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投连险成“鸡肋”

2014-07-25/徐银朋

消费者报道 2014年6期
关键词:投连险鸡肋费率

文 / 徐银朋

保障功能偏弱,投资能力一般,这个看起来能使投资和保障无缝连接的险种几乎成了“鸡肋”。而对那些已经购买了的消费者而言,退还是不退,都是个技术问题。

投资连结保险,简称“投连险”;是一份集寿险保障与投资理财为一身的综合保障计划。这个看起来把投资和保障无缝连接的险种,却在进入中国15年后,变得“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一个数据上的证据是:目前投连险市场总共规模才700亿,而在2011年规模还一度达到900亿。

保障收益无优势

首先,投连险的保障功能很弱且单一。一般只有身故或全残保障,同时保障部分的保额也不高。投连险会将投保人缴纳的保费分成“保障”和“投资”两个部分,而大部分资金都在投资账户,只有小部分资金放在保障账户。这对于看中保障功能的投资者来说,选择投连险并不合适,因为无法很好的实现保险的保障功能。

其次,投连险的过往业绩平平,和基金相比短板尽显。根据投资范围和风险收益特征的不同,投连险分为7个类型。从投连险绝对收益率来看,这些类型的投连险业绩并不理想:近四年来平均收益率最高的货币型仅为2.85%,而最低的指数型投连险甚至为-9.74%,7个类型基金中只有货币型、全债型和增强债券型获得正收益。如果分年来看,则只有货币型和全债型投连险在所有年份实现了正收益。

可见和同期基金业绩相比,投连险几乎在各个类型的产品上都输给基金。所以,总体来看,保险公司在投连险方面的投资能力,和基金公司相比几乎没有优势可言。这也是基金公司在产品研发能力、吸引投资人才方面优势明显,业绩胜出的重要原因。

第三,费用名目繁多,费率上限高。投连险费率包括初始费用、死亡风险保费、保单管理费、资产管理费、手续费、退保费用等。各类保费上限较高,尤其是期交产品费率。

第四,流动性差;退保、提前支取均有费用。消费者如果在购买投连险后几年内就退保,需要扣除退保费。虽然投保人可以根据需要,提前支取投连险账户的部分现金,但是提前支取手续费上限较高:即第一个保单周年收取10%,第二年收8%,第三年收6%,第四年收4%,第五年收2%。而基金产品中就算是费率最高的股票型基金,一般满一年的赎回费率也仅为0.5%,满两年赎回费则为零。

保障功能弱,投资能力一般,加上费率较高,使得消费者需要根据自身情况,谨慎地采取不同购买策略。因为虽然整体而言投连险业绩一般,多数产品的收益率难以让人满意,但并不代表他们就一无是处。比如泰康保险公司就曾有产品10年收益率翻10倍。

退还是不退?

而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对于已经购买了投连险产品的消费者而言,就产生了一个实际的问题:赎回还是不赎回?

笔者建议首先对持有产品的业绩表现进行评估。对于业绩平平的投连险产品,消费者大可以考虑对其赎回后做其他投资产品。当然,这需要评估退保费用、赎回费用水平。如果持有期短退保费率高,则可能不适合提前退保。在综合考虑业绩表现、退保费率的基础上,再决定是否退保。而对于退保以后的操作,笔者认为在目前市场背景下直接转化为理财产品可能并不合适。因为股票市场从长期来看投资价值或已凸显,而债券产品目前出现慢牛行情的可能性较大。

所以,退保后再买同类型的基金产品,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当然,消费者仍然需要注意具体的产品筛选。

风险差异大

而对于还没有购买过投连险的消费者,则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从而避开投连险营销人员的话术营销陷阱。

不要被过往业绩误导。营销人员可能会以部分投资业绩好的产品作为营销卖点来推销新的产品,实际却可能存在两个问题。一是,虽然是同一个公司的产品,但是新产品的投资经管人可能和老产品并非同一人,因此老产品业绩实际上和新产品相关性并不大。营销人员往往浑水摸鱼,以好产品业绩推销基本面一般的新产品。二是,只强调业绩突出的年份。比如推销股票型产品,只强调牛市中业绩好,而避而不谈熊市中的表现。消费者既需要了解不同市场环境下产品的业绩表现,也需要了解短期、中期和长期的业绩表现。

看清费率。不同保险公司的不同投连险产品费率差异很大,而过高的费率会较为显著地影响消费者最终的投资收益。消费者在购买投连险产品前,需要详细查看产品的具体费率水平。

识别风险水平。前面提到,投连险主要分为七个类型,不同类型的产品风险差异大。评估风险的第一步就是看类型,7种类型的投连险从高到低依次排列为:指数型,激进型,混合基金型,混合保守型,增强债券型,全债型,货币型。

注意投资期限匹配问题。考虑到费率水平,绝大多数类型的投连险产品都不适合短期投资,因此只有确定作为长期投资的资金,才能考虑风险水平高的投连险产品。

把握投资时机。投连险产品并非任何时候都合适买入,不同时机差别巨大,尤其是高风险产品。回顾过去五年,可以发现指数型、激进型产品业绩惨淡。这说明五年前是一个糟糕的买点,但是在未来五年,却可能变成一个好的买点。比如2009年买激进型投连险,和2011年买是完全两种投资结果。

不同账号的相互转化可操作性不强。营销人员往往强调不同类型投连险之间可以相互转化且没有费率,实际上对于多数普通投资者来说,游刃有余地在不同类型的投连险产品进行切换的可能性不大。多数投资者忙于工作,并没有专业的基础和精力去观察市场的变化并进行相应的调整。

猜你喜欢

投连险鸡肋费率
善待“鸡肋”
投连险缘何发展遇冷
确定标准必要专利许可费率的Top-down方法研究——以TCL案为例
鸡肋再好还是鸡肋
鸡肋再好,还是鸡肋
2016年中国投连险分类账户排名年报(下)
这功能是不是“鸡肋”——话说“飞行模式”
基于费率文件累加的高速公路费率生成校核方法应用
3月投连险收益创七年来新高
3月投连险收益创七年来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