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探究,让学生思维活起来
2014-07-25文/朱锋
文/朱锋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根据数学课程的理念和目标以及学生的认知特征,合理选择教学模式,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合作探究是其根本所在。“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高中数学课程还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如是说。
一、教学实录赏析
笔者最近在“江苏省南通市数学学会第十届二次年会”上听了有关苏教版选修2-1《空间角的计算》的一节公开课。课堂亮点纷呈,值得回味,现拿出一段教学片段与大家共赏。
在两条异面直线所成角的计算的基础上,教师展示例题:
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F是BC的中点,点E1在D1C1上,且D1E1=■D1C1,试求直线E1F与平面D1AC所成角的正弦值。
■
教师给学生大概五六分钟的时间独自思考探究,教师巡视,发现学生独立解决有困难,便让小组合作探究,教师继续巡视。大概又过了五分钟,有小组站起来说有办法解决了,教师让没能解决的小组说说自己所遇到的困难在哪里。生1:线面所成角应该找线线所成角,可是直线E1F在平面D1AC上的射影不容易找。生2:线面所成角,我想可以转化成直线的方向向量和平面的法向量的夹角来研究,但是我不知道这两角之间有什么关系。这时教师请能解决的小组代表进行解答,教师再利用原理图进行归纳提升,然后再让学生独立解决。
该教学片段中的精彩之处,不在于教师教会了学生多少知识,也不在于教师按时完成了多少任务,而在于通过合作探究,让学生认识了困难的成因及感知了成功的快乐。此教学通过合作探究真正让学生思维活起来。
二、合作探究的内涵与外延
合作探究怎样让学生思维活起来,使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达到高效?笔者认为就要做好下列三点。
1.合作探究应建立在学生独立自主的基础上
合作探究不是为了合作而合作。根据高中生的学习能力特点,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摆脱具体事物的限制,运用概念、提出假设并检验假设来进行抽象逻辑思维。因此,学生只有对自己正在研究的问题有所了解,才有发言权,也只有这样才有进行合作探究的欲望,才会有针对性地高质量地合作探究。
以前听课总会看到,教师刚发问,学生就开始讨论。看似很热闹,但细看会发现有些学生一言不发,根本就没融入这个话题,其原因我想更多是他对这问题根本没理解,不知自己该说什么。同时,一部分反应较慢的、性格较内向的学生容易产生自卑。所以,整堂课总让人觉得有些作秀。这节课中,教师舍得花时间让学生去独立思考,使所有学生都是学习的主人。笔者能感觉到学生是发自内心的需要讨论,也有内容、主题讨论。
2.合作探究应建立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求助时
根据高中生已有的知识水平,高中数学课堂并不是每节课都需要进行热闹的合作探究,但在学生确实遇到困难,并且凭自己个人能力没办法解决,需要求救外力的时候,他才是发自内心地进行真正的合作探究。
这节课中,当有小组站起来说有办法解决问题时,教师并没有让其率先回答,而是让没能解决的小组说说自己所遇到的困难在哪里,再请能解决问题的小组代表进行解答,极具针对性,真正达到了有的放矢。
3.合作探究应重视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互动交流”是合作探究过程中“发动机”。这一环节也是学生思维暴露的环节,有些教师总担心学生不会说、说不清,就频繁打断学生的发言,看似在帮助学生,实际上不利于学生提高交流展示的技能和素质。
这节课,教师处理得很好,不仅给了学生充分的交流展示的时间空间,还要求学生声音要大、口齿清楚、逻辑性强,并鼓励其他学生主动质疑和补充。有很多学生自主站起来进行补充说明,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三、几点启示
1.教师的地位不是退化,而是强化
合作探究学习不只是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教师不仅是组织者,更是引导者。根据高中生现阶段的抽象概括能力,还需我们教师在他们共同探讨出方法思路之后,进行概括归纳、提升,揭出问题的本质。
2.学生的探究不是形式,而是感悟
很多学生都有一种感慨,上课听得懂,但就是考不好。我想,其实有个很大的原因就是,没有对课堂上的知识进行消化,没有进行领悟。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炼在个人。”按照认知科学下的建构主义观点,知识的学习只有通过自身的体验,才能得到“同化”和“顺应”,也就是说应由学生本人将要学到的东西自己“悟出来”,这样获取的知识在头脑中才能根深蒂固。
3.课堂的活动不是热闹,而是合作
探究离不开合作。在合作探究学习中,师生、生生之间形成了一种合作伙伴关系,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当学生出现困难时,教师还要及时予以帮助指导,而不能一味放任学生无的放矢地去探究。如果流于形式,同樣会影响学生的发展,更不能构建高效课堂。此点即是一个尺度的把握。
编辑 韩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