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初中科学实验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2014-07-25文/陈同双
文/陈同双
摘 要:实验教学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在科学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提升初中学生的全面素质以及科学修养有着重要作用。要想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课标的要求了,教师应在教学目的不变的前提下实现教学模式的创新,接下来就根据教学实践,总结出以下几种策略,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初中科学;浙教版;实验教学;有效性
一、以学生为主体的科学教学
对科学探究的设计要力求反映提高科学素养的要求,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出发,设计各种形式的、为学生所喜爱的探究活动,以激发学生对科学课的兴趣。
1.创设实验情境,激发求知欲。实验是检验理论的重要途径,教师要正确地抓住这一观点,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所谓实验,就是要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真理,学生一天的学习课程量极多,大都是同一种上课模式,即单纯地听老师讲课,自己做笔记,然而长久下来,学生的求知欲望越来越低。如果授课老师采用新的教学模式,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就会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于自己的试验中。因为实验本身就带有自身的趣味性,它可以让枯燥乏味的学习环境变得活跃起来,老师也要在课前备好课,多创设一些实验情景,例如,在“大气压强”这一节课中,老师给学生做一次实例,并将得出的结果和出现的现象告诉和展示给学生,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并积极地投入到试验之中,以寻求解决自身对该物理现象疑惑的途径,不断地对该实验进行探索和思考,以提高对该课程的积极性和兴趣感。
2.提高学生的自主、合作意识。“合作”是成功的前提和基础,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也是如此。老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形式,将一个班级的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小组,在实验课进行之前,每个小组都安排一个负责人,负责小组实验的统筹整体工作,其次让其他组员各司其职,有的负责记录,有的负责分配材料,有的负责实验等。当然,在此期间,老师也不能无所事事,要不停地查看不同组的实验操作过程,并解决组内疑惑,或者纠正学生的错误,不要让学生习惯于这种错误并养成不好的习惯。实验结束后,老师要留出一点儿时间给学生自我展示的机会以及派各组代表上台说出在实验中遇到的困难或者疑惑,老师不要急于给学生解决问题,而是让学生解答,增强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通过这种合作学习的实验教学方式,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探索精神,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贴近生活,增强实验趣味性。马德堡半球实验是历史上著名的实验,证明了地球上强大的大气压强的存在,由于这个实验比较大,耗费的时间比较长,学生只能旁观而不能参与,对于正处于学习过程中的学生来说,那只是一种空中楼阁式的实验,可望而不可即。所以对于学生来讲贴近生活的实验才是最好的实验。当然,这种贴近生活的实验使学生感觉到更具有趣味性,因为一些常见的物体可以在演示中改变原有的状态,打破了人们对其的定性思维,以引起学生对这种实验的兴趣,并有了深入探究、沉醉于其中的强烈愿望。由此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课堂效率得到提高。
二、科学方法、高效课堂
余文森教授曾说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虽然表现在不同层次上,但学生有进步或发展是衡量教学有效性的唯一指标。”对于科学实验来说,往往具备培养兴趣、获取知识、启迪思想及培养品德等多方面的功能,科学实验不仅仅让学生对科学知识有一定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以及观察能力,同时还能够通过一定的实验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锻炼其技能。
1.在探究中寻找事物的原理,化验证实验为探究实验。对于传统的实验教学来说,就是单纯地将科学实验的过程、结果及结论当面讲授清楚,然后进行一定的实验验证,这样只有教师讲解、学生干巴巴地听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处在一个被动的位置上,他们不会去动脑思考,老师已经将所有的实验过程、需要注意的事项、实验结果、实验结论都告诉了学生,他们只需要去记住,却不会去思考为什么会这样。久而久之,学生的思想就不会再有创新,对老师产生依赖,主动性下降,自主学习能力降低,所以说教师必须鼓励学生一起探索研究,再一起讨论、总结、归纳,这样才能让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效率随之提高。对于科学来说,实验是其根本,是理论研究的根源,心理学家曾说过,应该鼓励不断地动手去做实验,不仅仅是光靠着眼睛或耳朵来学习科学,换句话说就是要让学生在不断地实验中有所创新。因为只有自己亲身实践过,才能彻底领悟实验中的道理。老师要安排此课程的实验课,选择一些有趣的实验让学生自己动手完成,如曾提到过的“大气压强”,老师把原理讲完后,让学生准备材料,根据自己的想法动手做实验,当遇到困难时,请求老师或者同学的帮助,以解决困难,完成自己的试验,总结好结果。所以说在实验课的教学过程中,当改变那种重讲解轻实验的方法,要鼓励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
2.鼓励学生自己创作,化书面的实验性作业为操作性实验,对于科学实验的教学而言,课外实验和小制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布置学生做大量的书面作业,因为实验的少,对一些具体的实验步骤不清楚,导致真正到操作实验的时候,无从下手,即使是一些简单的实验,也做不完善。因此,教师宁愿布置一些简单的操作性实验,学生自己能够完成的,也不要布置大批的书面作业,那样取得的效果是不明显的。布置的作业不要太多要求,让学生自己动脑去思考如何实验,如果实在不能明白的,加以引导,学生也可以自己创新,做一些小制作、小工艺,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也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了创新意识。
三、在观察中感悟科学的魅力
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于细微之处见文章,从古到今,人们都在强调观察的重要性,观察是思维的源泉,对现象的感知越充分、越全面,就越有助于思维而获得真知。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帮助学生养成一个好的观察习惯。运用多种感官观察实验,促进对实验全面透彻的理解,观察不只是用眼睛去看,还要用嗅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结合起来去观察事物,才能全面正确地观察到事物的特征及性质变化情况。在实验室的分组实验,恰巧是学生锻炼观察能力的最好时间,学生几个人小组合作,可以亲自动手操作,近距离观察实验操作产生的现象。由于学生对实验室的一些使用规则不太明确,对一些药品的识别能力也还不够,这时候就需要老师在旁边加以指导,帮助学生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这样既能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又能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及逻辑思维能力。总之,一切观察都是感官知觉因素和思维知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观察能力。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日益深化,实验教学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整个教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21世纪需要的是具有创新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通过以上对中学科学实验教学的几点方法介绍,希望能给大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林衍斌,郭年粉,石东方.新课标下的高中物理探究式实验教学[J].物理实验,2008(03).
[2]董宝娟.浅析新课标下的化学实验教学[J].科学大众,2009(02).
[3]薛久林.让实验教学在探究中升华[J].林区教学,2008(04).
[4]张超.对新课标下物理实验教学的分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35).
[5]黄辉.新课程标准下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探究[J].南昌高专学报,2012(03).
编辑 马燕萍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