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宣讲家华瑞兴

2014-07-31罗志荣

企业文明 2014年7期
关键词:华瑞讲师团无锡市

罗志荣

2013年11月,华瑞兴作为江苏省唯一的代表,进京参加中宣部举办的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班,并以总评第一的优异成绩,被中宣部授予全国理论宣讲先进个人称号,名列此次全国受表彰的12名先进个人之首。

华瑞兴何许人也?他凭什么获此殊荣?

做理论宣讲工作是最具挑战性

的工作,靠的是热情

翻看华瑞兴的履历表,可以用政工人生或宣讲人生加以概括。其参加工作后,先是在无锡市第二机床厂当车工,从1972年起,担任团支部书记和党支部副书记,从事近12年的党团工作;接着担任无锡市机械工业局团委副书记(主持工作),从事两年的群团工作;然后在无锡市机械工业局党委宣传科、宣传处先后担任副科长、科长和处长,从事15年的宣传思想工作;又在中共无锡市委宣传部党员教育处担任处长,从事3年多的党员教育工作;继而从2004年起担任中共无锡市委讲师团副团长(主持工作)至今(期间于2008年起兼任无锡市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从事10年的理论宣讲和研究工作。

毋庸讳言,改革开放以来,曾经在较长的一个时期内,党建和宣传思想工作的社会地位并不算高,有时甚至还受到一些人的故意贬低或者冷嘲热讽。“十年技术成高工,十年营销成富翁,十年政工一场空”的说法,曾经在社会上尤其是国有企业中流传了不短的时间,并对思想政治工作和宣传思想工作队伍的稳定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然而,华瑞兴却用自己从事思想政治工作和理论宣讲工作38年的亲身实践,不仅证明了上述传言的肤浅与不实,而且以理论宣讲近1 000场,听众(收看)超50万人次;应邀在市电视台录制10多次专家讲座,播放时间超2 000分钟;以在无锡市部委办局宣讲覆盖面达85%以上、全市乡镇、街道宣讲覆盖面达85%以上、全国省份宣讲覆盖面达20%以上的优异成绩,书写了堪称精彩的政工人生或宣讲人生。他的努力得到了社会充分的肯定,先后获得了无锡市优秀党务工作者(享受市级劳模待遇)、无锡市工交系统优秀政工干部、江苏省基层党校优秀教员、江苏省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先进个人、江苏省优秀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江苏省理论宣讲先进个人、全国理论宣讲先进个人等多达100项以上的各种荣誉称号。他所主持工作的单位,也多次荣获江苏省基层党校创建工作先进单位、江苏省党的宣传部门先进集体、江苏省理论宣讲先进集体称号。

华瑞兴是个对待工作非常认真负责的人,无论是本职工作还是兼职工作,都力求做到最好。如在无锡市机械工业局党委宣传科、宣传处从事宣传思想工作期间,他与中国机械电子行业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会刊《机电兵器政工》(《企业文明》前身)杂志建立了比较密切的工作联系。在他兼任该杂志无锡市机械行业通联站站长期间,除了自己带头撰写稿件,还积极组织本系统所属的企业积极向杂志投稿、订刊、投放广告、参加杂志社举办的各种培训班或研讨会,在无锡机械行业所属企业与该杂志之间建起了一座刊企良性互动的桥梁,无锡市机械行业通联站与他本人也连续10多年被评为宣传发行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古人云:“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华瑞兴说他的术业就是思想政治工作专业。早在1972年,他便开始从事思想政治工作,在此后的一路行进中,相继取得政工师、高级政工师、研究员级高级政工师资格。思想政治工作既是他所从事的专业、职业,更是他执着践行奋斗的事业。多年来,他撰写了50万多字的理论文章,在《党建》《群众》《企业文明》等重要报刊上发表论文30多篇,主持参与省市重大招标课题研究20多项,撰写并正式出版《中华文化警世格言》等8部专著。他的宣讲报告和理论研究成果,多次受到中宣部、省、市领导的批示肯定,赢得了广大干部群众的好评。他撰写的《共创幸福无锡,共享美好生活》宣讲报告,因反响很好而被江苏省委宣传部作为全省党委讲师团系统优秀宣讲报告推荐到中宣部。他编撰的《中华文化警世格言·尚德》进入了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公布的“农家书屋”重点图书推荐目录。不仅如此,他还把理论宣讲的触角延伸到全国其他省份,先后向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以及安徽等地的党政领导干部作宣讲报告50多场,听众达到2 000余人次。

在他的带领下,无锡市委讲师团的工作走在了江苏全省乃至全国党委讲师团系统的前列,创造了“三个第一”:社会科学课题研究工作及其成果在江苏省各市党委讲师团名列第一;依靠讲师团人员自主讲课数量在江苏省各市党委讲师团名列第一;走上全国党委讲师团大会交流发言的机会在江苏省各市党委讲师团名列第一。

做强理论宣讲工作必须勇于自我

革新,凭的是激情

唐代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们一般公认,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如果不带偏见的话,优秀的政工师也是传道授业解惑的灵魂工程师。

事实上,在社会发生深刻变革的时期,在思想多元、文化多元、利益多元的竞争国际化条件下,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宣传思想工作,要想在多元多样中立主导,在互动互通中谋共识,使党中央和地方党委政府的声音、正确权威的信息真正成为社会舆论的主流,让广大基层群众愿意听、听得懂、听得进;要做到及时掌握民意,关注民情,针对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就业、医疗、社保、环保、住房、教育等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大力宣传党和政府的政策措施,推动社会民生问题得到解决,让群众满意;要做到不断创新基层理论宣传教育“大众化”、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真正树立道路、理论、制度自信;这尤其需要广大思想政治工作者和宣传思想工作者具备传道授业解惑的高超能力。

理论宣讲其实也是一种传道授业解惑。它需要运用综合知识,需要扎实的理论根底、实践根底和知识根底。为了提高自身传道授业解惑的能力,华瑞兴在深入学习研究和不断创新上狠下功夫。他认为,学习是思想政治工作者和理论宣讲者的必修课、终身课。为了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和理论宣讲,他努力在四个方面增强学习能力:一是自觉学习。他通过经常购买书籍,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学习经济、社会、文化、党建等学科,学习科技、法律、管理等知识,多年来,已撰写50万余字的理论文章和学习心得。二是推进学习。到市委讲师团主持工作后,建立健全了团中心组学习制度,平均每年组织15次以上的集中学习。在全团开展走进中心大局、走进全党教育、走进基层实践的“三走进”学习教育活动,组织向身边优秀党员学习的活动中,营造尊重人才、崇尚先进的良好学习氛围。三是深化学习。他用学到的理论知识指导调整工作思路,在机械局工作时,提出“为企业办实事,以改革求创新”的宣传工作思路;在市委宣传部工作时,提出“教育要教先进性,工作要干创造性”的党员教育工作思路;在市委讲师团工作时,提出“讲出小名气,写出新无锡,筑出大舞台”等新思路。近年来,撰写了《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解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等150多份学习宣讲材料,为传播党的创新理论提供了基层实用教材。四是持续学习。他要求自己和讲师团成员,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提高宣讲指导能力;不断学习新政策,提高宣讲服务能力;不断学习新经验,提高宣讲务实能力。通过不断加强学习、实践锻炼以及绩效考核等方式,教育引导政工人员增强工作的主动性、自觉性和责任感。

为了增强不断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他努力从三个方面进行创新:一是创新任务以解决问题。思想政治工作如何同行业、企业的发展实际紧密结合、共同推进,一直是困扰基层的新问题。在担任机械局宣传处长期间,在局党委领导下,他策划设计了行业“企业形象工程”建设活动方案,研究确定了“企业形象工程”建设的定位、目标任务和配套措施,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的一项有益尝试,因而受到了广泛关注,得到市、省、机械工业部的肯定和推广。

二是创新组织以解决问题。面对社会经济成份、组织形式多样化,特别是新经济社会组织的大量涌现,思想政治工作如何适应新变化,增强渗透力,是基层遇到的另一个新问题。在负责市委宣传部党员教育处工作期间,他在深入实际分析全市非公有制企业党员教育工作情况的基础上,率先提出把基层党校建到非公企业的设想,接着在外商独资企业、民营企业等非公企业创办了27家基层党校,并制定了《无锡市新经济组织基层党校工作条例》,被江苏省委宣传部认定为江苏首家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基层党校在无锡诞生。

三是创新方式以解决问题。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如何创新方式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就成为基层必须研究解决的又一个新课题。在主持市委讲师团工作期间,他通过调查研究,认为没有自己的阵地、固定工作对象以及纵横向联系的渠道,是制约讲师团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于是,他带领全团工作人员开拓创新,重点建立了三个新载体:一是建立了讲师团网站。主要发挥其解读地区政策、交流研究成果、开展热点互动、反映工作动态等方面的作用。二是建立教学点。在8个单位设立教学点作为讲师团调研的基地,主要发挥其协助策划培训、深入课题调研、倾听工作意见以及稳定宣讲群体等方面的作用。三是建立“无锡民生讲坛”。该讲台是服务于幸福无锡建设、由无锡人讲无锡人幸福生活的讲台,也是全省讲师团系统唯一独立主办的首家讲台。

做好理论宣讲工作要将其当作

精品来雕琢,用的是真情

做思想政治工作和理论宣讲不同于学术研究、坐而论道,其生命力在于关注现实,贴近社会发展实际,回答干部群众关心的现实问题。由于受过去“假大空套”学风和一个时期以来社会上存在的“三信危机”现象的影响,思想政治工作与理论宣讲要取信于民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华瑞兴的宣讲却受到普遍欢迎,其年均90%以上的宣讲回请率说明,他坚持“用心说话,说心里话”,把话说到了听众的心坎上。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说过:“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

要说服人,必须做到从自己口中说出来的是正确的东西、真理性的东西,绝不能是假话、大话、空话和套话。列宁说,我们之所以能说服人,不是因为我们是能干的演说家,而是由于我们所说的是真理。华瑞兴一直认为:“作为党的创新理论的传播者,我努力做到紧贴老百姓的生活讲理论,讲对老百姓有用的理论。”有一次,他在基层宣讲幸福社会的话题时,群众当场问啥叫“幸福”,他说幸福=物质条件的知足(够)+精神生活的充足(有)+心理感受的满足(找),用自己思考又通俗的语言回答,赢得了大家的掌声。

要说服人,还要具有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做到“虔诚而执着、至信而深厚”。思想政治工作者和理论宣讲者应当是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积极宣传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的坚定信仰者和积极宣传者。如果思想政治工作者和理论宣讲者丧失党性原则,散布错误思潮和政治谣言,其影响尤其恶劣。前些日子,华瑞兴在社区居民群众中宣讲如何看待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当前社会价值观多元化的现实问题时,用电视机液晶显示屏的颜色来比喻:以前黑白电视机的色彩非黑即白,现在彩色电视机有1 000多万种色,但红绿蓝是它的三原色、主基调和核心元素。群众说,这样的讲解听得进、好理解。华瑞兴觉得,在当今各种社会思潮的激荡和争夺中,思想政治工作者与理论宣讲者应当发挥示范表率作用,系统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定理想信念,站稳政治立场,“口能言之,身能行之”,作引领社会思潮并掌握意识形态主动权、话语权的中流砥柱。

要说服人,必须加强党性修养、砥砺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按照讲道者的灵命修养理论:讲道(传道)不是我们做什么,乃是我们是什么。因为讲道与讲者的生命是分不开的,有怎样的生命就有怎样说服人的道。一个人的生命与品格怎样,他讲的信息就反映出他的生命质素,有说服力的生命讲章都是灵性生命的精粹结晶。因此一个讲道者需要具备三种品格:一是自信——讲道者努力追求知识和品格的结合,内在生命就增强,对讲道有信心,喜欢讲道职事。二是信用——讲道者将技巧和品格结合起来发展,个人的诚信正直就使人欣赏信任,所传的信息自然能够被人接受;没有信用的人很难使人接受其所讲的信息。信用不佳是对讲道信息的最大破坏力。三是能干——是知识与技巧的结合。这种元素表示讲道者能将神学真理、圣经内容、时代状况等互动,透过研究、学习、聆听、想象及运用身体语言,将圣经知识加上当代应用清楚地传达出来。如果将这里的“道”即“神学真理”“圣经内容”换作科学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其对“讲道者”修养的要求,对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和理论宣讲者也是完全适用的。华瑞兴确立并奉行“用心说话,说心里话”的原则,把话说得入情入理、入脑入心。2013年7月26日《光明日报》要闻版上刊发了题为《用心说话,话说心上——记党的创新理论传播者华瑞兴》的先进事迹。

思想政工和理论宣讲是时代的呼唤,是真理的传递,是思想的闪光,是心灵的共鸣,是情感的流溢和人格的体现。华瑞兴在理论宣讲中创造的“旗帜要红、定位要准、联系要紧、标题要短、板块要少、思路要清、信息要新、事例要多、课件要活”宣讲工作操作法,把时代的呼唤、真理的传递、思想的闪光、心灵的共鸣、情感的流溢和人格的体现有机结合起来,做到了主动设置议题、回应社会关切、加强热点问题引导、解读政策措施、阐明利益安排,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复杂性,引导人们合理调整预期,理性看待当前形势和社会主流。他带领市委讲师团紧紧围绕党中央和地方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努力做到“基层党员和群众关注什么,我们就讲什么”。努力把党的创新理论与无锡市的发展实践相结合,避免了理论宣讲的空泛化,使思想政治工作和理论宣讲工作成为能点亮精神的火炬、吹响前进的号角。

“我会将党的创新理论宣讲到底。”这句写在华瑞兴工作记录本的话,正是他执着的追求与写照。

(责任编辑:任 真)

猜你喜欢

华瑞讲师团无锡市
无锡市开展重大事故隐患“清零行动”
河北省党委讲师团系统理论宣讲大赛决赛在邯郸举行
无锡市刚柔并济治理重大事故隐患
华瑞之歌
扶贫攻坚必须准确把握“四对关系”
——关于精准扶贫的调查与思考
看似荒谬而实则正确的等式
My House
上海市百老德育讲师团
无锡市
疾控党员讲师团制度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