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能力培养探究
2014-07-25文/李清
文/李清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在初中教学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初中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具有实践性、工具性、实用性等特点。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学生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学会自主地获取知识,学会自主地分析问题,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关键词:信息技术;体系;教学方式
一、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并不是单指一方面的内容,它包括知识性和技能性等特点,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学习能力。所谓认知能力就是本著开放好学的态度,获得信息技术常识、吸取知识、强化意识、培养能力,通过各个方面的培养,让学生对信息技术达到一定的认知能力,为后续的信息技术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此外,学生不仅仅需要拥有一定的认知能力,还需要拥有一定的操作能力,操作能力相对于认知能力而言就是,认知能力是获得理论知识,而操作能力则是注重实践活动。因此,学生要获得一定的操作能力就需要在认知信息技术知识的基础上,熟练地使用计算机的一些软件应用与操作,以此加深对信息技术的理解和应用。另外,学习能力也是学习信息技术的一项重要技能,学习能力包括合作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在学生之间互相交流,真诚合作,取长补短。通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助于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热情与兴趣。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助于学生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获得自主学习的自信和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二、与能力培养相适应的教学方式
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活动中扮演着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和评价者的角色,其任务是在教学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达到获取能力的目的。因此,为了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学习能力,教师必须选用适当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目前较为流行的教学方式有以下三种,一种是任务驱动式教学,所谓的任务驱动式教学就是将要教授的知识隐藏在一些任务活动中,通过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思维和探索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达到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目的。第二种是问题探索式教学,所谓的问题探索式教学是指学生在信息技术的学习中,提出相应的问题并通过搜索资料对这些问题进行探索和分析,最终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学习,获得知识的同时,能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第三种是分层合作式教学,所谓的分层合作式教学是以学生的基础和能力为分层依据,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以此展开合作,让小组成员之间合作学习,这种方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以强带弱,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对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具有显著的效果,因此在初中教学中应该充分重视信息技术教学,以发挥出信息技术在初中教学中的作用。
编辑 薄跃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