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区域教育研究型管理机制及其运行模式的思考

2014-07-29沈忠明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2014年4期
关键词:研究型督导管理系统

沈忠明

随着课改的深入,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工作方式、学校的运行机制已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教育管理也必须华丽转身。构建区域教育研究型管理机制,便是促进教育管理方式转型的重要举措。区域教育研究型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在这个系统中有教育行政机构、教育教学指导部门、教育评价机构、教育科研机构、教育督导部门以及广大基层学校,它们共同建构了这样一个开放、互动、发展的共同体。一个研究型的管理系统能发挥出“一加一大于二”的整体功能,更有利于从单纯依靠行政命令的传统教育管理,向更加强调思想和专业引领的现代教育管理转型。

教育转型 研究型管理 机制与模式

当前区域教育发展面临着严峻的现实问题的挑战:一方面,由于旧有体制和工作方式的惯性,教育行政部门或教育教学专业部门在要求学校走向校本的同时,却有意无意地用着反校本的管理方式;另一方面,校长和教师还要在搞新课改的同时,应付旧体制下的各种检查、评比等活动,既要认真地穿新鞋走新路,还要无奈地穿旧鞋走老路。2011年上海市基础教育会议指出,教育正处于需要进行重大战略转型的关键时期和攻坚阶段,基础教育必须实现五大转型。构建区域教育研究型管理机制,便是落实教育管理方式转型的重要举措。

一、研究型管理的理解

随着课改的深入,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工作方式、学校的运行机制已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教育管理也必须实现华丽转型。上海提出五大转型,其中在教育管理方式上,就是要求从单纯依靠行政命令,转向更加强调思想和专业引领。

管理不仅仅是控制和协调,更是开发和促进。教育变革的新形势要求通过管理转型来改善教育生态,进而提升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所谓区域教育研究型管理,就是在一定区域教育管理范围内,以科学的精神、研究的意识、切实的行动,实现教育的人文关照和智慧教育的管理过程。研究型教育管理有以下几个特征。

1.研究性

有效的教育管理是建立在管理的现实条件上的,是在把握管理的现实水平和潜在水平之间的“最近发展区”这一基础之上的。这就需要调查研究、摸清底细、分析问题、寻找对策,并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不断反省和发展。可以说,研究性是研究型教育管理的最显著特征。

2.科学实践性

研究型教育管理需要研究,更需要实践。只有在理性指导下的管理实践,才能真正实现教育改革并促进教育发展。建立在调查研究和实证研究基础上的教育行政决策、教育改革实践、教育教学推进、教育质量提升等管理过程,显示出的便是这种研究型管理的科学实践性。

3.平等合作性

研究型管理系统中,各组织机构都是管理的主体,包括教育行政机构和基层学校。它们不分主次,履行着各自所规定的职责,共同为区域教育事业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在区域教育研究型管理过程中,教育行政机构、教育教学指导部门、教育评价机构、教育科研机构、教育督导部门以及广大基层学校,它们的主体地位是平等的,它们的工作互动也必然是合作性的。

4.互动发展性

区域教育研究型管理是一个动态的管理系统。系统内的行政部门、业务部门、专业机构以及基层学校,都在进行自我管理的同时影响着系统中的其他部门。特别是在区域教育整体发展目标指引下,这种管理的相互影响更加显著,呈现出相互依赖又互动发展的局面。

5.人文性

教育管理需要前瞻性研究,需要科学实践,需要平等合作与互动发展,还需要人文关怀。这是因为教育本质和教育目标规定了教育管理的这一属性。教育管理的人文性表现出的是对管理主体和管理对象的尊重,对管理过程的指导,对管理细节的重视,对管理问题的研究与反省。人文性关照是教育管理发展进程中凸显的又一管理特征,也是区别于传统管理的最大亮点之一。

二、研究型管理机制的解析

管理机制,是指管理系统的结构及其运行机理。管理机制本质上是管理系统的内在联系、功能及运行原理,是决定管理功效的核心问题。研究型管理机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大机制。

1.目标机制

教育管理是一个组织管理系统,其组织功能与目标决定着整个系统发展方向,建构了研究型管理的目标机制。目标具有导向和聚力作用,研究型管理目标必须清晰,这样才能指引整个管理系统朝着既定方向发展。

2.动力机制

动力机制是指管理系统动力的产生与运作的机理。研究型管理的动力机制,主要由四个方面构成:一是事业策动,即教育管理组织系统的功能与目标的规定性引导,以及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基于敬业精神的浸染和触动。二是利益驱动,这是社会组织动力机制中最基本的力量,是由经济规律决定的。三是政令推动,教育行政或学校管理的决策与政令,引发了管理对象的针对性运作,进而推动管理目标的有效实现。四是社会心理推动,这是由社会与心理规律决定的。例如:管理者通过对员工进行人生观教育,调动员工的积极性等。

3.运行机制

这是指组织基本职能的活动方式、系统功能和运行原理。区域教育研究型管理系统中组织机构之间的互动,各组织机构内的活动,整个管理系统的运行等,都应该在遵循教育管理规律的基础上,在动力机制激发的前提之下,围绕组织管理目标而展开系列活动和管理过程。

4.约束机制

这是指对管理系统行为进行限定与修正的功能与机理。约束机制主要包括权力约束、利益约束、责任约束和社会心理约束等。约束机制的存在,使得教育管理能始终围绕正确的管理目标运作,同时促进管理效益的持续提高。

基于科研的意识、人性的关照、科学的精神、过程的实践和反省基础之上的区域教育研究型管理,协同各方教育管理资源,生成和维护正确的目标、持久的动力、良好的运行和有效的约束,共同建构了区域教育研究型管理机制,确保区域教育管理的最优化和效果的最大化。

三、研究型管理模式的建构

管理模式是在管理人性假设的基础上设计出的一整套具体的管理理念、管理内容、管理工具、管理程序、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论体系,可以用公式表述为:管理模式=管理理念+系统结构+操作方法。区域教育研究型管理的主要理念是:管理应该是研究与实践的统一,管理应该关注科学和人性的融合,管理应该是外力和内力共同驱动的,管理应该是引导和自主相结合的,管理应该是平等合作的,管理应该是优化整合的,管理应该是开放的又是封闭运行的,管理应该是互动的又是共赢的,管理应该是追求目标实现和过程意义的。

区域教育研究型管理的系统结构是“轮形”的,处于中心的“轮毂”应该是各级各类学校;教育行政组织机构、教育教学业务机构、教育督导与评价部门、教育科研管理部门等单位共同组成了“轮辋”;学校与有关管理机构和业务指导等部门的关系构成了“轮辐”;由教育行政机构、业务指导部门、科研管理部门、督导与评价机构以及各级各类学校共同构建了研究型管理“轮形”模式的发展主体,共同推动区域教育健康持续发展。研究型管理的“轮形”发展模式见如下示意图。

区域教育研究型管理的轮形发展模式

科研先导、行政领导、业务指导、评价引导和教育督导,不仅为促进学校健康发展提供了支持和保障,而且建构了区域教育研究型管理操作方法体系和轮形发展模式,有效地驱动区域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

四、研究型管理的力量整合

区域教育研究型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在这个系统中有教育行政机构、教育教学指导部门、教育评价机构、教育科研管理机构、教育督导部门以及广大基层学校,共同建构了这样一个开放的、互动的、发展的共同体。这一共同体的各子体都是管理的主体力量,它既要自我管理,又要影响他人;既要借力他人,又要作用别人;既能发展自己,又能约束自己。总之,一个研究型的管理系统能发挥出“一加一大于二”的整体功能,更有利于从单纯依靠行政命令的传统教育管理,向更加强调思想和专业引领的现代教育管理转型。

如果把区域教育研究型管理分成内外两个子系统的话,那么学校便是处于核心地位,是一个内系统。学校自身除了实践有效的自我管理外,同时要接受外系统的管理和影响,并通过自己的内系统来影响整个外系统。因此,从区域教育管理目标来看,建构区域教育研究型管理机制是为了在提升区域教育管理水平的同时,更是要促进区域内学校教育的健康发展。

在加快推进学校可持续性发展过程中,我们首先要处理好研究型管理中教育行政部门、专业指导部门与基层学校的关系。对教育行政部门来说,要体现领导、服务和保障功能;对专业指导部门来说,要体现指导、保健与促进功能;对基层学校来说,要发挥自身的主体性、主动性和自主性,不断推动学校健康发展,以优质教育来满足受教育者的需求。

其次,在推进学校发展过程中,专业指导部门应明确分工,发挥对学校的指导力和支持力。这里的专业指导部门包括了科研、教研、信息技术、教育评价和政府督导等机构组织。教育评价部门应科学设计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并客观、公正、有效地开展学校自主发展水平评价和学科教学评价,并通过评价,帮助学校诊断发展现状,以利于学校改进工作;教育督导部门应吸纳评价部门提供的客观评价信息,公正地督促政府有关部门和教育局有关科室为学校提供有效支持,同时督导部门应及时向学校反馈有关信息并有效指导学校发展;信息技术指导部门应该为教育教学手段和方法提供技术支撑;教研部门应该发挥学科教学专业优势,为广大基层教师提供指导性服务;科研等部门更应在区域教育管理系统中体现其“研究性”,为基层学校的教育教学实践提供理性指导和方法保障。

五、研究型管理的制度保障

学校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走向个性化,必然由外延式发展走向内涵式发展。学校内涵式发展道路决定了学校要自觉而主动地发展,在发展中体现个性和特色,并以此而立足于社会。但是,学校这样的自主发展不是没有约束的自由发展,更不是没有目标的放任自流。遗憾的是,目前有不少学校在管理中存在着严重的“机制性缺陷”,如“强势”行政中的学校地位“缺失”,“弱势”行政下的学校“乱为”。因此,学校自主发展必须在依法办学的前提下,以科研为驱力,以行政为引导,以专业为指导,以评价为纽带,以督导为保障,集教职员工智慧,明确可行性发展目标,厘定学校发展思路,实践自主发展规划,整体提升办学水平,逐步创建学校特色,以满足广大人民对多元化优质教育资源的强烈需求。

为了实现区域教育研究型管理的有效运行,我们必须要健全研究型管理的保障制度,使区域教育管理各方力量形成合力。在制度建设中要突出教育行政的主导地位,构建好相关保障制度,如管理系统中各方组织机构的联系会议制度、针对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共同研讨制度、系统内有关组织机构发展研究的沙龙活动制度、有关研究型管理的学术研讨以及整个区域教育研究型管理运行效益的评价与反思等制度。既要让研究型管理大系统中的内外两个管理子系统相对独立并正确行使其职能,同时,又要以学校可持续发展为核心,有效整合科研、行政、业务、评价及督导等职能,真正发挥“学校发展自主、教育行政领导、教育科研先导、教育教学指导、教育评价引导与区域教育督导”的整合效能。

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根据学校发展需求及教育科研、教学研究、教育督导与评价等专业机构工作的改革趋势,健全区域教育管理制度,加强教育管理部门的功能整合,建构区域教育研究型管理机制,实践研究型管理的“轮形”发展模式,必将有力支持学校可持续发展,必将有力促进区域教育管理转型,也必然有力提升区域教育管理水准和效益,从而更好地促进区域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责任编辑 郑雪凌】

猜你喜欢

研究型督导管理系统
基于单片机MCU的IPMI健康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研究型教学在职业院校的应用困境及原因探析
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思考与探索
基于物联网的IT运维可视化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借助“元督导”思维,提升学校督导效能
五个步骤找准督导需求
基于分布式数据库Cedar的高效工单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小学数学单元研究型整合学习的探究
基于研究型大学视角下数学课程学习初探
用好督导意见书 助力督导评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