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心理压力及其调适策略*

2014-03-12张学浪

关键词:心理压力大学生学生

张学浪

(南京邮电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对在校大学生而言,绝大多数学生的身心发展已趋于成熟,他们对生活有着自己的看法,且通常按自己的思维逻辑去行事,不过这其中也会碰到各式压力,包括人际交往、就业升学、环境迁移等。笔者于2013年9月至12月期间,对南京邮电大学经济学院、管理学院与自动化学院230余名学生研进行随堂调查。调查内容涉及学习、专业、人际关系、感情、评优、适应、职业选择、社会期待等方面,从压力形成的来源(简称“压力源”)的角度分析调查数据,进而得出,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压力集中在生活、学业、就业、人际这四个方面。探寻每种压力类型背后的社会根源,并从中寻求调适之策,提升大学生的心理承受力,是学校、家庭和社会不可回避的责任。

一、大学生心理压力基本类型的调查分析

(一)生活压力

当今社会物质相对丰富,但在大学校园仍存在贫困生群体,他们最基本的、也是最大的压力来自生活。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国家开始大规模地扩大高校招生数,而同时实行收费“并轨制”,即统一收取一定数额的费用,同时取消相关补贴的发放。以南京邮电大学2013年录取的5085名本科新生为例:除101名贫困专项计划及80名国防生计划享受国家学费、生活费补贴之外,其余新录取的学生必须缴纳学费和住宿费,具体标准为:普通专业4600元/生·年,软件工程(嵌入式软件人才培养)专业6440元/生·年、数字媒体艺术和动画专业6800元/生·年;住宿费标准为1500元/生·年。再加上每个月基本的生活消费,每个学生年实际消费数平均维持在1.5万元左右,这对于普通家庭来讲,确实是一笔不菲的开支。同时,大学生活中还会产生一些新的消费项目,如同学会、旅游、购买学习用品等,这些都会增加学生的经济负担,进而产生心理压力。尤其是对于那些来自贫困家庭的学生,每个新学年缴纳学费往往给他们带来程度不一的焦虑感。另外,社会上盛行的攀比风,也逐渐波及大学校园,大学生中普遍存在一定程度的攀比习气,如讲吃喝、穿着、奢侈品等[1]。这已引起高校高度重视,并正加大对学生在思想和心理方面的疏通、引导力度。其实,攀比现象最大的弊端是对身边他人的影响,易导致其心态失衡,此种心态若长时间得不到有效引导,往往可能影响到生活的其他方面,尤其是因对金钱的追求而降低了对学习的热情。

大学生生活环境的变化也会给部分大学生带来某种程度的不适感,其中由户籍生源地的差异而引发的生活差异,影响了学生之间的人际及交往。客观而言,每个地区的人群都有自己的生活习惯和文化环境,如果学生将其直接移植到大学校园,而未能有所改变,即会引发观念的冲突和角色的碰撞,甚至生活习惯的不适,进而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压力。例如,对于以工科专业为主的南京邮电大学,大学生的学习比较倚重实验教学条件及现代图书资料,为此许多学生若不适应现有配置的教学资源,会产生心理不适感,某些同学长时间对这些问题的消极反应程度易呈均匀态的分布。通常,随着工科专业课程实践学习内容的增加,学生对教学实验条件和国内外高水平期刊资料的要求将提高,这样他们心理上的负面情绪也可能增加。事实上,家庭与校园日常生活条件的差异,对于那些来自富裕家庭的学生影响甚大,尤其是学校住宿、洗浴、饮食等方面条件的不足,许多同学普遍感到不满、烦躁。学校若不能妥善解决好此类问题,易招致学生的反感,或引发他们较重的负面心理情绪,进而衍生出其他方面的压力,最典型的就是学业压力。

(二)学业压力

相对于中学阶段的学习,大学的学习方式和内容有着比较大的变化,但无论从何角度看,大学生的首要任务还是学习。通常,大学生经历过艰苦的高中升学学习,身心已处于超负荷的状态,此时需要一定的缓冲和调整,但大学的学习同样艰苦繁重,所以其面临的心理压力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其中,大学学习任务繁重、导师责任心下降、学业与课余活动不能有效兼顾,给许多学生带来了学习压力。

第一,大学学习任务繁重,且难以保质保量完成,易引发学生的焦虑情绪。当前,高校每个专业都有自己的培养方案,而学生须在四年内完成这一整套方案,并获取相应的学分,才能毕业。如,大一上好公共课,同时要重点学习外语和高数;大二开始专业课程的学习,并准备参加国家计算机和外语等级考试;大三重点学习专业知识;大四参加专业实践、求职、考研等,俗称过“四关”。自高校大规模扩招后,生源和教学质量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这使得社会各界对此更加关注,为此高校和学生的压力都较大,尤其是学生在教学质量下降的同时,还要提升自身的学习质量,焦虑情绪难免产生。客观而言,当前高校培养的目标已从传统的精英模式,转变成精英模式与大众普及相结合,在紧抓教学质量的同时,也须为学生进一步“减负”,而目前出现的仅盯教学质量的现象,则表明社会仍未从传统的思维中转变出来[2]。

第二,教师责任感下降、缺乏对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关心,致使学生忧心学业。责任感,是指一个人对自己及他人、群体、国家所负责任的心理态度。从1998年高校扩招以来,在校大学生人数逐渐增加,与之相应的每个教学班的授课人数也在提升。扩招前,通常每个教学班的人数维持在30人左右,而扩招后专业班级人数普遍在60—70人,公共课即所谓的“大课”,人数甚至超出百人,由此导致教师教学质量下降。客观而言,尽管高校在校生人数大幅增长,但教师队伍的建设却并未相应跟上,尤其是教师人数的增幅没有跟学生人数的增幅相适应。同时,由于受社会传统“官本位”思想的影响,某些高校教师(主要指博导和硕导)身兼数个非教学职务,这直接压缩了其从事具体教学的时间。这类教师往往社会事务繁多,再加上现在教学班的人数众多,所以他们没有更多的精力用于教学,其授课质量自然也难以得到保证。此外,目前高校教师和学生之间面对面的交流与沟通也少于过去,繁重的教学工作以及教学以外的事务使教师疲于奔命,客观导致部分教师职业责任感下降。客观上,大学生日常学业任务繁重、且难度大,倘若教师责任感下降,势必减少对学生的帮助及彼此间的交流,由此导致学生学习效率的降低。总之,教师是大学生在校学习的引路人,可以说其责任感的强弱与否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再进一步甚至影响到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

第三,大学生学业与课余活动不能兼顾而产生烦躁情绪。通常情况下,大学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既有充实的课程学习,也有与之相补充的课余活动,但事实上课程学习与课余活动又存在一定的冲突,以至不能兼顾。大学生的日常学习是繁重、枯燥的,若没有一些课余活动进行协调,则可能影响其学习效果,而且长期处于高负荷的学习状态,也会给学生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尤其是累积的压力极易对其带来不良的心理影响。同时,大学生在开展课余活动时,还会碰到诸如经济、实践、人际等方面的困难,一旦没有处理好这些问题,易与正常的学习形成冲突,到头来既没有开展好活动,又影响了学习,对某些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的学生而言,或许会产生严重的烦躁感。

(三)就业压力

随着高校大规模扩招以来,大学生就业难题已延续数年,且一直未能找到有效的破解之策。尤其是近年来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增速放缓,用人单位的招聘数量持续减少,这更加加大了毕业生就业的难度。同时,由于毕业生主观方面的某些原因,如自身期望值高、择业认知与社会脱节等,也增加了其心理负担。所以,大学生面临就业普遍存在焦虑、愤懑、恐慌等不良情绪反应,影响了其正常的生活和学习。

一方面,大学生对择业认知的偏差导致其对未来职业选择的茫然。择业认知,即个人在就业时对岗位选择、环境认知等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心理反应。当前,许多大学生对自己的择业认知存在某种程度的偏差,如,对自身定位认知的偏差,对学以致用认知的偏差,对就业环境优劣认知的偏差等等[3]。其中,对自身定位认知的偏差影响最大,主要表现在对自我定位过高方面。自从高校扩招后,毕业生的就业市场也相继放开,并逐渐形成“双向选择,自主择业”态势,其优点是给毕业生提供了更多参与竞争、自由选择的机会,但其弊端也很明显,即“优胜劣汰”给其就业带来了极大的心理压力,许多学生为找到满意的工作而心生迷茫。客观而言,大学生在面临就业时相当迷茫,在专业与薪酬、未来与发展、大城市与基层等方面产生矛盾,而不知何从选择,尤其是在大城市与基层两者之间做出选择时,更是烦躁不安。在大城市的工作往往不稳定,而基层环境又十分艰苦,已成为毕业生选择工作的关键障碍。事实上,从个人未来发展前景角度看,大学生留在大城市工作是非常理想的,但目前大城市的人才需求已趋于饱和了,且对其综合素质的要求也很高,所以绝大多数学生都难以留下。相反,农村基层尽管条件相对艰苦,但人才需求量却很大,只不过许多学生不愿扎根基层,这与传统“跳出农门”思想的影响是分不开的。另外,由于许多大学生习惯于校园学习,缺乏社会实践以及对社会发展趋势的了解,故不能客观全面地认识自己,导致自身的择业期望值高于预期。针对现在的发展趋势,大学生职业定位应建立在客观的自我认知基础上,倘若一味考虑自身,而忽略社会的影响,尤其是追求超出自身能力的范围,是难以找到理想工作的。当然,不少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仍不强,缺乏基本的挫折承受能力,这在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时,难免会增加自身的心理压力。

另一方面,就业环境中存在某些不公现象,由此引发许多人的愤懑感。客观而言,社会上的某些不正之风已蔓延到大学校园,导致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失去了公平竞争的机会。由于没有一定的社会关系,一些在校表现优异的学生与心仪的单位失之交臂,相反某些各方面条件都极为普通的学生,却因家庭背景原因而获得录用。所以说,面对就业环境中的一些不公现象,绝大多数学生报以怨言,认为是钱或关系这些客观因素影响了自己。尤其是对那些来自农村、或无任何社会背景家庭的学生来说,他们更加厌恶这种不公现象,由此背负了更大的心理压力。一方面,他们既要通过努力学习,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增加自己顺利就业的机会;另一方面,因为自己没有一定的社会背景和经济条件,而处处受制于人,心生愤懑。目前许多单位在招聘时还存在性别歧视,有的单位甚至开出只招收男性的附加条件,这对女大学生来说是非常不公的,对此许多女生常常施以抱怨,甚至自责自己没有赶上好时代。就业受挫,不少同学深受打击,焦虑、失望、愤懑之情比比皆是,个别学生甚至出现了就业恐惧症。据中国政法大学教授蔡定剑和其他来自北大、清华、中国社科院、政法大学等24位学者从事的一项反就业歧视调查问卷中获悉,有85.5%的人认为存在就业歧视,其中认为严重和比较严重的占58%。由此可见,就业环境中存在某些不公现象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这亟需引起职能部门的高度重视。

(四)人际交往压力

1943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将“需要”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感、尊重和自我实现五级,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通常情况下,个体只有在满足了低层次的需要后,才会产生高一级的需要。社会发展至今,一般人在生理与安全方面的需要已基本获取满足,其需要主要集中在爱和归属感、尊重两大类,而这里主要涉及交往需要。事实上,良好的交往圈对一个人的心理健康发展会产生积极的作用,相反则易给人造成程度不一的心理压力。当前,高校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黄金期,他们需要必要的交往,需要得到周围人的关注和关心,但另一方面其又存在怯于主动交往,担心被别人拒绝,或因自己的“缺点”而被人取笑等问题,所以其交往圈又相对狭小,这两方面的矛盾使得他们常常产生负面情绪,甚至产生心理压力[4]。

从客观上讲,高校还是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这给每一位学子提供了安静学习和生活的空间,但这种生活方式却显得单调而沉闷,由此引发了学生的孤独感。同时,由于学生是有经济依赖的消费者,绝大多数人没有固定的收入来源,这限制了他们参加社会活动的次数,因此接触校园之外的机会就更少了。没有固定的交往圈,缺少一定的交往对象,当其遇到心理困惑时,自然没有合适的可供倾诉的对象,长期以往势必影响其心理健康和人际关系的发展。与此同时,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非常强调交往,需要与不同群体(如老师、同学、朋友等)的交往,需要得到他人的关系和帮助,狭小的交往圈已然限制了他们的交往范围,因此容易产生心理压力,正常人际关系难以建立。

尽管许多学生在进入高校之前,已养具备一定的交往能力,但传统的应试教育却不同程度地阻碍了这一能力继续发展,所以即使进入大学后,其情商与智力发展也会出现不平衡的现象。通常表现为,同一寝室的同学由于生活习惯的差异,难免会产生摩擦,但又没得到及时的调整和适应,以致隔阂越结越深,影响了彼此间的正常交往。同时,同学之间还会存在一定的竞争,许多同学对此不能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也导致了彼此间交往的困难。事实上,人际关系紧张,不仅仅影响个人的学习和生活,且更能影响到未来的就业和工作,这些影响本身就是一种压力源,阻碍压力的疏导,进而对其心理健康形成冲击。

二、大学生心理压力调适策略的理性探索

(一)优化大学生的校园生活环境,完善学校奖助学金帮扶体系

一方面,学校须多渠道优化校园的生活环境,为在校大学生的在校生活提供便捷。例如,提升教学场所器材配置的现代化水平,在教室和实验室多张贴一些名人名言,以此鼓励学生乐观生活和勤奋学习。同时,积极推进学生生活场所的建设工作,尤其是对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活动场所(如宿舍、食堂、浴室等)的建设,保持卫生达标、整体环境的舒适。近年来,南京邮电大学积极改造校本部,及加大对新校区的建设,现已形成了以仙林校区为主体,三牌楼与锁金村为双翼的相互配套的多功能现代化校园。同时,学校正积极加快江宁校区的建设力度,为学生提供先进的研究基地和实验场所,进而减轻学生因环境问题而产生的心理困扰。

另一方面,完善学校各类奖助学金体系,为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提供保障。目前,学校积极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简化发放渠道,为相关学生设立“绿色通道”。同时,学校还积极发挥各类奖学金的功效,提升发放额度,普及奖助学金的覆盖率,并向家庭贫困的学生倾斜。此外,学校多渠道筹措资金,吸收更多的企事业单位为优秀学子提供奖学金。如“江苏富士通奖学金”“移动通信助困金”“常熟高新园奖学金”“三维通信奖学金”等,其发放程序是:学生本人申请、年级评议、学院初审、最终确定人选。通过学校不懈的努力,在校学生因经济困难造成的心理问题已逐步得到改善。

(二)加强师德建设,积极拓展第二课堂,多途径促进师生间的交流

加强师德建设不仅有利于提升教学效果,还有利于提升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从学校层面上,学校可以尝试成立“师德建设小组”,通过定期开展宣讲和教育工作,提升教师师德水平,进而为师生交流提供实效性的帮助。学校尤其要注重教师教学态度、学术道德、关爱学生等方面师德的教育。对此,南京邮电大学许多二级学院成立了相应的督导小组,以抓教学效果为契机,全方位提升教师的师德水平,学生反映良好。同时,积极拓展第二课堂,鼓励教师多带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当然借此也可以增进师生间的交流。以南京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为例,学院推行第二课堂教育——社会实践课,并制定了相应的课程标准体系,丰富了学生的阅历,缩短了师生间的距离。实践证明,经过一年多的努力,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的师德水平明显提升,关爱学生的渠道更加广泛,传统的“上下级式”的师生关系已逐步变为“朋友式”的平等关系,且因师生间互动的增多而间接改善了教学效果。

(三)改变择业认知偏差,积极引导学生就业,以缓解学生的就业压力

一方面,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坚定“先就业,后择业”的理念。南京邮电大学生在开展新生教育工作时,已向学生宣讲了当前社会的就业形势,并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及兴趣为未来的就业早作准备,效果显著。如,帮助大学生改变传统就业观念的桎梏,鼓励学生到基层,到西部及边远地区就业,这不仅有效解决了学生的就业工作,同时还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部分学生因就业期望值高而引发的心理困惑。另一方面,加强学生求职技能、心理调节能力的培养。学校对此成立了专门的就业中心,全面帮助学生搜集就业信息,包括用人单位的用人状况、专业特色、用人理念等,为学生的成功应聘做好准备。基于此,着重培养学生的自我展现能力,及临场心理调节能力,并尽可能地帮助学生缓解就业压力,及由此引发的其他方面的心理不适。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增进学生间的交流

大学校园文化,是指“各大学在发展历程中所形成的,反映师生员工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上有别于其他社会群体的一种群体意识、文化氛围,是维系、凝聚大学这个团体的一种精神力量”[5]。基于此,高校围绕各自校园文化而开展的各式校园文化活动,是在校学生直接接触的活动,不仅对每位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能产生重要影响,而且还可以增进参与者之间的交流,进而提升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长期以来,南京邮电大学积极推广校园文化活动,并通过凝练南邮精神,打造自身文化特色品牌,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等方式来发挥文化交流和育人的功效。具体活动有:长期坚持“创业论坛”“金陵名人堂”“紫金大讲堂”等品牌校园文化活动建设,并发挥校报、校园网站等媒体作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与老师和同学之间形成互动,以增强彼此间的情感交流,及提升其人际交往能力。

【参考文献】

[1] 张玉,梁红梅.绩优生心理压力析因及缓解对策探讨[J].当代教育科学,2005(16):55-57.

[2] 鲍作臣,贾洪武,刘春娇,等.大学生心理压力调查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11):1808-1809.

[3] 贾金才,杨贵明,周宏儒.普通高校大学生心理压力现状的调查研究[J].河北农业科学,2011(11):104-106.

[4] 滕国鹏,张瑶,马莹华.当代大学生心理压力调查及应对策略[J].职业技术教育,2006,27(20):86-88.

[5] 唐志为,周文.大学校园文化活动育人功能探析[J].怀化学院学报,2011(10):97-99.

猜你喜欢

心理压力大学生学生
基于BSTL与XGDT算法对多级别心理压力的评估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赶不走的学生
大学生之歌
学生写话
通过图片看内心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
聪明的学生等
缓解心理压力的两种方法等二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