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创新实践
2014-07-25文/刘冰营
文/刘冰营
摘 要:语文自古以来就是一门美的艺术,也是初中课程的一门必修课,是初中教学者在教学中必须着重发展的一科,但调查发现,素质教育不断发展的今天,大多数的初中语文课堂还延续着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难以真正感受语文,更难以得到有效的提高。针对这一情况,做了大量的研究和试验,探索了一些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手段,以期为初中语文的发展和提高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模式;教学创新
语文是一种开放的美,是文字的美,是艺术的美,但我们初中的语文课堂普遍还是以应试教育为目标,以教学任务为指导,学生难以在课堂中获得实质性的提高。对于以上的这些情况,笔者认为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模式必须根据素质教育的特点,进行一定的探索和创新,为初中生语文的进步提供必要的支持。笔者已经对本市数十所初中的语文课堂进行了调研,并探索了一些行之有效的课堂模式改革手段,在此笔者就以初中语文中《孙权劝学》一课为例,总结一些教学创新的措施,希望为初中语文课堂模式改革的创新提供帮助,为初中生语文成绩的提高提供支持。
一、语文的兴趣学习
受应试教育和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并没有太大的兴趣。笔者在调查中发现,有相当数量的学生认为语文就是阅读和写字,是相对来说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学科,因此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首先要从兴趣入手,让学生感受到语文中的乐趣,为其语文成绩的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础,对于这种情况,初中语文老师应重视兴趣方面的探索,设法调动起学生的兴趣,笔者在兴趣培养上探索出了以下的几种方法供大家参考。
1.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传统的语文课堂多是以老师教、学生听的方式进行,因而课堂的气氛比较沉闷,学生没有独立思考和发言的机会,导致课堂效率低下。对于此笔者认为初中语文老师应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兴趣中学习。例如,笔者在《孙权劝学》教学中让学生分角色排演一个小话剧,课堂上“孙权”“吕蒙”“鲁肃”等角色按课文的内容进行对话,让学生进入到情境当中,并感受到语文的快乐。
2.趣味性地导入话题
万事开头难,学生对课文的第一印象往往决定着其对课文的兴趣程度和认真程度,因此语文老师必须在课文的开始,就以趣味性的方式导入话题,让学生在初始阶段就对课文产生认同感。比如,笔者就以此导入过《孙权劝学》的课文:“同学们一定知道《三国演义》,知道三国中的著名将领孙权吧,但你们或许不知道他手下有一个不爱读书的大将,孙权是怎样‘威逼利诱这位大将读书的呢?让咱们一起来看一下,谁不认真,我以后就像孙权一样让他读书。”如此一来,学生能对课文产生一定的好奇心理,从而更加认真对待课文,对课文产生兴趣,提高其学习的效率。
二、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笔者查阅相关的文档发现,很多人都对教师在课堂中的地位做过研究,结果显示,大部分研究者都建议教师改变自己课堂中的地位,走下讲台,走近学生,从课堂的主导者变为一个引导者,增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创造力,对于此,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做出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倾听学生的反馈
《孙权劝学》是一篇文言课文,因此学生在理解上的确存在着一些问题,从前笔者在这一课的讲解上较为系统,学生在习题中出现的错误也有很多。因而笔者听了学生的一些反馈,比如,“权谓吕蒙曰”中的“谓”字,很多学生搞不清其用法。这就启示笔者在系统教学中注重细节的分析。从这一方面来看,倾听学生的反馈是语文教师必须进行的一项工作。
2.留给学生思考空间
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老师的讲解,学生难以有自己发挥的空间,但语文本就是一个开放性的科目,如此的模式必定会使语文丧失自身的魅力。因而笔者在教学中减少了自己的讲解时间,而是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自己注意对学生的引导。例如,在课堂中笔者用较少的时间精要讲解完课文后,让学生自由谈一下自己对文中人物的理解,并思考鲁肃拜见吕蒙母亲时可能会发生什么等等。如此一来,学生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了,兴趣也被调动了起来,可见初中语文老师由课堂主导变为引导的方法是可行的。
三、巧设练习题目
笔者调查发现,有很多的学生因为作业问题而反感语文,也有很多学生反映语文的作业对其成绩的提高作用不大。笔者在教学中也发现,作业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学生学习的一种负担,学生中应付作业、抄袭作业的现象也普遍存在,因此这种传统作业的练习作用并不大,针对这种问题,笔者建议初中语文老师巧妙安排作业,以达到训练提高的目的。
1.以课上作业代替课下作业
笔者针对学生课下作业效果不明显的状况,减少了学生課下的作业量,而相应地提高了课堂的效率,给学生留出时间进行课上的作业训练。在《孙权劝学》一课上,笔者就为学生留出了十五分钟,让其掌握文中的古词,为其对课文的理解提供帮助,而课下只留给他们很少的一点作业。
2.以测试代替作业
学生抄袭、应付作业的现象已经十分普遍,因而作业的作用变得越来越小,但任何一科的学习都离不开习题的训练。因而笔者在减少学生作业量的同时,增加了测试的次数,每周留出一节课进行当堂测试。在测试中,学生专注度较高,也能有效地避免抄袭现象的发生,因而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3.练习中设置开放性题目
笔者在多方的走访中发现,初中学生的语文作业很多都是摘抄为主,抑或都是常规记忆的题目。这种题目的设置在很大程度上掩盖了语文的开放性和创造性,是学生厌恶语文的一大原因。因而笔者在教学中减少了作业中常规题目的数量,而增加了开放性的题目,例如,《孙权劝学》的课后,笔者没有让学生摘抄课文中的古词及词义,而是让学生根据文章,扩写课文,让学生想象故事还可以怎样发展。在这种题目中,学生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创造力,并有了更强的积极性,这种题目的设置方式是初中语文教师可以讨论和研究的。
四、适当的课外拓展
笔者在初中语文的探索中,研究了人教版、苏教版、鲁教版等多个教材版本的革新,发现每个版本对课文的硬性要求都相对降低了一些,但对课文的课外拓展要求却相应地提高了一些,在试卷中的拓展题目也越来越多。针对教材的这一指导性变化,笔者在教学中也增设了拓展的环节,比如,《孙权劝学》中,笔者在课文内容完结之后,有给学生讲解了孙权、吕蒙、鲁肃等人物的一些相关知识,还为学生播放了《三国演义》电视剧的相关片段,拓展了学生在这方面的知识。当今时代给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学生能够有一定的知识拓展能力,举一反三。因此初中的语文课堂必须针对这种情况,增加课堂中课文拓展的环节,为学生思维拓展能力的提高提供帮助,为其语文能力的进步奠定基础。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素质教育在这一背景下已经广泛地开展起来,素质教育下,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是教育的最终受益人,但现阶段的初中语文教学模式还是依照传统,不能让学生充分发挥其主体地位。针对这一问题,笔者已经做了大量的探索,并找到了一些有效的手段,本文中笔者已经对这些手段进行了展开讨论,希望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和改革提供借鉴,为初中生语文成绩的提高和语文能力的进步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王雅.初中语文课堂中实施探究式教学的实践研究[J].新课程:下,2012(01).
[2]刘仁贵.初中语文探究式课堂教学研究[J].新课程:上,2011(09).
[3]江毅华.认知冲突与语文教学[J].新课程:综合版,2010(08).
编辑 郭晓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