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美术课堂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2014-07-25杨毅
杨毅
古人云:“自知者明,自主者成”,可见,人的自知、自觉、自主、自立、自强、自信等行为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在美术教学中,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将有助于学生全面提高美术素养,增强其主动探究、团结合作的精神,锻炼独立创作的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调动内驱动力,开展自主学习
1.从生活中寻找自主学习的资源
艺术来源于生活,丰富的生活经验是学生自主创作的基础。因此,我们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生活,增强对周围事物的情感体验。通过郊游、参观、散步、讨论及其他教学活动等多种形式积累绘画素材,使学生的脑海中有东西可想象,有内容可表达,从而激发学生自主创作的愿望。如在画《海洋馆》之前,教师带领学生参观海洋馆中各个展馆的功能分区,了解馆中的动物种类,同时讨论绘画中“怎样才能体现出海洋馆这个‘馆字”,进而丰富学生的视觉储备,增强学生的表象认识,激发学生对海洋馆的创作欲望,为学生的自主创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再如,对地方资源的利用也是从生活中寻找自主学习素材的好方法,在我们的身边有很多可以挖掘的地方资源,如社区剪纸艺术家、798艺术区、周边大大小小的专题博物馆、家庭生活中的一些用品,都有可能成为教学资源。这些触手可及的生活元素,拉近了学生与社会的距离,让绘画创作充满了丰富的元素,提升了学生自主创作的愿望。
2.精心设计主题创作形式,激发学生自主创作动机
洛克曾说:“孩子学习任何事情最合适的时机,是当他们兴致高,心里想做的时候。”所以在选材时,教师首先要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出发,选择学生既喜欢又熟悉的内容,同时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及能力发展的状况,选择具有创造性的命题。
如低年级学生由于学习美术知识时间不长,只能用简单、抽象的线条或图形表达自己的意愿,所以可以选择一些简单而又有趣的内容;中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绘画基础,已能用程式化的图形来表现物体形象,所以可以选择一些特征鲜明的内容,如画《我的老师》一课,将这一主题课程与每年的教师节联系在一起,画老师就变得更加有意义,这份沉甸甸的情感就是学生自主创作的驱动力。高年级学生动手能力较强,也具有较为扎实的美术基础能力,可以选择一些综合表现手法的题材进行创作。如《色彩的联想》一课,在表达色彩感受的创作过程中,教师提供了多种媒材,有各种不同的布,质感不同的纸,和各色的颜料。通过情境创设,学生选择不同的媒材,表达不同颜色的感受。这种新奇而又有趣的创作形式激发了学生投入创作的欲望,丰富的媒材也让创作充满个性。
创设学习情境,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探究式学习,是指学生在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的情境中,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性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学习过程。
1.创设故事情境,拓宽学生联想空间
课堂情境是对师生双方的一种刺激模式。创设良好的课堂情境,是根据教学内容和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通过创设适宜的课堂环境氛围和特定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情绪上受到感染,情感上产生共鸣。例如:抓住学生最爱听故事这一天性,在《找妈妈》的教学中,教师给学生设定一个情境一群小鸡破壳而出,但它们不知道自己的妈妈是谁,那么它们怎么办呢?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和想象画出了很多种故事结局:有的画出小鸡找到百灵鸟警察来帮它们找妈妈;有的画出小鸡依靠大家的力量,跋山涉水,终于找到了妈妈;还有的画出小鸡们一起唱歌,用歌声唤来了妈妈……通过故事创设情境,丰富学生的感官,增强兴趣,探究故事的结尾,为画出丰富的画面打下良好的基础。
2.打破学科壁垒,提升创作内涵
美术教学还可以突破单一学科壁垒,构建多学科之间交叉和融合,形成多元化的美术教学主题,拓宽美术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开阔学生学习美术的视野,提高美术教学的效益。如创作《城市雕塑》时,教师先带领学生在品德与社会课上对“城市”发展与形象有了初步认识之后,学生再理解雕塑的内涵和表现手法等方面的内容就会更加容易。美术、音乐、品社、综合等多学科的结合可以促使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从图画、声响、历史等多方面感知美、欣赏美、创造美。
■ 编辑王宇华 ■