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课堂的导入艺术

2014-07-25文王彦茹

新课程·中旬 2014年5期
关键词:旧知悬念新知

文王彦茹

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上课也是如此。一堂好课的开头,犹如一台好戏的序幕,无论是新授课,还是复习课、练习课,都有一个如何导入的问题。课堂的“导入”具有很强的艺术性,是课堂教学极其重要的环节。如果课堂教学的“导入”设计得很艺术,就能先声夺人,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学生的智慧火花,达到一举成功的奇效。笔者认为,小学数学课堂的导入方法多种多样,关键在于教师精心设计,灵活选用。下面略谈三种,供大家参考。

一、创设情境式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为了使学生经历应用数学的过程,教学应有“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基本思路是以比较现实的、有趣的或与学生已有知识相联系的问题引起学生的讨论,在情境中解决问题。从中不难看出,创设情境对于学生自主学习数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创设情境式导入的特点是把形、情、境、理融于一体,利用音乐、投影、录音、录像、语言等手段以渲染课堂气氛,为学生理解教材提供特定的情境。主要形式有:创设故事情境、创设游戏情境、创设问题情境等。

二、巧设悬念式

巧设悬念式可以造成一种急切期待的心理状态,具有强烈的诱惑力,能激起探索、追求的浓厚兴趣。这是老师常用来设计导入新课的一种方法。设置的悬念应具有精、新、奇的特点,在技巧上则应“引而下发”“令人深思”。小学生容易被不平常的现象或内容所吸引,这是一种好奇心理,教师应该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提出有潜在意义的“挑战性”问题,启其心扉,促其思维。

三、以旧引新式

数学知识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表现出很强的系统性。旧知是新知的基础,新知又是旧知的发展和延伸。根据认知心理学的同化理论,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起固定作用的观念,教者可以把它当成连接旧知识的纽带和桥梁。奥苏泊尔称之为“组织先行者”。教师应抓住时机,启发导入。这里,老师利用学生爱听的西游记故事,很自然地从整数除法向认识分数过渡,利用旧知做铺垫,过渡到新知,真正做到了“启”而能“发”,激起了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

当然,导入的方式方法还很多,关键要掌握因人、因时、因地而变的原则。由于导入过程中所涉及素材的表现形式和适合情况不同,上述导入也可以同时配合选择电教、图画、演示、实验、操作、讨论、计算、竞赛、讲故事、做游戏等方式。但不管采用什么方式导入,都应当在传授知识、启迪智慧、陶冶情操诸方面收到好的效果,真正做到生动有趣、引人入胜、言简意赅、有的放矢,尽量给学生心理上和情感上的满足。

编辑 马燕萍

endprint

猜你喜欢

旧知悬念新知
生活新知
生活新知
巧在开篇设悬念
普京记者会留下最大悬念
岁末
如何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
新课程理念下的“新课导入”
《我是歌手》的悬念构建与悬念表现
英语教学中旧知对新知的同化
起伏跌宕 曲径通幽——“悬念”在高考作文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