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的能力
2014-07-25文/杨晓玲
文/杨晓玲
摘 要:“提问是探究的源,发现是提问探究的果”。提出问题的过程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作为教师,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应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发现、提出问题的能力,教给学生自我探究的方法。
关键词:课堂;问题;学生;方法
课堂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空间,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观要求反思传统的课堂,这种反思包括教师和学生两方面。为了更切实地了解课堂教学现状,根据新课程改革的有关精神,以数学教学为依托,针对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问题意识现状进行了问卷设计,并在本人所任教的班级进行调查。
一、经过问卷统计,教师和学生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学生不敢问问题,怕教师批评和讽刺。经调查,课堂上喜欢就不懂的问题提出问题只有10%的学生,一般的有60%,不喜欢提出问题的有20%。
2.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主动性较差,不能积极去探究问题,发现问题,不会问问题。据调查,不经常提问的主要原因有51%的学生不知道怎样提问;在讨论问题时,学生主动参与讨论的占38%,一般不参加讨论的占42%。
3.学生在课堂上还不是完全处于主体地位,多数教师还是善于满堂灌,多数学生是在被动地学习,教师布置什么就学习什么,不善于问问题。据调查,学生认为最有效的学习方法是:主动提问,认真思考的占42%,按教师要求去做的占9%,多做作业占42%。
4.课后学生主动性较差,一般不复习与预习。曾经询问过学生在上课之前,你知道这一节课要解决的问题吗?只有40%的学生有预习,有34%的学生只知道题目,其余26%的学生不知道不关心。
上述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着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学生只有通过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并通过交流、合作、讨论、探究获得知识,学习效率才会提高。
二、通过一段时间的探索与实践,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的能力作了一些尝试,我认为应注重培养学生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
1.改变观念,树立“问题”意识
比如,必修4教材学习了“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对于什么叫角,三角函数角各部分名称这些内容,学生已经知道了。“还有什么问题吗?”学生答道“没问题”。“真的没问题了吗?“那我来问个问题”我提出了一个问题:“三角函数的大小与终边上的点有关吗?”经过讨论,大家明白了,三角函數的值只与角的大小有关而与终边上的位置无关。教师从学生的角度示范提问题,久而久之,也就让学生有了提问题的意识,在引导学生提问题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善待”学生的提问和回答
无论学生提什么样的问题,无论学生提的问题是否有价值,只要是学生真实的想法,教师都应该首先对学生敢于提问题给予充分的肯定,然后对问题本身采取有效的方法予以解决,或请其他学生解答。同时,我们可以适当地多使用一些中性的、接纳性的或者探究性的评价。
三、指导学生掌握提出问题的方法
1.课题质疑法。数学课题犹如指南针,为学生的学习指明方向。由此让学生看课题,从知识的产生、运用,以及知识的前后联系上去质疑产生问题。
2.因果质疑法。数学问题的逻辑性都很强,每个问题的原因与结果之间都有必然的联系。由此我们可以从结论入手提出问题,也可从条件入手进行质疑。
3.联想质疑法。我们常常根据两个对象或两类事物在某些相同或相似之处产生联想,提出问题。
4.方法质疑法。当学生做完数学习题时,我们引导学生对解答方法质疑。
5.比较质疑法。高中数学中有很多仅一字之差而又联系的概念,这些概念的掌握有一定的难度,并很容易混淆,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边比较边质疑。
6.合情、演绎质疑法。我们可引导学生通过几种特例推广出一般性的问题,也可由一般推广到特殊性的问题进行研究。
总之,在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只有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生才会想方设法,一步步向目标迈进,真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编辑 郭晓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