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建设 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更好发展

2014-07-25文/刘黔珍

新课程·中学 2014年5期
关键词:班班电教多媒体

文/刘黔珍

贵阳市白云区第一中学(以下简称我校)是一所区属初级中学,现有在职教职工155人,学生2401人。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普及和推广,教师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学校的管理层次正在接受着现代信息技术的洗礼。我校从2003年以来就开始尝试利用学校现有的计算机来加强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构建信息技术教育平台,推行办公自动化,提高师生的信息化水平,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一、领导重视,组织到位,教育信息化常抓不懈

2003年,白云区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项目工程似一针活力素注入我校教职工心田。在学习与实践过程中,全校师生充分感受到信息化给教学带来的重大变革,深刻地认识到推进教育信息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迫切需要,是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迫切需要,在制订学校发展规划时,把“信息化建设”放在学校优先发展的位置,成立了“信息技术备课组”,在抓信息技术教学的同时,探索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发展。2007年又将信息技术备课组提升为“信息技术教研组”,要求每周进行一次教研活动,同时负责信息化建设、网络的运行维护以及信息技术教育等工作,2012年8月学校为了有效地整合并扩大优势,构建了管理组织网络,持续推进学校信息化管理,成立了白云一中电教处,由电教处主抓“科技活动室”“电子阅览室”“微机室”“多媒体教室”“网络中心”“学校网站”“班班通管理”“广播室”“监控室”等学校信息化建设工作,建立“网上档案”,实现网络管理,收集学校各种资料,做好整理、分类、存档,使学校教育信息化管理常規化、规范化,并全面负责学校教育信息化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

1.做好电教设备的“配、管、用”工作

从规范管理入手,深入开展现代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保证电教设备的高效使用。目前,学校各班教室的“班班通设备”已基本配备好,为了提高使用率,充分发挥其作用,并保证设备的完好,电教处做好了管理及使用登记工作,“管”理主要包括认真执行有关电教设备使用的规章制度,对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测维护,并做好维修记录,对各班使用“班班通”设备情况进行统计汇总、公示。对“多媒体”教室的使用采取先预约登记后使用等管理措施。“用”主要是指提高电教设备的使用率,鼓励老师充分利用电教资源备课,制作多媒体课件,提高教学效率,并将老师制作课件与使用多媒体授课纳入教师业务考核。

2.增强电教人员的服务意识

教师在运用电脑备课、制作课件、使用“班班通”设备授课等操作中有问题或出现故障时都能找到电教人员进行及时排除处理,做到随叫随到,并将学校内的电教资源传递给各位教师,让每位教师了解学校的资源,进而能利用这些资源来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效率,收到较好的教学成果。只要有教师上公开课、研讨课,电教处教师总是主动帮助排查好电教设备,全程做好摄影、摄像等工作。

二、加强培训,不断提高广大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

教师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主导力量,建设一支适应教育信息化需要的师资队伍,是推进教育信息化、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关键。学校100%的教师都能熟练操作计算机,都能从网上下载有关教学资料,运用软件制作幻灯片及运用多媒体开展辅助教学。通过不同层次的培训,全校教师的信息技术综合素养得到不断提高。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每位教师每天提高工作、学习、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信息技术的运用,成为教师们工作中的自觉行为并早已成为展现教师自身素质和师表形象的重要载体。

信息化建设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开发、实施、管理和今后的维护都需要专门的人才,因此,建立一支既懂信息技术又懂教育教学及行政管理的高素质的信息化人才队伍应当是一个始终需要引起关注的问题。我校在做好全体教师的通识培训的基础上,还注重信息技术骨干教师的培训,多次组织信息技术专兼职教师和网络管理人员参加各级培训,如,组织老师到都匀六中参观,学习该校的“无纸化办公”管理,到哈尔滨参加全国信息化管理学习,以走出去、请进来等形式,组织骨干教师学习先进理论和经验,使骨干教师不仅成为学科教学的骨干,还成为学校信息化教学环境构建、学科整合的骨干,全面带动并推进了学校的信息化建设。

三、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

任何工作都要有相应的规章制度来规范,信息化工作同样如此。为保证我校教育信息网开通后能够正常、有序、高效运行,避免人为的失误给系统带来不必要的损失,我们制订了相应的规章制度。主要有:《网络安全管理制度》《计算机教室管理制度》《多媒体教室管理制度》《班班通设备管理制度》《学生上网守则》等,为规范我校的信息化建设发挥了良好的作用。

四、加大投入,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设施建设

教学从传统的一本书、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方式向立体化、现代化、数字化转变是大势所趋,纸质教材、电子读本、网络平台、多媒体教学等手段的综合运用必将成为新时期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学校自2003年开始不断加大对信息化教育教学设备的投入,每年划除一部分专项资金进行设备的增添和维护,力争做到学校电教设备不囤积、不闲搁。为了推进信息化建设,优化教学模式,学校还为各处室、教研组、备课组配备台式电脑,分三批为全体老师配齐笔记本电脑,教师办公、学习实现了网络化、数字化,大大提高了教师的办公效率和教学水平。

五、运用信息技术,提升学校的管理水平

1.学校校园网络服务器资源丰富

在校园网络上建立了“教学资源”平台和“教育教学公示”平台。学校十分重视资源库的建设,资源库内容不断得到充实,涉及语文、数学、英语、科学、思想品德、艺术教育等领域,面广量大。教师利用学校网络访问“教学资源”平台,进行学习、运用,实现了课程资源的网络共享及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为教师的课堂教学提供了优质资源,为教师的专业发展起了积极的引领作用。而学校“教育教学公示”平台可查看学校的各种政务公告、教师考勤、任务布置等功能于一体的校内网络智能办公系统和无纸化办公,为学校师生的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提供更为便捷、高效、人性化的信息化平台,提升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2.构建网站,提供平台

学校网站建设是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彰显学校内涵、树立外部形象的主要窗口,更是体现精神文化、展示师生风貌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实现无纸化办公管理的重要平台。今后,我们将逐步补充各学科在线学习平台的开发与管理,力求突破课堂的时间限制与教室的空间限制,探索网络情境下教与学的新模式。最终要将学校网站打造成融合宣传展示、交流互动、管理办公、自主学习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平台,使之具备较强的实用价值,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

3.实现“室室通”“班班通”

我校每个办公室、教室、微机室都有节点,真正实现了全校网络化。学校的任何一台微机都可以实现网络共享,最大限度地发挥了网路信息化的独特作用。

4.“多媒体网络教室”与广播室的有机结合

充分将“红蜘蛛多媒体网络教室软件”与广播室系统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主讲人在广播室就能与各班、各年级,甚至全校进行教学广播、专题讲座、教学同步演示与示范等效果。

总之,我校运用信息技术成果的各级各类比赛硕果累累,教育信息化的建设促进了我校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带动了教师的继续教育和教科研工作,提高了全体教师的综合素养,尤其是信息素养,有效地推进了课堂教学改革,营造了良好的教育氛围。

编辑 张珍珍

猜你喜欢

班班电教多媒体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难忘的“班班有歌声”
红梅少年
——重庆市永川中学初2016级6班班歌
“班班通”背景下微课在农村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电教使初中数学教学锦上添花
电教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
班班通辅助提升小学数学课堂趣味
适切 适时 适度——说说语文课堂的多媒体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