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水资源资产负债表的初步认识

2014-07-25秦长海

中国水利 2014年14期
关键词:水权负债表核算

甘 泓,汪 林,秦长海,贾 玲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100038,北京)

一、背景与意义

利用国家(地区)资产负债表可以衡量国家(地区)存量财富状况,并依此评价政府执政业绩与不足。其中自然资源项随着资源环境问题越来越严峻而得到高度重视,与其密切相关的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也成为国家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工作任务之一。但由于其定义、内涵并不清晰,编制过程具有相当大的难度,其相关成果既鲜有披露,也少有问津。

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国际社会正在不断探索、充实和完善目前大多数国家普遍使用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或称国民账户体系(System of National Accounts,SNA),试图将反映可持续发展因素的资源、环境内容纳入到经济统计体系中。首先,联合国等五个国际组织2009年在SNA2003的基础上联合发布了2008版的国民账户体系(SNA2008),重新审视了资产的一般定义,明确界定了反映国家(地区)静态存量财富状况的资产负债表,其中将2003版中的非金融非生产资产中的有形资产明确界定为自然资源,从而为自然资源的资产和负债核算奠定了基础。其次,1993年至2012年期间,发布并数次更新了作为SNA卫星账户的综合环境经济核算体系 (System of 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 Accounting,SEEA),将资源和环境问题与经济统计体系进行了有效衔接。再次,为了使SEEA更具操作性,结合不同资源领域和各国实际,编制了不同资源的专项核算体系,其中包括针对水资源和水环境问题的水资源环境经济核算体系(SEEA for Water,SEEAW)。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开始在国家层面上推动国家资产负债表的研究和编制工作。探索编制自然资产负债表,进一步强调了自然资源在国家资产负债表中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国家统计局、中国人民银行、中国社会科学院等部门正在推进并积极开展国家(地区)资产负债表的基础性研究工作,其成果将为国家(地区)及时掌握存量资产负债状况提供极大支撑。与此同时,在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部署下,国家统计局将负责组织开展探索编制国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工作。水利部已于近期启动了前期工作。水利部 《关于深化水利改革的指导意见》指出,建立健全水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完善水价形成机制,培育和规范水市场。开展水资源使用权确权登记,形成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水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等,为推进水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提供了制度保障。

探索编制水资源资产负债表的重要意义在于:①研究核算水资源资产和负债是对传统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缺陷的重大改进、补充和完善,可有力支撑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进而为编制国家(地区)资产负债表提供依据。②通过对水资产本底、水负债亏缺的探索核算,科学认知水利发展效益与影响,充实水资源环境经济核算体系,进而支撑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和干部审计考核工作,量水而行制定水利发展战略、调整规划布局。③加强对以个体水权益主体(此概念来源于澳大利亚水统计标准,原文为water entity。意为:拥有水量或水权并与其他水权益主体或环境体进行水量或水权交换的经济个体。它是水资源资产负债表的基本核算单元,在我国尚没有相应的概念与之对应。经讨论研究认为,“水权益主体”的称谓较为贴切)为基本单元的水资源资产和负债的核算,有利于促进和推动水权制度建设和水权交易平台建设。④定量探究水资源资产和负债,有利于规范水利统计行为,促进水利统计制度的完善,促使水利统计体系有效地融入国家统计体系,提高水资源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⑤水资源资产负债表可为水资源有偿使用和水生态补偿标准制定、水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水生态文明建设成效评估等提供量化指标和依据。⑥加速构建综合环境经济核算和国民核算体系的关联,推动SEEA和SEEAW的完善。

目前,编制水资源资产负债表仍存在许多认知上、技术上以及理论上的盲区和困难。笔者基于近年开展的水资源环境经济核算体系研究,近期对水资源资产负债表的探究思考以及所遇到的一些问题,提出初步认识和看法,以期抛砖引玉,推动水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工作顺利进行。

二、现状研究与实践

1.统计体系基础

基于国家统计体系和笔者对资产负债表的理解可知,SNA、SEEA、SEEAW以及国家(地区)资产负债表(Balance Sheet of Assets and Liabilities,BS)、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BS for Natural Resources,BSN)、 水资源资产负债表(BS for Water Resources,BSW)具有如图1所示的基本关联关系。图1中的实线表示相互之间关系的紧密程度和基础理论的一致性,虚线则表示相互关系的松散性和基础理论可能存在的差异。SEEA和SEEAW均为SNA的辅助统计体系,具有根深蒂固的渊源,被认为考虑了资源环境因素的绿色SNA。但是由于引入了难以价值化甚至难以量化的资源耗减和环境退化因素,使得SEEA和SEEAW与SNA存在着本质上的差别,在操作层面上也举步维艰。作为SNA的基本统计单元,BS早已溶于SNA体系中,是以SNA为母体并深植于一般经济实体的经济活动中,与SNA既具有统一完整的理论基础,又可在不同领域中独立于SNA进行编制和使用。而BSN和BSW则为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和实际需求而提出的,试图以资产负债表的概念和方式表示自然资源及水资源作为资产的增减,以及由于其不适当的开发利用对环境产生的负债,从而更好地评价区域自然资源资产状况及对环境的影响。但是,尚不能确认BSN/BSW是否与SEEA/SEEAW存在着严谨的逻辑关系,仍需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深入探究。

然而无论是从SNA中的BS派生出BSN/BSW还是基于SEEA/SEEAW创建出BSN/SNW,从统计体系来看,可将BSN/BSW看做SEEA/SEEAW体系内的不同账户,甚至经过科学设计,并通过体系传递使其为SNA体系的成员,从而为其编制工作建立可靠的统计平台,既方便资源管理部门的使用和地方行政首长的决策,也容易得到其他经济统计部门和社会各界的认可,有利于与国家统计体系和制度设计上的衔接。

2.研究现状

国际上,资产负债表早已广泛应用于金融分析、财务管理、经济运行情况分析等方面。在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从 20世纪 70年代起,许多国家开始研究将自然资源纳入国民统计账户,开展环境会计或环境核算(Environmental Accounting) 的研究,包括包含自然资源的资产负债表的编制。美国环保署、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等进行了环境费用、环境负债等方面的研究(Robert Repetto,1992,2007;John M.Mulvey,1995;PaulA.Ashcroft,2012);德国环境局进行了环境成本价格计算手册的编制研究;澳大利亚统计局于1992年发布了第一个环境主体的报告,其中有包含水、能源和其他自然资源的国家资产负债表,2014年发布了环境会计报告的进展、前景和研究重点 (Albert van Dijk,2014);加拿大、英国等也发布了环境核算报告,将自然资源作为经济资产纳入资产负债表中,并指出自然资源作为经济资产必须满足所有权明确和通过使用能够得到收益的条件(Michael John Jones,2010; 李兴山,赵理文,2010);日本公认会计师协会于1999年开展了环境会计系统的研究,并在2000年发布了正式的环境会计指南,规范了环境保护成本、环境效益的确认、计量与披露。上述国家进行的有关环境核算或环境会计账户均是基于综合环境经济核算体系理念提出,均利用了资产负债表的基本理论和表式。在SNA2008资产负债表中,非金融非生产资产的分类进一步得到细化,自然资源单独作为一项,包括土地、矿物与能源储备、非培育性生物资源、水资源与其他。这也说明自然资源与环境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地位受到重视。以上研究内容尽管涉及自然资源存量,但基本都是将自然资源作为国家或地区资产的一部分,放到国家资产负债表之中,形成包含自然资源的资产负债表,却并不涉及负债项。SNA2008甚至明确指出,非金融性资产(包括自然资源)不存在负债项,从而给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预设了一个需要首先攻克的难题。

在我国,系统研究西方环境会计体系起源于著名会计学家葛家澍在1992年发表的 《90年代西方会计理论的一个新思潮——绿色会计理论》(葛家澍,李若山,1992)。进入21世纪后,相关专家学者在总结环境会计的国际经验的基础上,开始思考我国的会计学发展,逐步意识到我国进行环境会计核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肖序,2002;张劲松,2006)。 近几年开展了环境核算体系的研究,这为编制反映环境资产变动状况的资产负债表提供了基础(杨世忠,曹梅梅,2010;梁斌,何劲军,2013;杨晓敏,2013)。在此期间,中国科学院牛文元、美国学者W.Harres和L.Brown在1996年提出了基于可持续发展思想之下表达区域发展质量的观点,认为资产负债表在本质上强调对于区域发展质量的评判。以牛文元为首的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组,在《2000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中,首次比较系统地提出了制定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资产负债表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试图用资产负债表来评价经济增长的质量。此后出现了水资源承载能力、水土资源等的资产负债分析,用以评判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能力(刘丙军,邵东国,2005;周同藩,2012)。

通过对国内外资产负债表的发展与实践应用分析可知,随着资源与环境逐渐被纳入国民统计账户,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下,资产负债表从在金融、财务、会计等领域的广泛应用逐步发展到用于分析资源环境资产的变动情况、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能力以及区域的发展质量等方面的统计核算中。从目前的研究成果看,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在实践中还存在一些困难,主要体现在资源的估价与确权,资产和负债的界定,基础数据的质量控制,时间节点的选择,机构部门的界定等等。

3.澳大利亚水核算制度的实践与借鉴

目前,澳大利亚水统计体系和制度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澳大利亚统计局(ABS)经过多年不懈努力,近期正式发布了基于SEEA的澳大利亚环境经济账户(AEEA2014),对环境要素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实物量与价值量的统计核算,展示了环境与经济相互作用后较为完整的画面,从而使国家层面的环境财富核算成为现实。其中,水资源与能源消耗、废物排放、土地使用及其他环境资产一同作为主要的统计核算对象,也使水核算成果成功纳入国家环境经济核算统计制度。在此之前,由澳大利亚气象局(BOM)制定和推广实施的澳大利亚水核算标准 (Australian Water Accounting Standard,AWAS),其中全面定义和诠释了水资源资产负债表在水资源统计制度中的内容和作用,并经过多年实践应用得以标准化、制度化。从整个统计体系而言,可以认为,由BOM制定的水资源资产负债表是国家资产负债表的组成部分,与由ABS编制的AEEA有着紧密的相关关系,两者同为一个统计体系下的核算账户。作为正在建设水权制度的社会主义中国,很难完全照搬水权制度较为完善的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体制和经验,但其一些思路、概念和方法对编制我国水资源资产负债表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也说明了编制水资源资产负债表的可行性。举例如下:

水资源确权是水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的基础。澳大利亚的水权制度已经实施多年,水权已经像股市一样可以通过网上交易系统进行交易,可对当年的水量进行出售,也可对水权进行永久转让,因此对水权及其相应的水资源进行类似于企业资产财务账户的管理是澳大利亚水资源管理的一大特点。由于在水权制度建立并分配国家水权的当时,未能很好地考虑给环境赋予足够的水权,目前政府每年都要通过寻找一些机构的赞助,代表河流环境不断进行水权的回购,获取环境用水。

确认了水资产和水负债的基本概念。即水资产为水权益主体拥有的水量或水权或其他关于水的债权,或者为此所具有的管理职责,个人、团体或利益相关者集体可为此获得进一步的利益;水负债为水权益主体应提供的使其水资产减少而其他水权益主体水资产增加的当期债务。从而,使水资产与水负债不仅在理论上与经济核算中的资产负债有所衔接,在实践中更便于理解和运用。如,水管理者除了按计划向用水户提供约定的水资产外,由于水文统计年与财政年的不同而产生的核算期间以外的应提供而未提供的水资产则作为负债处理,这一水量在当年实际并未使用,而是计划在下一年度用水分配中使用。

政府(或BSW编制者)可以代表自然环境作为一个水权益主体。举例认为:尽管天然湖泊不能直接拥有水的债权或其他水权,但若一拥有水权的机构依据基于正当目的将水送入这个湖泊,则这个天然湖泊就间接地拥有水权,或政府代理湖泊拥有水权。从而引申出虚拟 (代理)水权益主体概念,即基于环境拥有水权和机构具有维持环境用水的管理职责,将环境(或管理环境水权的机构)作为虚拟水权益主体参与水资源资产负债表的平衡,而由政府或政府委托的机构代理行使和声索其权利。

三、前期准备

探索编制水资源资产负债表的工作虽然已经启动,但目前尚无一套可以借鉴的技术方法,其基本原理与经济学的资产负债表编制也有一定差距。如何使其既能有效借鉴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分析思路,又能结合当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制定一套全新的水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技术方法,需要在工作开展之前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在一些基础性认识上达成共识,在技术方向上取得一致,以便了解水资源资产负债表的本质,坚定编制人员的信心,在未来工作中少走弯路、避免走回头路。

1.明确工作定位

根据SNA2008的定义,资产负债表是在某一特定时点编制的、记录一个机构单位或一组机构单位所拥有的资产价值和承担的负债价值的报表。这一概念是基于会计核算制度对从事经济活动的机构单位进行价值量平衡分析,所关心的是经济部门自身及其相互之间价值关系。与财务部门的会计统计核算不同,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关注的是人类经济活动对自然资源本身或自然环境这个实体所带来的影响,或以实物量(如水、石油、矿产、森林、土地等)的多少反映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存储、取用与消耗的数量关系,便于资源管理部门进行评估资源影响、审核领导干部业绩,是资源管理的一种途径。其价值量的核算则将这种数量关系上升到完整的宏观经济学领域。因此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或水资源资产负债表应注意如下几个问题:

①避免陷入经济学“漩涡”。由于涉及资源价值,在开始接触资产负债表时,自然而然要探讨水资源的经济价值评估问题,从而为经济学神秘、深奥、刺激的过程和结果所吸引,并试图在复杂的经济学理论体系中增加或剥离一些“水元素”以获取一些经济学中的“重大”发现,而忽视了水资源资产负债表的基本目标。对于资源管理者而言,资源本身的稀缺性已经或应该通过经济市场活动的规律所体现,其所承担的职责应该关注如何更加有效地利用自然资源,更大程度地降低由于资源利用对环境所带来的损害,而不应将主要注意力集中在资源利用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或关系上,这并非资源管理者的擅长和职责。

②避免缠绕于统计学“怪圈”。国家统计核算制度具有自身缜密的逻辑脉络,各类信息数据账户之间存在严谨的钩稽关系,任一数据都有其来源与出处,这些是统计制度长期以来逐步形成的基本理论体系。为了满足统计核算各类账户中的各种平衡,对各类信息的准确性要求是必不可少的。资源管理中的这种逻辑关系或平衡关系客观上也是存在的,但是资源信息本身就存在着一定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且由于我国对个体水权益主体资源信息的监测、采集、统计、核算等技术手段和管理水平尚不完善,这些信息尚不足以支撑以水权益主体为基本单元的水资源资产负债表在统计学意义上的精确性和严谨性,现实中这种由于数据信息不完整、不真实、不合理所带来的困惑是可想而知的。这非当前进行水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工作的目标,或是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的初衷,而应将重点放在分析整个经济体或主要行业经济体与环境体的水资源资产负债的平衡关系上。

③避免局限于单个水权益主体的核算。依照资产负债表的基本表式,各经济部门自身或之间的水权和水量交换是其主要内容。正如澳大利亚水核算标准要求的,各在册水权益主体均需建立基本的水资源资产负债表,从而使各水权益主体的水量余缺不仅在区域水量调配中清晰可见,也可作为商品进行交易。我国尚未形成在水权制度下以水权益主体为基本单元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各种涉及核算行业用水以及行业之间水量转换的条件尚不成熟,更难以作为当前我国水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的主要内容。因此,应尽量避免在条件尚不成熟时利用水资源资产负债表建立或寻找水权益主体之间或基于水权益主体的经济部门或行业之间可能存在但难以确定的水量交换的数量关系,避免因此分散注意力和偏离主攻方向。

这样,当前我国编制水资源资产负债表的基本定位应是:服务于严格水资源管理与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侧重于区域经济体和环境的实物量核算,着眼于价值量核算和综合环境经济核算。其目标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提出可实际操作的水资源资产负债表框架体系和基本表式,为严格水资源管理服务,为基本目标;第二阶段是将水资源资产负债表融入地区自然资产负债表,形成评估资源利用的环境影响和审核干部工作业绩与不足的依据,为应用目标;第三阶段是促进水权制度及水权交易制度建设,完善地区综合环境经济核算体系,为最终目标。

2.统一基本概念

水资源资产负债表中将涉及许多似曾相识又有些陌生的概念,这些概念的含义可能在某一领域的应用中已经固化,或得到普遍认可和采用,但在水资源资产负债表中尚不清晰。最基本的概念包括:资产(asset)、负 债 (liability)、 债 权 (claim)、 债 务(obligation)、借方(debit)、贷方(credit)、履行义务(obligation discharge)或免除债务、承诺(commitment)、责权发生制原则(accrual basis)或应计基础、免除(offsetting)或抵消、水权益主体(water entity)、在册水权益主体(water report entity)(或确权登记了的水权益主体、具有水权的水权益主体、已经取得取水许可的水权益主体)、水权转让(water right transaction)、水量转换(water transformation),等等。 这些词语将是水资源资产负债表中最为基础的概念并贯穿在整个水资源资产负债表。然而,它们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在水资源资产负债表中的意义和作用与其他资产负债表或其他国家的水资源资产负债表有何不同?是否需要根据水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特点重新定义?等等一系列问题需要澄清和统一。例如,“资产”一词在SNA2008中定义为是一种价值储备,代表经济所有者在一定时期内通过特有或使用某实体所产生的一次性或连续性经济利益。它是价值从一个核算期向另一个核算期结转的载体。还可分为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有形资产、无形资产、不动产等。但水资源资产由于其价值化过程复杂,还无法立即确定其价值量。即使是实物量,哪些水量具有水资源资产性质,若从区域的角度,是指该区域所具有的全部水资源,还是可利用水资源?从使用者或所有者角度,是指水权益主体所具有的取水许可水量,还是国家分配的水量或水权?从时间的角度,是否具有永久性,还是临时性、季节性?从水源的角度,可能还需划分为地表水资产、地下水资产等。而水资源“负债”可能更加复杂或纠结,它的定义将决定水资源资产负债表的走向。鉴于篇幅所限,笔者将针对这些重要概念另行给出较为具体的观点。

总而言之,在SNA资产负债表中有关概念,是否能在水资源资产负债表中延续,是否需要结合水资源的特点进行调整,对于一些与生俱来的障碍是否能够克服,都将是一个挑战。但是,无论将来的结果如何,在编制水资源资产负债表之初明确基本概念,统一哪怕并不精准的认识是其基本条件之一。

3.编制实施路线图

水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需与上述三阶段目标相吻合,工作任务应先满足国家急需,后深入研究探讨;工作内容应先明确概念、框架、体系,后创建表式、结构、链接;工作深度应先进行实物量核算,同步开展价值量研究,最终以实物量和价值量共同纳入国家统计体系。从实施上,可设置如下三个步骤:首先,系统核算经济体与环境体之间水资源实物量的数量关系,用以评估经济体和环境体所持有的水资源实物量,了解经济体在过度使用水资源的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和损害程度。基于水资源实物量在经济体和环境之间的转换关系,进行由政府主导的水资源在地区之间、经济体与环境之间、不同水源之间的宏观调配,以缓解和遏制环境持续恶化的趋势,维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其次,建立水权交易与转换平台,使水资源量及水权在国家或地区统一协调下实现水权益主体之间的交易。其中,环境可作为虚拟(代理)水权益主体参与水权交易。最后,基于水资源价值量的研究成果,进行国家(地区)的水资源资产与负债的价值量核算,实现与国家 (地区)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和水资源环境经济核算的衔接。

4.认清特点与困难

显而易见,从SNA的资产负债表到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再到水资源资产负债表,其实现都将是资产负债表的一个深刻变革,其成果将对资产负债表本身和SNA体系、SEEA体系都将是一个巨大的贡献。掌握经济学领域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是编制合理有效的水资源资产负债表的基础。换句话说,无论水资源资产负债表的形式如何,都将不会也不应该脱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然而,水资源毕竟与可以价值化的经济资产不同,甚至与同样难以价值化的部分其他自然资源也有所不同,其可再生性、随机性、流动性特点,以及我国当前水资源确权登记尚未开始、水权制度远未建立的现状条件,使得编制水资源资产负债表不仅存在相当大的困难,而且也存在完全脱离资产负债表母体的风险。认清水资源资产负债表所具有的特点和困难,了解其本质性的东西,并不会为此丧失信心,反而为其从无到有再到成熟完善的过程充满追求与渴望。

四、基础性、关键性问题

除上述在水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工作中需要进行的前期准备外,更多、更复杂的一些关键性、基础性问题也应及时讨论和澄清,目前能够认识到的部分关键问题包括:

①关于水资产与水负债。正如前所述,资产与负债是资产负债表中最基本的概念,不再赘述。但在SNA中,由于采用复式记账方式,资产与负债是一对同时存在的孪生体,其定义、内涵、赋值具有固定的意义和要求,长期的实践已经得到广泛认可。然而,水资源资产负债表中的水资产与水负债将是一组全新的概念,将赋予与原来的资产与负债不同的诠释。首先,它不应脱离原来的基本原理和概念,否则将偏离开展水资源资产负债表的初衷,容易被曲解或不认可;第二,它将结合水资源的特点重新定义,特别是如何定义和使用水负债;第三,它将突破原有的自然资源不存在负债项的框子,试图建立与一般资产负债表概念相近的水资源资产负债表基础理论,并对其他自然资源编制资产负债表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②关于实物量与价值量。作为资源核算,首先应该考虑其在数量上的变化,或只有先对其数量变化进行核算才有意义,也就是实物量核算。然而,无论是SNA中的BS,还是BSN或BSW,都以资源价值量进行核算的,并贯穿始终。这不仅是一个简单的单位量纲问题,而是一个各类资源在各个部门、各个地区综合对比分析所需要的基本条件。当然,资源价值化过程是一个复杂、漫长、还显凌乱的过程,从资源的价值化概念,到资源的价值化途径纷繁多样,既给水资源价值化带来了勃勃生机,也因其复杂性使其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支持和反对进行水资源价值化研究的声音同样依据凿凿。因此,价值量至少不是编制水资源资产负债表能够立即开展工作的选项,需要基于扎实的研究工作方能考虑纳入其中。

③关于水权益主体和虚拟 (代理)水权益主体。编制包括水资源在内的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其目标是建立经济社会体系与环境体的核算关系,在沿用或引申采用现有的SNA或SEEA体系时,都需首先考虑如何建立针对环境体的核算方法,以及按照经济社会体系的核算思路,需要一个能够代表环境体的代言人 (代理人)行使其权利,甚至向其他经济社会实体声索其权利。在水资源体系中,水权益主体可以理解为具有水量或水权并与其他水权益主体或环境体进行水量或水权交换的经济个体,是水资源资产负债表的最小核算单元。除各经济行业所拥有相应的水量(水权)外,虚拟水权益主体(环境体)的环境要素(可划分为河流、水库、湖泊、地下水库等)也可拥有一定的水量。从而,以环境体为虚拟水权益主体的水资产和水负债在统计上具有其独特的意义。在水资产上,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水资源量的统计,而是基于水资源存量概念,以水资源量或水资源可利用量的变化量为基础的环境体所拥有的水资产的统计,其拓展空间广阔;在水负债上,不是各水权益主体之间水资源量和水权转让的契约,而是整个经济体对环境体及其环境要素所应偿还的水资源量或水资产;因此,建立一个由政府或其委托机构代理行使环境体的权利和义务的代理水权益主体,是编制包括水资源在内的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能够真正运行的基础。

④关于核算对象。不言而喻,一般意义的资产负债表的核算对象是经济部门个体或核算区域总体的经济指标,通常以价值量衡量;同理,水资源资产负债表的核算对象也应是经济部门个体或核算区域总体的水资源相关指标,以实物量或价值量衡量。其中,水资源相关指标则可以是水资源本身,如地表水、地下水;也可以是与水资源相关的管理对象或事物,如,水域岸线、滩涂面积、地下水埋深、水体清洁程度、水权拥有量、取水许可量等。当涉及水量或水权交易时,经济部门个体的水资源量是关注的重点;而当涉及区域环境核算时,区域总体与环境体的水资源核算关系则成为关注的重点。结合当前水资源管理的国家需求,有关水资源管理对象及事物也将成为区域总体核算的内容。

⑤关于统计体系。国家统计制度是综合统计体系,为国家宏观经济决策服务。水利统计制度是行业统计体系,为水利发展改革服务。两者既有所衔接,也有所不同,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中央提出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将对两者的统计制度提出了一个较高的要求,即:资源类的统计核算不仅能够满足行业统计要求,也能够与国家综合统计制度有效衔接。这就要求在编制水资源资产负债表的过程中,在概念确定、统计口径方面,行业统计应与国家统计一致,对以往仅限于部门或行业的统计体系的结构、框架等需要进行一定的调整,特别是对一些概念性的内容要进行明确。在部门分类上,应引入虚拟的环境实体作为承载资源的实物量、价值量、质量的载体,从而为判别环境状况及其变化建立统计平台。

随着探索编制水资源资产负债表研究工作的深入,更多、更加复杂的问题也会层出不穷,认真面对这些困难,正确理解水资源资产负债表与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及资产负债表的不同,合理解决出现的问题,也是编制水资源资产负债表的工作内容。

五、结 语

①水资源资产负债表是我国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和国家资产负债表的基础;是把水资源耗减、水环境损害、水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生态文明评价制度,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干部离任审计考核制度的客观评价依据之一;是推动我国水权制度建设,建立以单个水权益主体为基本核算单位的水资源资产负债表核算制度的有利抓手;可为完善我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提供统计核算信息和依据。

②以往关于水资源资产负债表的工作几未触及,可直接借鉴的理论、方法及经验较少,其涉及的统计学、经济学、环境学、水文学及水资源等学科领域具有较强的综合性,水资源本身所具有的可再生性、随机性、流动性等特点使水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工作具有相当大的挑战性。在基本概念、技术方法、实现途径等方面均需要进行认真梳理,从探索研究到方案制订,从试点示范到实施推广,从标准制定到制度安排,各环节均需要合理策划,统筹布局。因此,做好本文所述的前期准备工作,是编制水资源资产负债表的基本前提,而水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的顶层设计则势在必行。

③水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需要合理、有效的统计体系和统计制度,以SNA及SEEA和SEEAW为基础的统计制度为水资源资产负债表提供了较为系统、规范的统计基础和操作平台,在概念、方法和体系上也使水资源资产负债表能够与其他资源资产负债表进行有效衔接。依此,可进一步推动水利统计制度的改革,对夯实水利统计体系及相关统计制度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④中央及时部署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工作任务,使编制水资源资产负债表工作具有现实意义和要求;我国多年环境经济核算及水资源核算工作的经验,长期水资源公报工作和水利普查工作积累,以及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相关工作的不断推进,为开展本项工作提供了基础信息支撑;国际社会及部分国家对生态环境保护及其实物量和价值量统计核算工作的大力推进,环境资源核算和水统计核算、水权建设等相关实践,为我国开展本项工作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因此,尽管道路曲折,水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工作仍具有现实可行性,其创新性成果也将陆续涌现。

[1]学习辅导百问编写组编著.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百问[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学习出版社,2013.

[2]李扬,等.中国国家资产负债表2013[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3]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2000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4]联合国,欧盟委员会,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中国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中国人民大学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所译.2008国民账户体系[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5]中国水资源环境经济核算研究课题组.中国水资源环境经济核算研究报告[R],2009.

[6]United Nations.Integrated environmentaland economic accounting(handbook of national accounting),1993,2000,2003,2006,2012.

[7]Australian Bureau of Statistics,Australian Environmental-Economic Accounts 2014,2014.04;Australian Environmental-Economic Accounts 2012,2012.

[8]Water Accounting Standard Board,Australian Water Accounting Standard 1:Preparation and Presentation of GeneralPurpose Water Accounting Reports,2012.

猜你喜欢

水权负债表核算
论建立水权登记制度
2020年国家开发银行河北省分行资产负债表
2020年中国进出口银行河北省分行资产负债表
2020年河北省国民经济核算
2019年国家开发银行河北省分行资产负债表
2019年河北省国民经济核算
回到会计主体 谈基本建设项目审计——兼论基本建设项目管理核算
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基本概念释义
试论水权与传统物权的理论比较探析
2014年GDP首破60万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