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的自助式写作训练

2014-07-26陈炯炯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4年7期
关键词:交流作文同学

一.引言

经常思索这样的问题,语文课如何保持较高的人气指数,拥有经久不衰的魅力?如何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的成长发展?如何在作文教学中让学生放开手脚,解放思想,说真话,抒真情?为此,我总要和学生一起探讨语文教学的新理念,新思路,以期在思想上达成共识,步调一致。

学期伊始,师生共同商量、摸索着“活”的语文学习的模式:人人是学习之人,天天是学习之时,处处是学习之地;打出了“语文,我们形影不离”、“在语文中寻觅生活,从生活中感受语文”的旗帜;确定了一种开放的课堂交流的模式,由学生自由表达,并起到多向互动、水涨船高的作用。

二.案例设想

本次“交流”受各类传媒“侃点、声音、言论”等板块的影响,同时也因为带教初一起始班,很想了解他们的视野,听听他们的心声,我腾出了课前五分钟作为“交流”的时间,也可称之为“聊天”。我想,学生平时听到的,看到的,做过的,想到的,读过的,经过大脑的过滤,眼光的提炼,只要不是低级趣味的,都可进入课堂。为把质量关,我提出建议,每次交流时,同学们要作好笔记,把要点概括后记录下来,作为品评依据。试行一个月后,评出五个最佳侃点,看谁会成为班级能说会道的幸运星。这个建议得到了全体同学的响应。

说真的,我私下里的打算是:在作文教学中走一次群众路线,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由学生提供话题,来一个作文“自助餐”,让学生真正有感而发,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同时也配合好我自己的校级课题“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与作文个性化发展研究方案”的实施,遵循新课标的精神,“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三.案例准备

课堂“交流”是“自助式”作文训练的准备阶段,同学们表现出了很大的兴趣。我们的聊天是个性化的,但随意性较大,第一周出现了这种情况,课堂变成了少数几个“精英”的表演,很多同学需要一种外界的推力。我及时作了调整,我说按学号轮流,每天推出两个同学,大家机会均等,这样也可培养同学们的学习责任感。

以后的日子里,上语文课成了同学的期盼,大家谈“生活和学习”话题:如“多媒体教室的课桌文化”,“普通班实验班分班的利弊”,“好好珍惜与年轻教师之间的师生情”,“把筐倒过来,别只看到他人的缺点”等。

谈“励志和哲理”话题:如“你用不着跑在任何人后面,没有人在原地等你”,“没有一种草不会开花,善待自己”,“跟自己作战,不要怜悯自己”,“敢想就是成功的一半”,“要多弯腰,小事不干,将在更多的事上操劳”等。

谈“情感和道德”话题:“不要放弃爱,不要放弃你的美德”,“年轻人要保持纯真”,“乘车时有同学向车窗外扔垃圾”,“要勇于表达爱,爱要早说”,“世界怎么样,先看你的心灵怎么样”。

也有同学能直击热点话题,如“飙车与酒驾的危害”,“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该不该削减”,“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浙江人道德素质问题”,也有同学抛出了敏感话题,大胆说出“真正的爱情只存在于青少年之中,让爱作主”,有一男生大胆指出了女生的一些不文明的行为——出口脏话,举止粗野。

在此过程中,我看到有些话题像一个个“炸弹”,大面积在班中爆炸,学生底下窃窃私语,气氛非常热烈,而有的话题也的确值得讨论,于是又及时修改规则,可以由其他同学提问发言者。这样有几次就成了答记者问,有几次又形成了全班大讨论,如对“早恋”问题,大家讨论认为每个年龄段有不同的风景,要让最美的花开在它适时的季节,给未来留一份美丽和憧憬。

四.案例操作

二十多天过去后,第一轮“交流”结束,同学们急于评出最佳话题,怎么评呢,我说,我们总不至于像评三好生那样来唱票,这样做太机械了,要不我们来个“自助餐”如何?学生们胃口来了,争着问什么意思?我说,就是以我们全班同学说的内容为话题,选择你感受最深的一个,把它写成文章,其中按话题被写人数的多少来选出最佳话题,同时也评选五篇最佳作文,你们也可以在作文后面写写对本次活动的感想,如何?同学们有好奇心,兴奋地表示同意,过了两天把大作文交了上来。

同学们在作文中大致分三步走,第一步,写出能引起写作触点的话题和发言者的名单;第二步,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写好正文;第三步,意犹未尽者再写写后记。有同学在后记中这样说:原来生活是这样美好,原来生活也同样沾染着种种污点,课前几分钟的交流渐渐地让我们从多个侧面看到了社会,看到了大自然。有同学甚至化用了《大话西游》的经典对白,如果上天再给我们一次机会,我们依然毫不犹豫地选择“侃”!更多的同学在后记中解释了写作冲动产生的原因。

我和同学们一样好奇,想快点揭开“谜底”,于是马上批改,作文又一次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面貌,有的同学还当仁不让,干脆推荐自己的话题。我为同学们敏捷的思维,丰富的感情,自由的表达而叫好,同时也为文章中流露出来的思辩意识和人文精神而感动。

经过批改、筛选和讨论,最后评选出了这样五个最佳话题(按所写人数的多少排列):许青同学的“要活就活这辈子”;王坤同学的“所谓英雄不是为了诺言纵身山崖的人,而是悬崖勒马的人”;郑波同学的“对农民工进城的感想”;章萍同学的“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千难万险”,沈幸同学的“高考与中国学生的命运”。

另评出了五篇最佳作文。其实学生的关注有很多相通之处,可以看出他们对生活的意义和自我实现的追求,对社会现象的褒贬和对真善美的企盼,对挚爱亲情和孝心的赞颂。宽容、拼搏、快乐、爱、奉献,孝心这些词语高频地出现在作文中,表现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积极的自我教育。

五.案例分析

这次作文对学生而言,自由度较大,打破了话题作文的既定框框——由命题者提供话题,学生机械应付,用现成的套路编写作文,有时甚至宿构作文,以不变应万变。另外,也能够解决学生平时作文时由于找不到触发点而无话找话、七拚八凑的问题。更是这次作文,使学生有全新的感觉,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打破了写作的僵局,是对生活的提取,是交流的结晶,是课堂的延伸。

这次作文还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充分激发了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潜能,训练了语文的基本能力,大体经过了“感悟、交流、碰撞、结晶、回音”五个阶段。“感悟”是学生阅读生活,阅读书本并撷取其中的浪花的过程;“交流”是学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张扬个性、表达己见的过程;“碰撞”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心中泛起涟漪,荡起波澜的过程;“结晶”是学生有感而发,形成书面表达的过程;“回音”是学生对此次活动的感触和建议。学生处于动态学习之中,每一阶段环环相扣,但又不互相割裂,而是有机融合的。

本次作文同时也是对新课标的一次实践演绎,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初中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包含下列内容:“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当密切关注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现实生活的变化……还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而本次活动正是在“交流和表达”方面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让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放飞思想、锻炼了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

六.案例反思

一.写作要有激励机制,写作教学中如能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将起到很好的效果。激励的方式有很多,如朗读学生的优秀习作,编作文集,推荐发表,出黑板报,进行作文竞赛,或创建校园文学网。

二.课前五分钟的利用问题很值得探讨,犹如乐曲的前奏,能定下全曲的基调。语文课如能在前五分钟调动起大家学习的积极性,那么整节课就能在很和谐的课堂气氛中度过,并能形成良性循环。虽然只是五分钟的时间,但价值何止五分钟。

三.本次活动也存在着不足,随意性大,缺乏科学、系统的指导,有的学生抱应付的态度,过分依赖文摘本,或者采取“零度风格”,不敢介入主观感受。学生发言和作文水平也存在着不平衡性。下阶段打算在课前五分钟安排“名句运用”活动,学生按学号轮流,在下列两种形式中选择一种,一是说说“我喜欢的一句名句”,一是设置一个语境,至少运用一句名句。

陈炯炯,教师,现居浙江绍兴。

猜你喜欢

交流作文同学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交流”等5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