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医院创新型高级临床医学人才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
2014-07-27罗正学苏景宽
罗正学,卢 杨,苏景宽
(第四军医大学:A.航空航天医学系;B.研究生院,陕西 西安 710032)
教育部、卫生部于2012年启动了“卓越医师培养计划”旨在培养拔尖创新医学人才,从而提高大型医院创新能力。但是,当前大型医院医学创新人才队伍中存在“拔尖人才仍需增加、知识结构仍需优化,创新动力稍显不足”的问题较为普遍,与卓越医师培养计划设立的培养目标尚有很大差距。因此,进一步加强临床医学人才队伍建设,建立终身教育体系,对促进医学技术进步和可持续创新发展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 背景与意义
1.1 现代医学迅猛发展
新技术革命以后人类知识总量以幂级数爆炸性增长,医学知识陈旧周期已缩减为10—15年,有的专业甚至缩减为5年,医学知识年增长率已高达13%,而知识老化率高达75%。临床医学人才必须及时迅速地进行知识更新,不断调整知识结构,并在实践中充实完善,才能不做时代的落伍者。
1.2 医学教育新要求
随着医学模式的进一步转变、医学教育和医学科学的进一步发展、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人民日益提高的对健康质量和水平的需求,迫切需要培养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卓越医生”。临床教学阶段是培养“卓越医生”的关键时期,临床教师的执教能力直接影响学生的培养质量。因此,如何加强临床教师队伍自身的素质,提高执教能力,是培育 “卓越医生”的关键所在。
1.3 医院建设发展的迫切需求
当今医疗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一所医院要在竞争中求发展,在夹缝中求生存,就必须不断推陈出新,抢先占领“医学高地”,要“看别人看不了的病、做别人做不了的手术”,所以,医院建设发展迫切需要更多的创新型高级临床医学人才。怎样才能培养出具有开拓性和创新力的高级临床医学人才,已经成为医疗行业关注的焦点问题。
2 创新型高级临床医学人才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
2.1 创新型高级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标准要求
高级医学人才在成长过程中都会遇到“三个迷失期”,第一是毕业后进入工作岗位初期,适应工作岗位的难题加上繁重的工作任务,淡化了部分医学人才的求知欲,仅满足于完成手头工作;第二个迷失期是出国留学归国初期,国内外工作氛围的差别,冲击了部分医学人才的创新思路,同时留学归来的优秀临床人才常规临床工作也很繁重,创新的欲望渐渐冷却;第三个迷失期是高级职称晋升后,部分医学人才没有了继续进步的动力。针对这三个迷失期,我们以“国际视野定位、世界标准衡量”的理念,提出创新型高级临床医学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①初级临床医学人才应完全满足岗位需求,具备优秀的临床技能水平和教学、科研能力素质,成为优秀的住院医师、助教;②中级临床医学人才应具备全面的临床、教学、科研能力,并在某一方面有创新的潜力和进步的空间,成为全面素质过硬并有自身特色专长的骨干力量;③高级临床医学人才应具备良好的创新能力,在医教研某个方面能够做出独创性的成绩,具备“创新成果的创造者和传承者”素质的世界知名专家。
表1 创新型医学人才(高级)培养指标要求(医疗技术部分)
2.2 创新型高级临床医学人才终身教育助推机制
创新型高级临床医学人才必备的四个素质有“知识、技能、判断、激情”,为提高这四个方面的综合能力,进一步提升医院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课题建立了完备的人才助推体系。
2.2.1 激发人才创新激情
激发医学人才创新,首先要从思想上引导,使人才做到“时时想创新、事事想创新”。因此,从浓厚“崇尚学术氛围”和弘扬“创新文化追求”两个方面着手,点燃了人才的创新激情。
一是精品活动规模化。设立并举办系列精品活动,用“精品讲座”、“精读名品”交流创新思维;用“精析病例”、“精湛医术”传播创新技术;用“名家讲坛”、“博士论坛”激发创新思想;用“精解名校”、“精研名科”开阔创新视野;正是这种不断繁荣的精品文化,催生了医学人才勇闯禁区的创新激情、勇攀高峰的创新信心。二是学术交流制度化。坚持学术交流制度化、常态化。每月组织1次“精析病例”讨论会,由高级职称医师重点剖析临床疑难重症救治的成功经验;每季度召开1场精湛医术报告会,及时掌握国际“高精尖”临床技术研究的最新动态。三是国际交流常态化。每年派出多名临床骨干、科技骨干到世界一流的医疗机构留学深造;建立国际学术会议“无大会报告、不派人参会”的审批政策,激励医学人才敢于与世界一流过招;通过以上措施,促进学术交流,营造浓郁的“崇尚学术”和“追求创新”的文化氛围,为创新型高级临床医学人才的培养提供生长“沃土”。
2.2.2 培训覆盖人才终身发展
建立“岗位胜任培训、全面素质培训、创新能力培训”三个层次的创新型高级临床医学人才培训体系,对照人才成长的初中高三个层次,覆盖创新型高级临床医学人才的终身发展过程。
第一,霜冻前没有施萌芽肥的,要尽快追施1次高氮中磷低钾速效性肥料,最好增施适量腐殖酸或海藻提取物类有机肥,量不要大,但宜早不宜晚。
一是岗位胜任培训,主要针对初级医学人才,强调各方面基础技能培训。采用“规范化培训”、“人人上讲台”等措施,重点加强临床实践、课堂教学和实习带教基本技能相关培训,以及科学研究基本素质培训。利用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对初级职称医师进行多岗位技能培训,夯实医学人才的基础,奠定其胜任各类岗位的基本条件,也为下一阶段的全面素质提升做必要准备。二是全面素质培训,主要针对中级医学人才,强调各方面均衡发展。主要目的是加强临床、科研、教学等各方面的全面素质培养,让中级职称人员参加医教研各项活动。自主设置科研项目,助推科研能力提升;通过全英文授课改革、精品课教员选拔、PBL公开示范课等措施强化执教能力,提升中级医学人才的综合素质。三是创新能力培训,针对拔尖人才,通过扶植和鼓励临床高新技术,拔高临床水平;通过参加“名家讲坛”,突出训练其将先进的医学成果应用到课堂授课中的能力,成就“名师大家”;通过鼓励申请“大项目、大课题”,重点锻造其临床、基础研究创新能力和走上国际学术高峰的实力。“三个层次”的培训覆盖了临床医学人才发展的全过程,为人才发展提供不间断的培训和提高机会。在培训内容上既加强了医院师资力量的临床、科研自身创新能力,又强化了师资队伍整体教学能力,有力地推动了创新学术成果在临床医学教学中的应用。
2.2.3 助推人才创新能力发挥
一方面聚焦方向。医院紧扣国家、军队和人民健康重大需求,通过学科方向凝练和发展战略研讨,确立重点攻关方向;二是聚集资源。成立新药研发中心等研究中心,通过搭建科研支撑平台、实施学科助推计划,为高级临床医学人才集中资源,提供创新平台;三是聚合团队。通过开展“中华名人助推工程”,对中高级创新型高级临床医学人才进行有力资助。
2.3 创新型高级临床医学人才考评激励制度
2.3.1 人才培养结果的考核和认定
结合创新型高级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标准体系,对各层次师资每两年进行一次任期考核,制定考核评分标准,建立了包括专业内评价、专家组评议等环节在内的人才考评体系,重点对人才的基本素质、创新能力进行考评。将考评结果与调职调级、转业挂钩,文职人员与工资、奖金挂钩,对任期考核不称职、“三无”(无课题、无SCI、无成果)人员实行全程淘汰。通过定期评估、交流对比,使工作人员认清差距,找准短板,寻求对策,不断强化忧患意识、危机意识和紧迫意识。通过制度化考评,有效衡量了创新型人才终身教育体系效果,为不断优化培养体系提供重要参考。
2.3.2 建立人才创新激励机制
2.3.3 全面推行岗位竞聘制度
推行科室主任竞聘上岗制度,中级职称人员也可参与学科带头人竞聘,为创新型高级临床医学人才成长提供自由舞台和广阔空间。经过公开打擂,对素质全面、业绩突出、发展潜力大的青年才俊破格使用。
经过创新型高级临床医学人才终身教育体系的不懈实践,医院在高水平临床医学师资力量培养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在师资队伍建设、学员培养质量、教学工作成果、医院科研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杨棉华,何 萍.围绕医学教育国际标准 创新医学人才培养模式[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6,26(2):10-12.
[2]刘永萍,朱修援.地方医学院校构建医学终身教育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2(3):166-167.
[3]韦巧红,阮奇君.我国与欧洲三国继续医学教育的比较研究及对策[J].健康研究,2009(2):143-148.
[4]王心旺,黄宇翔.试论医学院校的医学终身教育职能[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6,26(1):79-8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