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法律复习课的课堂教学改革尝试
2014-07-25文/祝琴芳
文/祝琴芳
摘 要:提高课堂有效性是每个教师都面临的课题。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和新时期对学生素质教育发展的更高要求,这个话题更突出地摆在每一个教师面前。在知识的掌握上,教师总是比学生更扎实、更灵活,关键原因就是教师是在更主动的状态下去探究知识、内化知识,进而多次在学生面前演绎知识。如果这个过程同样作用于学生,那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变化呢?学生不仅学活了,而且学得更加快乐、更加自信从容。
关键词:课堂教学;法律复习课;改革尝试
一、关于知识内化,提高课堂有效性的思考
我经常在想:为什么老师的知识点总是比学生掌握得更扎实、更灵活?
我试想了许多答案:(1)教师之前学习过,有相关专业基础,而学生几乎从零起步,缺失基础。(2)教师专攻本学科功课,投入的时间更多,学生则要兼顾五门,心有余力不足。(3)教师在教的过程中,在平行班间的讲授是知识“练兵”的过程,而学生在此过程中是以被动地听取为主。(4)……想到了第三点我顿悟了!
关于备课,那是一个将课本书面语系统化、简练化又生动化、形象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好比蛹在经历痛苦的挣扎、挤压,从软壳中挤出“破茧成蝶”的过程。在我加入教师队伍的头三年之间里,我每课时都在经历这个过程。我们历史与社会学科是综合性学科,包罗了地理、历史、政治和社会学等学科内容,专业之外的课程是摸着石头过河。正是备课这个过程让我对课本知识的领悟更深刻化、正是内化的过程让我形成了知识的逻辑体系,也正是这个过程让我对课本知识有了全盘的把握。
关于上课,头一堂新课,总有点支支吾吾,揣摸不透,我把这个过程叫做“磨牙”。可就是经过了第一堂课的“磨牙”,下一堂课就八九不离十,顺利多了,如果再加上期中期末复习课的“深造”,之前的新知识就像本能反应般地游刃有余。究其原因:老师们是开动脑筋、按着自己的思路,不断地动脑、表达、再动脑、表达……整个过程,我们的大脑始终处于高度运转的状态,新知识在我们的脑子里是不断地翻滚、打转,正是这个“主观”“主动”的过程,才把新知识烂熟于心,也顺畅于口。
如果这个内化的过程,用在学生身上,会产生什么结果呢?
二、在实践中检验我的思考
为了验证我的思考,我在任教的三个班级中进行实践,开设了一堂《初一下册思想品德法律部分复习课》。
1.班级情况介绍
我任教三个平行班,三个班级的成绩比较平衡,以最近一次的期中考试为例。
■
但是,综合近一年的成绩及日常观察,9班相对要弱些。所以我选择在7班和9班进行课堂改革试验,8班用过去的老模式
来上。
2.课前准备
让学生主动唤醒知识、整理知识、内化知识,是我这堂复习课的目标,于是我将7班的学生分成了14个学习小组,每个学习小组尽量搭配均匀,任命一名管理能力较强的学生为学习小组的组长进行督促、协调以及最终成果的整理,活动的题目为“我也来备课”,活动的内容是:七年级上册思想品德第七、第八单元的法律知识。课前要求他们按照自己对第七、第八单元法律知识的看法进行整理,提示尽量想出一个思路,把绝大部分的知识串联起来,一个思路难以串联的,可以以多条思路、多条线索串联,实在串联不上的知识就统统整理到“其他”板块中去,时间是两天。
3.活动过程
两天后,14份整理好的“小组集体备课”成果交上来了,大部分学生是将课本的知识原理按照课本顺序整理一遍,最令我满意的是知识点的排版上还是非常清晰的。虽然与我的要求有点距离,但达到了对知识唤醒的目的。当然,之中也不乏创新的成果,比如,有一个小组认为法律部分开篇讲的就是什么是法律?法律与其他规则的区别,我国的法律是怎么产生的,有什么特点?照这个思路接下来应该是违反了法律行为的(违法行为)相关知识,最后是犯罪要受到法律的制裁(我国刑罚的种类)。还有的小组创新之处主要是:将关于未成年人的相关知识罗列整理。
这些都说明,对于已经学习过的知识,学生是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也有自己的思考和见解的,作为老师的我们不能扼杀他们的想法,哪怕只是一个片段,这也是他们自己的成果,比老师的讲述强百倍的效果。
于是我将几个有创新的思路向整个班级推广,并加上一点教
师自己的思考,将主板块定为三大块,分别是:(1)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违法行为,犯罪要受到刑事制裁。(2)未成年人受到法律的特殊保护。(3)未成年人要学会自我保护。再给14个小组两天时间,对7、8两单元的法律部分进行整理,同时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简单地写出不同板块知识间的过渡语。
两天后,成果再一次上交,这次与我的目标又近了一步。我将整理的好的小组作业再挑出精彩的片段,利用一天的课余时间专门培训了三个小组的组长,以便在课堂上展示成果。其他的学生利用手头一切能利用的资料,找到相关知识最典型的例题,关于典型例题作出如下规定:(1)是该知识点最完整的表达。(2)能体现易混淆点的对比和难点的突破。(3)拒绝偏题。(4)每个知识点不超过两题。每人整理好交给小组长,最终由两个课代表汇总典型题目。
4.成果展示
第五天,一堂由三个学生带领下,14个小组共同参与的课堂开始了,三位学生按顺序轮流上讲台讲授,并投影。其他学生在三位学生之间互动补充自己的观点。最终,我们形成了师生合作的复习思路。
5.课后检测
在复习课最后的10分钟时间里,我把学生自己找的典型题目分发给大家作为检测题进行反馈,7班、9班这两个用新模式上的班级平均分分别是95.3分和94.9分,8班是用普通讲授的形式上的复习课,检测的成绩是84.7分,差距显而易见。
三、教师体会
关于本堂复习课,真正的课堂不是上课的45分钟,而是5天来同学们课后的合作探究。这45分钟只是一个成果的展示和总结,最大的课堂是在课后。这堂课真正的老师也不是我,而是广大学生自己。他们自己动手、动脑,合作探究,将原本遗忘的旧知识唤醒、重新组合,内化为自己的知识。这才是真正的学生为主体,检测结果也证明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才是高效的课堂,学生不仅学活了,还更快乐、更自信从容,他们可以不用被动地接受知识,可以主动建立自己的理解,这样的过程也是主动摘苹果的过程,这就是我理解的快乐学习,比起苹果砸到头上感到痛的过程更有效。
可是,我们每堂课都能这么上吗?我又陷入了思考之中,学生每天面对的是5门功课,他们有足够的时间、精力吗?新课程改革还需要你我更深入地思考。
参考文献:
[1]吴松年.新课程有效教学疑难问题操作性解读:初中数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09.
[2]杨明全.新课程下的课堂观.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杨斌.提高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有效性必须注意的问题.新课程:上,2011(01).
编辑 王团兰
endprint
摘 要:提高课堂有效性是每个教师都面临的课题。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和新时期对学生素质教育发展的更高要求,这个话题更突出地摆在每一个教师面前。在知识的掌握上,教师总是比学生更扎实、更灵活,关键原因就是教师是在更主动的状态下去探究知识、内化知识,进而多次在学生面前演绎知识。如果这个过程同样作用于学生,那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变化呢?学生不仅学活了,而且学得更加快乐、更加自信从容。
关键词:课堂教学;法律复习课;改革尝试
一、关于知识内化,提高课堂有效性的思考
我经常在想:为什么老师的知识点总是比学生掌握得更扎实、更灵活?
我试想了许多答案:(1)教师之前学习过,有相关专业基础,而学生几乎从零起步,缺失基础。(2)教师专攻本学科功课,投入的时间更多,学生则要兼顾五门,心有余力不足。(3)教师在教的过程中,在平行班间的讲授是知识“练兵”的过程,而学生在此过程中是以被动地听取为主。(4)……想到了第三点我顿悟了!
关于备课,那是一个将课本书面语系统化、简练化又生动化、形象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好比蛹在经历痛苦的挣扎、挤压,从软壳中挤出“破茧成蝶”的过程。在我加入教师队伍的头三年之间里,我每课时都在经历这个过程。我们历史与社会学科是综合性学科,包罗了地理、历史、政治和社会学等学科内容,专业之外的课程是摸着石头过河。正是备课这个过程让我对课本知识的领悟更深刻化、正是内化的过程让我形成了知识的逻辑体系,也正是这个过程让我对课本知识有了全盘的把握。
关于上课,头一堂新课,总有点支支吾吾,揣摸不透,我把这个过程叫做“磨牙”。可就是经过了第一堂课的“磨牙”,下一堂课就八九不离十,顺利多了,如果再加上期中期末复习课的“深造”,之前的新知识就像本能反应般地游刃有余。究其原因:老师们是开动脑筋、按着自己的思路,不断地动脑、表达、再动脑、表达……整个过程,我们的大脑始终处于高度运转的状态,新知识在我们的脑子里是不断地翻滚、打转,正是这个“主观”“主动”的过程,才把新知识烂熟于心,也顺畅于口。
如果这个内化的过程,用在学生身上,会产生什么结果呢?
二、在实践中检验我的思考
为了验证我的思考,我在任教的三个班级中进行实践,开设了一堂《初一下册思想品德法律部分复习课》。
1.班级情况介绍
我任教三个平行班,三个班级的成绩比较平衡,以最近一次的期中考试为例。
■
但是,综合近一年的成绩及日常观察,9班相对要弱些。所以我选择在7班和9班进行课堂改革试验,8班用过去的老模式
来上。
2.课前准备
让学生主动唤醒知识、整理知识、内化知识,是我这堂复习课的目标,于是我将7班的学生分成了14个学习小组,每个学习小组尽量搭配均匀,任命一名管理能力较强的学生为学习小组的组长进行督促、协调以及最终成果的整理,活动的题目为“我也来备课”,活动的内容是:七年级上册思想品德第七、第八单元的法律知识。课前要求他们按照自己对第七、第八单元法律知识的看法进行整理,提示尽量想出一个思路,把绝大部分的知识串联起来,一个思路难以串联的,可以以多条思路、多条线索串联,实在串联不上的知识就统统整理到“其他”板块中去,时间是两天。
3.活动过程
两天后,14份整理好的“小组集体备课”成果交上来了,大部分学生是将课本的知识原理按照课本顺序整理一遍,最令我满意的是知识点的排版上还是非常清晰的。虽然与我的要求有点距离,但达到了对知识唤醒的目的。当然,之中也不乏创新的成果,比如,有一个小组认为法律部分开篇讲的就是什么是法律?法律与其他规则的区别,我国的法律是怎么产生的,有什么特点?照这个思路接下来应该是违反了法律行为的(违法行为)相关知识,最后是犯罪要受到法律的制裁(我国刑罚的种类)。还有的小组创新之处主要是:将关于未成年人的相关知识罗列整理。
这些都说明,对于已经学习过的知识,学生是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也有自己的思考和见解的,作为老师的我们不能扼杀他们的想法,哪怕只是一个片段,这也是他们自己的成果,比老师的讲述强百倍的效果。
于是我将几个有创新的思路向整个班级推广,并加上一点教
师自己的思考,将主板块定为三大块,分别是:(1)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违法行为,犯罪要受到刑事制裁。(2)未成年人受到法律的特殊保护。(3)未成年人要学会自我保护。再给14个小组两天时间,对7、8两单元的法律部分进行整理,同时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简单地写出不同板块知识间的过渡语。
两天后,成果再一次上交,这次与我的目标又近了一步。我将整理的好的小组作业再挑出精彩的片段,利用一天的课余时间专门培训了三个小组的组长,以便在课堂上展示成果。其他的学生利用手头一切能利用的资料,找到相关知识最典型的例题,关于典型例题作出如下规定:(1)是该知识点最完整的表达。(2)能体现易混淆点的对比和难点的突破。(3)拒绝偏题。(4)每个知识点不超过两题。每人整理好交给小组长,最终由两个课代表汇总典型题目。
4.成果展示
第五天,一堂由三个学生带领下,14个小组共同参与的课堂开始了,三位学生按顺序轮流上讲台讲授,并投影。其他学生在三位学生之间互动补充自己的观点。最终,我们形成了师生合作的复习思路。
5.课后检测
在复习课最后的10分钟时间里,我把学生自己找的典型题目分发给大家作为检测题进行反馈,7班、9班这两个用新模式上的班级平均分分别是95.3分和94.9分,8班是用普通讲授的形式上的复习课,检测的成绩是84.7分,差距显而易见。
三、教师体会
关于本堂复习课,真正的课堂不是上课的45分钟,而是5天来同学们课后的合作探究。这45分钟只是一个成果的展示和总结,最大的课堂是在课后。这堂课真正的老师也不是我,而是广大学生自己。他们自己动手、动脑,合作探究,将原本遗忘的旧知识唤醒、重新组合,内化为自己的知识。这才是真正的学生为主体,检测结果也证明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才是高效的课堂,学生不仅学活了,还更快乐、更自信从容,他们可以不用被动地接受知识,可以主动建立自己的理解,这样的过程也是主动摘苹果的过程,这就是我理解的快乐学习,比起苹果砸到头上感到痛的过程更有效。
可是,我们每堂课都能这么上吗?我又陷入了思考之中,学生每天面对的是5门功课,他们有足够的时间、精力吗?新课程改革还需要你我更深入地思考。
参考文献:
[1]吴松年.新课程有效教学疑难问题操作性解读:初中数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09.
[2]杨明全.新课程下的课堂观.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杨斌.提高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有效性必须注意的问题.新课程:上,2011(01).
编辑 王团兰
endprint
摘 要:提高课堂有效性是每个教师都面临的课题。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和新时期对学生素质教育发展的更高要求,这个话题更突出地摆在每一个教师面前。在知识的掌握上,教师总是比学生更扎实、更灵活,关键原因就是教师是在更主动的状态下去探究知识、内化知识,进而多次在学生面前演绎知识。如果这个过程同样作用于学生,那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变化呢?学生不仅学活了,而且学得更加快乐、更加自信从容。
关键词:课堂教学;法律复习课;改革尝试
一、关于知识内化,提高课堂有效性的思考
我经常在想:为什么老师的知识点总是比学生掌握得更扎实、更灵活?
我试想了许多答案:(1)教师之前学习过,有相关专业基础,而学生几乎从零起步,缺失基础。(2)教师专攻本学科功课,投入的时间更多,学生则要兼顾五门,心有余力不足。(3)教师在教的过程中,在平行班间的讲授是知识“练兵”的过程,而学生在此过程中是以被动地听取为主。(4)……想到了第三点我顿悟了!
关于备课,那是一个将课本书面语系统化、简练化又生动化、形象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好比蛹在经历痛苦的挣扎、挤压,从软壳中挤出“破茧成蝶”的过程。在我加入教师队伍的头三年之间里,我每课时都在经历这个过程。我们历史与社会学科是综合性学科,包罗了地理、历史、政治和社会学等学科内容,专业之外的课程是摸着石头过河。正是备课这个过程让我对课本知识的领悟更深刻化、正是内化的过程让我形成了知识的逻辑体系,也正是这个过程让我对课本知识有了全盘的把握。
关于上课,头一堂新课,总有点支支吾吾,揣摸不透,我把这个过程叫做“磨牙”。可就是经过了第一堂课的“磨牙”,下一堂课就八九不离十,顺利多了,如果再加上期中期末复习课的“深造”,之前的新知识就像本能反应般地游刃有余。究其原因:老师们是开动脑筋、按着自己的思路,不断地动脑、表达、再动脑、表达……整个过程,我们的大脑始终处于高度运转的状态,新知识在我们的脑子里是不断地翻滚、打转,正是这个“主观”“主动”的过程,才把新知识烂熟于心,也顺畅于口。
如果这个内化的过程,用在学生身上,会产生什么结果呢?
二、在实践中检验我的思考
为了验证我的思考,我在任教的三个班级中进行实践,开设了一堂《初一下册思想品德法律部分复习课》。
1.班级情况介绍
我任教三个平行班,三个班级的成绩比较平衡,以最近一次的期中考试为例。
■
但是,综合近一年的成绩及日常观察,9班相对要弱些。所以我选择在7班和9班进行课堂改革试验,8班用过去的老模式
来上。
2.课前准备
让学生主动唤醒知识、整理知识、内化知识,是我这堂复习课的目标,于是我将7班的学生分成了14个学习小组,每个学习小组尽量搭配均匀,任命一名管理能力较强的学生为学习小组的组长进行督促、协调以及最终成果的整理,活动的题目为“我也来备课”,活动的内容是:七年级上册思想品德第七、第八单元的法律知识。课前要求他们按照自己对第七、第八单元法律知识的看法进行整理,提示尽量想出一个思路,把绝大部分的知识串联起来,一个思路难以串联的,可以以多条思路、多条线索串联,实在串联不上的知识就统统整理到“其他”板块中去,时间是两天。
3.活动过程
两天后,14份整理好的“小组集体备课”成果交上来了,大部分学生是将课本的知识原理按照课本顺序整理一遍,最令我满意的是知识点的排版上还是非常清晰的。虽然与我的要求有点距离,但达到了对知识唤醒的目的。当然,之中也不乏创新的成果,比如,有一个小组认为法律部分开篇讲的就是什么是法律?法律与其他规则的区别,我国的法律是怎么产生的,有什么特点?照这个思路接下来应该是违反了法律行为的(违法行为)相关知识,最后是犯罪要受到法律的制裁(我国刑罚的种类)。还有的小组创新之处主要是:将关于未成年人的相关知识罗列整理。
这些都说明,对于已经学习过的知识,学生是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也有自己的思考和见解的,作为老师的我们不能扼杀他们的想法,哪怕只是一个片段,这也是他们自己的成果,比老师的讲述强百倍的效果。
于是我将几个有创新的思路向整个班级推广,并加上一点教
师自己的思考,将主板块定为三大块,分别是:(1)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违法行为,犯罪要受到刑事制裁。(2)未成年人受到法律的特殊保护。(3)未成年人要学会自我保护。再给14个小组两天时间,对7、8两单元的法律部分进行整理,同时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简单地写出不同板块知识间的过渡语。
两天后,成果再一次上交,这次与我的目标又近了一步。我将整理的好的小组作业再挑出精彩的片段,利用一天的课余时间专门培训了三个小组的组长,以便在课堂上展示成果。其他的学生利用手头一切能利用的资料,找到相关知识最典型的例题,关于典型例题作出如下规定:(1)是该知识点最完整的表达。(2)能体现易混淆点的对比和难点的突破。(3)拒绝偏题。(4)每个知识点不超过两题。每人整理好交给小组长,最终由两个课代表汇总典型题目。
4.成果展示
第五天,一堂由三个学生带领下,14个小组共同参与的课堂开始了,三位学生按顺序轮流上讲台讲授,并投影。其他学生在三位学生之间互动补充自己的观点。最终,我们形成了师生合作的复习思路。
5.课后检测
在复习课最后的10分钟时间里,我把学生自己找的典型题目分发给大家作为检测题进行反馈,7班、9班这两个用新模式上的班级平均分分别是95.3分和94.9分,8班是用普通讲授的形式上的复习课,检测的成绩是84.7分,差距显而易见。
三、教师体会
关于本堂复习课,真正的课堂不是上课的45分钟,而是5天来同学们课后的合作探究。这45分钟只是一个成果的展示和总结,最大的课堂是在课后。这堂课真正的老师也不是我,而是广大学生自己。他们自己动手、动脑,合作探究,将原本遗忘的旧知识唤醒、重新组合,内化为自己的知识。这才是真正的学生为主体,检测结果也证明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才是高效的课堂,学生不仅学活了,还更快乐、更自信从容,他们可以不用被动地接受知识,可以主动建立自己的理解,这样的过程也是主动摘苹果的过程,这就是我理解的快乐学习,比起苹果砸到头上感到痛的过程更有效。
可是,我们每堂课都能这么上吗?我又陷入了思考之中,学生每天面对的是5门功课,他们有足够的时间、精力吗?新课程改革还需要你我更深入地思考。
参考文献:
[1]吴松年.新课程有效教学疑难问题操作性解读:初中数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09.
[2]杨明全.新课程下的课堂观.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杨斌.提高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有效性必须注意的问题.新课程:上,2011(01).
编辑 王团兰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