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中低产田现状及培肥改良措施建议
2014-07-28王丽
王丽
摘 要:该文通过对合肥市主要农业区域耕地地力现状调查和评价,分析耕地地力及土壤养分状况,划分中低产田的类型、面积、分布,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土壤培肥改良措施建议。
关键词:地力现状;中低产田;改良培肥;合肥市
中图分类号 S1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12-82-02
合肥市耕地面积337 560hm2,农作物年总播种面积约751 150hm2。自2001年开始,全市开展了以中低产田改造为主要内容的农田基础设施和耕地地力建设工作,特别是2005年以来,开展的测土配方施肥和耕地质量监测点建设为主的耕地质量建设工作以及以土地整理和美好乡村建设项目的实施,促进了中低产田向高产田的转化,笔者通过对全市耕地中低产田现状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目前合肥市中低产田的面积约225 321hm2,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66.75%,并有逐年下降的趋势。
1 合肥市中低产田的类型、面积、分布
按照土壤主要障碍因素和改良主攻方向不同,依据农业部中低产田划分标准,将合肥市中低产田划分为干旱灌溉型、瘠薄培肥型、坡地梯改型、渍涝潜育型、障碍层次型等五大类。
1.1 干旱灌溉型 干旱灌溉型中低产田面积约89 024.3hm2,占中低产田面积的39.51%。主要分布合肥市中北部岗地丘陵区,跨越江淮分水岭地区,土壤类型主要包括淹育型水稻土、侧漂型水稻土,降雨不足、灌溉条件差是该区域的主要特点,属于合肥市主要干旱集中的地区,85%以上分布在肥东县和长丰县境内。
1.2 瘠薄培肥型 合肥市瘠薄培肥型中低产田面积约99 772.1hm2,占中低产田面积的44.28%。主要分布于冲田及丘岗坡地带,离村庄较远,耕作管理水平较低,有机肥源不足。土壤粘重,耕层较浅,有机质含量少,土壤结构差,养分含量低,旱涝灾害相对较多,宜通过长期培肥进行逐步改良,在肥东县、肥西县、长丰县和庐江县均有分布,其中肥西县分布面积最多,达28 922.39hm2,占全市瘠薄培肥型中低产田的28.9%。
1.3 坡地梯改型 坡地梯改型中低产田,指山地丘陵区地形坡度在5°~25°之间的旱耕地,面积约为11 987.1hm2,占中低产田面积的5.32%。主要分布在低山丘陵地区,具有陡、薄、蚀、旱、瘦的特点,该地区地表径流强,水土流失严重,粉砂成分高,抗旱能力差,耕层土壤由于受到侵蚀,耕作层较薄,土壤养分贫乏。该类型的中低产田在肥东县、巢湖市、庐江县和长丰县均有分布。
1.4 渍涝潜育型 渍涝潜育型中低产田,主要分布在圩区及冲底田,面积约8 291.8hm2,占中低产田面积的3.68%。由于所处地势低洼,地下水位高,土壤排水不良,易受渍涝危害,地下水位上升与地表水相连,土壤长期处在持水条件下发生潜育化,土壤质地粘重。一般在1m土体内,30cm以上即出现潜育层,潜育层厚度大于30cm,还原性有毒物质较高,水冷泥温低,物理性状差,速效养分及有效微量元素含量不足。肥东县、肥西县、巢湖市、包河区和庐江县内的巢湖沿岸乡镇均有分布。
1.5 障碍层次型 障碍层次型中低产田,主要为黄棕壤土体内有粘盘层的一类旱耕地和水稻土,面积约16 245.7hm2,占中低产田面积的7.21%。土壤质地黏重,耕性差,主要分布在岗地上,地势较高,地下水位低,由于雨水下渗,粘粒下移,粘粒的淋溶聚集过程较为强烈,形成粘盘层。黏盘层出现在30~50cm,粘盘层致密紧实,影响作物根系下扎,地表有一定的侵蚀作用,旱、僵、瘦、浅是这类低产田的特点,主要分布在肥东县、肥西县和长丰县内的江淮分水岭区域乡镇。
2 合肥市中低产田障碍因素分析
合肥市中低产田的障碍因素可综合概括为:干旱地区集中,跨越江淮分水岭,降雨不足,灌溉条件差;土壤黏重结构差,耕层质地主要为重粘、轻壤以及部分中壤;耕作管理水平较低,部分土壤粘盘层出现部位高;有机肥源不足,耕层土壤受到侵蚀,水土流失严重,耕层厚度较薄,粉砂成分高,土壤养分含量低。
现阶段,合肥市中低产田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不良影响,主要表现为:水资源短缺且分布不均匀,干旱和季节性涝害频繁,水利设施相对薄弱,抗灾能力差,易旱易涝;重用轻养、用养失调、化肥使用量大;土壤贫瘠、养分不平衡;土壤质地粘重,耕层浅,平均仅15.8cm,土体中多有障碍粘盘层,严重影响作物生长。
3 中低产田培肥改良的措施建议
3.1 完善水利设施 实施以农田水利、道路建设为主的农业综合开发,提高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水平,改善旱耕地的水利条件,加强排灌工程配套,因地制宜,建立完善的坡面水系和蓄水配套设施,修建当家塘,把水留住,达到能排能灌,协调土壤水气,提高抗旱能力,减轻季节性干旱对农业的影响。
3.2 实施土地整理 平整土地,改坡地为梯地,使原先大小不一、高低不平的田块状况得到改善,做到耕地地面平整连片,减少水土流失,同时适宜规模化土地流转,有利于增加农业规模投入,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3.3 实行深耕改土 利用大中型农机具进行农事操作,深耕深翻,逐年加深耕作层厚度,改善土体结构和土壤质地,使耕作层厚度达到20cm以上,扩大作物根系生长空间,增加养分吸收面积,增加土壤蓄水保肥和抗御旱灾的能力。
3.4 推广测土配方施肥 2005年农业部组织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以来,该项技术已得到普遍应用,它以测试土壤养分为基础,根据土壤养分状况,不同作物对各种营养元素的需肥规律和土壤供肥性能与肥料效应,运用现代农业科技成果,有针对性地配施肥料,在增施有机肥的条件下,提出目标产量所需要的氮、磷、钾和微量元素的适宜用量和比例,推广应用配方肥、掺混肥、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并提供相应的施肥技术指导。
3.5 实施秸秆还田 应用秸秆还田技术,能有效地减少土壤侵蚀,吸纳保蓄降水,增加土壤抗旱保墒能力,有条件的地区,可结合农家肥积造工作,广泛推广秸秆田头窖堆腐还田技术,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培肥地力,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团粒结构,调整土壤紧实度,促进土壤孔隙度,提高土壤抗寒、保温及保水性能,从而为微生物活动创造良好环境,促进土壤有机质分解转化,增加土壤耕作层养分来源和积累,为作物生长发育创造有利条件。
3.6 调整种植业结构 坡度较大的中低产田可以进行退耕还林,把树栽上,发展经济林;丘间平畈区域,可种植绿肥,在培肥土壤的前提下,发展食草畜牧业;圩区及冲底田,开沟沥水,降低地下水位,实行水旱轮作,发展蔬菜等经济作物;岗地在缺乏水源的情况下,发展豆类、花生等旱杂粮及冬瓜、南瓜等瓜果。因地种植,把结构调优。
3.7 配套农业适用技术 推广优质高产良种及配套栽培技术,做到良种与良法的配套;推广应用机械化深耕深松、秸秆还田、深施化肥等技术,在土地耕翻和作物生长过程中,按照农艺的要求进行机械化作业,实现农机与农艺的配套;推广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协调应用生物、化学防治方法,将病虫为害损失控制在经济允许水平之下,促进农业生产增产增收。
(责编:吴祚云)endprint
摘 要:该文通过对合肥市主要农业区域耕地地力现状调查和评价,分析耕地地力及土壤养分状况,划分中低产田的类型、面积、分布,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土壤培肥改良措施建议。
关键词:地力现状;中低产田;改良培肥;合肥市
中图分类号 S1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12-82-02
合肥市耕地面积337 560hm2,农作物年总播种面积约751 150hm2。自2001年开始,全市开展了以中低产田改造为主要内容的农田基础设施和耕地地力建设工作,特别是2005年以来,开展的测土配方施肥和耕地质量监测点建设为主的耕地质量建设工作以及以土地整理和美好乡村建设项目的实施,促进了中低产田向高产田的转化,笔者通过对全市耕地中低产田现状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目前合肥市中低产田的面积约225 321hm2,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66.75%,并有逐年下降的趋势。
1 合肥市中低产田的类型、面积、分布
按照土壤主要障碍因素和改良主攻方向不同,依据农业部中低产田划分标准,将合肥市中低产田划分为干旱灌溉型、瘠薄培肥型、坡地梯改型、渍涝潜育型、障碍层次型等五大类。
1.1 干旱灌溉型 干旱灌溉型中低产田面积约89 024.3hm2,占中低产田面积的39.51%。主要分布合肥市中北部岗地丘陵区,跨越江淮分水岭地区,土壤类型主要包括淹育型水稻土、侧漂型水稻土,降雨不足、灌溉条件差是该区域的主要特点,属于合肥市主要干旱集中的地区,85%以上分布在肥东县和长丰县境内。
1.2 瘠薄培肥型 合肥市瘠薄培肥型中低产田面积约99 772.1hm2,占中低产田面积的44.28%。主要分布于冲田及丘岗坡地带,离村庄较远,耕作管理水平较低,有机肥源不足。土壤粘重,耕层较浅,有机质含量少,土壤结构差,养分含量低,旱涝灾害相对较多,宜通过长期培肥进行逐步改良,在肥东县、肥西县、长丰县和庐江县均有分布,其中肥西县分布面积最多,达28 922.39hm2,占全市瘠薄培肥型中低产田的28.9%。
1.3 坡地梯改型 坡地梯改型中低产田,指山地丘陵区地形坡度在5°~25°之间的旱耕地,面积约为11 987.1hm2,占中低产田面积的5.32%。主要分布在低山丘陵地区,具有陡、薄、蚀、旱、瘦的特点,该地区地表径流强,水土流失严重,粉砂成分高,抗旱能力差,耕层土壤由于受到侵蚀,耕作层较薄,土壤养分贫乏。该类型的中低产田在肥东县、巢湖市、庐江县和长丰县均有分布。
1.4 渍涝潜育型 渍涝潜育型中低产田,主要分布在圩区及冲底田,面积约8 291.8hm2,占中低产田面积的3.68%。由于所处地势低洼,地下水位高,土壤排水不良,易受渍涝危害,地下水位上升与地表水相连,土壤长期处在持水条件下发生潜育化,土壤质地粘重。一般在1m土体内,30cm以上即出现潜育层,潜育层厚度大于30cm,还原性有毒物质较高,水冷泥温低,物理性状差,速效养分及有效微量元素含量不足。肥东县、肥西县、巢湖市、包河区和庐江县内的巢湖沿岸乡镇均有分布。
1.5 障碍层次型 障碍层次型中低产田,主要为黄棕壤土体内有粘盘层的一类旱耕地和水稻土,面积约16 245.7hm2,占中低产田面积的7.21%。土壤质地黏重,耕性差,主要分布在岗地上,地势较高,地下水位低,由于雨水下渗,粘粒下移,粘粒的淋溶聚集过程较为强烈,形成粘盘层。黏盘层出现在30~50cm,粘盘层致密紧实,影响作物根系下扎,地表有一定的侵蚀作用,旱、僵、瘦、浅是这类低产田的特点,主要分布在肥东县、肥西县和长丰县内的江淮分水岭区域乡镇。
2 合肥市中低产田障碍因素分析
合肥市中低产田的障碍因素可综合概括为:干旱地区集中,跨越江淮分水岭,降雨不足,灌溉条件差;土壤黏重结构差,耕层质地主要为重粘、轻壤以及部分中壤;耕作管理水平较低,部分土壤粘盘层出现部位高;有机肥源不足,耕层土壤受到侵蚀,水土流失严重,耕层厚度较薄,粉砂成分高,土壤养分含量低。
现阶段,合肥市中低产田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不良影响,主要表现为:水资源短缺且分布不均匀,干旱和季节性涝害频繁,水利设施相对薄弱,抗灾能力差,易旱易涝;重用轻养、用养失调、化肥使用量大;土壤贫瘠、养分不平衡;土壤质地粘重,耕层浅,平均仅15.8cm,土体中多有障碍粘盘层,严重影响作物生长。
3 中低产田培肥改良的措施建议
3.1 完善水利设施 实施以农田水利、道路建设为主的农业综合开发,提高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水平,改善旱耕地的水利条件,加强排灌工程配套,因地制宜,建立完善的坡面水系和蓄水配套设施,修建当家塘,把水留住,达到能排能灌,协调土壤水气,提高抗旱能力,减轻季节性干旱对农业的影响。
3.2 实施土地整理 平整土地,改坡地为梯地,使原先大小不一、高低不平的田块状况得到改善,做到耕地地面平整连片,减少水土流失,同时适宜规模化土地流转,有利于增加农业规模投入,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3.3 实行深耕改土 利用大中型农机具进行农事操作,深耕深翻,逐年加深耕作层厚度,改善土体结构和土壤质地,使耕作层厚度达到20cm以上,扩大作物根系生长空间,增加养分吸收面积,增加土壤蓄水保肥和抗御旱灾的能力。
3.4 推广测土配方施肥 2005年农业部组织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以来,该项技术已得到普遍应用,它以测试土壤养分为基础,根据土壤养分状况,不同作物对各种营养元素的需肥规律和土壤供肥性能与肥料效应,运用现代农业科技成果,有针对性地配施肥料,在增施有机肥的条件下,提出目标产量所需要的氮、磷、钾和微量元素的适宜用量和比例,推广应用配方肥、掺混肥、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并提供相应的施肥技术指导。
3.5 实施秸秆还田 应用秸秆还田技术,能有效地减少土壤侵蚀,吸纳保蓄降水,增加土壤抗旱保墒能力,有条件的地区,可结合农家肥积造工作,广泛推广秸秆田头窖堆腐还田技术,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培肥地力,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团粒结构,调整土壤紧实度,促进土壤孔隙度,提高土壤抗寒、保温及保水性能,从而为微生物活动创造良好环境,促进土壤有机质分解转化,增加土壤耕作层养分来源和积累,为作物生长发育创造有利条件。
3.6 调整种植业结构 坡度较大的中低产田可以进行退耕还林,把树栽上,发展经济林;丘间平畈区域,可种植绿肥,在培肥土壤的前提下,发展食草畜牧业;圩区及冲底田,开沟沥水,降低地下水位,实行水旱轮作,发展蔬菜等经济作物;岗地在缺乏水源的情况下,发展豆类、花生等旱杂粮及冬瓜、南瓜等瓜果。因地种植,把结构调优。
3.7 配套农业适用技术 推广优质高产良种及配套栽培技术,做到良种与良法的配套;推广应用机械化深耕深松、秸秆还田、深施化肥等技术,在土地耕翻和作物生长过程中,按照农艺的要求进行机械化作业,实现农机与农艺的配套;推广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协调应用生物、化学防治方法,将病虫为害损失控制在经济允许水平之下,促进农业生产增产增收。
(责编:吴祚云)endprint
摘 要:该文通过对合肥市主要农业区域耕地地力现状调查和评价,分析耕地地力及土壤养分状况,划分中低产田的类型、面积、分布,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土壤培肥改良措施建议。
关键词:地力现状;中低产田;改良培肥;合肥市
中图分类号 S1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12-82-02
合肥市耕地面积337 560hm2,农作物年总播种面积约751 150hm2。自2001年开始,全市开展了以中低产田改造为主要内容的农田基础设施和耕地地力建设工作,特别是2005年以来,开展的测土配方施肥和耕地质量监测点建设为主的耕地质量建设工作以及以土地整理和美好乡村建设项目的实施,促进了中低产田向高产田的转化,笔者通过对全市耕地中低产田现状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目前合肥市中低产田的面积约225 321hm2,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66.75%,并有逐年下降的趋势。
1 合肥市中低产田的类型、面积、分布
按照土壤主要障碍因素和改良主攻方向不同,依据农业部中低产田划分标准,将合肥市中低产田划分为干旱灌溉型、瘠薄培肥型、坡地梯改型、渍涝潜育型、障碍层次型等五大类。
1.1 干旱灌溉型 干旱灌溉型中低产田面积约89 024.3hm2,占中低产田面积的39.51%。主要分布合肥市中北部岗地丘陵区,跨越江淮分水岭地区,土壤类型主要包括淹育型水稻土、侧漂型水稻土,降雨不足、灌溉条件差是该区域的主要特点,属于合肥市主要干旱集中的地区,85%以上分布在肥东县和长丰县境内。
1.2 瘠薄培肥型 合肥市瘠薄培肥型中低产田面积约99 772.1hm2,占中低产田面积的44.28%。主要分布于冲田及丘岗坡地带,离村庄较远,耕作管理水平较低,有机肥源不足。土壤粘重,耕层较浅,有机质含量少,土壤结构差,养分含量低,旱涝灾害相对较多,宜通过长期培肥进行逐步改良,在肥东县、肥西县、长丰县和庐江县均有分布,其中肥西县分布面积最多,达28 922.39hm2,占全市瘠薄培肥型中低产田的28.9%。
1.3 坡地梯改型 坡地梯改型中低产田,指山地丘陵区地形坡度在5°~25°之间的旱耕地,面积约为11 987.1hm2,占中低产田面积的5.32%。主要分布在低山丘陵地区,具有陡、薄、蚀、旱、瘦的特点,该地区地表径流强,水土流失严重,粉砂成分高,抗旱能力差,耕层土壤由于受到侵蚀,耕作层较薄,土壤养分贫乏。该类型的中低产田在肥东县、巢湖市、庐江县和长丰县均有分布。
1.4 渍涝潜育型 渍涝潜育型中低产田,主要分布在圩区及冲底田,面积约8 291.8hm2,占中低产田面积的3.68%。由于所处地势低洼,地下水位高,土壤排水不良,易受渍涝危害,地下水位上升与地表水相连,土壤长期处在持水条件下发生潜育化,土壤质地粘重。一般在1m土体内,30cm以上即出现潜育层,潜育层厚度大于30cm,还原性有毒物质较高,水冷泥温低,物理性状差,速效养分及有效微量元素含量不足。肥东县、肥西县、巢湖市、包河区和庐江县内的巢湖沿岸乡镇均有分布。
1.5 障碍层次型 障碍层次型中低产田,主要为黄棕壤土体内有粘盘层的一类旱耕地和水稻土,面积约16 245.7hm2,占中低产田面积的7.21%。土壤质地黏重,耕性差,主要分布在岗地上,地势较高,地下水位低,由于雨水下渗,粘粒下移,粘粒的淋溶聚集过程较为强烈,形成粘盘层。黏盘层出现在30~50cm,粘盘层致密紧实,影响作物根系下扎,地表有一定的侵蚀作用,旱、僵、瘦、浅是这类低产田的特点,主要分布在肥东县、肥西县和长丰县内的江淮分水岭区域乡镇。
2 合肥市中低产田障碍因素分析
合肥市中低产田的障碍因素可综合概括为:干旱地区集中,跨越江淮分水岭,降雨不足,灌溉条件差;土壤黏重结构差,耕层质地主要为重粘、轻壤以及部分中壤;耕作管理水平较低,部分土壤粘盘层出现部位高;有机肥源不足,耕层土壤受到侵蚀,水土流失严重,耕层厚度较薄,粉砂成分高,土壤养分含量低。
现阶段,合肥市中低产田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不良影响,主要表现为:水资源短缺且分布不均匀,干旱和季节性涝害频繁,水利设施相对薄弱,抗灾能力差,易旱易涝;重用轻养、用养失调、化肥使用量大;土壤贫瘠、养分不平衡;土壤质地粘重,耕层浅,平均仅15.8cm,土体中多有障碍粘盘层,严重影响作物生长。
3 中低产田培肥改良的措施建议
3.1 完善水利设施 实施以农田水利、道路建设为主的农业综合开发,提高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水平,改善旱耕地的水利条件,加强排灌工程配套,因地制宜,建立完善的坡面水系和蓄水配套设施,修建当家塘,把水留住,达到能排能灌,协调土壤水气,提高抗旱能力,减轻季节性干旱对农业的影响。
3.2 实施土地整理 平整土地,改坡地为梯地,使原先大小不一、高低不平的田块状况得到改善,做到耕地地面平整连片,减少水土流失,同时适宜规模化土地流转,有利于增加农业规模投入,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3.3 实行深耕改土 利用大中型农机具进行农事操作,深耕深翻,逐年加深耕作层厚度,改善土体结构和土壤质地,使耕作层厚度达到20cm以上,扩大作物根系生长空间,增加养分吸收面积,增加土壤蓄水保肥和抗御旱灾的能力。
3.4 推广测土配方施肥 2005年农业部组织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以来,该项技术已得到普遍应用,它以测试土壤养分为基础,根据土壤养分状况,不同作物对各种营养元素的需肥规律和土壤供肥性能与肥料效应,运用现代农业科技成果,有针对性地配施肥料,在增施有机肥的条件下,提出目标产量所需要的氮、磷、钾和微量元素的适宜用量和比例,推广应用配方肥、掺混肥、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并提供相应的施肥技术指导。
3.5 实施秸秆还田 应用秸秆还田技术,能有效地减少土壤侵蚀,吸纳保蓄降水,增加土壤抗旱保墒能力,有条件的地区,可结合农家肥积造工作,广泛推广秸秆田头窖堆腐还田技术,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培肥地力,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团粒结构,调整土壤紧实度,促进土壤孔隙度,提高土壤抗寒、保温及保水性能,从而为微生物活动创造良好环境,促进土壤有机质分解转化,增加土壤耕作层养分来源和积累,为作物生长发育创造有利条件。
3.6 调整种植业结构 坡度较大的中低产田可以进行退耕还林,把树栽上,发展经济林;丘间平畈区域,可种植绿肥,在培肥土壤的前提下,发展食草畜牧业;圩区及冲底田,开沟沥水,降低地下水位,实行水旱轮作,发展蔬菜等经济作物;岗地在缺乏水源的情况下,发展豆类、花生等旱杂粮及冬瓜、南瓜等瓜果。因地种植,把结构调优。
3.7 配套农业适用技术 推广优质高产良种及配套栽培技术,做到良种与良法的配套;推广应用机械化深耕深松、秸秆还田、深施化肥等技术,在土地耕翻和作物生长过程中,按照农艺的要求进行机械化作业,实现农机与农艺的配套;推广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协调应用生物、化学防治方法,将病虫为害损失控制在经济允许水平之下,促进农业生产增产增收。
(责编:吴祚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