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面向全体学生的高中生物教学模式研究
2014-07-25文/张德铭
文/张德铭
摘 要:新课程教学改革提倡以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新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高效,又要注重高质,还要注意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性,照顾到每一个学生,因此,面向全体学生成为这种新教学改革所追求的最后的目标。以高中生物为例,对基于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模式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模式
高中生物是对于其他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自然学科,要求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透彻掌握和恰当的动手实践能力,两者相辅相成。如果理论学不好,很难实现动手实践,同样,如果动手实践能力较差,则会导致学生失去学习的信心和兴趣,理论课也很难再学好。与此同时,在新课程教学改革中,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保证每个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挖掘每个学生的优点和特长,因此,新课程教学改革在高中生物课程教学方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一、导学第一步——课前准备
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更好地掌握这门学科,在生物课堂开始之前,不论是理论课还是实践课,教师都要提前布置下去,告诉学生本节课的重点、要点是什么,并且总结几个具有概括性的问题让学生提前准备,思考答案,加深对课本知识的了解。但是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课前布置的问题要尽量简单化,不要将专业用语带入,要让问题趣味化,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问题一定要做到浅入深出,要逐渐增加难度,不宜过难,让学生能摸得着门道,有研究的兴趣。这样有利于锻炼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
二、导学第二步——问答课堂
趣味性的开始是为了吸引学生,使其产生学习兴趣,而高中生物是一门现实性、思维性、科学性并存的学科,对学习的知识要有严谨的态度。因此,课堂中不宜太过活跃,而应该运用新课程教学理念,变单方面地讲解课堂为具有互动性的问答课堂。教师在问答过程中,应该避免多媒体的过多使用让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变成走马观花的浏览程度,并且从侧面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使课堂变得开放起来。
教师要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不应仅局限于课本知识,只有大量收集材料才能够提出具有创造性意义的问题,又要避免问题过多,本末倒置,因此要不断筛选,取其精华。
三、导学第三步——课后自主
新课程教学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激励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传统教学过程中,当一堂课结束后,教师往往会布置一些相关的习题让学生作为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在完成的过程中巩固课堂知识。在教学过程中,这确实不失为一个好办法,但是日复一日繁琐的课后作业,渐渐磨光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导致了学而不精的现象。
因此,在新课程教学改革中,教师应当参照传统教学的教学方式,但是要布置一些很为有效而有趣的题目。
如,以人教版《遗传因子的发现》一章中,关于孟德尔的杂交豌豆实验为例,教师可以在课后布置一些有趣的作业,比如:
1.通过观察爷爷奶奶与父母之间的相似点和不同点,父母与自己之间的相似点和不同点,想想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2.阅读相关的课外书籍,想想进化论和遗传有什么关系。借此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思维探究
能力。
四、導学第四步——新颖评价
新的教学模式如果采用陈旧的评价制度,不仅没有任何效果,而且对学生很不公平。因此学期末评价要用新的方式,通过学生平时的行为表现、课堂上的积极程度、课后作业的完成认真程度,照顾到每一个学生,不仅仅因为书面成绩而否定任何一个学生,而要看到每一个学生的进步,鼓励每一个学生,取消优差生所谓的“特殊待遇”。也可以组建小组,优差搭配,期末测评既要看到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又要看到学生的个体进步。
课堂是属于每一个学生的,因此教学改革要基于面向全体学生的标准下认真实施,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用全新的评价制度看待每一个学生。注重课堂理论性的同时也注重课堂的实践,注重学生学习知识的多的同时注重学生掌握程度的精;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的同时培养其理论运用能力。教育不仅要看到学习上的佼佼者,更应该看到全体学生的个性表现,通过素质教育,公平地看到每一个学生的努力,去发现他们的优点和特长。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帮助到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在学习和探究的过程中,取得进步。
参考文献:
[1]董淑慧.如何处理好因材施教和面向全体的关系[J].教师,2013(01).
[2]王迟.兴趣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2(02).
[3]徐志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提高生物课堂实效[J].考试周刊,2011(87).
[4]赵琼.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
[5]王茜.高中生物学习发展性学生评价的讨论与实践[D].山东师范大学,2010.
编辑 薛直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