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教学环节,培养创新能力
2014-07-25文/赖鹭传
文/赖鹭传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指出:“高中物理新课程有助于继续学习基本的物理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了解科学研究方法;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发展探索自然、理解自然的兴趣与热情;认识物理学对科技进步以及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为终身发展,形成科学世界观和科学价值观打下基础。”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培养和提高的一个重要阵地。在一学期实践中,笔者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充分注重“设疑激趣、指导探究、启发思维、评价总结、应用迁移”等几个课堂教学环节,才能在引导学生自行探究科学的活动过程中培养其创新能力,达到课标的要求。
一、设置疑问,激发兴趣
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创设情境,制造“悬念”,放手让学生观察、实验、思考,让具体的自然事物、有趣的自然现象紧紧吸引学生,激活学生思维,从而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比如,在“共点力的合成”教学中,课伊始,我便对学生说:“咱们做一个小实验,用两条线吊一个重物线易断还是用一条线吊重物线易断?”学生怀着好奇心开始猜测,我先用一根细线吊起一个重物,细线未断,然后用两根细线用一个较大的角度吊同一个重物,细线断了。“为什么两根细线反而比一根细线更易断呢?”我不失时机地问:“你认为是怎么回事呢?”提出一个开放的发散思维的问题,学生的情绪一下子活跃起来,发散思维是创造活动的起点,这一学习活动,既促进了学生积极思维,又能形成探究学习的动机。
二、指导探究,丰富感知
实践、探索的过程是创新的过程。要让学生去创新,就必须放手让他们自己实践,勇于探索。如何保证学生能够围绕中心问题进行实践、探索呢?在于教师提供有结构的材料。所谓有结构的材料,是指这些材料在使用时能揭示自然现象间的某种关系。
如,“牛顿第二定律”教學中,我给学生提供这些实验材料:电火花计时器、纸带、斜面小车、钩码、弹簧秤。让学生熟悉这些材料后,根据思考提纲自行设计实验方案。由于准备的这些材料紧紧围绕揭示“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这一主题,从课堂教学效果看,各个组都设计出了比较理想的方案,学生在足够的时间内充分地实践和探索,获得丰富、初级、创新的感性体验,为进一步研究和深入认识打下基础。
三、启发思维,讨论探究
学生获得足够的感性材料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整理、加工事实,进行思维加工。
学生获得的感性事实是比较混乱的,缺乏条理性。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把各自收集到的事实以及对事实的看法进行相互交流,活跃学生的思维,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在学生整理事实时,教师见机提出问题,挑起矛盾,巧妙地促使学生发表不同意见,将讨论的中心置于学生之中,使学生结合自己和别人收集的信息,进行分析、判断、归纳,甚至争论,从而找出其中的规律。如,在“共点力的合成”一课教学中,学生对收集到的事实进行整理后,一个学生答:“我发现两个力的合力像是以两个力组成的角的角平分线。”三个学生同时反驳:“不对。”我适时引导:“说说你们的理由。”学生立刻说:“我们做实验时用两个夹角比较大的分力将橡皮筋拉到O点时,其中一个分力与合力的夹角可以与另一个分力与合力的夹角大小不同,合力不是以两个分力为边的角的角平分线,而应该是以这两个分力为边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这样,学生在不同意见的发表与争论中,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科学结论,这符合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过程。同时,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了充分的锻炼。
四、评价总结,归纳达标
通过前三个环节的活动,学生得到了信息与思维的结果,教师对小组和个体的整个学习活动进行鼓励性评价,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将假说上升到结论、规律。
五、应用迁移,释疑解难
运用科学的过程也是进行创新教育的重要环节。因此,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应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中,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乐趣、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初步的科学实践能力,最终实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如,“力的分解”中这样设计:
在越赛车中常见到这样的情形:当一辆赛车陷入泥坑时,选手常用一根钢绳一端拴在汽车上,另一端拴在固定物(如大树、巨石等)上,然后在钢绳的中段用力向侧旁拉,就可以将车拉出,试从合力与分力的大小关系来分析这样做的原理。
总的来看,在课堂教学中,只要充分注意各个教学环节,通过教师的精心指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就能得到充分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就能得到最大提高。
编辑 董慧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