?”师曰:“与摩则大唐国内总被阇梨占却了也。”

(祖·卷第六·洞山和尚)

从这段文字的语义看,例中有三对句子是师问对方“从哪里来?”然后对方作出相应的回答。当三个问句从“从何方而来?”转为“什摩处来?”转为“什摩处去来?”次第出现时,我们没有理由单单认为仅第三句的问话有异于前两句,有一个“去+来”的过程或语义是偏向于“去”。

有3例“去来”前出现了表“曾然”的标记“适来”,加上对应的用“……去来”答话一例,这四个“去来”可以确定为是“动词/趋向动词‘去’+事态助词‘来’”的格式,表示对过去曾经发生的情况进行提问或作出陈述。这里的“来”相当于“来着”。

(3)有时僧参次,师云:“适来作摩处去来?”对云:“在。”师曰:“在什摩处?”僧弹指而对。

(祖·卷第十四·石巩和尚)

另有两例“去来”亦为“趋向动词‘去’+事态助词‘来’”,这里的“来”表示事态的完成,相当于“了S”。

(4)道吾担衣钵送到桥亭后却转来,不审和尚。和尚云:“送师兄去来?”对曰:“送了也。”

(祖·卷第四·药山和尚)

从例(4)的第一句话中可看出道吾有一个“送去”和“转来”的过程,和尚针对他刚才所完成行为的结果进行发问,再结合道吾的回答,可见这个“去来”与“去了”相对。

综上所述,在《祖堂集》中,仅有最后两种情况的6例“去来”中的“来”是事态助词性质,其他的还都是实词。

2.《元刊杂剧三十种》和《水浒传》中的“去来”

到了《元刊》和《水浒传》,“去来”用于句末时的性质相较于《祖》而言已经较为明确了:“去”为动词或趋向动词,“来”是事态助词。如:

(5)吴用道:“请三位即便去来。明日起个五更,一齐都去晁天王庄上去。”

(水·第十五回)

三、《祖》、《元》、《水》中事态助词的语法特征与语义功能

“来”、“去”、“了”在做事态助词时,所修饰的句子中谓语的句法成分多样,可以是描述一个简单的事件或情状,如“V+来/去/了”、“形容词/名词+来/去/了”,也可以是讲述相对复杂的一个过程,如“连谓结构+来/去/了”、“兼语句+来/去/了”。这在本文开头已有例提及,这里不再赘述。

而在语义功能方面,事态助词“来/去/了”不仅可以用于曾经发生过的事件末尾,亦可用于讲述将来打算要完成的事件末尾;不仅可以描述事实发生过的事件,亦可在让步、假设等复句中修饰可能发生的事件。参考曹广顺[1]108,我们将其语义功能概括为四大类:A.完成;B.完成(假设);C.将要;D.将要(假设)。现各举一例如下:

(1)(正末云:)你孩儿墙那壁,道你合毒药,药杀你亲侄儿来。你休讳!

(元刊·张鼎智勘魔合罗)

(2)真觉大师举问玄晤大师:“眼门放光,照破山河。山河大地,不碍眼光。此人过在什摩处,只欠涛汰。”玄晤大师曰:“除却两人,降此已下,任你大悟去,也须涛汰。”

(祖·卷第四·药山和尚)

(3)(旦云:)我认了你,你是俺丈夫。(外末云:)我的儿子,你怎么认做你丈夫?我和你告官司去来。

(元刊·岳孔目借铁拐李还魂)

(4)那汉子道:“……本寺长老已有法旨,但卖与和尚们吃了,我们都被长老责罚,追了本钱,赶出屋去。”

(水·第四回)

(一)“来”、“去”的语法特征与语义功能演变

综合这两张分布表我们可以得知:

1.无论是事态助词“来”还是“去”,在各时代的语法分布均为紧跟在动词和动宾结构之后居多。

2.“来”从晚唐五代至明初一直较为稳定地充当着事态助词的角色,且所在句子中的谓语成分丰富多样。但“去”经历了一个从活跃骤降到消亡的过程。事态助词“来”与“去”的比例在晚唐五代的《祖》中为27:79,在元杂剧代表《元刊》中为38:3,而到了《水浒》时期已不存在“去”的事态助词用法,为54:0。

3.从语义功能来看,“来”与“去”虽均为事态助词,在各时期的分工却各有千秋。在《祖》时代,所有的“来”均用于陈述过去发生过的事件(有些也用“去”),但对于“未来可能发生”的,则只能用“去”,且存在大量表示“将要(假设)”的固定结构“与摩则……去也(这样的话,就……了)”。而且值得注意的是,《祖》中亦有不少“与摩则……了也”同时出现,这更加证实了同类结构中“去”的事态助词属性。

到了元时期“去”做事态助词在《元刊》中仅出现3例,这个时候我们发现,“来”开始承担了“去”表示“将来发生”的功能,而《水》中更是如此,“去”在《祖》中的各项功能已均由“来”(包括“了”)来承担。

(二)“了”的语法特征与语义功能演变

通过表3我们可以看出:

1.现代汉语广泛使用的事态助词“了”在《祖》和《元》时还并不占绝对优势,因为当时“来”和“去”仍在广泛使用,而且助词前所跟句子的语法成分大多还比较单一,以“V+了”和“V+NP+了”为多。但是到了元末明初,当时“去”已退出事态助词的舞台,“来”也逐步缩减,与之相应的是“了”的使用频率迅猛提高。并且随着语法结构的复杂化,“了”大量出现于连谓句、兼语句与主谓短语做宾语的句子后面表示较为复杂的事件情状发生了变化。

2.在《祖》中,事态助词“了”和“来”均严格运用于表示“已实现事件”语义的句子中,若要表示“将要发生的事件”,则由“去”来承担,这反应了晚唐五代时期“去”与“来”和“了”还处于互相补充、互相制约的状态,缺一不可。但是到了《元》时期,因为“去”使用的锐减,“了”和“来”一样填补了表“将来”的空缺。到了《水》一书中,除了少量事态助词由“来”来承担(仅54例),“了”在助词中已经取得了表事态的绝对优势(2872例)。

表3 事态助词“了”在《祖》、《元》、《水》中的语法语义分布

3.从各时期事态助词“了”所承担的语义功能来看,绝大部分的“了”还是用来表示事件的“已经完成”,这与其和动态助词“了”一样脱胎于“完结”义动词的史实是相吻合的。

【注释】

① 朱德熙(1982)认为体词后的“了”只能是语气词,不可能是动词的后缀,两个“了”的区别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决定于它们出现的位置。

② 蒋绍愚提出,如果“了”处于句末,“了”之前的部分表示一件事已经完成,或一种新情况的出现,这个“了”是事态助词“了S”;如果是“V(+O)+了”后面跟另一个动作或小句,表示“做完一事再做另一事”,这个“了”表示的是“动态”,会前移而发展成“了1”。详见蒋绍愚《近代汉语研究概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11月,P152、153。

③ 如Dahl(1985)、Bybee et al.(1994)、王伟(2006)、陈前瑞(2008)等。

④ 不少学者所说的语气助词“了”、“来”、“去”即是这种情况。我们认为,这种句子末尾的“了”是兼表事态和语气的。本文仅讨论这三种助词表事态的功能,因此对其语气功能暂不予以讨论。

【参考文献】

[1] 曹广顺. 近代汉语助词[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5:98.

[2] 蒋绍愚.近代汉语语法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51.

猜你喜欢

句末助词语义
四川方言句末助词“哆”
韩国语助词的连续构成与复合助词的区分
完整句末不一定都用句号
“也”“还”在英语中的用法
语言与语义
高校朝鲜语专业学生助词使用偏误调查分析
句末“没”和“没有”的演变分析
日语中“间投助词”与“终助词”在句中适用位置的对比考察
江永桃川土话的助词
“社会”一词的语义流动与新陈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