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自然灾害系统理论的甘肃省农业旱灾风险评估

2014-07-25朱建海

中国水利 2014年14期
关键词:旱灾指标值脆弱性

朱建海

(甘肃省抗旱防汛指挥部办公室,730099,兰州)

一、甘肃省旱灾概况

干旱灾害是甘肃省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之一。1950—2005年的56年中,有17个年份发生较为严重的旱灾,特别是1990—2007年的18年中,有7个年份发生大面积旱灾。近年,由于气候变化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等诸多因素影响,全省干旱特别是中度以上干旱呈现出频次逐渐增加、旱情逐渐加重的趋势。频繁发生的旱灾,造成工农业生产大幅度减产、城乡居民生活用水严重困难和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其中,农业生产受旱灾影响最为严重。据统计,1990—2013年,全省累计因旱受灾面积 4.36亿亩(15亩=1 hm2),累计因旱粮食损失185.0亿kg,占全省累计粮食总产量的9.4%。旱灾减产粮食最多的年份是2001年,减产159万t,超过当年粮食总产量的20%。

面对发生频次高、范围大、灾情重的干旱灾害,甘肃省逐渐形成以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为主的抗旱减灾体系,在抗旱工作中起到了积极重要的作用。但是总体而言,甘肃省现状抗旱能力还比较弱,在旱情发生以后,采取单一、被动、应急性的抗旱措施和行动,其结果是抗旱设施不足、部门协调不力,抗旱减灾效果有限。为了既减轻已发生的旱灾可能造成的损失,又能够降低旱灾的发生概率及旱灾风险程度,需要由危机管理向风险管理转变。考虑到旱灾风险评估是旱灾风险管理的核心内容和关键环节,本文开展基于自然灾害系统理论的甘肃省农业旱灾风险评估研究,旨在推进甘肃省抗旱管理科学化、高效化进程,更好地适应当前抗旱减灾工作。

二、研究方法

1.评估方法原理

在灾害学中,通常认为自然灾害风险是由致灾因子的危险性(Hazard)、承灾体的暴露性(Exposure)和孕灾环境的脆弱性(Vulnerability)3个要素以及由此导致的灾情共同组成的宏观结构。旱灾风险由灾害风险引申而来,是指干旱的发生、发展对社会、经济及自然环境系统造成影响和危害的可能性。从自然灾害系统理论来说,旱灾风险表征的是致灾因子危险性与承灾体暴露性、孕灾环境脆弱性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致灾因子的危险性是指造成旱灾的自然变异因素及其异常程度,如天然降水异常偏少或气温异常偏高的程度等,一般危险性越大,旱灾的风险也越大。承灾体的暴露性,是指可能受到干旱缺水威胁的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系统。一个地区暴露于干旱灾害危险因素的价值密度越高,可能遭受的潜在损失就越大,风险也就越高。孕灾环境的脆弱性是指缓冲和吸收干旱不利影响的能力,包括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农作物种植结构、基础灌溉设施建设、防旱抗旱保障体系建设以及人们防旱抗旱意识的强弱等。一般孕灾环境的脆弱性越低,灾害风险也越低。从系统的角度来说,致灾因子危险性为系统输入,承灾体暴露性、孕灾环境脆弱性为系统转换,旱灾风险为系统输出。需要指出的是,旱灾风险并不等同于旱灾,只有当因干旱造成的影响和危害的可能性变为现实,风险才转化为灾害。

2.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根据自然灾害系统理论,农业旱灾风险评估的重点是对致灾因子的危险性、承灾体的暴露性和孕灾环境的脆弱性分别进行分析和评价,此过程中指标的选取至关重要。本研究选取的甘肃省农业旱灾风险评估指标体系见表1。

3.评估模型构建及数据处理方法

(1)评估模型构建

根据自然灾害系统理论,旱灾风险是致灾因子危险性与承灾体暴露性、孕灾环境脆弱性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具体是何种作用机制目前并没有统一的模式。就已有研究来说,采取相加模式和相乘模式较为普遍。本研究中,采取相加模式进行甘肃省农业旱灾风险评估。评估模型如下:

其中,R为风险值,H为危险性值,E为暴露性值,V为脆弱性值。

三个性质数值的计算如下式:

其中,X指危险性/暴露性/脆弱性,ωi为第i个指标的权重,xi为第i个指标值。

(2)指标权重的确定

采用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确定指标的权重系数。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多目标决策分析方法,核心是将决策者经验判断定量化,为决策者提供定量形式表达的决策参考依据,在多目标、结构复杂且缺乏必要数据情况下相当实用。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思路是:首先将所要分析的问题层次化,根据问题的性质和要达到的总目标,将问题分解成不同的组成因素,按照因素间的相互关系及隶属关系,将因素按不同层次聚集组合,形成一个多层分析结构,最终归结为最低层(如指标)相对于最高层(总目标)相对重要程度的权值或相对优劣次序的问题。层次分析法与其他确定指标权重系数的方法相比,最大优点在于通过一致性检验,保持专家思想逻辑上的一致性,在评价工作中应用广泛。

判断矩阵U表示对于上一层次某个元素uij的相对重要性。

根据判断矩阵U=[ui,j],求出最大特征根所对应的特征向量,特征向量为各评价因素重要性排序,即权值。其中,i=1,2,…,n;j=1,2,…,n。

判断矩阵最大特征根所对应的特征向量w:

其中,

用如下公式检验判断矩阵的一致性:

表1 甘肃省农业旱灾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其中,

式中,(UW)i为向量UW的第i个元素;n为指标个数。

按照层次分析法,计算得出各指标的权重,参见表1。通过一致性检验,认为评价矩阵及权重值是合理的,具有一致性。

(3)标准化处理

由于不同指标的性质和量纲不同,它们之间没有可比性,也无法进行综合计算处理,因此需要对指标值进行标准化处理,使其成为无量纲且处于[0,1]区间的数值。

对于正向指标(指标值越高,其上一级指标值也越高):

式中,xj、xmin、xmax分别为评价区间对应于某变量j的数值、j数据系列的最小值和最大值;yj为该区第j个指标值标准化后的值,介于0~1之间。

对于负向指标(指标值越高,其上一级指标值越低):

为了避免0和1的边界值问题,可以将变量数据系列的最高值和最低值分别提高和缩减5%。这样可以提高高值地区的评价结果。所以,上两式修正为如下格式:

(4)等级划分

为了把定量计算与定性评估结合起来,将不同地区的风险值及影响的三因素值进行等级划分,每个性质划分成低、较低、一般、较高、高5个等级。对于计算得出的87个县(区)的危险性、暴露性、脆弱性、风险值,用隶属度方法将其进行等级划分 (见表2)。隶属度是在[0,1]之间的数值,越大表示越接近该性质,越小表示越远离,因此可以根据隶属度大小划分等级。

隶属度函数如下式,并按照表中阈值划分:

式中,zi为第i个评价区的因子值,zmax为因子值中的最大值,zmin为因子值中的最小值。

三、结果分析

1.危险性分析

由上述方法计算得出甘肃省各区县农业旱灾危险性值,并将结果绘制成图1。由图1可见,由于降水稀少、水资源相对匮乏,全省大部分地区都处于高危险性等级。危险性在流域分布上,黄河流域>内陆河流域>长江流域;在地级市分布上,嘉峪关、白银、临夏市较大,而天水市、陇南市、甘南州较小。

2.暴露性分析

各区县农业旱灾暴露性结果见图2,农业生产较发达的地区农业暴露性较大,全省大部分区县处于轻、较轻及一般等级。流域的暴露性呈现内陆河流域>黄河流域>长江流域。酒泉、武威市的部分区县最高,陇南市、甘南州最低。

3.脆弱性分析

甘肃省各区县农业旱灾脆弱性结果见图3,全省大部分地区脆弱性较高,地域上呈现中部较轻、两边较重的趋势,内陆河流域轻于黄河流域及长江流域。其中,白银市、定西市、甘南州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极高,农村人口比例大,农田有效灌溉比例低,脆弱性较高;而省会兰州经济较发达,抗旱措施比较完善,嘉峪关市虽然降水量少,但是农业比重较小,有效灌溉率高,居民收入及抗旱投入较高,因此这两市脆弱性最低。

4.农业旱灾风险评估

甘肃省各区县农业旱灾综合风险结果见图4,全省大部分区县处于一般及较高风险等级,各流域的风险大小呈现黄河流域>内陆河流域>长江流域。风险最高的出现在武威、酒泉、白银、定西市的部分区县,南部地区风险最低。

表2 隶属度等级划分依据

图2 甘肃省农业旱灾危险性分布

图2 甘肃省农业旱灾暴露性分布

四、结 论

本文建立了农业旱灾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利用模糊评价方法,对甘肃省各区县的农业旱灾危险性、暴露性、脆弱性和农业旱灾风险进行了定量计算及等级划分,得出以下结论:

①甘肃省整体农业旱灾风险较大,主要原因是水资源先天条件不好,抗旱能力较低,导致脆弱性较高。

②甘肃省农业旱灾风险分布具有明显的流域分布特征,表现为黄河流域>内陆河流域>长江流域。从危险性来看,黄河流域>内陆河流域>长江流域;从暴露性来看,内陆河流域>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从脆弱性来看,内陆河流域轻于黄河流域及长江流域。

③基于自然系统理论的甘肃省农业旱灾风险分析有助于科学制定抗旱减灾措施。针对暴露性较高的地区,可以采取调整种植结构的方式降低其暴露性,例如改种耗水量低的作物。针对脆弱性较高的地区,可以通过加大灌区建设力度、提高有效灌溉率、完善抗旱工程非工程措施、增加农民收入等途径提高抗旱能力,降低脆弱性。

[1]邓建伟,等.甘肃省农业抗旱能力综合评价[J].人民长江,2010(6).

[2]陈晓黄.甘肃省抗旱减灾体系建设及其抗旱效益[J].中国防汛抗旱,2009(5).

[3]张丽丽,等.基于模糊隶属度的白洋淀生态干旱评价函数研究[J].河海大学学报,2010(5).

[4]王正新,等.基于相对隶属度的灰色聚类评估方法[J].统计与决策,2012(3).

[5]刘薇,等.模糊综合模型在干旱等级评价中的应用[J].水电能源科学,2007(4).

[6]于雪峰,等.自然灾害综合灾情相对隶属度识别理论模型[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5(7).

[7]颜峻,左哲.自然灾害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及方法研究 [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0(11).

[8]郭均鹏,吴育华,李汶华.基于标准化区间权重向量的层次分析法研究[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4(7).

[9]尹占娥.自然灾害风险理论与方法研究[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

猜你喜欢

旱灾指标值脆弱性
工控系统脆弱性分析研究
板栗“旱灾”后生产管理技术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研究
明代江西地区旱灾发生频次分析
基于DWT域的脆弱性音频水印算法研究
浅谈食品中大肠菌群检测方法以及指标值的对应关系
维修性定性要求评价指标融合模型研究
煤矿电网脆弱性评估
考虑脆弱性的复杂绿色建筑项目风险路径
德州市2014年旱灾应对措施与经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