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良好思维习惯的培养
2014-07-26马小纯
“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叶圣陶先生在谈到习惯的重要性时如是说。可以说良好的思维习惯对促进学生思维的活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等方面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甚至对学生的一生都有很重大的影响。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成为教师新课改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思考已掌握材料的全面性、真实性、准确性
高中学生正在走向成年,思维渐趋成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表达能力和知识积累,发展他们的探究能力应成为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新课标要求:“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可以说学会质疑是创造性学习能力的重要体现之一。语文学科的学科性质,决定了很难有一本教材教参能给出一个毫无争议的阐释或者答案。这就要求我们要有一双慧眼去发现、质疑和研究。对于语文学科来说,通过质疑和研究,会加深对文本内容的深刻理解,还可以让学生学会基本的研究方法,意义不言而喻。
1.一叶障目,能见叶知秋
例如苏教版的《兰亭集序》的课下注释对文中“若合一契”的解释为:像符契一样结合。古人剖竹木为契劵,缔约双方各执一半以为凭证。有的同学就质疑称看的影视作品中有的契劵不是竹木做成的,另外民间还有丹书铁卷的说法,这些说法可信吗?还是课下的注释不全面不准确呢?如果这个时候按照一般教学思维告诉学生,课下的注释就是权威说法,其他的不可轻信,那可能就犯了尽信书的教条主义错误了。其实不妨让学生查查资料,很快学生就通过现代汉语词典查到了可信的注释:符契(即符节),古代用作凭证的东西。用竹、木、玉、铜等制成,刻上文字或图形,分成两半,使用时将两半相合,用来检验真伪。另外在文字的解释下还附有一幅出土的阳陵虎符的图片,令学生大开眼界。通过这个权威的解释,学生不仅全面准确地了解了这个词语,而且还获得了一定的感性认识。更为重要的是学生能认识到“尽信书不如无书”的道理。此时,再补充胡适先生的治学方法“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经过这么一种感性和理性的认识后,学生除了了解知识外,还学会了一定的治学和研究方法,这定会让学生终生受益。
2.似懂非懂,需寻根究底
马克思说:“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问底地追究问题罢了。”学生对于一些似懂非懂的问题,一带而过,不仅对文章的内容欠缺全面的了解,而且容易养成松散的治学习惯。因此遇到不理解的问题,寻根究底还是相当必要的。
例如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的《斑纹》一课中,文中词语“碾砣”的课下注释为“碾磙子”。这种解释对于90后的孩子来说如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因为这种注释本身对他们而言就是一个生僻的词语,效果可想而知。其实在这一点上,可以引导学生去查字典,去看实物图片。尽管碾砣现在在很多地方已不常见,但是碾砣在过去,甚而在今天广阔的农村,依然在使用,而且仍然在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事实上当学生查完字典,看完实物图片,很多学生对这个工具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甚至产生了更多的想了解传统的农村的生产工具的想法,此时学生的思路和兴趣就打开了。
3.存有歧义,要滴水不漏
再比如我们在教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的时候,苏教版教材(必修五)的课下注释在解释 “亦将有感于斯文”这句话中的“斯”的意思为“这”。这个解释让不少学生这样理解:“斯”即是指王羲之的这篇文章。当然这个理解不能说错,但是有的学生指出:“斯”解释的不够全面,或者说不够准确,解释成“这些”更准确些,因为让后人的感叹的不只是王羲之的这一篇文章,还有在坐的包括孙统、孙绰、谢安等在内的名士的诗作。应当说这个解释非常有道理,准确全面而无歧义。
二.除了准确理解文章的内容“是什么”,还要多问一句“为什么”
乌申斯基说:“毫无兴趣,只是被动地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愿望。”语文教学中,学生和老师把很多的精力放在了解读文本本身上,这当然是必要的。但是如果只关注于此,难免会演变为教材至上的退化,从而忽略了教师和学生作为主体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因此,除了准确理解文章的内容“是什么”,更要进一步探究“为什么”。
1.有探究乃有深刻
例如《高祖本纪》这篇文章的第一段记述了高祖的传奇出身:刘媪“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后有孕而产下刘邦。内容理解毫无难度,但是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其他的皇帝的出生都有这种传奇色彩吗?哪些有?哪些没有?为什么有的有,有的没有?学生讨论思考后发现:平民出身的皇帝有,而大多数子承父业的皇帝就没有,有功业的皇帝有,昏庸无能的皇帝没有。平民皇帝的出身之所以会有这种充满封建色彩的虚构,根本的原因还是出于政治统治的需要。一位对历史颇有研究在问题逐渐深入的过程中,学生思维逐渐被打开!
2.有质疑方能进步
同样,在文中提到的刘邦平定天下之后,多次推辞不愿做皇帝的内容也让不少学生费解。有同学提出:刘邦梦寐以求的最大的荣耀和富贵摆在眼前,恨不能立刻登基昭示天下,为何屡次拒绝?这着实让人费解。其实引导学生联系历史上的新皇帝即位故事讨论交流,之后有学生大胆提出这样的看法:本来残酷的权利争夺,外表非得要蒙上假客气的套子。不仅仅是同一皇室的皇位更替,即使是异姓之间的革命、篡位都是如此。个中奥秘即位的人明白,劝进的大臣们也明白,彼此谁也不点破,煞有介事、心照不宣地玩一场假客气的游戏,这个游戏越逼真效果越好。几乎所有皇帝即位前,都会有这么一场戏,千百年来都这样玩着,已成了历代帝王必须要遵循的习惯玩法。谁草率地将其当成真客气真推辞,就该倒大霉了。经过层层深入的讨论研究,学生的见解逐步走向深刻和独到。
三.于无问题处找问题,用联系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善疑者,不疑人之所疑,而疑人之所不疑。高中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语言、文学和中外文化现象,学习从习以为常的事实和过程中发现问题,增强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提高探究能力和探究成果的质量;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学习多角度多层次地阅读,从文本中发现新意义,获得对优秀作品常读常新的体验;学习用现代的观念和发展的眼光审视古代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提出自己的看法。
1.联系发展看问题
只有用发展的眼光研究教材,把鲜活的思维触角伸向教育变革的前沿,才能扩大思维空间,才能激发创新灵感,才能使人们从陈旧的、单一的、习惯的、封闭的思维定势中走出来。
例如,在学习《别了,司徒雷登》这一课时,学生很容易把司徒雷登看做是美国侵略政策彻底失败的象征,甚至对其大加批判。这本身不是错,但由于学生对司徒雷登了解不多,由于这篇文章而对于司徒雷登产生先入为主的定论的话,那是相当偏颇和错误的。对于这个问题,可以给学生拓展下一则新闻,那就是2008年12月3号,司徒雷登葬在了杭州。不明故事的学生一定会问:司徒雷登为何安葬中国?司徒雷登为何能安葬中国?这一下子就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由此,学生就可能了解认识一个全面的、立体的、公正的司徒雷登形象。
2.重权威而不轻信
尊重而不迷信权威,求真需独立思考。例如在鲁迅先生的几篇选入初高中的文章中,陈西滢被鲁迅数度痛骂过,因此陈西滢一直被学生当作反动文人。在“三一八”惨案之后鲁迅写的文章《纪念刘和珍君》(苏教版必修五)中,鲁迅骂陈西滢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陈西滢的确是打着“公理”、“正义”的旗号,对学生运动泼了一盆凉水。但由此就说陈西滢痛恨学生、维护反动军阀,把他定性成“反动文人”似乎不合实情。很多的学生因为对鲁迅的尊敬和崇拜,而把这个定论信为真理,从此对陈西滢敬而远之,甚至嗤之以鼻,这着实让人唏嘘。不妨引导学生在大量了解事实的基础上,去客观评价和看待这样一位先生:一个被梁实秋评价为“笔下如行云流水,有意态从容的趣味”的文学家;一个冒着巨大风险力助李四光顺利回国的爱国人士;一个三十秋政坛纵横捭阖系苍生,虽然在国民党的小王朝中求食,但终其一生始终没有做出对民族、对人民罪不容诛的任何事情的政治家。这就是陈西滢,一个我们似曾相识但的确又很陌生的人。
四.总结
当然了,探究与质疑也不能走向无限怀疑主义,要在在良好的思维习惯的培养过程中,逐步养成严谨、求实的学习作风,既能尊重他人的成果,也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对未知世界始终怀有强烈的兴趣和激情,敢于领异标新,走进新的领域,尝试新的方法,从而达到思维的创新、表达的创新。
马小纯,教师,现居江苏睢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